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资的“以工代赈”政策暴露了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7 20:12: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王导 于 2023-2-7 20:58 编辑

发改委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近期引发了一些讨论,也有人来问我。很多人都对“以工代赈”这个事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大部分是围绕着“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这个内容。

“以工代赈”不是新鲜事了。按照百度百科(偷个懒,不去查更靠谱的信息来源了)的介绍,从1984年第一次启动以工代赈以来,已经先后实施了6批规模较大的以工代赈计划。


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曾经发布了一个《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了《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自2015年起实施;这次是第二次修订了。在2005年版和2014年版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中,都没有“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这样的表述。


但是以工代赈的“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这个大原则没有变化。按照中国传统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个做法是非常合理的。解放初期就有改造二流子、改造懒汉的运动,让劳动人民能够自食其力、有尊严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以工代赈的规模还是太小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有“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内容。根据国家发改委2022年8月发布的数据,十四五(2021年)以来(不知道是不是截至到2022年8月),我国共投入各类资金900亿元持续加大以工代赈政策实施力度,其中中央以工代赈专项投资110亿元。带动150多万农村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这个数字,可以说,不怎么多。国家的救济和赈灾的支出,我没找到。可以与民政部2022年发布的《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做个对比。2021年,支出城市低保资金 484.1 亿元;支出农村低保资金 1349.0 亿元。城市低保对象737.8 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474.5 万人。支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 429.4 亿元,支出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 49.7亿元。农村特困人员 437.3 万人,城市特困人员 32.8 万人。支出临时救助资金138.4 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 2021》,2020年“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共计1940.66亿元。总之,与社会救助和灾害防治管理支出相比,以工代赈的资金投入不多,带动的就业也不多。因为每年的新增城镇就业都在1200万上下。要知道这150多万农村脱贫群众并非都是待就业人口。

2022年疫情逐渐蔓延失控,千方百计保就业,上头想起来了以工代赈。2022年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就提到了“以工代赈”。接下来几天关于“以工代赈”的报道特别多,会议、文件、新闻联播都上来了。

因为我国的经济政策,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内容,转换成了保民生、保就业为核心内容,所以哪怕一切指标都完蛋了,只要就业数字还过得去,就可以自称成功了。也因此,就业这个遮羞布是一定要有的,一定要好看的,所以“以工代赈”这个本来对就业来说很边缘化的、无足轻重的东西,也入了上头的法眼,不但《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重新修订,而且还特地加入了“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这样的内容。不论如何,就业为大。所以,目前的重点,不是赈,而是工。


这也从根本上说明,就业形势已经严峻到了何种程度。在全国7亿多就业人口中,有2亿所谓的灵活就业就业的数字),其实就业质量是很低的。就是这种低质量的就业,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完成就业的任务,其实也就是为了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不得不从方方面面来拓宽就业的渠道。但是,显然,经济增长才会带来就业数量的增长;没有经济增长的就业,也不会维持长久。靠牺牲经济增长、牺牲和破坏生产力(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来创造就业岗位,就像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终于被高质量发展反噬。
https://mp.weixin.qq.com/s/Ec4USzGuMjmV1w8HXTpfR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2-7 20:15: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导 于 2023-2-7 20:15 编辑

底下评论:

(1)我算是做政府以工代赈方案的,唉,一言难尽,西部山区村里乡贤才是以工代赈最大的受益方,其中案例中明确规定的以工代赈劳务报酬他们也要占大头,劳务报酬不得低于总投资的20%,我们还设计的25%,约莫估计有10%在村里乡贤手上,这还不算材料,器械等费用,只能说部分困难群众确实能拿,但还要看乡贤的脸色。

(2)说到底对无产阶级工农的轻视导致消费见鬼。

(3)以工代赈受益的大头就是那些乡贤关系户,现代版开仓放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2-7 20:49: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导 于 2023-2-7 20:52 编辑

其实所谓的就业困难问题应该是结构性失业问题:
因为在中国我们根本没办法谈“结构性失业”。
中国统计的失业率有一个大坑
[url=中国出现「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 奥尔加隆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90140/answer/63638728]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中,无论是在人社部还是在国家统计局,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失业的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这表示,如果你要在中国成为失业人口,必须:
1、拥有城镇户口、年龄为16——59岁之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2、失业,并且在劳动和民政部门登记成为失业人。
同时满足以上两条,才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失业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以:
1、农村人口不存在失业
2、不登记失业那么你就是处于『就业』[/url]

