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第二章和第三章(货币)

2016-7-25 03:37|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3001| 评论: 1|原作者: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摘要: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经常说的“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呢?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常常说的有没有“钱”,实际上就是说,有没有对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支配权。这个实质上的问题,被货币或者“钱”的表象掩盖起来了。

《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章和第三章

(货币)

 

            人们常常以为,经济学是关于“钱”的学问。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需要“钱”,认为“没钱”就什么都做不了。在人们的朴素的阶级意识中,社会也会被分为“有钱人”、“没钱人”或者富人、穷人。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几乎没有说到“钱”。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经常说的“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呢?

            简单地说,“钱”就是货币。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货币本身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现代的货币(常常以纸币的形式出现)也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一张纸币,无论是一元人民币还是一百元人民币,其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在任何一个比较发达的商品社会中,货币具有这样一种特性,那就是,人们承认货币是普遍接受的“价值尺度”,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一定量的货币可以与一定量的任何种类的商品相交换,从而可以支配体现在这些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常常说的有没有“钱”,实际上就是说,有没有对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支配权。这个实质上的问题,被货币或者“钱”的表象掩盖起来了。

 

“货币天然是金银”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马克思一开始就讲,“为了简单起见,我在本书各处都假定金是货币商品。”(《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6月第1版,以下简称中文版,第112页)。

            在二十世纪以前,金、银等贵金属成为世界各地都普遍接受的货币商品,这是商品生产和交换长期发展的结果。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探讨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当一个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时候,这个商品实际上是以另一种商品来表示自己的价值;这个商品因此就处在“相对价值形式”,而以另一种商品作为自己的“等价形式”或者等价物。经过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作为等价物的商品逐渐固定在一两种商品上,这一两种商品就成为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中文版第61-87页)。

            在第一卷第二章中,马克思比较详细地说明了这个历史过程:

 

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在交换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劳动产品事实上彼此等同,从而事实上转化为商品。交换的扩大和加深的历史过程,使商品本性中潜伏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发展起来。为了交易,需要这一对立在外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商品价值有一个独立的形式,这个需要一直存在,直到由于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化而最终取得这个形式为止。可见,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

。。。

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它们交换的量的比例起初完全是偶然的。它们能够交换,是由于它们的所有者彼此愿意把它们让渡出去的意志行为。同时,对别人的使用物品的需要渐渐固定下来。交换的不断重复使交换成为有规则的社会过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一部分劳动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从那时起,一方面,物满足直接需要的效用和物用于交换的效用的分离固定下来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同它们的交换价值分离开来。另一方面,它们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它们的生产本身决定的。习惯把它们作为价值量固定下来。

 

在直接的产品交换中,每个商品对于它的所有者直接就是交换手段,对于它的非所有者直接就是等价物,不过它要对于后者是使用价值。因此,交换物还没有取得同它本身的使用价值或交换者的个人需要相独立的价值形式。随着进入交换过程的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就越来越需要这种形式。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如果不同商品所有者的不同商品在它们的交易中不和同一个第三种商品相交换并作为价值和它相比较,商品所有者拿自己的物品同其他种种物品相交换、相比较的交易就决不会发生。这第三种商品由于成为其他各种商品的等价物,就直接取得一般的或社会的等价形式,虽然是在狭小的范围内。这种一般等价形式同引起这个形式的瞬息间的社会接触一起产生和消失。这种形式交替地、暂时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但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这种形式就只是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或者说结晶为货币形式。它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但总的说来,有两种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货币形式或者固定在最重要的外来交换物品上,这些物品事实上是本地产品的交换价值的自然形成的表现形式;或者固定在本地可让渡的财产的主要部分如牲畜这种使用物品上。游牧民族最先发展了货币形式,因为他们的一切财产都具有可以移动的因而可以直接让渡的形式,又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经常和别的共同体接触,因而引起产品交换(中文版第105-107页)。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只有量的差别。因此,作为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货币商品在物理上也必须是均质的,只有量的差别,并且能够随意分割、随意合并。此外,后面还要讲到,货币是商品的流通手段。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商品要便于携带、保存,其体积和重量相对于它所代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足够小。由于金、银天然具有这些物质属性,逐渐在世界各地的商品社会中确立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

            所以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中文版第107页)。

 

价值尺度

            “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因此,金执行一般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且首先只是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特殊的等价商品才成为货币。”(中文版第112页)

            随着货币的出现,货币成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每一单位货币都代表一定量的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货币与各个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就成为各个商品的价格:“商品在金上的价值表现——x量商品A=y量货币商品——是商品的货币形式或它的价格。”(中文版第113页)

