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帝国主义、超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崛起

2018-7-4 00:19|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17091| 评论: 1|原作者: 弗雷德·恩斯特|来自: 红旗网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讲清楚了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超帝国主义、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新的帝国主义国家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当前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的翻版--“中心外围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二、帝国主义掠夺世界财富的若干渠道:货币金融、科技和资源垄断
    在帝国主义体系中,帝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个前者推行霸 权、掠夺和剥削后者的关系,就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产阶级和工人 阶级的关系是个前者压迫、统治和剥削后者的关系一样。但是阶级之 间的压迫和剥削的关系是通过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通过单位 劳动时间(比如一年)平均创造的价值和单位时间(比如一年)的劳 动力的价值差,即剩余价值来实现的,因而雇佣劳动不需要违背等价 交换的原则。[1]
    相比之下,帝国主义体系内国家之间的统治和剥削关系就大不相 同,就主要的不是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实现。国与国之间的交换如 果是等价的就不存在帝国主义。
    那么废除了旧的殖民主义制度以后的全球化的帝国体系是通过 什么渠道来实现统治、掠夺和剥削的关系呢?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大类:货币霸权、金融霸权,科技和资源垄断。 所有这些都是不等价交换。
    1.货币霸权:利润率最高的应该算是美元霸权(它可以直接以印 钞票的方式把资源从其他国家掠夺过来),它的成本几乎为零。但是 它的利润额是有限的,美国不能无限制的依靠印钞票来维生。
    2.金融霸权:以华尔街金融寡头、和世行等国际组织为代表的金 融霸权所获得的利润率比不上美元霸权,但它相似高利贷,驴打滚的 利息逼着很多亚非拉国家一方面不得不用大量的出口去还债,另一方 面又不得不用新的贷款去还旧债,因而它的利润额非常大。这里谈不 上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掠夺。
    3.资源垄断:跨国公司通过对石油或通过对石油产出国,如沙 特阿拉伯的掌控)、矿石等资源的垄断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一超额 利润是通过不等价交换来实现的。但是依靠这种旧殖民主义的资源垄 断方法获利,其规模还是有限的。
    4.科技垄断:这里财富的掠夺也是通过剩余价值以外的不等价交 换来实现的。劳动价值论承认一个商品只有一个价值,而不是劳动效 率低的产品价值高。但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尤其是不同国家之间 的商品交换就复杂多了。发达国家用高科技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去 换回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里的交换是不等价的,也 就是发达国家用包含较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产品获取其他国家包 含着大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产品。这是国际贸易中剩余价值转移的 主要形式[2]。比如中国过去要用几亿条裤子换回一架空客380飞机。
    同样的,美国的农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一个普通的美国农场主 一年生产的农产品,比如上千吨的玉米,出口到墨西哥,一举就会使 得几十个、上百个当地农民破产,迫使他们到出口加工区打工,生产 出的纺织、电子等产品廉价地卖到美国去。结果就有美国一个劳动力 一年的产品可以换回墨西哥几十个、上百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品。相反 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基本上都是等价交换,因为双方都有各 自的技术和专长,所交换的产品中的单位劳动时间相差不大。
    由于最后的这个不等价交换的渠道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影响 有着流毒甚广的错误认识,我们有必要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按照马 克思主义的观点,这一不等价交换大大的降低了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成 本,维持了发达国家资本的利润率,有效的抵消了马克思在《资本论》 里所论证的有机构成增加所本应发生的利润率下降的趋势[3]。以此 对比如下的断言:“1945年后的‘新政’实质上使得西方发达国家 的工人阶级通过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合作为条件,分享到了世界剩余价 值的一部分” [4]。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全世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 的物质基础就不存在。事实上,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推进,发达国 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却在不断地下降。这是因为,任何国家工人阶 级的平均工资,无论有多大的差距,也不管是发达的还是发展中国家, 基本上是该国家工人阶级再生产所需要的花费,也就是生儿育女、抚 养老人和一家大小的衣食住行、教育卫生等等的花费。
    如果没有科技垄断,那么欠发达国家就会很快的掌握任何新的科 技(模仿比创新要快的多,因而后起者的跳跃式发展优势很强,像当年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一样[5]),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就趋向于等价 交换。这就是帝国为何要极力防备欠发达国家掌握新科技的一个根本 原因。
