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85|回复: 18

社会建设和社会运动的关系,毛的选择值得反思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2-20 09:53:43 |显示全部楼层

封建时代政权对皇帝的依赖比较严重。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因素对社会制度的影响非常重大。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个人因素对制度的影响开始不断衰弱,小团伙或小集体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毛泽东时代有些类似封建和资本主义时代的中间阶段。毛泽东的个人影响力,一度接近了封建时代皇帝的影响力。但是,显然毛泽东并不赞同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那么我们看到,毛泽东试图建立一支队伍,以对抗另一支队伍。


历史可以这样理解。封建制时代,地主阶级需要一个皇帝(或者皇族)带领他们,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统一他们之间的利益分歧,维持和发展阶级统治。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纷争,无论从复杂程度还是尖锐程度都远超出了封建时代。所以资本主义时代的统治,皇帝开始不那么重要了,资本管理集体的作用开始越来越凸显。所以在这个时代,政治语言从,“皇帝诏曰”,转变为,国家国家国家。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毛泽东时代的毛泽东,面对一个极力将他塑造成“神”的党集体(数以百万千万党官僚组成的集体),必然是压力巨大挑战重大。因此毛泽东选择通过社会运动的方式,试图打乱当时党集团的秩序,目的是重建一个新的革命集体。可是很快,毛泽东就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成功。所以,那场真实的社会运动,仅仅只进行了大约两年的时间,而不是后来写历史的所谓十年。


这个当时正在建设和维护统治制度的党集体,经过了毛泽东时代的锻炼,之后迅速步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当然这个话题不是这会要讨论的。


社会运动的失败关键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反思历史的重要原因。


先看下客观因素。首先,当时的群众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知识水平的低下,决定了阶级觉悟的不足。群众的阶级觉悟水平跟不上继承了地主阶级基因的资产阶级群众的觉悟水平,必然无法取代其成为统治者。


其次,掌握话语权和行政管理权的人们,是一个由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领导干部主导,建立了庞大关系网络的群体。庞大的关系网络,需要与之匹敌的破坏和重建力量,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条件。


第三,时间。毛泽东的寿命对于一个阶级跨越式的成长,一个农民阶级成长为工人阶级,一个阶级觉悟的产生和成熟,实在是太短。


接着说下主观因素,或者叫做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毛选择社会运动,主动挑战党官僚集体。激进的方式带来的社会动荡,并不符合劫后重建的群众需求。特别是,我们看到从50年代到60年代,人民群众的饥饿问题得到普遍的有效解决,50年代以前,在中国农村普遍的,衣不附体食不果腹现象基本消失,在中国城镇普遍的黄赌毒泛滥,贫民要不居无定所要不家徒四壁,漏风漏雨都不算贫困的,这些现象也基本消失了。所以,可以判断,解放后15年时间,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整体生活水平增长显著。因此,65年之后,社会生产和群众在物资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更高的需要,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就在这个时候,忽然自上而下发起的社会运动,带来的动荡是绝大部分老百姓难以适应和接受的。


除了社会运动,毛还选择重组领导集体。他公开扶持了被后人冠以“四人帮”头衔的一群,能够接受毛泽东政治路线,且在毛的判断里,较为可靠的领导干部。他寄望于这么一群人,能够对抗那个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党集体。可是,显然他的想法错了。被他从党集体中筛选出来的这群人,最后成了“孤家寡人”,既没有在官僚集体中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没有全国范围基层的群众基础。


在进行一系列政治体制建设的尝试过程中,党集体建立了军衔制,毛取消了军衔制,党集体建立了工资等级制,毛没有取消工资等级制度。最终带来的影响是,对旧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同,得到新中国新人民群众的有效继承。本来这个人民群众是可以随着新政权的建立,新政治秩序的建立,而建立新的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认识。可是毛没有在这方面做到足够的努力。


