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谁更有优越性?

2018-1-10 23:0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419| 评论: 0|原作者: 展如画|来自: 激流网

摘要: 两种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对比,或者更狭窄一些,两种社会制度下经济增长的对比,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必须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考察和分析。
5.虚假的数据

爱因斯坦说:“在目前的条件下,私人资本家还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情报和知识的主要来源(报纸、广播电台、教育)。因此,一个公民要达到客观的结论,并且理智地运用他的政治权利,那是极其困难的,在多数场合下实在也完全不可能。”

互联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据测算,中国1949年GDP是179.56亿美元,是战后日本的2倍多,排名世界第6位,其中,1960年中国的GDP还为613.78亿美元,世界第4位。后来随着中国自己瞎折腾和西方国家战后经济的恢复,中国排名逐年下降,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回升。”

如果一个无知,或对政治的险恶一无所知,或对新中国采取仇视态度的人看到这些数字,很容易轻信。可如果他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就会对这个说法产生怀疑。
 
(图)
中日主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

真实的资料是,日本1949年的GDP是232亿美元,中国是179亿美元。

二、主观因素:不懂辩证法,只能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方法去作简单的对比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的逻辑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中国……因为资本主义的美国比社会主义的中国先进,所以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优越。这种推断是不合逻辑的,结论也是荒谬的。

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钢产量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可以以钢产量为例,来说明这种思维的荒谬。

1980年美国的钢产量是10080万吨(中国的2.72倍),中国是3712万吨。思维简单的人很容易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速度更快的结论。但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够严密一点,他就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造成钢产量巨大差异的的影响因素只有一个社会制度吗?如果他稍微增加一点耐心,能够了解美国在1949年钢产量就达到7074万吨(中国的447.72倍),而新中国1949年的钢产量不过15.8万吨,就会知道这31年钢产量增速较快的不是美国(增加0.42倍),而是中国(增加234倍)导致钢产量巨大差别的因素还有发展起点不同,发展时间不同。如果他再增加一点耐心,能够查清钢产量从十几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的时间,中国用了 30年(从1949年的 15.8万吨提高到 1979年3448万吨),美国用了40年(从1872年的 14.5万吨到 1912年3195万吨),日本用了53年(从1910年的16.8万吨到1963年的3150万吨),德国至少用了80年(从1875年的37万吨到1960年3410万吨,1955年是2134万吨),就会知道即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较早发展阶段,其钢产量的增速也不过尔尔。

两种社会制度优越性对比问题的深奥表现在,社会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巨系统,仅就生产力发展而言,影响因素就非常复杂,根本不具备单变量比较的条件。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行全面比较就更困难了。当然,通过考察生产力发展速度来对比两种社会制度优越性是完全可能的,只是要注意避免简单的思维造成结论的错误。

本文不是要对两种社会制度作全面的对比,不考虑从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仅从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两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进行比较。

要从经济上进行比较,看哪种生产关系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也是相当困难的。不仅要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还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揭示两种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各种因素,如生产关系诸方面因素对生产力发生不同影响的方式和过程。因此,两种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比较不仅需要考察大量的实证材料,还需要以全面、联系、发展的方法开展深入的理论分析。

本文从经济方面的分析,一般只限于经济指标的对比。

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是可以看出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来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非社会制度的因素也在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着影响,这些因素有:

一是经济发展基础不同。社会主义无一例外地都是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取得胜利,即便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科技和工业基础最好的东德,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科技和工业基础,都是落后于西德的。而且在战后的赔偿中,德国东部较西部损失要大得多。二战后东德原有的工业设备被拆走95%,而西德只被拆走45%。而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接受的大多是封建的、殖民地的,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烂摊子,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积累起雄厚的基础。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无论是从经济、工业基础,还是从科技和文化基础来看,差距都十分悬殊。

以日本为例:

日本自明治维新世代普及了小学教育,1948年普及了初中教育,而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有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1952年,每万人才有三个大学生。在经济上,19世纪的日本已有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当时的清朝则仍旧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时代已有专责封地管理的“藏元”,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中国在现代商业元素方面则几乎付之阙如,社会上的商业行为仍以农业为其根本,缺少银行业、保险业、会计业、法律业等现代商业体系的必要机制。日本经济自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就把中国远远地抛在后面了。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 兴建新式铁路、公路,改善各地交通。 当时日本开始出现了数个影响日本经济深远的巨无霸公司:三菱、三井和住友。它们直到今天,对日本经济仍有着深远影响。1920年代,制造业和矿业在GDP中占的比重(23%)首度超越农业(21%)。日本到战败时钢铁生产能力250万吨。

1977年美国有小汽车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85%,而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先进的民主德国到1982年这一比例也才只有42.1%。这似乎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巨大促进的一个例证。但如果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在1947年,美国这一比例就达到了56%,而民主德国不过是一个战后的一个烂摊子,那么就不会为美国这三十年的发展而崇拜得五体投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就普及了教育,二次大战时,一年能生产一万多架飞机。而中国在1949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只占10%。在全部制造业产值中,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产值只占27%,重工业几乎是空白。与美国相比,1949年美国的煤炭产量是中国的13.63倍,原油产量是2974.33倍,发电量是中国的80.26倍,钢产量是447.72倍,水泥产量是54.45倍。至于技术相对密集的工业,如汽车、机车和飞机等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部门,当时的中国都是空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9:15 , Processed in 0.01048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