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日本“新穷人”捧热《蟹工船》—— 累计销量破百万

2017-3-24 11:28|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637| 评论: 2|原作者: 叶渭渠

摘要: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旗手小林多喜二发表于1929年,至今已有80年历史的小说《蟹工船》,近年来又开始流行起来。日本多家出版社已重版这部无产阶级文学的经典之作,仅新潮社出版的《蟹工船》,累计销量就已突破100万册大关,一直稳居日本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并一度攀至榜首。
许多年轻人因为读了这本书而加入了日本共产党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旗手小林多喜二发表于1929年,至今已有80年历史的小说《蟹工船》,近年来又开始流行起来。日本多家出版社已重版这部无产阶级文学的经典之作,仅新潮社出版的《蟹工船》,累计销量就已突破100万册大关,一直稳居日本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并一度攀至榜首。另据报道,一家出版社将《蟹工船》改编为连环漫画本,发行也多达40余万册。根据《蟹工船》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拍摄过《疾走》等片的著名导演SABU执导,松田龙平、西岛秀俊主演)也正在制作中,将于今夏在日本全国上映。导演表示,故事没有明确的时代设定,因为劳动者斗争的故事在现代也是存在的。

小林多喜二之创作《蟹工船》


   小林多喜二1903年出生于秋田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4岁举家迁往北海道小樽若竹町。其父母喜爱文学和戏剧,小林多喜二也从中接受到文学的熏陶。1921年,小林多喜二进入小樽商业高等学校,对文学产生更自觉的追求和投入。他广泛阅读西欧和俄国的近代文学作品,尤其爱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穷人》等,对这些作品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物的性格力量,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1924年,小林多喜二从小樽商校毕业后,开始在北海道拓殖银行小樽分行任职,一边工作,一边从事文学创作。

当时日本正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漩涡之中,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日本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对外加紧发动侵略战争,对内加强剥削和镇压,以摆脱困境。北海道的渔业资本家,便趁机勾结日本帝国军队,利用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普遍失业的情况,雇用廉价劳动力,驱使他们到蟹工船上,强制实行监狱工棚制的奴隶劳动,渔工们经常进行自发的斗争。小林多喜二深入到蟹工船的停泊地,向渔工和工会进行详细的调查后,创作了这部《蟹工船》。它描写北洋蟹工船上的渔工、杂工所遭受的野蛮剥削和残酷镇压,过着地狱般的非人生活,以及他们接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和血与火的洗礼,逐渐觉醒,加强团结,在生死线上同作为“阶级恶”的象征——渔业资本家的代理人浅川监工及其他恶势力进行英勇、机智斗争的过程。这场斗争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觉醒了的工人阶级并没有气馁,他们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组织力量,满怀胜利的信心,再一次迎接新的战斗。作品发表后,小林多喜二一跃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作家,创作了《在外地主》、《为党生活的人》、《沼尾村》等许多优秀作品,其文学地位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对内加紧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文学运动的血腥镇压,已迁居东京的小林多喜二于1932年上半年转入了地下活动。翌年220日,他在街头进行地下联络工作时,被叛徒出卖,遭警察逮捕毒打致死,牺牲时年仅30岁。

唤起社会底层“新穷人”的共鸣

数十年的光阴流逝了。也许小林多喜二自己也没有料到,他在80年前写的这部《蟹工船》会再度火爆日本,风靡欧美,震撼劳苦大众。《读卖新闻》分析说:《蟹工船》之所以热卖,与当今年轻人为过于严酷的劳动环境所困息息相关。尤其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人们对身边事物的不确定性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像《蟹工船》这样描绘残酷环境中艰苦生存的劳工文学也就具有了特殊的号召力。连英国《每日电讯报》也分析指出:“这部小说突然畅销的深层原因,在于它唤起了社会底层‘新穷人’的共鸣。”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在1.2亿人口中,号称拥有“1亿中产阶级”,可谓大众过着小康的生活。可是,自90年代初出现泡沫经济,日本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陷入不安。尤其是2007年以来,在世界金融海啸的冲击下,经济陷入萧条,大企业向国外转移,中小企业自保或倒闭,用工条件苛刻,多雇用临时工和廉价的劳动力,工人工资水平下降,失业人口大增,完全进入了“差别社会”的时代。2007年度《劳动力调查报告》统计,年收入不到200万日元的工人(包括正式工和临时工),也就是处在贫困线以下者,达1700万人以上。2008年度,日本非正式雇用者即临时工,大大超过了正式雇用者,其比例达34.1%,他们被“视若物品般用过就扔”。于是出现“新穷人”的社会现象。

