红色中国网

标题: 三峡布衣: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打印本页]

作者: z2z2    时间: 2016-5-22 07:53:13     标题: 三峡布衣: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本帖最后由 z2z2 于 2016-5-22 07:56 编辑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三峡布衣


        任何伟大事业的实现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企图毕其功于一役,都是不切合实际的的幻想。社会主义也是一样,开始肯定要经历贫穷、艰苦奋斗的过程。出自毛主席的一句名言,我拿到这里来说一下,那就是:“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我们不能说一遇到贫穷,就认为这个社会主义不是人过的,就该铲除,就该搞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也就是说,贫穷不是资本主义复辟的理由。可以说,贫穷是任何一个社会形态要经历的过程,先苦才后甜。可很多人,一遇到苦时,就见不到希望,就容易被来路不明的“安逸”所诱惑。所以,当年一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成功忽悠了亿万人民三、四十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相当于,父母严格要求我、骂我、甚至打我,就不是我父母。”就等于说,父母骂过我,打过我,我就可以对父母不孝,甚至可以打死父母。这样,怎么能行呢?

        再说一下:如果国家通过透支资源的方式,富商获得无限度的掠夺资源赚大钱,官员及官亲官戚、亲信亲友们获得掠夺资源赚大钱,让国人挣小钱(美其言:解决就业,解决贫穷和温饱),即使不贫穷又怎么样?实行强制计划生育政策(全世界只有中国才这样),尤其是让国人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强制计划生育政策,三、四十年以来,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失败”家庭,千千万万的家庭承受断子绝孙的巨大风险,即使不贫穷又怎么样?为了不贫穷,国人伤失了信仰,精神全面崩溃,即使不贫穷又怎么样?……换来的不贫穷,让国家和民族牺牲了什么?

        显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逻辑多么谎谬啊!多么流氓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忠实代表人民利益的真共产党的不孝之子、劣子、败类的言论!即:人民的不孝之子、劣子、败类的言论!





作者: 林林    时间: 2016-5-23 06:00:55

右派用来攻击社会主义的毒箭,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当时有什麽?他们怎么不说?中国人民就是靠志气靠双手从无到有,战胜无数个困难才让中国屹立在世界。 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这样攻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好得很,才会有敌人的攻击。他们害怕的是真正工农当家做主。
附:新中国四大科技发明评选结果很意外 和科学的春天无关 (zt)
dalu(沈.都.白.杨) [176856:11696], 09:58:22 09/14/2011:
新中国四大科技发明评选结果很意外 和科学的春天无关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那么,当代中国有叫得响的新四大发明吗?“新四大发明”评选活动由广东省发明协会主办,搜狐网发起,从建国以来影响中国建设进程的数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中,评选出中国当代的“新四大发明”: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胰岛素、复方蒿甲醚。
  ‘具有原创性’、‘具有世界级影响力’、‘能产生社会效益’是专家和网民评判‘新四大发明’的三大基本标准。这“四大”成就全部是都是需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大规模协作、深谋远虑、持之以恒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见成效的项目。而如今这“科学的春天”,“教授满地走,博士不如狗”,“论文满天飞,成果信口吹”,就是不见什么象样的、能在世界上站得住脚的东西。这些造福人类的重大科技成果和改革后的世人皆知的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氨,瘦肉精“四大”另类发明有本质不同。
。。。。。。
作者: longdongfang    时间: 2016-5-23 17:14:59

