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45|回复: 26

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4 09:58:5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激活 于 2022-1-14 13:07 编辑

我正在读《政治经济学概论》 其中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 中,讲道“纺纱厂资本家雇佣纺纱工人一天,需要支付的劳动力价值为5元;而这5元价值,纺纱工人用6小时的劳动就能创造出来”   这里面的的“纺纱工人6小时创造的价值” 是不是工人将棉花和纱锭变成棉纱的价值?   棉纱的价值包含了棉花和纱锭的价值,现在因为工人6小时的劳动,棉花和纱锭变成了棉纱,所以这5元是不是工人将棉花和纱锭变成棉纱所创造的价值?

点评

赵蓝莓  海!外直播 cutt.us/jj6 禁闻视频 v.ht/xxxq 有的人,他们从来不进市场购物,却在研究着你的物价。有的人,他们从来不要买房,却在研究着你的房价。有的人,儿孙都在美国,却在研究着你该如何爱国...   发表于 2022-1-15 11:17:23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4 10:16:31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 这里说的是6小时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4 10:24:50 |显示全部楼层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284

参照上面这篇文章

一个商品中的价值包含两大部分:为了生产这个商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你的例子中就是棉纱以及纱锭折旧部分(注意纱锭被消耗的仅是一个时期中的折旧);以及,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资本主义条件下,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又分为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另外,严格来说,你的标题是错误的。只能说劳动或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不能说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创造价值的必须是在一段时间中发生的过程。劳动力是劳动的能力或潜力,但不是过程本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4 13:04:36 |显示全部楼层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1-14 10:24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284

参照上面这篇文章

我是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有疑问,我能理解棉纱的价值会包含“棉花和纱锭的价值” 但文中说,
根据前面的假定,6小时劳动可以创造5元的价值,所以就有5元的新价值加入到10斤棉纱上面
那么10斤棉纱价值是多少呢,一共17元,有12元从棉花和纱锭上转移过来,有5元是由工人创造的


我就是对这个“6小时劳动创造5元的价值” 这里的价值不理解,工人创造了什么? 我前面说是不是
工人将棉花和纱锭变成棉纱
这个行为值5元,但好像不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4 13:19:08 |显示全部楼层
激活 发表于 2022-1-14 13:04
我是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有疑问,我能理解棉纱的价值会包含“棉花和纱锭的价值” 但文中说,

这要看你那段课本前前后后怎么说

另外你要把你的疑问说清楚

再有:严格来说,价值应该表达为若干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了习惯和方便,假定一定量的货币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是绝对不可以,但假定要明确,并且明确说明这里说的货币实际上是指代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我现在没有看到你那个课本前面怎么说的,所以无法判断到底是课本编得烂,还是你理解不到位。

不如你把我上面推荐给你那篇看看,然后有什么问题再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4 13:46:53 |显示全部楼层
激活 发表于 2022-1-14 13:04
我是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有疑问,我能理解棉纱的价值会包含“棉花和纱锭的价值” 但文中说,

我好像有点看明白你的问题了

不管是把棉花变成棉纱,在资本主义或商品社会中,只要是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劳动就创造或形成新价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此发生的价值量与实际发生的劳动时间不一定完全一致,而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粗略地说可以理解成按照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里要强调的是,马克思说的“价值”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任何别的东西,不是道德价值,甚至也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它的实际经济学意义是,按照劳动价值论,商品相互之间交换的比例最终由各自价值的比例所决定。

比如,棉花包含了农民12小时的劳动,工人用这些棉花做成棉纱花了6小时劳动,做好的棉纱就包含了18小时劳动。那么这些棉花和棉纱的交换比例就应该是3:2,比如一斤棉纱换一斤半棉花。

如果社会上一元货币平均代表一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可以说,上面的棉花卖12元,棉纱卖18元。这时,通俗地说,也可以说工人“创造”了6元的劳动价值。更准确地说,是因为经过工人劳动,棉纱包含的劳动时间必然比棉花多,所以棉纱必然比棉花卖得贵。否则谁还把棉花变成棉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4 16:21:57 |显示全部楼层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1-14 13:19
这要看你那段课本前前后后怎么说