    帝国主义掠夺世界财富的这几个渠道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是科 技领先,资源是老式帝国的特征。有了这两者才会有金融,有了金融 才会有货币霸权。
    一旦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可以作为储备货币,那么他们就可 以通过印钞票来获得那些把他们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国家的财富。其 他除了欧元区和日本以外的帝国,如加拿大或澳大利亚享受不了这种 仅仅依靠印钞票就可以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的货币霸权,但是金融、资 源和科技他们多多少少都享受一些。
    通过以上的分析,那么中国在这些渠道中的地位是什么呢,他与 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印度和巴西等国的区别在哪里呢?
    1.虽然IMF批准了人民币的储备金地位,但是除了少数东南亚地 区通用人民币以外,中国至今还未能由此获得多少货币霸权的红利, 但是他正在努力实现自己货币的国际化,为将来实现类似欧元、日元 那样的货币霸权打基础。韩国、印度和巴西在这方面不可能有任何希 望。
    2.金融霸权他目前还谈不上,至少规模不大,亚非拉国家上钩的 还不多,其真实面目还没有充分暴露。但是亚投行的建立已经为这方 面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开端。有关韩国、印度和巴西这方面的资 料还没有搜集,除了他们比不上中国,其他的不好说。
    3.资源垄断方面他好像目前主要的是受害者。他正在努力改变这 一现状,他正在全世界范围努力购买和掌控各种资源。韩国没有多少 资源,印度和巴西的被跨国公司掌控的应该也不少,但是这方面的资 料搜集的不够,还不好下结论。
    4.科技垄断正在被他打破。虽然中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还不能和 发达国家进行等价交换,因为自己对市场和科技的掌控还比不上发达 国家,但是这一情况正在快速的改变。中国对外的装备输出已经能够 获得不菲的利润,比如类似高铁一类的装备和军火的出口。他和发达 国家的商品交换越来越是等价交换,进而他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商品 交换越来越是不等价交换。韩国在这方面能够享受部分不等价交换的 暴利,好像印度和巴西还不行。详情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由此可见,相对韩国、印度和巴西,中国是一个具有帝国架势的国度。
    三、当前帝国主义世界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危机
    为了认识帝国主义,我们必须懂得他的内在矛盾和由此带来的运转规律。下面论述的是资本主义最根本的一些矛盾。首先是劳资矛盾, 其次是帝国之间的矛盾,第三是帝国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由社 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所带来的生产过剩危机不光是资本主义走向 帝国主义的动力,而且也加剧了帝国之间的矛盾。各国内部的劳资矛 盾也可以更深刻的从生产过剩危机中揭示出
    (一)劳资之间的阶级矛盾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尖锐的矛盾,表现在当今 世界的所有政权都把国家的暴力手段(警察和军队放在维护资本主 义的秩序上,放在应对本国人民对私有制的反抗上。在帝国主义时代, 国内的阶级矛盾和国际上的帝国主义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帝国一方 面必须通过转嫁危机才能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打 压帝国外的工人阶级才能捍卫对外投资的利润,并依靠廉价的进口来 进一步地打压国内工人阶级的反抗。
由于劳资之间的矛盾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不在这里做过多的论 述。
    (二)帝国之间的霸权冲突
    首先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列强与俄罗斯的矛盾。这一矛盾的集中表 现就是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和当今越演越烈的叙利亚危机。从俄罗 斯派遣他仅有的航母来捍卫自己在中东唯一的军事基地来看,后者目 前还有加剧的势头。反恐是双方的借口,难民是美俄争霸的后果。
    其次是美国与欧盟的矛盾。欧元区的创办,空客公司的组建,都 是欧盟与美帝矛盾的表现。欧盟的主权债务危机也把欧盟内部的矛盾 暴露无疑。同时,美国利用欧盟内部的矛盾激化了主权危机,削弱了 欧盟对美国的挑战。英国脱欧虽然也是欧盟危机的一个表现,但是没 有英国以后的欧盟有可能对美国的挑战更强。这或是美国反对英国脱 欧的原因。
    再有就是美国与日本的矛盾。后者至今没有能够成为一个正常国 家,军事上他完全受控于美国。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国迫使 日本接受IMF的方案,其在东南亚的投资损失惨重。
美国与中国这个崛起之国的矛盾本文稍后再展开。
    (三)帝国争霸赋予发展中国家人民利用矛盾的空间
    除了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帝国之间的矛盾以外,所谓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当前依然存在,即所谓的“南-北”矛盾。其实 质就是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与人民的矛盾。
    相比之下,苏联的解体对广大的第三世界来说是个损失,造就了 近25多年美国为所欲为的、一国独霸的、新自由主义猖獗的世界格局。
    (四)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垄断的升级和生产过剩的危机
有些左派错误的认为:“在国家干预的条件下,传统的以生产过 剩为形式的经济危机不再构成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威胁,其破坏程 度显著减轻了。” [6]。在他们看来,反而是“能源、资源和环境问 题是资本主义起死回生的最大制约因素。” [7]
    历史的事实却一再的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还是生产的 过剩,而不是其他的如资源危机或生态危机等等。