本帖最后由 longdongfang 于 2016-5-23 17:22 编辑

毛时代“相对的贫穷”是因为要实现国家的超常规发展,关于这个话题过去都有过很好的论述,下面转贴一篇我认为道理讲的很透彻的文章。

真正让老百姓吃饱饭的是毛泽东,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作者:刘大娘(节选)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千年的单干实践证明,靠单干是不行的,要使农业发展起来,得靠机械化。
  而机械化仅仅是使农业丰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要条件的代表。要使农业丰收,除了机械化外,还得靠水利,靠良种,靠农药,靠肥料,靠科学管理。这些是使农业丰收的硬件。积极性和责任心是软件。
  如果硬件不好,没有机械,没有良种,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科学技术,没有水利,非旱即涝,到处是盐碱地,坑坑洼洼,就算积极性再高,责任心再强,吃住都在田地里,都不能丰收,照样亩产几十斤,甚至颗粒无收。如果硬件好,就算一天只干2小时,玩8小时,照样丰收。主次要能分清楚。现在的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都已经很低了,比集体时还要低得多,几乎没有锄禾日当午的了,很多地都象草原;还有不少农民,只在种和收到地里去,平时根本就不到地里去,但是产量照样很高。为什么?就是因为现在的硬件好了。
  而要发展硬件,需要强大的重工业作为基础。没有强大的重工业,造不出来足够的钢铁、煤炭、石油、水泥等,就造不出来机械、工厂;造不出来机械、工厂,就造不出来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也就谈不上农业的发展。
  所以,毛泽东特别注重发展重工业,这是工业的基础,也是农业的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虽然那时毛泽东注重的是重工业,其实是远远地瞄着农业的,也是瞄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等重工业发展起来了,机械、石油、化肥、农药等都充足了,后面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了,躺着都可以让农业丰收,让国民经济发展,与单干不单干无关。怎么能说是XXX的功劳呢?
  既然是毛泽东使中国人吃饱穿暖的,那么他那个时代为什么贫穷呢?很简单,从穷到富有一个过程,这好比栽树和摘果子。从栽树一直到结果这段时间,是没有果子吃的,当然贫穷。只见劳动,不见回报。结果之后,就富裕了。前任领导带领大家栽树,后任领导把果树分了单干,有果子吃了,就说功劳是他的。
  拿培育良种来说,袁隆平1973年就培育出杂交水稻,可是当年就能解决吃饭问题吗?不能。因为良种的推广有一个过程。简单地说,比方第一年获得20斤良种,这20斤良种能用于填肚皮吗?不能,要当种子。第二年用这20斤种了一亩地,收获800斤。同样,这800斤也不能用于填肚皮。第三年,用800斤种了40亩地,收获32000斤,这些也不能用于填肚皮,要继续推广。第四年,种植1600亩,收获1280000斤,这些仍然不能用于填肚皮,仍然要继续推广。直到该种的地都种上之后,才能吃。这期间,只见劳动,只见丰收,而不能有粮食吃。如果这期间把部分种子吃了,虽然暂时快活一点,但是要使发展速度降低很多。
  再拿发展工业来说,这个和培育良种的道理一样。发展重工业期间,只见工业不断发展,钢铁、机械等产量连年提高,就是没有农业机械使用,因为全部的钢铁和机械都要当“种子”用,而不能当最终消费品使用。比方说,第一年生产100吨钢铁,这100吨钢铁是用于造拖拉机还是用于造采矿机械和炼钢设备?如果造拖拉机,那么采矿机械和炼钢设备就不能造,第二年钢铁产量仍然是100吨。如果造采矿机械和炼钢设备,那么采矿机械和炼钢设备的数量就增加了,第二年钢铁的产量就可能达到500吨。这500吨钢铁能用于造拖拉机吗?仍然不能,仍然要继续造采矿机械和炼钢设备。如此反复,钢铁产量就会迅速提高,然后才能用于造汽车、拖拉机、织布机等最终消费品。这期间,仍然是只见劳动,只见经济增长而不见生活水平改善。
  而要发展重工业,有一个难题,并不是说发展就能发展的,因为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存在矛盾。要发展工业,就需要大量的工人,需要大量的农民去当工人,这就要求农村的粮食有剩余,足够养活大量工人的。粮食有剩余,是社会分工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当时是,农业的产量很低,农村粮食剩余很少,甚至没有剩余,不够养活大量工人的,所以不能发展工业。而不能发展工业,农业就发展不起来,粮食就没有剩余。这就出现恶性死循环了。
