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学习园地 查看内容

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的谈话

2018-2-9 23:1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60510| 评论: 1|原作者: 激流网编辑部|来自: 激流网

摘要: 1965年3月16日,毛泽东专列从北京出发。下午到到达武昌,下榻武汉东湖边上的梅岭一号。 3月20日《人民日报》第一次刊登了“莫斯科三月会议”3月1日如期召开的消息和公报。 3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长篇檄文《评莫斯科三月会议》。这篇评论给国际论坛巨大的震动。 ...

5月22日。上午10时许,毛泽东一行乘车从茶陵出发,一个小时左右进入江西省的莲花县。中午车队进入了永新县城。毛主席接见了永新干部,毛主席说:“过去和现在都是人民供养我们,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主席对永新流露出很深的感情。                           《前奏》85页

1    1965年5月22日下午六时三十分左右,毛泽东一行到达井冈山山顶之镇——茨坪。

毛主席一下车,第一句话就是“茨坪变化真大”。

第二句话是:“当年我们下山时,红四军由士兵委员会贴标语,‘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倒’少写了一笔,我笑着说他们,少了一条腿,敌人不打就倒了。怎么样,敌人不打不会倒,穷苦人团结起来一打,它就倒了,我们又上山了。”

《前奏》110——111页

5月22日傍晚,毛泽东一行进入茨坪井冈山宾馆。当晚毛泽东在115房间用餐,很简单。原准备上点儿水果、米酒,汪东兴要求撤掉,说:“主席知道,要批评的。一路都没有上酒。伙食标准,主席每天2.5元,随行人员1.5元。主席每餐四小碟一汤,不能超标不能上山珍海味,不能铺张浪费。钱定在那里, 要求严格实行,只能节约。”

《前奏》115页

五月二十三日的谈话

5月23日中午毛泽东起床,在115房间用餐后出来散步。

毛主席那天散步兴致很高,说:“我在茨坪时间没有茅坪长,茨坪在山顶,原是王佐的大本营,茅坪在山腰,龙市、新城、古城离茅坪比较近,进出比较方便,红四军军部和边界特委的主要活动基本上都在茅坪。生活十分艰苦。”

毛主席说,井冈山时官兵生活一个样,除了作战指挥权以外,不分上下。现在我们官兵待遇区别比较大。他叫总参做过一个调查,上将的工资是上士的17倍多,1964年后有所下降,仍有10倍以上,苏联上将工资是上士的30多倍,美国是20多倍。我们比苏联、美国好一些,但比战争年代区别大多了。我们高级干部有小车、秘书、小楼,还有站岗的。官做大了,钱挣多了,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还愿不愿意下去当普通人。刘俊秀同志,你还能不能当农民。王卓越同志,你愿不愿意重新当战士?

刘俊秀说愿意。我(王卓群)也点头。主席笑了,都说愿意就好。但现在有的人下去蹲点是口里愿意,心里不愿意,总找些理由不愿下去这样不好嘛。我们连连点头,感到主席是在严厉批评党内一些脱离群众的问题。当时并没有想到其他。

毛泽东又说,他已吩咐汪东兴组织北京来人去看一看井冈山旧址和纪念馆,叫张平化、刘俊秀、王卓超有时间也去看一看,了解这段历史很重要。

《前奏》118——119页

5月23 日下午,张平化、刘俊秀、王卓超等人一起去了井冈山博物馆。井冈山博物馆与井冈山宾馆相隔不远,三人结伴而行。沿途,王卓超兴高采烈地向张平化、刘俊秀介绍陪同谢觉哉、董必武、朱德等革命老前辈参观井冈山的珍闻。

谢觉哉是1959年3月初到井冈山的。参观时谢老指着毛泽东当年睡觉的门板、破被子问我(王卓群),毛主席过去条件差睡木板,现在当了国家领袖还睡木板,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个人理解这就是毛泽东的“悬梁刺股”。毛泽东在提倡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带头打破封建做官的特权,做官的生活特权、政治特权。

谢老当时问王卓超,解放快10年了,共产党建立的是一个新政权,毛主席为什么一再教导反对官僚主义?王卓超回答:人一当官,就容易脱离群众。谢觉哉笑了,这就是“官国”的遗产之一。共产党的官就是不能脱离群众,要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难的是,中国是一个“官国”,官国的遗产很容易被继承,特权思想一代又一代传下来,从古代到民国都如此,有很厚的土壤。