在另一方面,前面我们说到,建国后15年人民群众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可是从社会运动开始之后,直到80年代,人民群众最大的体会就是,艰苦朴素,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和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为毛死后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换而言之,在毛发起社会运动的时候,事实上是放弃了另一条相对温和的革命路线,即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积极扶持学习和生产管理型的群众组织,以及积极探索和培养,扶持来自生产一线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组织。


毛选择了社会运动,而不是社会建设。


其实狭义的社会运动在西方是很常见的社会现象。中国的社会运动,据说也直接影响了西方,法国的五月风暴就是个常被人提起的例子。近年西方最著名的社会运动是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和日本的素人运动。社会运动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来得快去得快,热闹完很难留下什么积极的成果,或者说是被人民群众广泛认同的积极成果。通过社会运动,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和前途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同时参与社会运动的成本巨大,最终多数人权衡下来发现一个结论,参与社会运动是错误的。


其实是,在没有足够社会建设做基础,发动的社会运动更像被旋涡扯断根的浮萍,同时因为社会运动的社会影响力巨大,其产生的成本相应也巨大,付出巨大得到的回报却不足。这让社会运动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毛泽东发动的社会运动,目的是锻炼群众和清洗旧官僚集体建立新领导集体,但这个目的显然是失败了。而五月风暴的目的,目前看起来应该是为了改变法国的政治制度,显然也失败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张贴了无数的宣传广告,矛头指向美国的资本权贵,最后资本权贵们照旧在朝堂高高在上,显然占领华尔街运动也是失败的。


不能说社会运动一无是处。但是,没有足够社会建设做基础的社会运动,显然不适合用做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即使在中国解放前,由大量社会建设工作支撑起来的军事运动和土改运动,才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主要力量,而五四之类的浮萍式社会运动,仅仅只是主流革命运动的一种辅助性运动。而且,这种辅助作用的实效性,多数时候其实相当可疑。五四运动并不能影响民众的革命选择,但是影响了正遭受严重打击的地主阶级群众,并促使部分地主阶级群众走向国民党或者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五四运动并没有决定革命道路到底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的方向,只是促使还在犹豫不决的地主阶级群众,在新旧交替的大时代,尽快的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不承认社会建设比社会运动更重要的事实,那么就无法直面人民群众觉悟水平跟不上资本发展速度的现状。就好像解放前的革命运动,如果我们无法正确认识五四运动,和土改运动之间的区别,就无法正面中国共产党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


毛泽东选择社会运动的方向推动社会建设,而不是从社会建设的方向推动社会运动的产生,这在当时来说,极为冒险的选择。而这样的冒险,直接导致了之后至今,整个中国工人阶级为之承担后果。


最后,我觉得可以从我们的工运经验来说说。不少人知道我们曾直接支持过一些工人集体维权运动,可是却不知道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其实有一起案例,部分细节在网络上有痕迹可查。仅说这起案例中,长达大半年的建设部分工作是最后运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保障,但是在运动阶段,不可控的社会影响,和部分工人对狭义社会运动的盲目信任和依赖,则导致该案例战略目的没有实现。而一次战略失败的运动,造成的影响是持续和深度的。


作者:石秋   来源:工人论坛  转载注明来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0 12:29:17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下客观因素。首先,当时的群众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知识水平的低下,决定了阶级觉悟的不足。群众的阶级觉悟水平跟不上继承了地主阶级基因的资产阶级群众的觉悟水平,必然无法取代其成为统治者。


其次,掌握话语权和行政管理权的人们,是一个由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领导干部主导,建立了庞大关系网络的群体。庞大的关系网络,需要与之匹敌的破坏和重建力量,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条件。


第三,时间。毛泽东的寿命对于一个阶级跨越式的成长,一个农民阶级成长为工人阶级,一个阶级觉悟的产生和成熟,实在是太短。

归根到底,还是时间不够,生产力不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0 15: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毛泽东看到了如果坚持社会建设,那么复辟只是迟早的事,所以他才选择社会运动即使在社会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他也要拼一下,毕竟他已经73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2-20 20:33:12 |显示全部楼层
激活 发表于 2023-2-20 15:22
我倒是觉得毛泽东看到了如果坚持社会建设,那么复辟只是迟早的事,所以他才选择社会运动即使在社会基础极其 ...