  怎样打破这个恶性死循环呢?
  靠市场经济是不行的。因为市场经济里,政府无权插手经济,只能让经济自由发展,任由这个恶性死循环一直循环下去,发展十分缓慢。所以中国几千年的经济一直都没怎么发展,始终都是牛耕人割。印度就是这样的,建国和中国差不多一起,也是一样一穷二白,因为始终都是市场经济,自由单干,在死循环里循环,所以至今还吃不饱,穿不暖。
  要打破这个恶性死循环,要迅速发展农业,发展国民经济,就得靠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可以用行政手段调拨部分农民当工人,还可以从农村调拨有限的粮食到工业上去,并限制口粮,大家都少吃一口,这样能养活更多的工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工业。
  同时,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里不存在市场规律,不需要遵守市场规律,也不需要利润,可以不断循环地只发展重工业,使重工业迅速发展。比方说,生产出来钢铁就造采矿设备,然后生产出来更多的钢铁,然后生产出来更多的采矿设备,然后再生产出来更多的钢铁,这样钢铁的产量就能最快地提高。而市场经济里不是这样的,市场经济要遵守市场规律,要图利润,哪个利润高就生产哪个。比方说,生产出来10吨钢铁,富人要花100万买轿车,造轿车比造采矿设备的利润高,生产商就要造轿车,这样采矿设备就少,钢铁的产量就很难提高。所以发展经济缓慢。印度就是这样的。1950年,印度的钢铁产量是200万吨,中国的钢铁产量是61万吨。1980年中国钢产量3712万吨,印度943万吨,落后于中国2769万吨,中国增长60倍,印度增长3.7倍。原因就是中国实行了20来年的计划经济,打破了市场规律,打破了恶性死循环。
  在修水利上,公有制也有优势。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水利工程很少,为什么?一是政府没钱,二是钉子户太多。挖一条河,要经过很多私人的土地,在“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私有制社会,私人是很难同意的。要么赔钱,要么强征。赔钱就需要政府有钱,强征要惹众怒。隋炀帝修大运河,镇压了许多钉子户,怨声载道。而且修水利的民工也需要工资,也需要政府有钱。所以,建国后,如果仍然是私有制,那么就不可能建设那么多水利工程,那么到今天,农业也不怎么能丰收。
  如果没有毛泽东以及他的坚决斗争,就没有那20来年的计划经济,就没有重工业和水利的迅速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今天的丰收,就是单干也枉然,会和几千年中的单干一样,和印度一样,中国人照样吃不饱穿不暖。同时轻工业也没有今天的成就,中国经济就没有今天,中国人会仍然和印度一样贫穷。如果不遇同志的阻力,那20来年的计划经济能顺利进行,成果会更好。如果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能一直持续到今天,中国会更富裕,可以说,中国农村几乎都会和南街村、华西村一样。
  老子说,上善若水,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意思是说,最好的善,就象水一样,向下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最好的德就是让人看不出来有德,最差的德就是让人看出来很有德。郑国有一条河,没有桥,百姓过河不方便,宰相子产就用他的车架帮助百姓过河,所以郑国百姓都夸子产有德。而孟子却批评说,子产为什么不建桥呢?当然,建了桥后,子产就没有帮助百姓渡河的机会了,百姓就看不到他的德了,而这正是上德。这就是下德和上德的区别。
  毛泽东让中国人吃饱穿暖,让中国的经济有今天的成就,却很少有人知道是他的功劳,反而有许多人把他那时的贫穷归罪于他,怨恨他不会搞经济,这正是他的上善和上德。
作者: 龙翔五洲    时间: 2016-5-23 21:4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贫穷相对解放前的贫穷则是全民的富裕。看问题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否则,则是睁眼说瞎话。
作者: 林林    时间: 2016-5-24 00:03:58

