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红柿收割机 于 2023-9-23 23:25 编辑
简述蒋介石政权的“官僚资本主义”与中修帝国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区别 https://bu2021.xyz/t/topic/23422 编者按:
- 现在的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已然与往日蒋介石时期的有所不同,并且中修美帝博弈的现在也不同于抗日战争时期。而某些人别有用心地进行类比,说现在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借此迷惑无产阶级。我们切不可陷入他们为我们设置的陷阱之中。
- 赵国表面上援助非洲地区,进行“大撒比”行为,实际上其背后是赵国帝国主义市场的扩展,赵国政府一定会将魔爪伸向非洲地区等争夺原材料市场,最终的目的就是与欧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霸。
- 本文对于蒋买办资产阶级政权与河蟹垄断资产阶级政权做了较好分析,在抗战时期,整个社会的矛盾除了本国的阶级矛盾以外,还有来自日军国主义的外部侵略,在这种矛盾下,首先要解决的矛盾是外部侵略问题,那么此时团结各阶级,联蒋抗日统一阵线是必要的。而到了今天,和谐作为二流帝国主义国家,其同美帝等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侵略”,更多的反而是各帝国主义利益争夺上的矛盾,如和谐把持世界中低端制造业,西方列强把持尖端民生科技,鉴于资本主义逐利的基本特点,尽管各帝国主义掌握各自的主要经济命脉,但是为了争夺更多地利润,它们彼此之间理所当然冲突不止,所以,和谐自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什么反帝国主义,而是为了争夺压榨更多无产阶级的可能,以此状大与巩固自身的垄断政权。就此而言,所谓联修反帝,岂不是痴人说梦吗?
- 不管中修还是美帝,都是无产阶级的一大敌人。中修试图掩盖国内的阶级矛盾结果肯定是失败的。在一次次不断的流血事件发生后,人民也就逐渐认清了中修的真面目。而所谓的先斗美帝,再掀起中国革命,这纯属无稽之谈。先不谈中修二流帝国能不能斗得过美帝国主义,即使是打败了美帝,中修对国内的无产阶级也是绝对不会手软的。那些鼓吹先斗美帝的,无非就是没看清本质或是想从中分一杯羹。
前言:
现在有些人(尤其是“世界体系论”者)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他们认为当今的时代就像抗日战争时期一样,认为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美民族矛盾,因此他们主张要与中修统治集团暂时联合起来,先斗倒美帝,然后再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笔者认为,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现在的中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为让读者朋友们明白二者的区别,笔者根据这两种“官僚资本主义”的特点对其分别自拟了不同的名称,我们把蒋介石政权的“官僚资本主义”称之为“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把中修帝国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称之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另外,感谢赤眉和葛平同志的相关文章,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基本理论的指导。  一、官僚买办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特点:“半殖民地”的属性决定了蒋介石政权对帝国主义列强有极强的依附性,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代理人,因此有着极其明显的买办属性;而“半封建”的属性表明了旧中国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在沿海对列强开放的通商口岸,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旧中国沿海地区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在广大的内陆地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蒋介石政权也代表着大地主和封建军阀的利益。 毛主席对蒋介石政权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已经集中了价值达一百亿至两百亿美元的巨额财产,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和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日本投降以后,达到了最高峰,它替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这个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叫做官僚资本。这个资产阶级,叫做官僚资产阶级,即是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选自《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毛主席逝世后,全世界的马列毛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半殖民地国家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理论。其中以秘鲁共产党的领袖贡萨洛同志为代表,他指出了毛主席对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是对一切半殖民地国家都普遍适用的。他还指出了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五大特征: ①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在欠发达国家造就的资本主义,它包括大土地所有者、大银行和大资产阶级巨头的资本;
②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剥削无产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并限制中等资产阶级;
③它经历了一个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权力联合起来并成为国家垄断的买办资本主义的过程,它在第一阶段发展成为私人垄断的大资本,在第二阶段与国家权力结合,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当它达到发展的顶峰时就造就了革命的沃土;
