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46|回复: 36

《共产党宣言》讨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6-14 08:46:5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6-15 12:44 编辑

《共产党宣言》讨论


井冈山卫士


《共产党宣言》写于1848年欧洲革命前夕。我们从中学历史书上都学过,《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思考和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朴素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学说)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主要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改良理论与实践)之后形成的,同时也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阶级斗争的产物。


这一时期欧洲的阶级格局是十分特殊的。首先,从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角度讲,由于欧洲革命正好赶上了经济周期的危机阶段和长波周期的下降阶段,统治阶级的力量曾经一度十分虚弱。在欧洲大陆的几个主要国家,原本的统治阶级曾经暂时失去政权。但是统治阶级仍然掌握着足以镇压和安抚其他阶级的经济剩余。第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成长壮大的现代无产阶级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距离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且采取明确的革命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三,在世界市场的扩张和震荡中时而获益、时而受损但总体处在衰落过程中的传统小资产阶级(即自身拥有生产资料并参加劳动的小商品生产者阶级;这一传统小资产阶级现在已经演变为半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注意不要将这一传统小资产阶级与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上都高于无产阶级的现代小资产阶级相混淆)开始走向分化。除极少数成为资产阶级以外,他们中的多数面临着最终失去生产资料并成为了无产阶级的危险。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作的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原名“正义者同盟”,其主要成员大多不是工业无产阶级,而是处在没落中的传统小资产阶级(尤其是被机器逐渐取代的裁缝——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而纺织业的产品是当时除了粮食以外最主要的大众消费品)和流亡知识分子。他们当时面对的三条道路也反映了传统小资产阶级的分化。第一,他们可以缅怀旧时代传统小资产阶级的殷实生活,试图阻止历史浪潮淹没他们。第二,他们可以服从资产阶级主导的新秩序,试图在劳动力市场中卖出高价,或者实现“阶级跃升”。第三,他们还可以选择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站在一起,在解放全人类的过程中解放自己。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既然选择了这一条道路,首先就必须在思想上解决这条道路能不能走通的问题。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性地使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马恩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演进的最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剥削阶级及其联盟与被剥削阶级及其联盟之间就生产资料的占有、劳动过程的掌控、社会产品的分配、国家机器的职能以及意识形态的主导等等方面展开的争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阶级掌握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资源也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从而影响阶级斗争的力量对比。在马恩看来,当统治阶级没有能力维持其在阶级斗争中的优势但又不想放弃统治地位的时候,阶级斗争就会白热化,出现革命形势,从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以往,社会形态的改变并不意味着阶级的消失。在马恩看来,替代奴隶制社会的封建社会是阶级社会,替代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是阶级社会。但是人类的历史,除了是从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螺旋之外还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这个上升的过程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的阶级社会。马恩指出,“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恩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逐渐从以往各个阶级的合纵连横演变为两大阶级的直接对立,所有的“中间阶级”,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小资产阶级,最终都逃不过无产阶级化的命运。从而一切“中产稳定论”或“纺锤形社会”的物质基础都不复存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从物质上摧毁了各色“中间阶级”,其对利润的无止境的追求还把原本象征社会妥协的宗教、家庭、学校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一并扯去了,把赤裸裸的矛盾和阶级冲突毫无保留地暴露给了无产阶级。这一切是以往的阶级社会所没有的。


(远航一号注: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国家还是在像中国这样的半外围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没有简单地导致“整个社会... 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还有着一个人数众多并且占据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关键岗位的现代小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之下,往往还有着一个数量庞大的半无产阶级或次无产阶级;此外,流氓无产阶级也时不时在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政治舞台上发挥无法忽视的作用。从中国革命的经验看,革命的前提未必是整个社会阶级结果的简单化,而是在适当的历史条件下,革命的领导阶级能够审时度势,正确地解决“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的问题,有效地动员起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再将社会的各个“中间阶级”中的大多数尽可能地团结到自己的周围,最大限度地孤立作为革命对象的反动统治阶级。未来革命胜利的秘诀,可能仍然来自这里。)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经济危机中,不仅资本家会破产,无产阶级会受苦受难,就连象征资本主义“先进性”的大量消费品和资本品也要被毁灭掉。资本主义不仅不能避免经济危机,而且每一次危机的克服都会为下一次更大的,更具毁灭性的危机创造条件。马恩指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即社会化大生产已经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不能相容了。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加剧阶级矛盾,削弱资产阶级,为新的社会形态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突破口。


