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刺激政策的高峰时期,往往也是卖官鬻爵盛行的时期

2018-5-14 22:3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1719| 评论: 0|原作者: 安生|来自: 红旗网

摘要: 这种刺激经济的行为实际上相当于直接给社会顶层的少数人发钱。在财政已经面临大规模赤字,流通中已经法币过剩的情况下这么做,后果可想而知。官僚及其附庸获得黑色收入的行为,是权力的套现,与实体产业无关。
  一旦政府停止刺激政策,压缩财政开支,增加税收、偿还债务,整个经济会立即进入经济危机。刺激政策期间,扩大支出的增加需求,现在要扣除掉,甚至可能包括利息的部分。增加税收必然剥夺一部分人(主要是承担税收负担的社会底层)的支付能力,导致有效需求下降到新低。这是希腊正在遭遇的事情。

  拥有发钞权的政府一般都会选择用印钞机而不是税收支付订单。一旦政府压缩开支,有效需求下降,或是政府,或是其它社会成员,必然不能顺利清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进而拖累银行。这时,如果要避免危机,阻止经济下滑和失业率增加,就必须由央行不断增发法币,使政府开支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样迟早导致法币与金银摘钩,进而不断贬值。这就要冒恶性通胀的风险。如果希望一部分甚至全部法币滞留在虚拟资本和土地市场,不进入实体经济循环,必然推高资产泡沫。这就是滞胀的由来。

  随着不断推行刺激政策,金融危机、恶性通胀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和恶性通胀是两个极端。资产泡沫加温和通胀则介于两个极端之间,随时可以转化为金融危机或恶性通胀。

  “胀”与“崩”的分水岭在于币值是否稳定:如果币值不断贬值,顶层会垄断物资,底层会饱受通胀折磨;如果币值相对稳定甚至增值,顶层会垄断货币,积累债权,政府和其他社会成员会陷入债务之中,随时酝酿金融危机。温和通胀加泡沫是中间地带,并不是稳定状态,随时可能向两个方向转化,希望找到一个稳态是不现实的。

  对政府来说,是冒金融危机的风险保持币值稳定,还是冒恶性通胀的风险牺牲币值,这是两难的选择。政府犹豫的原因是,此时的通胀水平往往已经居高不下,而就业率却已经重新原形毕露。政府一般会选择资产泡沫加温和通胀,但这并不是稳态。一方面,资产泡沫需要不断上涨才有吸引力,需要源源不断的外来资金,一旦外来资金减少难免发生崩溃,进而诱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不断吸收法币的虚拟资本市场是一个货币“堰塞湖”,随时可能崩溃,并不能稳定而有效地封存多余的法币。资产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必然溢出:房价上涨,房租必然上涨,最终推动物价上涨。再者,房价上涨到一定幅度时,必然出现抛售房产垄断其它生产生活必需品的现象。

  一般来说,政府先是扩大开支刺激经济,避免大批劳动力失业造成社会动乱,然后再死马当活马医地治疗后遗症,一面开动印钞机避免停滞和崩溃,一面治理通胀和泡沫,努力维持歌舞升平。这时,各种经济矛盾按下葫芦瓢起来。通胀和失业反复攀升,财政赤字日益扩大,资产泡沫不断膨胀,最终还是难逃金融危机或恶性通胀的两难选择。随着通胀恶化和泡沫堆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越来越难,政府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和货币流动方向与各类资本盈利情况,决定虚拟资本价格的走势。利率水平和政府支出的轻微变化都可以造成虚拟资本价格剧烈变动。当政府决定启用新刺激政策时,必然意味着未来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增加,相关企业利润增加。反之,则会出现停滞甚至崩溃。“滞”与“胀”两者互相冲突,当刺激政策逐渐失效,崩溃、停滞的苗头重新出现,通胀率居高不下时,“保增长”还是“反通胀”?最高决策层两头为难。继续刺激经济必然加剧通胀,不刺激则会出现经济危机和长期萧条。此外,宏观决策往往还要综合考虑各个利益集团的意见——这往往更关键。有时,还涉及没有印钞权地方政府与控制印钞机的中央政府的之间的利益关系。(某种意义上讲,希腊就是欧元区的地方政府之一。希腊政府既不愿意交出财政权,受到约束,又希望欧元区其它国家替它买单,或者为其开动印钞机。)央行行长、财政部长甚至各国领导人闭门磋商,激烈博弈。既要保证宏观经济不要太难看以免社会动荡,又要平衡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种种顾虑和各方的利益参杂在一起,最后的决定必然是激烈讨论、互相妥协的结果。不要说局外人,就是与会各方在闭门磋商之前,也未必知道最终的结果。除了货币和财政政策,还有各种行业(军工、基建、节能减排)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与赤字之间的关系,却会直接影响具体行业的枯荣盛衰。