“新穷人”生活极端贫困,有人一日只吃两个面包,许多人以廉价的网吧为“家”,乃至露宿东京地铁站里或公园的长椅上。不久前曾有媒体报道:东京有一名26岁的临时工失业,开始在网吧过夜,后又在一家神社内故意纵火,然后报警自首。被捕搜身时,身上只有10日元。这一人群常常因心理障碍、性障碍,乃至走投无路而自杀。许多退休老人、临时工等低收入者,交纳不起医疗保险金,不断发生“新穷人”患病未经救治而死亡的事件。这种社会现象,在政治理念上和文艺创作上都获得了迅速的反映。

“新穷人”现象在政治和文艺上的迅速反映

在政治理念方面,表现在政党的生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日本共产党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下,其发展走过曲折的道路,并一度陷入了低潮。但是,一向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日共在新的形势下,关心“新贫困”问题的解决,有针对性地提出雇工的待遇和非正式雇工的合理保障要求。它指出大企业和政府责任的所在,旗帜鲜明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人权和民主主义,捍卫和平宪法,主张现阶段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推行民主改革,以“建设一个‘国民做主人公’的新日本”为奋斗目标。所以它获得了大众的拥护和支持,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近1年多来,每月平均约有1500人入党,其中多为年轻人。日共党员人数目前达到40多万,成为日本政坛上最大的政党之一。

在文艺创作方面,描写贫困和非正式雇用等“差别社会”问题的连环漫画、文学作品顿时流行起来。一位作家在谈到其流行的原因时说,目前社会存在贫富差别的现实很容易被人忽视,但确实是很严重的问题,作家应有责任敏感地在自己作品中反映出来。不过,这类反映“差别社会”的作品,一般描写主人公身处困境,一味反思、内疚乃至自责,缺乏批判社会的精神。这样自然满足不了读者的精神追求。所以,上世纪20年代末问世的,通过被剥削渔工的日常生活,来探求在黑暗的现实中取得解放的可能性的小说《蟹工船》便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据说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读了这本书而加入了日本共产党。日本媒体认为,《蟹工船》的火爆潜藏着从未有过的社会危机。

特殊年代翻译《蟹工船》

《蟹工船》在日本问世的翌年,即1930年,我国就出版了中译本,小林多喜二亲自为译本作序,称中国人民是“走同一条道路的中国同志”。中国文艺界前辈对《蟹工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鲁迅主编的《文艺研究》评介说:“日本普罗列塔利亚文学迄今最大的收获,谁都承认是这部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夏衍也称赞“《蟹工船》是一部普罗列塔利亚文学的杰作”。但是,这部中译本出版不久,就遭到国民党当局以“普罗文艺”为由而密令查禁。

小林多喜二遇害后,以鲁迅为首的中国革命作家联名发表启事,高度评价了小林多喜二的伟大功绩。鲁迅先生还发了唁电。

今天,在日本和欧洲某些国家出现重版《蟹工船》等无产阶级文学经典作品的现象之时,我国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拙译《蟹工船》,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叶渭渠。系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蟹工船》中文版译者)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iou 2017-3-24 18:58
希望有网络版可下载或网上阅读。
引用 远航一号 2017-3-24 11:29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2)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7 04:21 , Processed in 0.01940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