无论毛在晚年是否如你所说的这样考虑,也无论是否会复辟。核心在于,不相信群众,所以急于自上而下改变群众,这其实已然违背了毛自己的路线。当然也可以这样解释:毛本身就没有能力在当时条件下培养产生足以改造资产阶级官僚集体的群众力量。也可以像2楼那样解释,是因为生产力不够,时间不够,群众必然会失败。不过我们并不能做这样的假设,而丢掉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和应用当前及未来。也就是说,在生产力足够,时间也足够的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重视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建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1 04: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即抓社会运动也抓社会建设。 “抓革命促生产”就是明证!

点评

龙翔五洲  说得对!  发表于 2023-2-21 07:18:58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1 11:33:21 |显示全部楼层
nssdwesss 发表于 2023-2-20 20:33
无论毛在晚年是否如你所说的这样考虑,也无论是否会复辟。核心在于,不相信群众,所以急于自上而下改变群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很明显继续社会建设,建设一百年也不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世界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已经决定了毛主席的做法是没有群众基础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2-21 11:59:42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 发表于 2023-2-21 04:14
毛主席即抓社会运动也抓社会建设。 “抓革命促生产”就是明证!

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既抓运动也抓建设。这个是主要和次要的问题,然后什么是社会建设,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程度吧。核心在于阶级群众的觉悟有没有得到和发动社会运动带来的影响相匹配的发展。

毛时代的生产建设,事实上跟80年代的生产建设有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对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带来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毛去世之后,他的老婆,他的侄子就能够迅速的被投入监狱而全国的阶级群众事实上是支持了这样的决定。或者说是支持了整个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一是小农在释放公社组织约束,他们支持改革开放。二是工人群众,为什么会支持改革开放?这个问号,需要一定的分析和理解

另一方面在培养党内群众路线的干部队伍的问题上,为什么毛培养起来的队伍在干部队伍的群众中失去了群众支持。

建设性工作和运动性工作,它产生的现象和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异。有一个显著结果,即八十年代工农群众普遍支持D的改革。干部群众,更是显著的普遍支持D。这种支持前台的现象是,毛的老婆和侄子进了监狱,背后现象是,改革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所以,问题不在于毛时代是否有进行生产建设,是否有进行社会建设,而在于,社会建设和社会运动的关系,历史阶段中的主次关系。

点评

林林  特色内部也不得不出现改良派以应对中国人民的不满和对抗。记住,文革的主要一条,造反有理。特色上台,人们从没有停止对特色的斗争。  发表于 2023-2-22 04:10:09
林林  而“毛泽东热”的现实告诉我们,文革没有结束。右翼势力不得不承认,中国百分之90以上的人民仍然站在毛泽东一边。  发表于 2023-2-22 04:04:39
林林  而中国在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逝世四十多年来,特色不得不还要用毛主席老一辈所用的国号,国旗,国徽。还要打着中国共产党的党旗。  发表于 2023-2-22 03:56:59
林林  但是,他们不敢取消国号,国旗,国徽,也不敢取消党旗,为什麽?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不到30年就垮掉了,现在还发生俄乌(原苏联)战争。  发表于 2023-2-22 03:48:17
林林  特色不得不要打着红旗来反红旗,说明他们害怕真正的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他们利用御用文人妖魔化毛主席,在他们的文件不提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   发表于 2023-2-22 03:43:1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2 04:51:54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毛主席一直抓社会运动和社会建设。 从50年代的轰轰烈烈地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反右,反右倾。。。到高举三面红旗进行热火朝天地社会主义建设。。。 一直到伟大文化大革命的“抓革命促生产”。 毛主席从一解放到逝世,都是用两手来领导中国。一手抓革命,革旧世界的命,一手抓生产,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在毛泽东时代从无到有经过二十多年就变成第六大工业国,难道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2-22 15:08:02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 发表于 2023-2-22 04:51
我认为,毛主席一直抓社会运动和社会建设。 从50年代的轰轰烈烈地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反右,反右倾。 ...