        这里马上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所有的商品都有价值(都包含着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货币有没有价值呢?一单位货币的价值量是多少、是怎样决定的呢?货币商品与现代货币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货币商品是有价值的,并且与其它商品一样,其价值量也是由生产货币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中文版第117页,“同某一商品的价值由任何别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一样,商品用金来估价也只是以下面一点为前提: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量的金要耗费一定量的劳动”)。

            所以,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货币商品与其它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就是由它们各自价值的比例所决定。但是,即使是就货币商品来说,实际情况也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即使是在近代(即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贵金属的产地也已经远离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地区。这样,价值规律赖以起作用的通常的机制——劳动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依据价格高于价值或者低于价值而流进流出——就不再起作用或者要很长的时期才能起作用。

            比如,美洲是主要的贵金属产地,由于那里金、银矿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一单位金、银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了。理论上,这应该造成各种商品都可以交换到比原来更多的金、银,表现为各种商品按照金、银计价的价格普遍上涨。如果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仍然保持不变,那么,资本家们就会发现,将资本转移到金、银矿可以得到更高的利润,工人们也会逐步发现到金、银矿做矿工可以得到更高的工资。随着资本家转移资本、工人改行做矿工,金、银产量会大大增加,而其它商品的产量会有所减少;各种商品的价格就会逐步上涨,直至金、银与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符合它们各自价值的比例为止。

            但是,实际情况是,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的中心在欧洲,与美洲之间远隔重洋。虽然当时有不少从欧洲前往美洲的淘金移民,但是这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使得在相当长的时期中,贵金属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中心地区不是按照它们自身的价值与其它商品相交换:

 

我们已经知道,商品流通领域有一个口,金(或银,总之,货币材料)是作为具有一定价值的商品,从这个口进入流通领域的。这个价值在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即在决定价格时,是作为前提而存在的。比如说,如果价值尺度本身的价值降低了,那末,这首先会在贵金属产地直接同作为商品的贵金属交换的那些商品的价格变化中表现出来。而很大一部分其他商品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继续按照价值尺度的已变得虚幻的旧有的价值来估价,特别在资产阶级社会还不太发展的阶段是这样。可是,通过商品间的价值关系,一种商品会影响别一种商品,于是这些商品的金价格或银价格会逐渐同商品价值本身所决定的比例趋于一致,直到最后所有的商品价值都相应地根据货币金属的新价值来估价。随着这个趋于一致的过程,贵金属不断增加,它们是由于代替那些直接同它们交换的商品而流进来的。因此,商品改订价格普遍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商品的价值根据金属已经跌落并继续跌落到一定点的新价值来估价达到什么程度,实现商品价值所需要的贵金属数量也已经增加到同样的程度了。由于对发现新的金银矿以后出现的事实做了片面的考察,在十七世纪,特别是在十八世纪,有人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以为商品价格上涨是因为有更多的金银充当了流通手段(中文版第137-138页)。

 

            这里,马克思特别指出,欧洲十六世纪以后物价的普遍上涨不是由于“更多的金银充当了流通手段”,而是由于货币商品本身价值的下跌。这个问题,后面还要探讨。

            这里先进一步讨论一下,现代的资本主义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纸币和银行存款)是否发挥着价值尺度的作用?答案是肯定的。

            这首先由于所有的商品能够相互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就是说,它们都包含着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内在的、隐含的价值尺度必然要以某种外在的、直观的价值尺度表现出来:

 

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通约。恰恰相反。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它们本身就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中文版第112页)。

 

        马克思在这里说,商品本身就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既然商品本来就是可以通约的,那么计量商品价值的就不一定是某种“特殊的商品”,而可以是某种社会公认的凭证。

            事实上,即使当金充当货币商品时,金本身的价值也是随着金矿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经常变化着的。不仅如此,如上所述,金与其它商品的交换比例还可以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背离金自身的真实价值。这时,为了充当价值尺度,只需要很大一部分商品继续按照金的“已变得虚幻的旧有的价值继续估价”就行了。

            所以,货币要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其前提条件并不是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就是说,并不要求货币本身包含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货币在事实上能够被社会公认代表着对一定量社会必要劳动的支配权。货币所能够代表的社会劳动量,是通过一单位货币能够购买的一系列商品体现出来的:

 

扩大的相对价值表现,或相对价值表现的无限的系列,成为货币商品所特有的相对价值形式。而这个系列现在已经在商品价格中社会地提供了。把一份行情表上的价目倒过来读,就可以看出货币的价值量表现在各式各样的商品上(中文版第113页)。

 

            比如,1美元可以购买1只圆珠笔或者1小杯咖啡。1只圆珠笔和1小杯咖啡各自包含相当于10分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1美元就代表着相当于10分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量。

            当然,货币要有效地充当价值尺度,货币的购买力要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货币购买力的变化要限制在普通人日常经验可以容忍的范围,比如每年几个百分点)。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上,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表现在绝大多数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年货币收入都有一个大概的估计并且可以按照这个估计来计划自己的生活开支。

