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毛泽东时代的丰厚耕地遗产 (丰碑★之九)

2016-10-17 01:0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525| 评论: 0|原作者: 苦竹|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毛主席带领党和人民在我国耕地问题上:持续的进行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肥力、增加高产稳产农田与持续扩大耕地面积、实行大、小规模的垦荒造田两个方面的宏大工程。

  毛泽东时代的丰厚耕地遗产

  (丰碑★之九)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耕地是土地的精华。自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后,耕地就一直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物质资料。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土地(尤其是耕地)成为立国的基础要素。我国当代耕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一多三少”:即耕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从耕地面积总量排名上看,我国位列世界第四,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排在世界126位。

一、

  在毛泽东时代,为了新中国国计民生的长治久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毛主席带领党和人民在我国耕地问题上:持续的进行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肥力、增加高产稳产农田与持续扩大耕地面积、实行大、小规模的垦荒造田两个方面的宏大工程。

  毛主席经过长时间酝酿,在1956年亲自主持起草了(农业四十条)的基础上,于1958年深刻的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八字宪法清晰地勾勒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健康农业的基本框架。其既是我国农业的现实丰产之路;又是绿色生态农业的科学发展方向。毛主席将农业生产的客观要素概括为【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他将“土”放在首位,耕地是农业生产的载体、是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汇集点和作用平台。

  【八字宪法】颁布以后,我国对耕地的有效涵养和充分利用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人民公社大规模的持续的进行着对现有耕地质量的养护和升级工程。

  “土”

  整平耕地:山、坡耕地梯田、台田化,防止水土流失;涝洼地条田化,以利于及时排水、排除盐碱;闸沟治壑,防止水土流失;加厚耕作层土壤,深翻耕作层和拉土垫地;因地改良土壤,碱土掺酸土,黏土掺沙土等;不断扩展耕地相对的“连片化、方田化”,尽量促使耕地整齐连片,为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准备条件;合理规划田间渠道、路、埂,以节约用地及便利生产;制订土壤普查档案和土地利用规划,按地块标定土壤成分,因地种植适宜品种,以合理利用耕地能力。

  山西【大寨大队】,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恶劣的自然土地环境中,大干苦干加巧干,做到了山、坡地梯田化,壤土“海绵化”。“大寨田”亩产持续增长,在70年代单产已经粮超千、棉过百。

  “肥”:

  有机肥对农作物的当年增产、持续增产、改良土壤都起到重要作用。在建国之初,毛主席在积极促成努力发展化肥工业的同时大力提倡有机肥。1955年,毛主席在关于兰溪上华合作社养猪厂的批示里,向全国发出了“养猪积肥”的号召。

  1959年在他给《人民日报》的信中,毛主席写到:“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如果能办到了,肥料的主要来源就解决了。这是有机化学肥料,比无机化学肥料优胜十倍。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肥工厂”。《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7修正草案)》还明文规定,“绿肥种植”可计入“复种指数”。

  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形成了种植主要农作物的旱田,要年亩施万斤农家肥的农业生产惯例。这就确立了以农家肥(有机肥)为基础肥力、化肥为补充肥力,全面、持续的提高耕地的综合肥力的土壤养护原则。可见60年前毛主席对耕地土壤的基础肥力、综合肥力(土壤生态、耕地持续生产力)的高度重视。

  广辟肥源。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在努力建设化肥工业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积造有机肥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大任务、长年任务。农村社队和社员家庭积极响应毛主席养猪积肥的号召,大养其猪。有机肥料的推广使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畜粪便、厩肥、圈肥、绿肥、堆肥、沤肥、老塘水、河淤泥、沼气渣、风化煤……等广泛肥源被用于提高土壤腐殖质。在有“煤苗”的地区,“风化煤”还被农民们用土法制造成“腐殖酸铵”、“腐殖酸磷”等较优等的土化肥。

  同时推广测土施肥、按需施肥、科学施肥。针对土地和农作物的类别增加肥力、提高肥效。一场加厚耕作层、增加壤土腐殖质含量、建造“海绵田”的农业工程在全国持续开展。

  “水”:

  建国以后,我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957年,毛主席强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农民拿着大锤、钎子、铁锹、挑筐,推着小车,赶着马车,大闹水利。从此中国拉开了农业水利建设的辉煌大幕。水利部长傅作义曾做了一个题目为《四个月的成就等于四千年的一半》的总结。他说:“截止到1958年1月31日,四个月扩大耕地灌溉面积一亿多亩,相当于旧中国四千年以来所积累灌溉面积的一半。”

  新中国大办水利,在根治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防治水患的同时,建立和维护耕地灌溉水源,兴修水库、塘坝、机井、土井、渠道等农业蓄水和灌溉工程,合理用水,逐年扩大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面积。

  被国际友人誉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河南省林县【红旗渠】,就是毛时代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办水利的光辉典范。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英雄气概,决心从70多公里以外的山西省引入了漳河水,彻底改变家乡的贫水和贫困面貌。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施工条件下,硬是用锤钎、撬杠、锹镐、炸药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了干渠70.6公里,分支渠1500多公里,从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顽强战斗十个春秋,修建了工程宏大的【红旗渠】。

  至1976年,我国共新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总库容4千多亿立方米(数百万座10万立方米以下的塘坝尚不在统计之列)。人工河渠总延长300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最保守估算,工程总量土石方也当在3600亿立方米以上。把我国农业的有效灌溉面积与耕地总面积的占比,从1952年的18.5%提高到1976年的45.3%。同时完成了2.6亿亩的除涝和7000万亩的盐碱治理。

  截止“五五计划”近结束前的1978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5亿亩左右,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人均灌溉面积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灌溉密度提高到了46%,处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新中国普遍的对提高地力的土、肥、水基础条件,进行持续不断的养护和积累,当时,在基础地力的意义上,全国耕地中的高产、稳产田至少占比40%。

  我国1950年至80年粮食由2494亿斤增至6364.4亿斤,约增2.5倍。1949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418斤,棉花1.6斤,油料9.5斤。到1979年,在人口增加近一倍的情况下,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增加到684斤,棉花4.5斤,油料13.3斤,分别增长64% 、181%和、40%。中国用时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时占世界近 1∕4的人口。

  正是毛时代大力兴建“土、肥、水”的农田工程和设施,才不断提高了耕地质量,才形成了我国大面积的高产、稳产农田。加之当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的普及、优良农作物品种及科研体系的具备、现代农业技术的深入施用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备,正是毛时代创造的这些农业生产有利条件,才使得在邓小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单干的十几年短期内仍然可能达到农业高产、稳产。

  新中国建立之初至1955年,我国就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由:国家农垦系统的生产建设兵团、农垦企业执行国家计划的拓荒屯田;广大翻身的个体农民自发的开荒扩地;互助组、合作社自觉的垦荒增加耕地面积,而汇集成为全国轰轰烈烈的开辟耕地资源的高潮。

  毛主席在1955年7月31日《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说:“中国的情况是:由于人口众多、已耕的土地不足(全国平均每人只有三亩田地,南方各省很多地方每人只有一亩田或只有几分田)……我国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即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包括由国家组织的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移民垦荒在内(三个五年计划期内,准备垦荒四亿亩至五亿亩),我们就不能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

  1955年至1959年我国大规模的垦荒造地运动方兴未艾,并在后来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得到了延续和提高。新中国广大的农业劳动者在垦荒工程中投入了高涨的热情和巨大的精力,取得了惊人的业绩。这在当时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其中涌现出很多感人成果。如:河北【沙石峪大队】在青石板上堆出“万里千担一亩田”。从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的社员人工长途挑土造田400多亩;将原来在石头窝里的(2.3万块左右)780亩土地,手工开凿改造成了(5020块)1200亩高标准丰产田。

  那么,毛时代给后来遗留了多少耕地?毛时代期间新开拓了多少耕地?这成了一个现实统计资料与历史客观事实出入较大、历史各阶段的数据不能合理衔接、政界各部门的数据不能相互吻合、学界的认识结论诸多分歧的复杂问题。

  对此,本人在本文中将通过有依据的对“国家耕地统计数据”推理,来探讨和说明上述两个问题的大概答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8 21:13 , Processed in 0.01265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