  此时,中小投资者完全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他们没有能力左右政府的决策,也无法得到内部消息。他们翘首屏息,希望听出弦外之音,抓一点点蛛丝马迹。顶层则充分利用与顶层和媒体的关系,及其资本优势,趁机浑水摸鱼,占尽便宜。这时,大批闲散的货币资本不断转移投资方向,金融市场异常波动。

滞胀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政府并不打算改变不利于底层的分配格局,只是用印钞机扩张经济规模。虽然政府避免了高失业率导致的社会动荡,也不必破产,但是投入经济的法币,最终将被垄断资本获得,变成新增的货币资本,导致“涨”、“沫”。“滞”、“胀”、“沫”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三种表现形式,这时,失业率和通胀形成对应的两个痛苦指数,要么是“滞”(高失业率),要么是“涨”(高通胀率),要么连“滞”带“涨”(不太低的失业率加不太低的通胀率)。如果这些多余的法币坐庄资本或土地市场,则可能出现“沫”现象,即不太低的失业率加资产泡沫。还可能出现经济停滞加通胀加泡沫并存的现象,即“滞胀沫”现象。如果发展成“滞沫”或者“滞胀沫”,那么还酝酿着金融危机。“滞”、“胀”、“沫”三者此消彼长。不触动顶层利益的政策,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症状,使矛盾以其它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同时消除所有症状,则不可能。如果不希望出现“滞”,“胀”和“沫”就会比较高,如果也不希望“胀”高,“沫”就会更高。没有“沫”,“胀”会更严重。

如果连“胀”也没有,那么“滞”必然达到一个惊人的水平。此外,随着金融风险增加,一旦停止刺激政策,还可能会出现全局性的经济崩溃。所以,滞涨的全称应该是“滞涨沫崩”,本文用滞胀来表述,只是为了适应多数人的习惯,并不是说政府刺激经济只有通胀一种后遗症。

小资本雇佣工人获得利润,垄断资本压缩供给,利用涨价获得中小资本的利润;垄断资本不把利润用于实体经济导致生产规模回缩,他们把利润用于投机推动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整个过程分为若干环节,环环相扣。只要其中的一环缺失,就不会出现滞胀现象:政府通过向顶层收税补贴底层的方式刺激经济,就不会出现滞胀;政府的投资投向原有垄断或者拆分垄断,削弱垄断资本的博弈能力,中小资本的利润便不会汇聚到垄断资本那里;剥夺垄断资本多余的利润,既能弥补政府财政赤字,也能治理滞胀;对购买行为进行限制,打击投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然而,打断其中任何一环,都必然触动顶层的利益。因为政府决不会触动他们的利益,既不能阻止控制核心资源的少数人聚敛货币,又不能在不干扰正常生产循环的情况下阻止他们把这些货币注入经济循环,所以只要政府试图刺激经济减少失业,最终滞胀就无法避免。

  滞胀过程需要四个必要条件:一是经济高度垄断;二是政府采用刺激政策试图避免崩溃和萧条;三是垄断资本影响政府决策,有能力否决任何消除过大贫富差距的经济政策;四是市场经济。没有垄断企业不会有滞胀,而是周期性的全面生产过剩和产品价格暴跌。没有国家干预,也不会有滞胀,而是崩溃和长期停滞。垄断资本不操纵政府决策,政府就可以选择削弱垄断资本博弈能力的投资方式,或者把垄断资本手中多余的利润不断征收上来,避免货币在垄断资本手中不断单向积累。自由市场之中的基本规则,是所有卖者和所有买者一起参加拍卖活动,商品持有者可以随时出售自己想卖的产品,货币持有者可以随时购买自己想购买的商品。出价高者优先购买,卖者对买主的唯一要求就是货币,购买商品的数量和用途没有任何限制。所以,只要在自由市场的平台上,就无法阻止物价上涨和资产泡沫。如果实行限购或者政府限价的话,有钱没票也买不到商品,就不会发生投机,比如纳粹德国对绝大多数商品实行严格的配给供应,对各种生产实行计划指令,所以并没有发生严重的通胀。那样的经济显然不是市场经济,货币的地位让位于行政命令(比如配发的票证,比如对垄断资本下达的生产指标)。