(远航一号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否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是否又一定在经济危机中才得到最突出的表现?比如,1968?如果按照资产阶级统计,今天世界经济的总产值与1848年相比可能已经超过了100倍。在今天的条件下,如何理解“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


完成突破的任务就落在了无产阶级肩上。在马恩看来,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而要成为掘墓人,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无产阶级受苦受难,有足够的动机推翻资本主义;第二个条件是无产阶级要强大起来,有足够的力量推翻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日益分化成两大对立的阶级,逐渐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一方面,“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 ...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机器越推广,分工越细致,劳动量也就越增加”。同时,工人“不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并且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这种专制制度越是公开地把营利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越是可鄙、可恨和可恶”。总之,“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机器使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使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因而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和生活状况也越来越趋于一致...单个工人和单个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的冲突的性质”,只要工人能够联合起来,“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而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


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意愿和能力都与日俱增的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这个令一切剥削者和压迫着都胆战心惊的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以下是两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马恩认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从过去200年的历史经验看,无产阶级有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呢?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二、马恩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趋势,中间阶级将会不可避免地被消灭。这是否符合历史经验?当今中国社会的几大阶级是什么?


(远航一号注:我们今天学习《共产党宣言》,尤其要注意不要将其作为死记硬背的教条,或者借以“励志”、保持神经亢奋的红色心灵鸡汤。我们要将其作为一部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献来学习,要用过去一又四分之三个世纪中国和外国阶级斗争的实践来检验。马克思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伟大设想,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完成对这一伟大设想的证明。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是要从中寻找到马克思为我们准备的充满智慧的线索,并从这些线索出发,争取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马克思的伟大预言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6-14 09: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6-14 09:12 编辑

《共产党宣言》完成于1847年11月,发表于1848年2月。如果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生命周期来看,《共产党宣言》发表时,资本主义还处在朝气蓬勃的“青年”阶段,尚未进入“收获人生”的“壮年”。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端于十六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葡萄牙殖民者开始掠夺亚洲。从那时起到《共产党宣言》发表,大约是三个半世纪。在经历了三个半世纪的扩展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即将完成但尚未完成对全球的征服。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信恩格斯,写道:

“不能否认,资产阶级社会已经第二次经历了它的十六世纪,我希望这个十六世纪把它送进坟墓,正象第一个十六世纪给它带来了生命一样。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对我们来说,困难的问题是:大陆上革命已经迫于眉睫,并将立即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但是,由于在极为广阔的领域内资产阶级社会还在走上坡路,革命在这个小小角落里不会必然被镇压吗?”

马克思在这里说的,“第一个十六世纪”就是十六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地理大扩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全球化”。“第二个十六世纪”应当指的是从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欧洲殖民者(特别是英国)在亚洲的征服和扩张;这一次扩张使得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个十六世纪”并没有如马克思所愿,将资本主义“送进坟墓”。

从二十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全球化”可以理解为是“第三个十六世纪”。我们能够在这”第三个十六世纪“结束的时候将中国的与世界的资本主义“送进坟墓”,从而完成马克思的遗志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6-14 09:22:57 |显示全部楼层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几个星期,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此后,欧洲各个国家纷纷爆发革命,统称为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的欧洲革命标志着工业无产阶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这次革命也标志着,反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外围和半外围地区各阶级利益的近代民族解放运动(要求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要求发展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开始登上世界历史的政治舞台。

在革命中,在西欧,无产阶级仍然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下开始提出本阶级的“社会”要求;在东欧,则是被奥匈、沙俄、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奴役的各民族人民进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1848年的欧洲革命没有埋葬资本主义。相反,从1850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相对繁荣和快速增长的时期。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第一国际被迫解散。所以,从1848年以后的“中期”来看,马克思距离他在1848年就提出的希望似乎是越来越遥远了。马克思在政治上的处境有点像1989年以后的中国自由派分子,一出场就迎来了“革命”高潮,而随着个人年龄增长与成熟,直至衰老,却眼见着中国离“民主”越来越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6-14 09:27:59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西欧的工人运动才真正蓬勃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也终于在国际工人运动中(一度)取得了统治地位。

到了第一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工人运动分裂为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和继续致力于推翻资本主义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后者离欧洲的工人运动渐行渐远,在二十世纪上半期逐步演变为主要依托外围和半外围地区的激进民族解放运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阵营扩大到地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二、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西欧各国的社会民主党也纷纷成为执政党,虽然背弃了革命理想,多少也给本国工人阶级带来了不少实惠。从二十世纪中期往回看,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的最初一个世纪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人类的解放看起来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6-14 09:38:1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6-14 09:53 编辑

