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017-7-9 23:15| 发布者: 赤旗| 查看: 5080| 评论: 1|原作者: 燧鸣编译|来自: 燧鸣编译

摘要: 世界大部分地区将生活在一个或几个与当前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根本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下,我们的后代将面临迫在眉睫的清理全球环境和寻找可实现持续发展的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道路的世界性历史任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不再是一个可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人类都将不得不考虑是否存在一个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的替代选择,无论在21世纪该如何定义社会主义。 ...

21世纪的“空间修复”?

 

在过去,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地域扩张或“空间修复”(2001大卫·哈维)的战略克服了几个重大危机。21世纪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是否可以通过“空间修复”再一次克服其当前面临的结构性危机?

 

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外围国家长期保持约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核心国家和半外围国家分别约占六分之一的人口。通过不平等交换,经济剩余从外围国家流向核心国家。经济财富核心国家的集中使核心国家可以引领全球资本积累和收买国内工人阶级。在20世纪,核心国家占总世界经济总产值的50-60,而外围国家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是20-30%。

 

20世纪后期,为了遏制不断上升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必要调动新的地理区域积极参与世界工业生产。中国成为全球工业生产的中心。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的差距开始变窄。到2013年,核心国家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的份额下降到约40%,而外围国家的份额提高到40%左右。

 

在未来几年,中国有可能进入半外围体系(当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从不平等的交换中获取的收益开始超过损失)。世界外围国家人口的份额将下降到50%左右。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外围国家剩余的劳动力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剩余输送给核心国家。如果世界的财富不再集中在核心国家手中,核心资本主义国家是否仍然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

 

20世纪后期,中国参与资本主义全球劳动分工有助于降低全球劳动力成本和重振全球的利润率。在未来,当中国工人要求更多的经济诉求和社会权利是否可能动员另一个大规模地理区域用于弥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的劳动力成本上升?

 

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工业生产中心的新地理区域需要满足以下一些要求。新的地理区域需要提供足够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其规模至少与中国的劳动力规模相当。劳动力需要配备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实现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所需的素质和技能。该地理区域需要由一个可实施有效统治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治理这个国家(政府)能够提供资本积累所需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条件。最后,在这个新发的地理区域资本积累不会因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而受到制约。

 

除中国外,资本主义世界的外围地区现在主要包括东南亚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些地理区域许多国家目前饱受政治不稳定苦,不具备资本主义工业化所需要的充分的基础设施。印度可能是唯一一个有可能提供中国规模相当的工业化劳动力的国家。

 

8.2中国印度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工业部门的就业状况比较

来源:世界银行(2014

 

1990年代初当中国开始加速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堪比所有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工业劳动力总和的产业大军。从1998年到2002年,中国的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从1.58亿下降到1.51亿,因为规模私有化导致数以千万计的国有企业工人下岗。从2002年到2011年,中国的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从1.51亿增长到2.21亿,年均增长770

 

印度工业部门的就业人口20006200万增长20101.01亿,年均增长390。印度工业部门的就业人2011年增加了7402012增加了730。到2012印度的工业部门就业人达到1.16亿,约是中国目前工业部门就业人的一半。如果印度工业部门的就业人口保持每年增长700,而中国的工业部门的就业人口达到2.5亿人口的高峰,印度然需要大约20才能赶上中国工业部门的就业人口数量

 

资本主义工业化不仅需要大量低收入工人,这些工人还需要拥有足够的技能和身体素质,可以进行强体力劳动和运作高科技工业设备。图8.3比较了中国和印度两国人均GDP和人口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

来源: 1960- 2010年中印两国出生时人口预期寿命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2014)。以1990年恒定国际美元计算的从1960-2010年人均真实GDP来自于2013Bolt and Zanden的报告。

(后续:2/6) 


5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水边 2017-7-5 21:26
责编 水边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7:15 , Processed in 0.01762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