66年的社会运动和之前的社会运动的显著不同,就在于66年的社会运动不是来自社会建设需要上的运动。简单来讲,土改是响应群众需求,从最基层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切入的工作。所以,土改运动不能简单视为社会运动,其实是来自社会建设需要的社会运动。其次,毛领导的军事运动也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建立在军队内部建设基础上产生的运动。譬如说,先有三湾改编,后有进井冈山。前期党的建设工作,争取到部分军头的认可,才有了后来的军事运动发生。换而言之,最基层的社会矛盾是什么,社会建设就是什么。

WG的发动并不来自基层群众的需要。并不是在社会建设达到一定条件后,群众产生需要,而发生的运动。WG前恰好是社会建设的需求高潮期,经过前期一个起伏,到了65年正是要大幅增长的时候,然而WG的发动,直接带来了大约两三年的社会动荡,使当时普遍的群众,对WG的评价是负面的。所以后来大家也看到了,D为了否定某个路线,直接将两三年的运动歪曲成十年。目的就是让群众把那两三年的评价,扩大成毛最后十年的评价。D利用了群众,而毛的那段历史时期则是脱离了群众。群众对WG的重新评价,已经是到九十年代后了。是在经历了改革实践之后,回过头来的反思,这时候再反思压根就不能逆转改革的大趋势。改革大势就是在八十年代,大部分职工和绝大部分公社社员默许的条件下,实现的。我们共产主义者或者说毛派,任何时候是不能把失败或错误推到群众的头上。不能说是因为群众无知愚蠢,所以如何如何。

如果在前一阶段,选择继续社会建设、以社会建设作为支撑,一定会变成像苏联解体么?不能做这样的假设。在66年选择继续社会建设,不能保证76年一定怎样,但一定能保证在69年不会有群众对社会运动路线的负面评价,也一定能保证改革开放会面临更多的自下而上的阻力。社会建设不是幼稚地等同于经济建设,而是社会主义成分的经济建设。即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积极扶持学习和生产管理型的群众组织,以及积极探索和培养,扶持来自生产一线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和教育组织。不信任自下而上的力量,急于自上而下改变群众,这本身违背了毛的路线。所以,回顾毛领导的土改运动、三湾改编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五四运动的区别,才能理解什么是有社会建设支撑的社会运动,什么是无社会建设的社会运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3 05:40:09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为文革是自上而下的。不能孤立看。文革前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四清前就是三年困难时期,在这困难时期就出现不少危害人民利益的问题。1963年主要在城市就开展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运动, 然后就开展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然后就是文化大革命。所有的运动都是因为针对现实中的问题。

往前看,抗美援朝,经济恢复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三面红旗,反右倾机会主义到三年困难(1959-1961)时期。事实上, 就在这三年所谓的困难时期,  中国还是取得很大成就,可以去查实。(实际上是因为自然灾害导致歉收以及党内浮誇,共产风等导致的)。  

很显然,毛主席看到了从解放开始,党内一直存在两条路线的斗争,也就是走社还是走资的问题。走资的话,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就会白白牺牲,而劳动人民就会重新回到被压迫被剥削的暗无天日的生活。现在特色集团上台后的中国现实,已经证明了毛主席的正确性 。就看你站在什麽立场!

点评

漫卷西风  说的好,完全同意  发表于 2023-2-23 08:05:2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09:19 , Processed in 0.032014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