这是我保存的网友文章。

从1966——1976年间中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看毛泽东经济发展方略的高瞻与伟大

总是有人无视毛泽东时代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上的伟大成就,总是虚无那个时代的人民大众在振兴社会主义发展生产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努力和非凡贡献,将那个时代说得社会混乱不堪,说得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真的如此吗?不!不!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那么说呢?因为他们有着复辟的需要,而要复辟,就必须虚无那个时代的成就,夸张那个时代的不足,就必须诋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威信,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一领导人当然也就成为他们进攻的首当其冲了。
所以,将那个时代的主要建设成就摘取部分让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知道知道,就很有必要了。而且有良知的人们必然会从中看出,毛泽东在发展中国经济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发展方略的的确确是无愧高瞻远瞩,无愧威力伟大的。


作者: 林林    时间: 2016-5-24 00:05:58

1966年

1月6日 我国第一枚地地中程导弹试制成功。

1月7日 国产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建造成功。

1月23日《人民日报》我国迅速掌握16项先进化工技术。最近上海汽轮机厂试制成功新型的2200马力高增压柴油机。北京光学仪器厂试制成功最大称量为20克的高精度天平。

1月29日 《人民日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本溪等钢厂合作采用新型合金钢和合金铸铁生产解放牌载重汽车试验成功。

1月31日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制成功3.2厘米波段的太阳射电望远镜。

3月31日 国产红旗2号地空导弹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4月6日 我国开始生产零级量块。目前能生产这种零级量块的只有少数几个先进国家。

4月15日 中国自行设计、全部用国产材料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江南造船厂下水。

5月3日 第一批国产新型“红旗”高级轿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

5月9日 中国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含有热核材料的核爆炸。

10月27日 我国在本国国土上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2月23日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制成人工结晶合成胰岛素。

12月28日 我国又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核爆炸。

1967年

5月26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程地地导弹在甘肃某地发射成功。

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

7月4日 海军以仿制的导弹艇组建导弹快艇大队。这是中国第一支导弹快艇大队。

10月5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研制成功最新型的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

10月15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研制成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
1968年

1月8日 我国第一艘自行研制的远洋货轮“东风号”建成。

11月29日 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深井石油钻机试钻成功。

12月27日 我国在西部地区又爆炸了一颗氢弹

作者: 林林    时间: 2016-5-24 00:08:40

1969年

5月强五型超音速强击机开始装备部队。

9月23日 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

9月25日 中国第一台电子式中文电报快速收报机研制成功。

9月26日 中国第一台12.5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制成。

1970年

4月24日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月14日 中国式“一步法”染色机在上海研制成功。

12月29日 一台40万倍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在上海试制成功。

1971年

3月3日 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7月18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创造成功中国独特的麻醉技术——4刺麻醉。

10月26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农村培育杂交高粱和杂交玉米获得显著成效。

11月18日 中国在西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12月22日 新华社报道;西藏根据高原特点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很大成绩。

本月 中国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交海军付使用。

1972年

1月7日 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2月5日 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国家计委《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

8月2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从联邦德国、日本进口1.7米轧机,建在武汉钢铁公司。

3月7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机械工业努力发展组合机床取得显著成效。

6月27日 中国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8月26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本月 中国民航从美国订购的第一架波音——707型飞机正式加入航班飞行。

10月1日 北京电视台彩电电视节目转入正式播出。

11月14日 中国积极研究和应用激光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1973年

6月27日 中国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8月26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11月14日 中国积极研究和应用激光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 林林    时间: 2016-5-24 00:10:14

1974年

1月5日 毛泽东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毛泽东表示中国在许多方面要向日本学习,如钢铁、化学肥料、特别是造船业。

3月25日 北京卫星地面站2号站在北京建成投入使用。

6月7日 新华社报道:一种高级台式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6月17日 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7月17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各小麦产区大力推广优质品种。

7月29日 新华社报道:河北省邯郸市汉光机械厂自行设计、试制成功硒静电复印机。

8月1日 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

9月2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自行设计、研制成功DJS—130小型多用电子计算机。

10月6日 红宝石视网膜激光凝固器试制成功。

1975年

7月1日 我国第一条全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交付使用。

7月26日 “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技术试验卫星1号”成功。

10月27日 中国进行了第17次核试验地下试验。

11月26日 中国发射返回式遥感人造卫星获得成功。

12月16日 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卫星2号”成功。

本月 中国的武装基本上实现国产化。至1975年底,国产武器装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坦克71%,飞机75%,战斗舰艇89%,工程机械96%,火炮97%,枪械、通信、防化装备和舟桥渡河器械,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本年 中国开发的维生素C两步发酵生产法新工艺在上海第二制药厂投入生产。

