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面对历史资本主义的第三世界左翼 —— 回应燧鸣等的商榷

2017-8-22 17:37| 发布者: 赤旗| 查看: 4307| 评论: 0|原作者: 卢荻|来自: 保马

摘要: 卢荻老师指出,燧鸣对“阶级”的运用悖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阶级始终产生于特定的经济关系,是“关系”决定“结构”。因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界定首先依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况且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社会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是认知国家性质的重要因素。

“屈从vs抵抗”是就整体而言 




既然,表面上面对历史资本主义的是民族国家或整个特定社会(例如“中国”),实质上却是人民在面对,那么,所谓是屈从还是抵抗指的是什么?


概括而言,屈从与否,是就民族国家的整体政治-经济构造或制度安排的性质而言。屈从,就是指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无可逆转地主导了整个构造。这个运作逻辑,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系统性的利润导向,在历史存在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指的是霸权资本集团的资本积累要求,在今日世界的新自由主义形态资本主义中指的是经济的金融投机化、以及相应的“掠夺性积累”。这样概括屈从与抵抗隐含着三个论断。


一是关乎燧鸣认为远比“屈从vs抵抗”重要的“共谋vs竞争”。上文指出,是“关系界定结构”而非相反,惟有在确定了系统运作逻辑的基础上,才能辨认政治-经济上的各种主-客体关系及其组合。所以,是整体的屈从抑或抵抗,界定了部分(内部特定阶级或阶层)与世界资本主义是共谋还是竞争。我在《观察者》网的文章有论述,在今日世界,非西方社会屈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的极致形态,是彻底任由霸权资本“掠夺性积累”,也就是彻底开放金融和参与世界范围的劳动力“竞争到底”,相应的,金融投机性质的买办资本/资产阶级就成为了内部政治-经济构造的主导力量。


二是关乎燧鸣认为重要性远低于“劳动vs资本”的“生产vs投机”。这个重要性排比纯粹是知识-政治立场使然,一方面是忽略了“生产vs投机”对劳动人民的福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现实的系统层面上,“劳动vs资本”与“生产vs投机”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重要性排比也就没有意义。想想,整体制度安排是生产导向而非投机导向,就是免于被系统性的金融掠夺、以及免于系统性的参与劳动力“竞争到底”(免于让整个经济变成“富士康模式”),这对于人民的福祉当然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社会主义过渡也是必不可少。至于实际上生产性导向究竟将是引向社会主义过渡,抑或是引向资本主义发展,那取决于劳动人民与资本的政治-经济权力/权利争夺。


三是关乎燧鸣将“生产vs投机”说成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分蛋糕”角逐,认为只不过是资本共谋剥削劳动之后的内部竞争,这反映出他对资本的性质理解不够全面。在依附理论和历史资本主义论文献中存在着一个核心论题,即:资本本质上都是以追逐利润为导向,所以,投机性与生产性之间可以随着整体制度安排的变动而转化,至于已经凝固在投机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资本主体之间的矛盾则是较为次要,它们对控制整体制度安排的角逐更是无法绕过世界体系运作逻辑的影响以至主导。或许,由这个论题还可以引申,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区分其实也并非总是稳固,同样取决于整体制度的安排,同样存在着世界体系运作逻辑对这个安排的影响以至主导。


提出以上三点,并不是要否认“共谋vs竞争”的存在,更不是要贬低“资本vs劳动”的重要性,而是要强调,对这两者的分析和判断,必须是建立在先辨明整体层面的“屈从vs抵抗”的基础上的。燧鸣认为在一个已经彻底资本主义化、资本与劳动阶级分化的社会中,重要的是辨认“谁在屈从,谁在抵抗,谁在共谋,谁在竞争”,这是只着眼于主-客体关系而忽略了整体制度安排问题,忽略了在真实历史上(而非生产方式理念上)所谓资本主义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至于他进而以这个框架来评论中国现实,那就更是不作论证、纯粹假定整体制度安排或政治-经济构造早已是资本主义化了,论述于是变成了立场宣示。然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回看中国现实,并非不证自明的现实



上文对特定社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界定是,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无可逆转地主导了整个政治-经济构造,而何谓资本主义运作逻辑的辨认,可以分作三个层次的标准——在普遍意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系统性的利润导向、在较特殊的历史资本主义是霸权资本的积累要求、在今日的全球新自由主义现实是“掠夺性积累”。


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中国现实,应该是判定不了它确实是资本主义,甚至可以说,应该得出的判断是“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主导”。根据是:直至今日,中国的经济剩余的拥有或至少是运用,是操控在国家手里、是在很大程度上免于利润导向的强制。