中共这些年宣称由于“近年来经济转型过程中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每年几乎新增一千万就业。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却显示,制造业就业人口自2013年起持续下降,5年间减少超过1000万人。
其实,“就业始终保持稳定”的假象,完全是用农民工(隐性)失业的血泪凝结成的,因为他们被迫回乡务农被认为是就业,不纳入失业统计。有农民工这个大蓄水池,中共的数据永远是“好看”的。

中国的就业难问题,一方面是新冠以来经济走势积弱不振造成的。西方经济学中有个奥肯定律,大意是说: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高增长率使失业率降低,低增长率则会提高失业率。这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较好的验证。在中国出现了严重偏离(我严重怀疑这是中共数据操控搞的鬼)。但奥肯定律的涵义——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这在中国仍是适用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这一环出了大问题。作为一个以出口制造业为主的半外围国家中国的产业结构,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高端劳动力。

[url=中国出现「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 奥尔加隆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590140/answer/63638728]《经济研究》2013年的一篇研究:《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分级教育的效应》的结论:
无论是1999年还是2009年,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力资本边际产出都要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并且这种现象在东部最为明显( r值在东部最大)。


解释:
中国的产业层次不仅与发达经济体比是偏低的,而且即使是与现有的人均 GDP水平比也是偏低的。两头在外 、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型产业在东部的比重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高级人力资本的需求。当然 ,也不能无视我国现有高级教育 (包括高等教育)的质量与结构上所存在的问题。

2、从人力资本的相对效率上看,三个地区初级人力资本边际产出与高级人力资本边际产出的比值 (r)都大于1,也就是说,目前在我国,初级教育的相对效率高于高级教育。这说明教育层次结构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相互匹配 。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失衡,也会导致即使原有人才结构是合理的,但在社会经济实践中,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本相对效率不一的情况。

与此同时,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最高 ,按理说高级人力资本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但其高级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与相对效率却在三个地区间最低 ,可能的解释有 :一是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型的产业结构限制 了高级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 ;二是东部不需要向中西部进行模仿 ;三是东部地区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使更多的人才宁愿“低就”也要 流向沿海,从而使东部的高级人力资本处于相对饱和状态。

相反,西部的高级人力资本相对效率最高(r最小 ),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西部的高级人力资本流失严重 ,导致人才高度短缺。因此需要创造更好的生活科研条件 ,并通过产业的升级换代产生新的人才需求 ,吸引高级人才流向西部 、留在西部 ,达到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良性互动 。
[/url]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23-2-7 20:57:32 |只看该作者
现在百度热搜顶格是“习近平指出扩大内需这些要点”,我倒是真想看看这个大批“福利主义”的习近平在不发钱的情况下怎么“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如果真要拿这个标准考察地方官员,我有点期待各地官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3-2-7 21:03:21 |只看该作者
王导 发表于 2023-2-7 20:15
底下评论:

(1)我算是做政府以工代赈方案的,唉,一言难尽,西部山区村里乡贤才是以工代赈最大的受益方 ...

还设计的占总投资的25%还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23-2-7 21:07:34 |只看该作者
而且过于依赖基建也是有问题的,现在因为大量的基建没办法带来相对应的经济增长,很多城建公司的债务是很危险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3-2-7 21:11: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导 于 2023-2-7 22:05 编辑
PalmFujimori 发表于 2023-2-7 20:57
现在百度热搜顶格是“习近平指出扩大内需这些要点”,我倒是真想看看这个大批“福利主义”的习近平在不发钱 ...

好家伙!习可真敢放话!中国自从疫情以来内需就严重衰弱。社会消费不旺、投资无力,内需怎么可能起来?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中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中国2022年实现GDP增长3%,但消费贡献率降至32.8%,较上年直接腰斩。

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等到有一天内需真的没有了,就只有靠外需,还是出口那一套!
中资的命脉从来就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3-2-7 21:21:41 |只看该作者
PalmFujimori 发表于 2023-2-7 20:57
现在百度热搜顶格是“习近平指出扩大内需这些要点”,我倒是真想看看这个大批“福利主义”的习近平在不发钱 ...

如果真是以这种标准考察,那就快点端上来罢,我已经等不及了

点评

隐秘战线  三和大仙是吧(乐)  发表于 2023-2-8 06:10:26
王导  确实期待。看看会不会有真神仙出世。(笑)  发表于 2023-2-7 21:23:59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4 12:13 , Processed in 0.022840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