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94|回复: 3

老田评井冈山卫士的文章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21-4-1 01:05:57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想象力的解释框架,也很有趣,前面一部分更好。后面关于三面红旗和文革的解读,视野很开阔,如果能够纳入经验材料,在经验基础上完成再解释,就会实现认识上的跨越。
关于建国后的经济剩余分配问题,可能没有想象中间那么紧张,1955年李富春在人大会上回答质疑时说:中国的重工业投资比重高过苏联(大于88%),原因是农业产出的轻工业原料不足,轻工业规模足够且还有潜力;是钱多了没有地方花,只能够多用于重工业投资。同时,论十大关系强调工农业并举,这个不是口惠,而是依托农村三级政权组织,农业扩张依赖活劳动的有组织密集投入,工业方面重工业扩张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也就是说,毛时代早期工农业扩张,都有自己的“高投入”保障,还不存在彼此争夺资源的问题。1956年9月《关于八大政治报告的决议》中间,对此有明确的分析和展望。1958年的总路线核心内容是“两条腿走路”,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放权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民公社办工业(以小土群、小洋群方式促进工业下乡,打破一五期间“大洋全”单线发展),这样一来,就在多个层次和技术战略路线上挖掘增长潜力,去满足多个层次的需要,当然会大大提高速度和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了。

另外,1958年的大问题刘少奇等人搞“穷过渡”带来官场机会主义发作,造成多个方面的紧张与混乱。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最初也是适应“穷过渡”需要的,但此事有一个意外后果:带来基础政权和干部工作方向,彻底转型为“政社合一”,以这个新的管理结构,去主导和实现了农业中间土地与活劳动的紧密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过密化耕作程序改进由此得到有序推进。反右运动确实反映了政治关系的紧张与异化,但其内在的主要动力,可能在于新社会早期社会流动机会衰减,由此带来职业利益竞争恶化,机关和单位内部开始了稀缺流动机会“再分配规则”如何确定的争论——到底是以文化资本还是以政治资本为依据去分配容易稀缺的向上流动机会。这一类的机会稀缺,逐步向工业和城市蔓延,在1960年之后,工业中间的就业机会也逐步减少,导致相关的争夺日益激烈。这个方面的动力,王绍光和安舟等人都有研究和解释,大体上是把职业利益竞争的“非正当政治化”看做内生的动力。当然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打击批评意见本身,就会强化权力的滥用空间,这个方面可能更多属于不是刻意追求的“非预期后果”。

对文革的分析,经验基础弱了一些,想象力多了一点,当然这个方面缺乏靠谱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不过视野开阔,是一大优势,这就不会局限于前人旧说,给新的认识空间提供了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21-4-1 01:06:14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转来的。供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21-4-2 06:35:55 |显示全部楼层
龙翔五洲说:
摘自《实践检验真理,五点必须注意》一文: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ichao/2021/04/432847.html

【...第四,允许反复。

  无论是社会性的治国理政还是专业性的科技领域,创新变革都可能遭遇挫折、失败,需要一定的反复。但是,如果初期实践的效应不佳、未达到目标,或出现严重失误,就判断基本原理错误,不给纠偏并反复的机会,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就不存在了。

  所以,实践检验真理,需要允许适当的反复,不可要求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不能因初期的失误彻底否定。否则,幼儿学步都是错的,爱迪生的发明也只是幻想。

  事实上,东方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思想,西方的PDCA方法,本质就是允许适当的反复,不会因为早期的实践效应差就将理论、策略、方法等扼杀在摇篮中。】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21-4-2 06:36:17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网友可以在这里继续讨论井冈山卫士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2:20 , Processed in 0.026981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