西欧工人运动的顶峰是1968年。1968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纷纷爆发了革命形势,但不是革命。

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顶峰是1975年越南南方全境获得解放、越南统一。从那时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广大外围地区发展的政治障碍就已经充分扫除了。

1976年,中国发生反革命政变。19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从那时起,世界就进入了新自由主义的反动时期。世界人民在这个反动时期的压迫下已经生活了快半个世纪了,还要再生活一个时期。

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在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中,发挥先锋带头的作用,在最近的将来,结束中国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结束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反动统治,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见《共产党宣言》第二部分最后一段)那样一种社会开辟道路、创造条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6-14 09:48:41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思的论述缺点就是欧陆左派“激进民主主义”的残余,另外新自由主义和托派一样像是一个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搞不清楚定义的帽子或者“大帐篷理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6-14 09:53:06 |显示全部楼层
《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的第一句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1]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是1972年人民出版社版的译文。在网络常见版中,这一句话译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1972年人民出版社版的《共产党宣言》还包括了好几个重要的注解,网络常见版都省略了。由于我们编辑的时间精力有限,这次在编辑《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时只补上了一个注解,就是在第一句话中,在“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后面,恩格斯加了一个注:“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在1888年的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又写道:“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为什么对于“文明”产生以前社会组织状况的发现有重要意义呢?因为这些发现证明,阶级社会(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不是“人性”中注定的,而是人类在历史一定发展的产物。阶级社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产生了,将来也必然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灭亡。

只不过,这种灭亡是为人类的解放开辟道路、创造条件,还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毁灭?这是中国无产阶级与世界无产阶级必须在未来几十年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6-14 09:59:42 |显示全部楼层
PalmFujimori 发表于 2022-6-14 09:48
马克思的论述缺点就是欧陆左派“激进民主主义”的残余,另外新自由主义和托派一样像是一个支持者和反对者都 ...

“新自由主义”不是大帐篷,而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大致对应美帝霸权的衰落阶段,其实质,是国际资产阶级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世界革命运动发展的反攻倒算: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597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750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6-14 10:10:01 |显示全部楼层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6-14 09:59
“新自由主义”不是大帐篷,而是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大致对应美帝霸权的衰落阶段,其实质,是国 ...

那应该具体定义为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或是新自由主义阶段,新自由主义理论是很不系统性的,有的右派甚至会因为当前身份政治的流行说新自由主义是左派自由派思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6-14 10:26:0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6-14 10:29 编辑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先是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以往各个历史时代的阶级斗争,然后用许多个段落叙述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张,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然后,马克思第一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做了理论上的概括:

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而且已经被炸毁了。

有心的网友可以将马克思的这一段论述与后来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社会革命的论述做一下比较。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说: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显然,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论述的 —— 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发展了的物质生产力与原来的生产关系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这一冲突只能以社会革命来解决 —— 这一思路和逻辑结构,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提出了。只不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还没有使用“生产关系”这一概念,而是提到“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也不是在所有对应的地方都使用了“物质生产力”的概念,而是有时用“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来代替“生产力”。

在论述了封建社会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必然将封建社会“炸毁”以后,马克思紧接着说,“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注意:这里马克思没有用“资本主义”这个词)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与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这个冲突也必将“炸毁”资产阶级社会。

为了说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已经与生产关系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马克思给出了两个证据。第一个证据,就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或者说,愈演愈烈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关于经济危机,《共产党宣言》并没有展开分析,而只是在谈论经济危机的那一个段落的结尾处,提出了这样的论断:“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从后来世界资本主义的实际发展来看,《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断 —— 资产阶级“防止危机的手段”必然“越来越少” —— 提出得过早了。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迹象表明,纯粹的、以生产过剩为形式的经济危机将成为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致命伤。

在讨论完经济危机后,马克思接下来便说:“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 —— 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然后,马克思便用《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分剩下的全部篇幅来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现代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而后者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到今天为止,无产阶级尚未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然而,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 无产阶级将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改造社会的革命主体 —— 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的革命运动在思想上的出发点。只不过,将要有幸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将马克思的设想变为现实的,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欧洲工人阶级,而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工人阶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6:59 , Processed in 0.024425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