            如果一单位货币所代表的社会劳动时间在很短的时期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比如发生了很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就是平均物价水平大幅度上涨或者萎缩),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会受到严重破坏。货币就会逐步退出商品流通。在严重通货紧缩时期,人们会普遍持币待购,拒绝将货币投入流通,加剧经济萧条。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人们会放弃原来的货币,转而寻求货币商品(比如金条、银元)或者实物商品(比如粮食)作为新的价值尺度。

 

商品流通

            在商品社会中,社会分工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完成的。通过商品交换,商品从它的生产者但并不将它作为使用价值的人的手里转到将这一商品作为使用价值的人的手里(中文版第122页,“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方式的产品。”)

            这个物物交换的过程,可以用W-W来表示。W是德文商品一词的首字母。

            完全物物交换的缺点是,交换只有在一方所提供的使用价值是另一方所需要的而另一方所提供的使用价值又同时为这一方所需要时才能发生,因而使得商品交换的规模和范围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一些商品逐渐作为许多人都能接受的等价物出现了,最后等价物固定在货币商品上。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换大大便利了,但是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中文版第131-132页,“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劳动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这些矛盾,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仍然处于比较潜伏的形式,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才充分爆发。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要先在市场上“卖”、与货币相交换;有了货币,原来的商品生产者才能够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其它商品,满足自己的多方面需要。这个过程可以用商品流通公式W-G-W来表示。G是德文货币一词的首字母。

            在这个流通公式中,包含了两次形态变化,第一次形态变化是从商品到货币(即“卖”),第二次形态变化是从货币到商品(即“买”)。其中,第一次形态变化即W-G,被马克思称之为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中文版第124页,“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货币使得商品得以流通。但是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流通使得“卖”和“买”成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分离的两个过程。商品生产者只有在卖了以后才能够买,但是卖者并不需要在卖了以后马上就买,而是可以让商品价值在货币的形态上停留相当一个时期。如果有大量的人只卖不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马克思批判了萨伊、李嘉图等人所主张的所谓“供给创造需求”的教条:

 

有一种最愚蠢不过的教条:商品流通必然造成买和卖的平衡,因为每一次卖同时就是买,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这是指实际完成的卖的次数等于买的次数,那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但这种教条是要证明,卖者会把自己的买者带到市场上来(中文版第133页)。

 

            这种“供给创造需求”的教条(即所谓“萨伊定律”)认为,货币仅是起着商品流通中介的作用,本身没有任何内在价值(或“效用”);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之所以要卖,终极目的不是货币,而是为了用货币购买其它的商品。所以市场上只要有一元钱的卖,随后就必然有一元钱的买,只要有价值一元钱商品的供给,就必然带来价值一元钱的需求。因此,虽然在局部的生产领域可能有过剩或者不足,但是一般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是不可能爆发的。

            这种教条,最早由李嘉图、萨伊等人提出,到了十九世纪晚期,经过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得到了形式上的证明,成为作为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的标准信条。到了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所谓“供给创造需求”的荒谬暴露无遗,迫使凯恩斯等较为开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抛弃了萨伊定律,试图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范围内对生产过剩危机做出解释。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为了适应新的阶级斗争形势,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应运而生,借着所谓“理性预期”的新包装将萨伊定律复活,至今仍是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大支派(“新的古典”学派)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商品流通的公式中,已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是在简单商品流通条件下,这种可能性还不是现实性。“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然后,马克思加了一个注(注73):

 

在这里,经济学辩护士的方法有两个特征。第一,简单地抽去商品流通和直接的产品交换之间的区别,把二者等同起来。第二,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亊人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商品流通所产生的简单关系,从而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为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的范畴,还是根本不能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也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断。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象政治经济学那样,流行着拿浅显的普通道理来大肆吹嘘的风气。例如,让·巴·萨伊由于知道商品是产品,就断然否定危机(中文版第133页)。

 

            马克思指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代,商品生产主要是简单商品生产,即劳动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的商品生产。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生产并出卖商品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其它商品,即获取使用价值。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萨伊定律大体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但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商品流通所产生的简单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利润或者说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简单地说,资本家的生产目的是“赚钱”。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不再是简单的流通手段,而是资本家用来赚钱的“资本”。但是,资本家只有在有信心可以赚到钱时才会将自己所掌握的货币资本大量地投入流通。如果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内部矛盾的发展,大批资本家不再赚钱或者对赚钱的前景丧失了信心,资本家就会将大量的货币资本从流通中抽出来,宁可让这些货币资本暂时闲置下来,也不愿意拿它们去冒险。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货币大量退出流通并引起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才转变为由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本身带来的必然性、现实性。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7-23 03:47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3:02 , Processed in 0.01830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