  滞胀是最高级的危机形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因为经济高度垄断,所以陷入长期的“滞”。国家为了减轻“滞”,刺激经济,引入了“胀”。滞胀是国家用通胀换就业的一种手段,类似“以空间换时间”,是一种拖延战术,希望新产业升级早日到来。遗憾的是,由于垄断资本控制经济命脉,企业之间的竞争被压低到最低限度,所以新产业升级很难出现。

  一般来说,后发国家资本垄断程度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有广阔的产业升级空间,不容易发生滞胀。这些国家发生了滞胀,只能说明垄断资本已经控制了经济,经济结构未老先衰。此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公有,不是少数人敛财的工具,不能被少数人垄断,国家政策更不可能被少数垄断资本家操纵,也不会发生滞胀。

  弗里德曼认为国家不干涉就不会有滞胀,这是真话。没有国家干预只会有停滞,不会有滞胀。不过,他只说了事情的三分之一,没说更关键的三分之二。他没说如果国家不干预,在停滞期,失业率会有多高。这样的大萧条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过一次,资本主义制度摇摇欲坠,所有过来人都刻骨铭心。他也没说,如果政府采取削弱顶层均贫富的经济政策也不会发生滞胀。

  庸俗经济学家反对政府增加开支的理由是政府的消费、投资会替代民间消费、投资。他们经常鼓吹的理论就是挤出效应,即政府增加开支会压缩民间开支。政府开支增加若干岗位,民间开支就会减少若干岗位,政府在做无用功,增加的甚至可能还没有挤掉的多。弗里德曼特意举了政府提供公园门票的例子,试图说明政府消费会替代私人消费。前文已经指出这是骗人的——如果政府提供的是廉价住房刚需商品,必然增加低层收入,减少顶层收入。因为个人的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长而下降,底层消费倾向高于顶层,所以削减顶层的收入,增加底层的收入自然能增加民间消费,有利于增加全社会的总有效需求。

  发生挤出效应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支出导致对垄断品的需求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垄断资本为了谋求最大利润控制产能,压缩供给,提高利润。两者结合导致垄断资本控制的生产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该行业利润上涨,其它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其它社会成员收入减少。其它企业经营困难,必然裁员或者干脆停产,居民压缩其它开销,全社会总产能必然下降。反之,如果垄断产品增加供应,必然导致垄断行业利润下降,中小资本家利润上涨,工人工资上升,多数社会成员在消费过程中受到的压榨减轻,收入中可以灵活支配的结余增加,全社会消费能力上升,社会总有效需求必然上涨,总产能自然会上升,失业率必然下降。这个过程是垄断产品提高价格抑制生产规模的逆过程。

  按照庸俗经济学家的理论,政府举债扩张支出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间支出,特别是民间投资。或者说,政府的借贷行为导致民间资金紧张,于是发生挤出效应。总之,政府借贷行为是罪魁祸首。这种解释在没有央行的时代是可能的,但是在央行时代还这么解释就是不顾现实了。有了现代意义的央行,就有了印钞机,政府的支出完全可以靠印钞机支持,而与民间借贷无关。如果政府开动印钞机支付账单,是否就不会发生挤出效应呢?显然不是这样。这时,有限的不是民间货币的总量,而是垄断资本控制下的社会总产能。

  是否会发生挤出效应,要看政府是在加强垄断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博弈优势,还是在削弱其优势。有外来者加入一个行业时,该行业的利润率就会下降。在垄断资本和其他社会成员拉锯时,政府支出加入哪一方,就是削弱这一方,增强另一方。政府新增开支增加了对垄断品的需求,供需平衡向有利于垄断资本的方向发生了移动,加强了垄断资本的博弈能力。于是其它企业的一部分就业岗位被排挤掉。反之,如果政府增加垄断品的供给,必然有利于增加其它游企业的利润。垄断企业的利润虽然会下降,但是很难下降到亏损倒闭的地步。这时,全社会就业总量上升,而且不会发生挤出效应。