1976年

1月23日 中国进行了第18次核试验。

3月30日至5月22日 中国第一次远洋调查开始。

4月21日京沪杭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信干线建成投产。

6月15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30万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投产。

6月29日 黄浦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大桥采用了中国自行设计的“大型高桩承占钢管摩擦桩”的新结构。

8月30日 中国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卫星3号”成功。

12月7日 中国发射第7颗人造地球卫星。

(资料来源《共和国史记》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林林    时间: 2016-5-24 00:12:19

由于这些都是在“封锁”的条件下依靠自力更生取得的,因此,中国已经形成了自主创新方面强劲的科研能力,虽与西方还有一定差距,但已成为科技大国。如果能继承毛泽东确立的“自主技术核心”的国家战略,现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窘境”:“我国单件衬衣出口的平均赚头只有30——40美分,也就是说,8亿件‘中国制造’的衬衣才能换回一架
空客A380。……由于低端产品数量很大,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的产品处在中低端,……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依赖进口。”(《人民日报》社论《自主创新奏强音》2005年12月1月第一版)

毛泽东认为,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有四个方面。

1)向外国学习,对外开放。“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74年1月5日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时表示中国在许多方面要向日本学习,如钢铁、化学肥料、特别是造船业。a 引进技术和设备。1953年从苏联引进156个项目, 1966年 4月1日 国家经贸委印发新技术进口小组《1966年对资引进新技术的计划安排几个主要问题的报告(草案)》。1968年3月28日 李富春、李先念批准国家计委《关于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机电设备的报告》。1970年6月24日毛泽东会见苏丹政府代表团。关于苏丹建设,毛说:可以进口技术,利用外国的技术人员帮助训练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也要自己搞。1973年至1977年从西方引进39.6亿美圆的大化肥、大化纤、石油化工、大电站、武钢1.7米轧机等先进设备(“四三方案”)b 选派留学生。

2)培养和依靠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时,只有研究机构22个,研究人员200人,既每1125万人口中只有1个科研机构,每70万人口中只有1名研究人员。1952年底全国科技人员仅有42.5万人,平均每万人中不到7个半科技人员,每万名职工中也只有269个科技人员。为此,毛泽东提出“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1955年11月23日,毛泽东召集中央书记处会议,商定召开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成立了由周恩来总负责的研究知识分子的10人小组。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革什么命,革技术的命,革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命,所以叫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不能单靠我们这些大老粗,中国要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知识分子,要有计划地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水平,先接近,后赶超。到1960年,全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了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科技人员达到196.9万人,比1952年增长了3.6倍;平均每万人口中的科技人员增加到30名,比1952年增长了3倍。(〈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实录科技卷〉P98-101)1968年2月20日 国防部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钱学森兼任院长。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434.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7.1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9.4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27.6万人,科学研究人员32.3万人,教学人员89.4万人。平均每万名职工有科技人员593人,平均每万人口有科技人员45.1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33.37万人。(资料来源《奋进的四十年1949年-198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作者: 林林    时间: 2016-5-24 00:14:33

3)群众运动。建构在群众路线的基石上,认识论和辩证法是它的理论视域,许多“事实”(如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是它的经验根据。其样态从全局看为大规模,从具体在场看为“小组”和“能手”它既表现为某些领域的“大”,又表现为许多领域的“小”,是专家与群众结合的技术革新机制,正如鞍钢宪法的陈述。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技术革命后,这种群众参与技术革新得到了更加广泛地开展,并取得了巨大成绩。

4)规划。1956年提出的《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有重要的科技研究任务57项,共有研究课题600多个,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建立和发展了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喷气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领域。1962年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3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安排了重点科研项目374项,其中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急需项目333项,占89%,基础研究项目41项,占11%。1975年2月17日国家计委、国防科委向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我国卫星通信问题的报告》;3月29日 国家计委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关于高能加速器预制研究和建造问题的报告》;5月25日毛泽东批准了国防科委关于导弹核武器的研制规划;6月13日 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加强发展新材料问题的报告》;6月21日 炮兵副司令孔从洲就加强电子对抗问题至信毛泽东。12月毛泽东批准了报告。