    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但是只有在社会生 产的总产出大于工人阶级的总消费的时候,也就是有了剩余的时候, 这些剩余才有可以转变为资产阶级整体的利润这里可以不考虑资产 阶级的奢侈消费、固定资本的折旧和维护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等等的 需要,因为这些都可以看做为产出的折扣)。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所 有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加到一起要多于所有工人所购买的产品才有 留给老板们的剩余。工人的产出和工人的消费之差越大,剩余越大, 整体利润才有可能更大。把剩余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时,经济便 增长。
    虽然价值是在生产中创造的,但是它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因 此每个资本集团的剩余产品只有在被其他资本集团购买成为扩大再 生产的投资时,那些剩余的产品才能转换成利润。这是剩余产品到利 润的转换,即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否则那些剩余产品就是一堆卖不出去的商品。但这生产规模的扩大将使得往后发生生产过剩危机的可 能性更加严重。一旦多个资本集团对将来那些过剩产品到利润的转换 失去信心,也就是对产能泡沬式的不断扩张失去信心,经济危机就必 不可免。这就是宏观视角的生产过剩危机起源。
    很多人以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人民的消费不足引起的。 这是不对的。自古以来,人类的多数都是消费不足,只有生产过剩才 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是由于消费下 降引起的,而是由于产出的增长超过了消费的增长,而且往往首先过 剩的是投资用的工业品而不是消费品。所以,所谓的消费不足看起来 和生产过剩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其实不然。生产过剩是绝对的(因 为过剩的不是消费品),消费不足是相对的。生产过剩是原因,消费 不足是结果。这一点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首先是 由于投资前景的冷却带来投资的下滑、工业品的积压、利润的下降、 生产的过剩,才有工人的失业、消费的下降。
    如果资本主义制度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产出和消费的同步 增长,它就有可能避免生产过剩的危机像赫鲁晓夫上台后的苏联到 其解体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但是资本主义一般不是铁板一块的单一 集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联的解体说明单个集团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是不稳定的资本主义)。除非特殊需要(如战争时期),资产阶 级内部一般不会自动地协调相互的生产,而且单个资本集团的生产扩 张一般不会直接地造成其产品的过剩。相反地,采用新科技、新技术 进行大规模扩张的资本集团往往会使得其单位产品的成本和价格都下降,因而会使得扩张相对不足的资本集团的产品竞争不过,成为过 剩的产品,从而挤垮后者。这就是资本集团之间竞争的结果。因此, 从微观视角来看,单个行业的生产过剩是资本集团竞争的手段。
    但是单个资本集团在行业内部的“理性”微观行为成为资本主义 整体的“非理性”宏观行为。为了生存,每个单个资本集团都拼命地 扩张其生产规模[iii],因而造成资本主义总体生产规模的扩张。但 是这一总体的扩张只有在高于工人阶级总体生活消费的增长时才会 有属于资产阶级的总体剩余的增长。一旦总体剩余不能转换成扩大再 生产的投资,生产过剩危机就会爆发。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 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根本矛盾,也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
    缓解生产过剩危机的办法要么是通过开拓新的市场来消化过剩 产能(如发现新大陆或拉中国加入世界资本体系),要么是通过新科技 对原有固定资本的淘汰来缓解产能过剩如电视有一段时间几乎淘汰 了电影,手机几乎淘汰了座机,数码相机基本上淘汰了胶卷相机,或 汽车和飞机在美国基本上淘汰了火车等等)。
    否则,要拯救资本主义,就必须摧毁过剩的产能!自然灾害可以 直接破坏产能,进而缓解生产过剩。战争是破坏过剩产能的另一个渠 道(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是一片废墟)。当足够的产能被战争或自然 灾害摧毁后,产出与市场重新恢复平衡,为新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 境。
    没有新市场,没有新技术,没有自然灾害或战争,那么产能的过 剩就只有通过严重的经济危机来解决。实力弱的资本集团在经济危机期间不得不破产,这样就有可能淘汰大量的过剩资本,使得产能与市 场重新恢复平衡。
    与封建帝国基于简单的贪婪而进行的扩张不同,资本帝国主义产 生的起因之一就是为了缓解国内的生产过剩。基于小生产的封建王国 不扩张也能生存,但是基于市场经济的现代帝国主义是要么扩张,要 么消亡。因而他必须通过对殖民地的倾销和掠夺开拓自己的市场,获 得新的资源,缓解国内生产的过剩(百年前日本在中国大力发展采矿 业和倾销工业品就是一例),因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 势(帝国主义后期的发展才由商品的输出转向资本的输出。美国的 新殖民主义起先也是通过对其他国政治和经济(市场的操控来造就 新的投资机会和倾销自己的过剩产品,以此来转嫁国内的生产过剩危 机。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使得市场进一步地开拓,暂时地缓解了帝国国 内产能过剩的危机(中国加入世界的资本主义体系,把后者从70年 代中期开始的,以石油危机为代表的,直到80年代中期也没有明显 缓解的总危机趋势推迟到了 2008年才又一次爆发)。其结果却是后 患无穷的世界范围的产能过剩!如果近期没有重大的新科技来开拓新 的市场或強行淘汰大量的旧有固定资本假如一种新的化工材料可以 完全替代钢材的话,或一种新的科技使得光伏产品的造价成为极其底 廉,进而几乎可以完全替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话,这些新科技就 会大量地淘汰类似钢铁或能源等行业旧有的固定资产),世界范围的产能过剩就只有通过更深刻的经济危机来摧残过剩的产能,以便恢复 产能与市场的平衡。
    但是各国资本都希望通过摧毁他国竞争对手资本的产能来缓解 自己的产能过剩,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战争才是帝国 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危机的集中表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龙翔五洲 2018-7-4 23:31
转发红旗网网友的评论:
最新评论