  在大量需求因为没有支付能力不能形成有效需求,社会总产能低于潜在总产能,大量产能闲置时,是否发生挤出效应,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支出方向。如果政府开支加强原有垄断资本,将会造成严重的挤出效应和后遗症。反之,只要政府的支出是削弱垄断资本,将不发生挤出效应和后遗症。

  假设政府投资修筑铁路,必然推动钢铁企业扩大产能。假设煤炭是垄断行业,煤炭公司会控制产能,煤炭就会迅速涨价,直接导致其它需要能源的非垄断企业(比如化工企业)成本上升。由于非垄断企业竞争激励,难以把涨价的成本完全转嫁出去,所以利润下降,被迫压缩产能。这时,就发生了挤出效应。在消费领域也一样。随着筑路工人和钢铁工人收入增加,房租、能源等刚需消费品价格必然上涨。化工工人收入不变甚至下降,必然压缩其它非刚需品消费。

  反之,如果政府投资增加煤矿和住宅建设,煤炭公司和地主的竞争对手增加,能源和房租难以涨价,甚至会下降。这时,化工企业的利润会上升,房租和能源的价格则会下降,中小资本和工人的处境都会改善,自然会增加投资和消费。当然,控制能源和土地的顶层少数人的收入则会下降。

  如果政府不增加支出,自然不会发生挤出效应。但是,垄断资本不抑制产能,也不会发生挤出效应。生产规模的上限操纵在垄断资本手中,发生或不发生挤出效应,完全看垄断资本是否扩张产能,扩张到什么程度。生产技术不变,中小企业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垄断企业提供多少原材料。垄断资本适当增加供应,那么挤出效应就不会很严重。如果完全不增加供应,那么政府订单新增多少需求,必然挤掉多少原有有效需求,与之对应的就是原有工作岗位被新增工作岗位替代。发生这种情况究竟应该责备政府为了创造就业提供额外的订单呢,还是应该责备垄断资本唯利是图呢?
  政府投资垄断行业,还有利于收回投资。毫无疑问,垄断品商品利润率最高。如果政府投资增强了原有垄断巨头(煤炭公司)的博弈能力,那么政府投入经济的货币不断成为垄断资本的利润,难以收回。反之,如果政府投资的项目是原有的暴利项目,则可以压缩原有既得利益。比如政府投资增加垄断品(比如煤炭)供给,便很容易收回投资。

  增加垄断品的供应,刺激经济,增加就业效率最高,后遗症也最小。从长期看,政府的支出最终增加垄断产品的供给,增强其它社会成员的博弈能力,提高底层收入,进而增加有效需求,推动就业量的纯增长。反之,则必然削弱其它社会成员的博弈能力,减少底层收入和就业。所以,只要简单地判断政府新增的开支是削弱还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博弈能力,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对就业的影响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当然,增加垄断品供应是控制垄断资本的顶层最反对的。事实上,庸俗经济学家强调挤出效应的原因是担心政府支出增加垄断品供应,触动顶层的利益。

  这里说到的政府投资进入垄断行业,增加垄断产品供应,是指进入原有的已经存在垄断行业,而不是政府利用权力创立新的垄断行业。如果政府创立新强有力的垄断资本,则和增强原有垄断资本一样,必然加重其它所有行业的负担,导致严重的挤出效应。这些垄断企业虽然回款顺利,但是必然挤压上下游产业。至于是否发生通胀或投机,需要看这些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是上缴国家财政,还是由这些企业自行安排。

  以修铁路为例,铁路公司为了解决自身财政困境,关停了其它的廉价路线,导致铁路运力相对紧张。铁路公司的收益上来了,但是相关行业的运输成本上升了。表面上看,铁路公司赚钱了,投资收回了,修筑铁路创造了若干就业机会。实际上,由于运输成本上升,必然导致相关行业的企业压缩产能,甚至破产倒闭,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的同时增加了一部分失业,总体效果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好。如果政府投资的垄断程度,高于社会资本原有垄断程度的话,甚至可能诱发更严重停滞。如果那些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强有力的垄断企业实行独立核算,并不把利润上缴财政,这些垄断企业和民营垄断资本一样,将不断吸收政府投入经济的货币,然后用这些货币进行投机或兼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8:56 , Processed in 0.01591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