更明确而言,中国的经济剩余的运用,主要是表现为长期持续的高水平的生产性投资率(从而带动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发展),这是全球特例,因此可以说是系统地抵抗全球新自由主义的“掠夺性积累”、以及历史资本主义的霸权资本的运作逻辑。而高投资率在总体利润率、生产性部门利润率持续下降时期仍在,由此可以判断,这其中是有系统性的抵抗资本主义化的因素在起作用。


与这个判断相关或许还有下列三点可作补充:

·       一,国家控制经济剩余的运用,除了透过国有部门在社会全部生产性资产中拥有的比例之外,还透过制度权力,例如控制银行部门、限制投机活动、限制资本跨境流动等等,都是反映着整体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       二,在国家拥有全社会的生产性资产的相当高比例、以及控制银行部门的情况下,在收入分配领域,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降,不一定就意味着资本的收入份额上升,有可能只是国有部门从而是全体人民(至少是在政治-法律意义上)的积累增长。

·       三,生产性投资率长期居高,这是有赖于在结构层面上生产率与工资同步提升、消费与投资同步增长,以及在体制层面上“大企业、大劳工、大政府”作为上述结构的支撑,也就是说这是反映了整个政治-经济构造有向“黄金时代模式”趋同的迹象,或者可以说是正在演化形成的“中国模式”。


当然,上述判断只能说是阶段性认识,是在检视迄今积累下来的证据之后作出的。而正因为所依靠的衡量标准和现实根据是可以验证的,这就不排除有可能出现新的、与此相反而更有说服力的分析结果,从而推翻这个判断。在此之前,我们可以说:迄今,中国的社会构成仍然是混合性质,资本主义因素与反资本主义因素仍然在拉锯,仍然不能说资本主义因素已经是不可逆转地主导了整个社会。


燧鸣对这个判断显然是不服,但是,纵观他的整篇文章,却只是从立场出发认定这个判断不对,没有任何论证。又或者说,他的论证就是:看看今日中国社会是否仍然是社会主义因素主导,如果不是,那这个社会就是资本主义了。这个论证分两步,首先是关于社会构造的演变过程:


“卢荻老师认为2008年(之后)新自由主义对中国是系统性的渗透,但是,新自由主义能对中国实现系统性的渗透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之上?如果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导向’的,是什么力量和因素导致这种系统性‘渗透’的出现?这是由于‘中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屈从’导致的,还是‘中国’作为其中参与者的积极‘共谋’?”


(原文语法不通,例如结尾应该是问号而非句号,这里代为更改,应该没有歪曲燧鸣的原意吧。)

这里虽然是问句,但结合到下面的论证第二步,燧鸣的倾向还是清晰的,即,新自由主义之得以系统渗透正因为中国已经不是社会主义了。燧鸣在这里引用的是我在2016年初在《破土网》的辩论文章,里面指出了自2008年之后新自由主义的系统性渗透(经济趋于金融投机化),但是当时并没有确定这种渗透是否不可逆转地成为主导,而现实的情况是自那时之后确实是逆转了,正反映出中国整体政治-经济构造的混合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从社会直至国家高层的多种利益群体的权力/权利角逐。至于说这个渗透究竟是“屈从”还是“共谋”,正如上述,这两者都对:是整体政治-经济构造的屈从,是买办性质的金融投机政治-经济群体与世界范围的霸权资本的共谋。


燧鸣的论证第二步是界定社会主义的特征并以之对照中国现实,按他的理解: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总要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分配上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那么今天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保留了这些特征呢?”


同样,这里虽然是问句,他的判断应该是:没有了,今天的中国社会没有多少这些特征了——所以,今天中国已经是资本主义了,“‘生产性投资增长’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而并非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这个论断涉及艰深的“(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下的)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也就是所说的这些社会主义特征能否在今日中国实现问题,这里无法展开讨论。即使如此,认为不符合这些社会主义特征就必然是资本主义、就必定与社会主义前景背道而驰、就要无论如何要加以反对,这是过于武断的提法吧。


已有的文献当然不是这么武断。例如,我在文章中提及的台湾社会主义统一派(左统派)所阐释的一些理论,包括“过渡社会论”、“国家(控制和利用)资本主义论”、“类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都是体认到建设社会主义既需要确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也需要特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归根究底就是必须得到超越历史资本主义所需的精神和物质凭借。这些理论或许确实是有待发展,对于两种需要的偏重的论述或许未尽合理,但是,比起燧鸣的纯粹从立场和理念出发来要求现实,它们显然是更加顾及现实的复杂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6:08 , Processed in 0.01632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