另外你要把你的疑问说清楚
假定纱厂资本家雇佣纺纱工人一天,需要支付的劳动力价值为5元;而这5元价值,纺纱工人用6小时的劳动就能够创造出来。又假定工人纺6小时纱得消耗10斤棉花,值10元;还得消耗1个纱锭(为了计算简便起见,这里是用纱锭代表纺纱过程中所消耗的一切工具和设备)值2元。这样,经过工人6小时的劳动之后,10斤棉花便纺成了10斤棉纱(为了计算简便起免,这里不单另计算棉花的损耗)。现在我们要计算一下,这10斤棉纱有多少价值。
在劳动过程结束时棉花和纱锭的自然形态改变了,变成了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一棉纱。但它们的价值却没有消失掉,而是在棉纱的形态上保存了下来。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为了弄消楚这一点,我们不妨把生产棉花、纱锭的劳动和纺纱劳动看作是整个棉纱生产的三个相连的阶段。这样,纺纱工人所用的棉花和纱锭,就都成了由他自己生产的了。前两个阶段(生产棉花和纱锭)的劳动虽然进行得比较早,但因为它们都是整个棉纱生产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因而由它们形成的价值也就会和后一一阶段纺纱劳动形成的价值一样,都成为棉纱价值的构成部分。当然,棉花和纱锭的价值要能够成为棉纱价值的构成部分,必须有一定的条件:纺纱工人必须是合乎目的和按照标准定额来消费这些东西。如果他把棉花和纱锭糟蹋了和浪费了,它们的价值也就跟着消失掉,而不会转移到新的产品上去。所以,我们同时又明白了,纺纱工人是用他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把棉花、纱锭的价值保存下来并转移到棉纱上去的。经过了生产过程,棉花和纱锭的价值原来是多少,在棉纱上面保存下来的也还是多少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根据我们上面的假定,10斤棉花和1个纱锭的价值总共是12元,所以现在保存在棉纱上面的也仍然是12元。

我们再看一看资本家在劳动力购买上所支付的这一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是不能转移到产品上来的,因为工人已经把它用来购买各种生活资料,由他和他的家庭成员消费了。但是,工人并不是白白地取得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由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支出了抽象劳动,因此,他又为资本家重新生产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上面说过,资本家为购买纺纱工人一天的劳动力支出5元。这5元虽然由工人消费掉了,但因他在把 10斤棉花纺成棉纱的过程中支出了6小时的劳动,根据前面的假定,6小时劳动可以创造5元的价值,所以就有5元的新价值加入到 10斤棉纱上面。那么由10斤棉花纺成的这10斤棉纱,价值是多少呢?我们看到,共计是17元。其中有12元是从棉花和纱锭上转移过来的,有5元是由工人新创造的。这个数字恰恰同资本家原来为购买棉花纱锭和劳动力所支付的价值一样多。如果生产过程的结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这位热心的“实业家”岂不白费心机了吗?事情当然不会是这样的。其实,资本家知道得很清楚,他购买的是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在这一天之内,他要充分实行他的权利。尽管工人用6小时劳动就能够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但资本家绝不会让工人仅仅劳动6小时。他会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比方说10小
时、12 小时、14 小时……。 如果这样,生产过程的结果就会完 全改观。


这个就是其中的段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14 16:26:19 |显示全部楼层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1-14 13:46
我好像有点看明白你的问题了

不管是把棉花变成棉纱,在资本主义或商品社会中,只要是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 ...

我的疑问就是,工人将棉花和纱锭变成棉纱之后,棉纱的价值里包含了棉花和纱锭的价值,但还有一部分就是工人劳动之后得到的,我就是好奇这部分(工人劳动)具体指的是什么东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1-14 16:26:30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直接读资本论呢?
价值分两种,一种是交换价值,一种是使用价值。
你正文里提到的价值其实都与使用价值无关。但是也感觉出来你可能混淆了这两者。
交换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量的多少。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物质意义上对人客观需求的满足能力。所以这里面实际上指的是6小时纺纱工人的劳动和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大致相当。这里面指的是交换价值的大致相当。
野生的棉花因为其无人类劳动凝结,因此其没有交换价值,只有使用价值,当人类采摘野棉花后,它就有了交换价值,这上面的交换价值就是人类采摘它付出的劳动。也就是作为商品的棉花上凝结的劳动。
从棉花到丝线,再到布匹,最后裁剪成衣服,从物理的角度来讲,商品的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价值却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凝结在其中人类劳动的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1-14 16:31:26 |显示全部楼层
课本直接混淆了价值和价格的概念,我觉得这样的课本不对劲。而这5元价值,纺纱工人用6小时的劳动就能创造出来
如同远航一号所讲,我觉得是这个课本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0:35 , Processed in 0.032282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