5)投入。科研支出总额占财政支出:“一五”时期1.1%,“二五”时期4.3%;1963年—1965年5.8%;“三五”时期4.3%;“四五”时期4.7%;“五五”时期5.0%;“六五”时期5.8%。“五五”时期还低于1963——1965年的水平,“六五”时期也才达到历史
最高水平,占国民收入支出:分别是:0.4%;1.8%;2.0%;1.4%;1.6%;1.7%;1.6%。考虑到国家财政和国民收入等方面的实力差距,毛泽东对科技投入的重视大于后来的领导人。

这五个方面结合成互动机制,在加上“劳动竞赛”,形成了“信念”、“激励”的机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跃进的第二个内容是“速度”。超出一般的速度,获得较快的发展,意味着时间的缩短,客观时间向主观时间的转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气。”毛泽东对工业化的速度问题作过多次地表述。“现在我国工业化速度也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原来的工业越落后,速度问题也越尖锐,不但国与国之间比较起来是这样,就是一个国家内部,这个地区和那个地区比较起来也是这样。例如,我国的东北和上海,因为那里的工业基础比较好,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投资增长速度相对地较慢一些。而另外一些工业基础薄弱,而又迫切需要发展的地区,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增长速度却快得多。上海解放后十年共投资二十二亿元,其中包括资本家投资二亿元。上海原有工人五十多万,现在全市工人除了已调出几十万人外,还有一百多万,只比过去增加一倍。这同一些职工大量增加的新城市相比较,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工业基础差的地区的速度问题更加尖锐。”(《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1](节选)》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九六○年二月) 当然,速度不是面面居到的速度,而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安排下的选择性的速度。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前提下,速度重点指向了具有战略性重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和基础设施。


作者: 林林    时间: 2016-5-24 00:31:59

项目                               1950年               1978年             年均增长%

钢                                  61万吨               3178万吨                15.2

钢材                               37万吨                 2208万吨               11.4

原煤                              4300万吨                6.18亿吨               26.3

原油                               20万吨                  1.0405亿吨             25.0

水泥                               141万吨                  6524万吨              14.7

发电量                             46亿度                  2566亿度               15.4

铁路                             22200公里                  48618公里             2.8
公路                             99600公里                 890236公里             8.1

民用航空线                       10条                         162条                10.5

民用航空航线里程               1.13万公里                  14.89万公里              9.6

化肥                             1.5万吨                     869.3万吨              25.6

农药                             0.1万吨                      53.3万吨              25.1

金属切削机床                     0.33万台                    18.32万台              15.4

汽车 —— 14.91万辆

拖拉机 —— 43.77万台

布                              25.2亿米             110.3亿米              5.4

纱                              43.7万吨              238.2万吨             6.2

毛线                           0.13万吨               3.78万吨             12.8

呢绒                          488万米                 8885万米             10.9

丝织品                       0.52亿米                  6.11亿米             9.2

自行车                       2.1万辆                   854万辆               23.9

输油气管道里程       1957年4.6公里,
                     1978年8327公里; 42.9
——————————
这些材料是网友整理登出来的,我很感谢这位网友的努力。 我保存了,现在拿出来给没有看过的朋友看看。中国人民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怎样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废墟上建设新中国。让那些别有用心的无产阶级的敌人攻击吧,历史是事实,没有人能够改变。他们可以污蔑,造谣,歪曲,攻击,但是他们改变不了历史。创造历史的是人民。 人民的领袖人民爱, 在中国人民心里,就是“毛主席万岁”!
作者: 龙翔五洲    时间: 2016-5-24 01:40:00

龙翔五洲 发表于 2016-5-23 2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贫穷相对解放前的贫穷则是全民的富裕。看问题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否则,则是睁 ...

点评      林林 : 好久不见,你好!

谢谢关心。4月中旬回了中国探亲,因身体不适和旅途劳累,两次住院。回美后不得不自行收敛,但还是不忘众网友和红中网,会尽可能出来冒冒泡。




欢迎光临 红色中国网 (http://redchinacn.org/)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