谢觉哉说,中国第一个在制度上打破“官国”传统的人是毛主席。井冈山的士兵委员会就是一个例子,当官的没有特权了。我们就靠这个,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打下的天下。我们共产党进城了,当官的特权跟着就来了。很多人感到这是天经地义。我的亲戚要我帮忙安排工作,觉得这是正常的。我的孩子也觉得坐我的小车,吃得比别人好,穿得比别人好,是正常的。我感到这些对我们党来讲不正常,危险。

谢觉哉1959年的感慨和1965年5月23日毛主席在井冈山宾馆散步的讲话,思想是很接近的。

谢觉哉在井冈山写了一首自由诗,标题是《中国的第一山》:

井冈山啊!

你是个灯塔,

照亮着亿万人民前进的道路;

你是个巨雷,

摧毁了压在亿万人民肩上的两架大山。

火!好大的火。

她燎遍全国,燎向无边的海外和天空。

燎原之火,起于星星!

大井、大陇、茅坪、茨坪、汪洋界、八面山、

朱砂冲……就是这可爱的伟大的星星所在。

真理的火,永远照亮着人类的心灵。

创造着无穷美好的未来。……

谢老很认真地告诉王卓超,他诗中“真理的火”是两点:一点是人人皆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另一点就是井冈山官兵一致,打破特权。

《前奏》119——122页

朱德于1962年3月偕夫人康克清、女儿朱敏十余人一同重上井冈山。朱德说,朱德的扁担的意义是什么?是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我们共产党靠这个精神夺取的天下。这个精神忘了,人民就会骂我们,忘光了,就会和国民党一个样。国民党初期也是先进的嘛,后来才变,杀老百姓,杀共产党……

《前奏》129页

5月23日下午四点多钟,张平化、刘俊秀、王卓超多人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归来。

主席看见他们很高兴,问:“看展览有什么发现啊?”

刘俊秀仰望着毛泽东的笑脸,说:“我们在博物馆看到不少诗作。还有溥仪皇帝的。”

“哦”,主席果然有兴趣,问:“他们都写些什么?”

刘俊秀拿出博物馆内部油印的今人井冈山诗词和题词,上面有朱老总的题词,谢老、董老的诗……还有杜宣1960年5月写的《夜宿茨平》:

无限春光到茨坪,深山寂静夜芳馨。今宵何事人难寐,几度推窗看旧营。

可能主席感到此诗有点儿意境吧,当时评价,杜宣是苏区的笔杆子,现在上海当作家。王卓超感到,主席对中国文坛显然很熟悉。

一提作家,刘俊秀高兴地告诉主席,剧作家田汉1962年10月也到井冈山来了。主席笑着说,田汉是我国剧协主席和文联副主席,他写过不少历史剧,是个很有名的剧作家。《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看过没有,刘俊秀和王卓超都不好意思地摇头、张平化笑了笑,主席笑着批评道:你们要关心戏剧、文化领域,它和过去井冈山一样,也充满着斗争。

毛泽东的这番话显然对戏剧文化领域有些看法,对不少领导干部的“麻木”提山善意的批评。毛泽东意味深长的批评使空气徒然有几分严肃起来,毛泽东悠然一笑,问末代皇帝的诗怎么不说呢?张平化当场背诵了溥仪1964年4月11日在井冈山的诗作。

毛泽东步子慢了下来,似乎细细咀嚼其诗其味,若有所思地说:“我们能够把末代皇帝改造成新人,其他人的思想怎么不可以改造呢?”

走着走着,已到了砂石路的尽头,按照常理,折回去再走,主席却从尽头向没有路的小坡往上走。

主席侧头笑望着我们,说:鲁迅有句名言,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其为路。井冈山的道路是这样,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是这样。不过,走这条路比井冈山时期还要难。搞不好,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苏联不就是这样吗?苏联修正主义集团已失去人民的拥护,将来帝国主义一打压,搞不好甚至会亡党亡国。

《前奏》134——137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燧鸣 2018-2-9 23:34
责编:燧鸣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8:28 , Processed in 0.01785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