东鹤人 发表于 2018-7-3 13:33
22条放在那里,看不见吗!

小鱼 发表于 2018-7-3 14:30
“指出资本的“DNA”就是 竞争、垄断、霸权,因而不可能有一个从世界资本主义的共同利益出发的主体来维护所谓的“世界体系””
不可能有一个从世界资本主义的共同利益出发的主体来维护所谓的“世界体系”,但可以有一个由竞争、垄断、霸权的所造成的一个“暂时的、不平衡的”世界体系“。这个”世界体系 “只是由竞争、垄断、霸权所造成的一个暂时的结果。就像两支敌对的军队不会维护世界和平一样,但会因各种实力对比,各种现实情况,造成暂时的一个和平。

小鱼 发表于 2018-7-3 14:51
就像“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样,虽然解体了,但确实是暂时存在过的。

贺春生 发表于 2018-7-3 17:45
有些人在特色资本主义彻底被美帝国主义打垮直到投降的那一天,也不会承认特色是最反动的、末流的、附庸的,更是最富于梦想要与美帝夫妻相半,能平起平坐,能受宠有佳被允许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俱乐部一员的最愚蠢、最无耻、最奴颜媚骨的帝国主义的奴才国家。当然它对国内人民,却是最强权、最无理、最霸道和最野蛮的法西斯专制的国家。在国内它是穷凶极恶的表现,在国际它是奴颜婢膝的表现。这就是有些人在心目中的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依据。这一天很快就要到来,当特色资本主义彻底垮台的时候,这些人也还是要坚持美帝灭掉特色中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对走狗国家、趋炎附势的奴才国家的瓜分和吞并,而是帝国主义国家与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争夺。只是中国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在这场帝国主义大战中,在实力还不及美帝国主义强大和武器装备还不如美帝国主义精良或还很落后的原因。在今天,在袁世凯第二的出兰胜兰的卖国条约22条就要生效的今天,全国人民就要再次掀起新的五四运动的今天,中帝论者还不能冷静反思,还在那里强调今天的特色资本主义,中国最坏的资本主义,最腐朽反动末流附庸的资本主义,还是什么新帝国主义国家的谬论,简直可笑透顶!

         什么叫做帝国主义?经济特征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政治特征就是战争,就是发动侵略战争或参与侵略战争,参与瓜分或重新瓜分世界!列宁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好好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吧。在序言里找,在字缝里找。只要细心总会找到答案的,就怕有些人是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毛主席说世界上只要有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说的都是帝国主义的政治特征。

         特色资本主义在国内人民的风起云涌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抗斗争中,不用美帝国主义太多的军事打压,就是仅仅在军事威胁和几轮经济制裁加经济封锁的胁迫下,就会支撑不住而最后溃败逃跑!他们失败的也许比当年的蒋介石还要惨!蒋介石逃跑时还是带着残兵败将一部分军队的,特色官僚权贵资产阶级的逃跑,是丢盔卸甲的逃跑,屁滚尿流的逃跑,对美几乎就没有什么抵抗的逃跑!也许到这一天,这些死抱中帝论死脑瓜筋的人也不会改变。这就是他们的见了棺材也不落泪的至死不渝!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1:33 , Processed in 0.01765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