⑤没收官僚买办资本主义(企业)对于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和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具有决定性作用。 总而言之,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极强的买办属性和封建属性,代表着本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中国人民最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列强及其走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中国工人阶级由于工业化基础薄弱而力量不足,需要借助广大的农民阶级的力量,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待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才能逐步改造其他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二、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走资派官僚资产阶级独立地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特点:官僚垄断资本主义一般是原社会主义国家发生资本主义复辟的产物。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官僚集团身居高位,享有诸多特权,是资产阶级法权的最大受益者,这导致了他们脱离了人民群众,从革命战争时期和人民群众并肩作战,到新政权建立后逐渐地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这些特权者紧抱着特权不撒手,时时刻刻都害怕着运动着的人民群众哪一天突然运动到自己头上,把自己的特权通通“革掉”。因此,这些享有特权的大小官僚为了永远地享受特权,为了不被革命着的人民群众清算,他们必然会极力要求把自己的特权合法化并代代相传,把人民群众对他们的运动非法化,将其踩在脚下,让其永世不得翻身,最终达到“老子英雄儿好汉,红色江山代代传”的卑劣目的。 以下笔者通过粗略梳理历史的方式简单谈谈官僚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诞生并发展壮大的。 新中国建立后,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基本照搬”到“以苏为鉴”,毛主席在模仿苏联模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苏联模式存在的严重的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群众被官僚集团压制得死死的,无产阶级群众根本就没有运动的空间。这样的“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一旦官僚集团背叛了无产阶级,把无产阶级踢到了一边,将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据为己有的话,资本主义复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鉴于此,毛主席开始提出“以苏为鉴”,积极地鼓励无产阶级群众运动起来,向一切侵害无产阶级利益的大小官僚出击,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诞生了诸如《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伟大创举,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逐步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这种政治自由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中更是发展到了最高峰,在当时无产阶级参与阶级斗争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之的最高峰。但是,由于锻炼的时间仍旧不足,中国工人阶级依然没能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最终在毛主席去世之后,中国工人阶级失去了领袖的智力支持,阶级力量一落千丈,最终遭遇了历史性的失败,造反派骨干被清洗,中国工人阶级又沦为了“自在”的阶级,对邓小平反革命集团种种复辟资本主义的倒行逆施的行径毫无反抗之力。也正是因此,“六·四”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被自由派所掌握,中国工人阶级没能掌握革命的机会,最终这场运动以惨遭邓小平的武力镇压为结果遭到失败。 以邓小平为首的走资派在战胜华国锋的中间派之后,开始逐步把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收归为官僚集团私有,将国营经济转变为官僚垄断资本,同时逐步剥夺无产阶级的各项权力——宣布罢工非法、大搞“一长制”压制工人群众等等。此时的中国依然有着大量的社会主义残余,例如计划经济的存在,有着计划指标的限制,资本不能自由地增殖,因此走资派不能彻底地以资本主义的方式剥削工人。 以胡耀邦、赵紫阳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认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主张中国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道路,他们大搞“全盘西化”,将国企大规模地私有化,并大量引进外资,并允许外资入股有关国家经济命脉的相关企业,与西方帝国主义一起盘剥中国工人阶级;而以邓小平、陈云为首的资产阶级强硬派主张中国走官僚垄断资本主义道路,他们反对大规模的国企私有化,提出了“鸟笼经济”“三种补充”的策略,通过逐步扶植市场、挤压计划,最终达成建立市场经济的目的。 这么做的结果大家也有目共睹,由于严重的商品短缺,商品的市场价格被哄抬得极高,而商品的计划价格被严格约束从而保持相对稳定,导致了官僚集团利用价格的“双轨制”大肆实行倒买倒卖的投机行为,最终把社会的生产和分配搅得一团糟,民众的不满情绪被点燃,最终引爆了天安门。后来,1992年中修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中国的资本主义复辟基本完成,资本主义的最后一块拼图也拼接完成了。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社会主义残余都被扫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