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0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中医理论的一次谈话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21:45: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4-26 05:32 编辑

迎春:有关中医理论的一次谈话

2017.9.29作者:迎春  激流网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位懂中医理论的朋友,给我讲中医的医理,有关中医、西医的具体内容我无权判断,但是,他讲的中医理论与治疗,简直是把《实践论》、《矛盾论》讲活了,他讲的中医唯物辩证法至今记忆犹新。



图片来源:网络



一,总体的“活人”与局部的“死人”


他首先讲了中西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对于人的认识。


中医理论是在实际治病过程中形成的,是从活生生的人中抽象出来的,这样的人,不仅是生物人,是和大自然联系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人的脏腑学说、经络理论、按摩治疗等,这些理论被几千年医疗实践证明是科学理论,在西医没有进入之前,我国就发展到几亿人口大国,中医在其中的作用不能否定。中医的理论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哲学基础就是唯物辩证法。



图片来源:网络



西医理论则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从局部看具有科学性,但是,西医学中的人,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死人”,是用仪器能够观察得到的局部的人。西医理论把人体划分成很多部分,治疗时划分成外科、五官科、胸科等等。那一个部分有症状,就归入那一科治疗,因此,人在西医理论中就不是一个整体,人也不再是活生生的人了。西医用现代仪器观察人的一些部分,对于局部具有科学性,但是,从总体看,西医对于人的认识并不科学,治疗的方法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哲学基础则是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


二,现象与本质


中医的治疗,首先要判断病源,通过“望、闻、问、切”,透过现象,再对病源的本质作出综合判断,不是像西医那样,把人划分为部分的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医



中医对于人体的认识,对于病源的判断,要从面色、眼神、气味、脉象以及病人口述等综合分析,得出的内脏病源的判断,认为人体之间五脏六腑有着内在联系。


西医治疗则是根据病症出现在什么部位,就划归某科室治疗,完全不考虑人体内部之间的联系,就现象论现象,就局部论局部。


三,阴阳、虚实诊断,辩证施治


中医对于人体、病症分阴阳、虚实。他举例说,由于人们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人体的背部接触阳光,属阳,胸部则属阴等等。可见,中医理论是把人和大自然的联系概括在内的。治疗时,同一种病,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用不同数量的药,辩证施治。


西医采用的各种仪器,探测不出阴阳、虚实,因此,在西医理论中根本不存在阴阳、虚实的概念;中医的经络系统学说,在实际治疗中确实起作用,但是,用现代仪器还观察不到,因此,在西医的理论中也不承认存在经络系统。在中医的治疗实践中,证明经络系统是客观存在,虽然现在还没有仪器能够使人体器官感触到,并不能排斥这个系统的存在。


四,固本与去邪


中医理论强调固本,就是要调整人体本身的阴阳平衡,认为内因是决定性的,只要人体自身健壮,外来的“邪气”就侵犯不了,认为外因是第二位的。这是矛盾论的内因与外因关系理论在中医中的体现。


毛主席说:“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


这位朋友还讲了一些具体的中西医理论和治疗,我不懂,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却是一次生动的唯物辩证法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22-4-25 14:09:13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目前都只能做到从一种现象出发解释另一种现象,触不到本质,也许就找不到根本的因。现在对于生命的研究都处在很初始的阶段。至于说中医的“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说法,则是机械的搬运唯物辩证论了。中医在认识实践,西医难道不是么。因为医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的学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2-4-26 04:27:24 |只看该作者
还是毛主席说得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医、西医,各有千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2-4-26 04:28:42 |只看该作者
japelly 发表于 2022-4-25 14:09
中西医目前都只能做到从一种现象出发解释另一种现象,触不到本质,也许就找不到根本的因。现在对于生命的研 ...


还是毛主席说得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医、西医,各有千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23:45 , Processed in 0.02037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