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美国工人运动与中美贸易战

2018-8-6 22:0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3409| 评论: 0|原作者: 张跃然|来自: 激流网

摘要: 2018年7月21日下午,激流网邀请到哈佛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生张跃然为大家作了一场题为“美国工人运动与中美贸易战”的讲座。他立足于对美国工会和劳工运动的观察,为大家详细梳理了美国工人运动200年的历史,并就当前历史条件下的劳工运动形式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方向作了探讨。

1965-1980:短暂而脆弱的复兴

1965年之后,美国劳工运动又有一个非常短暂的复兴。我们看到上面的图中,千人以上罢工次数在1965年后又有一个短暂的回升。这次复兴有几个因素:一个是经济危机——美国战后经济复兴的终结,1960年代后期经济衰退、生活成本提升,然后到1970年代石油危机、通货膨胀加剧,这是促发工人斗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就是随着民权运动的鼓舞,很多之前被排除在工会之外的黑人工人和女性工人开始积极地参与组织工会,所以这一波工人斗争性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黑人和女性工人主导的。(非常著名例子的就是1968年的孟菲斯环卫工人大罢工,马丁·路德·金就是去孟菲斯支持这次罢工时被刺杀的,这也是美国工运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代表了这一波工人抗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传统的白人产业工人主导的,而是由黑人工人和女性工人主导的。)

但同时,这一复兴是非常脆弱的,它的脆弱有几个体现:第一,虽然黑人和女性广泛地参与了这次抗争的复兴,但从劳工运动整体来看,它和民权运动以及新左派运动还是脱节的。劳工运动在全国性的议程里并没有把种族平权、性别平权、反越战等诉求融合进来,所以本质上它和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依然是切断联系的状态。第二,这次抗争很快就激起了雇主和资本家新一轮的镇压,而且这种镇压是以抵制通货膨胀的名义出现的。当时美国的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美国通货膨胀之所以那么快,就是因为工人的工资涨得太快了,所以抑制通货膨胀,就是要抑制工人的集体谈判权和议价能力,这就为镇压劳工运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口。第三,民主党在政治立场上和劳工离得越来越远,哪怕是口头上非常肤浅的支持也变得越来越靠不住。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1978年工会非常支持的的全民就业法和劳动法改革,民主党都没有积极去推动,说明民主党连和劳工运动进行政治交换的动力都不足了。另外,通过控制通货膨胀来镇压劳工的一系列政策,也是1979年从民主党的卡特总统任期开始的。

1980-2016:新自由主义与劳工运动的衰落

短暂复兴后,美国劳工运动随即就迎来了历史上最重大的危机——1980年之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这首先是从里根总统上台开始的,在竞选时,里根把自己标榜成一个对工会友好的、温和派的共和党人,把自己标榜的和尼克松差不多,以此来获得工会的支持。里根的温和假象,加上寻求连任的民主党卡特总统对劳工运动的镇压态度,使得1980年大选时确实有大量工人阶级转向支持里根。

但是里根上台之后的作为就大变样了。这里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对于美国空管人员工会(PATCO)罢工的镇压,因为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全都是政府的公立雇员,所以当时罢工发起后,里根很快就把这些罢工工人全都开除,强硬镇压了罢工,然后工会也就很快解体了,这里最非常讽刺的是,这个工会在里根竞选时是明确给他背书的,但最后它却是被里根直接干掉的第一个工会。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以后里根的整个任期里,对于工会和劳工运动的一系列镇压和打击层出不穷。

而到了九十年代,民主党人回到白宫之后,我们发现民主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克林顿的上台,以他为代表的民主党的主流已经彻头彻尾的新自由主义化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福利制度法案的出台,这都是劳工运动和工会极力反对的东西,但民主党还是不顾工会的反对强行推出这些政策。

激流讲座纪实丨张跃然:美国工人运动与中美贸易战-激流网服务业工人与产业工人数量对比

除了政治上的变化外,美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上图蓝线是美国制造业产业工人总数、红线是美国服务业工人总数——可以看到,制造业占美国劳动力的比例是持续下降的。而制造业产业是劳工运动传统的基石。相对于制造业来说,服务业因为更加不稳定、更加碎片化,从而劳工的组织也更加困难。所以美国出现的产业转移、制造业空心化对于工会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情况。此外,即使是还留在美国的制造业岗位,也在很大程度上从北部转移到了南部,而美国南部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反工会的,所以这也是美国劳工运动在新自由主义时期所受到的一个挑战。

然后就到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当时很多人都说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给政治变革提供了一个机会,都拿2008年的经济危机去跟1929年的大萧条作对比。但这种对比最终令人失望:1929年大萧条之后,至少是有劳工法、社保制度等一系列有进步意义的新政法案出台的,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几乎除了出手抢救大银行以外啥也没做。尤其是当时美国劳工界非常希望推出的一个法律改革,叫做“雇员自由选择法”(Employee Free Choice Act)。如果这个法案能够出台,就会规定工人组织工会不必再经过繁琐的匿名投票程序,只要超过一半的工人签署一个授权卡就可以成立工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雇主在投票选举环节进行一系列反工会操作的空间和可能性。虽然这个法案得到了奥巴马的口头支持,但是他并没有有力地去推动,显然它并不在奥巴马和民主党政府任期内政策议程的优先事项清单上,所以这个法案就在议会里流产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民主党2008年依靠劳工的支持上台、但上台之后又并没有真正去为劳工做什么事情的例子。

就在奥巴马啥都没做的同时,美国的右派却等不及了,开始对劳工运动发起新一轮打击。从2012年开始,这一系列对于美国劳工的致命打击,就是许多州陆续出台的“工作权益法案” (right-to-work laws)。所谓的“工作权益法案”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欺骗性的名称,它虽然叫做“工作权益”,但并没有真正去保障工人工作的权利,那它保障的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知道在美国,只要你给特定的雇主从事特定的工作,那么你就是“集体谈判单位”(bargaining unit)的一员,不管你加不加入工会,工会的集体谈判所争取到的所有福利你都享受。这种情况下,为了公平、为了让所有受益人都承担集体谈判的成本,所以工会会员肯定要给工会缴纳会费,而没有加入工会的人则需要给工会交一笔代理费,因为你享受集体谈判的一切好处,那么也就应该负担成本。而所谓的“工作权益法案”却规定:以后你如果不是工会成员的话,就什么钱都不用交了。这时候就造成了大批工会成员选择退出工会(因为不缴纳任何费用,也可以继续享受工会集体谈判带来的一切好处)。这对于劳工运动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激流讲座纪实丨张跃然:美国工人运动与中美贸易战-激流网

上图中白色的部分就是美国所有通过了“工作权益法案”的州,从时间段来看主要有两波。第一波大概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就是美国劳资关系法(Taft-Hartley Act)出台之后主要在南部密集出台了一波;第二波是2012年以后,五六年时间内大概有五六个州出台了这一法案,而且主要是密歇根、威斯康星、印第安纳这种曾经是美国制造业重镇的“锈带州”。这代表着在州的层面上,美国的保守派对于劳工运动的更为有力的镇压。

所以在新自由主义的浪潮下,自1980年之后美国的工会成员的覆盖率开始急剧下滑,导致现在大概只有11%左右的水平,这和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30%多的水平已经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然后从之前的千人以上罢工次数走势图中我们看到,在19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个断崖式的下跌,导致后面这几十年里,大规模罢工变得十分罕见。

在困境中,美国的劳工运动也并不是无所作为,也有一些尝试新的动员策略和政治路线的努力,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和社会运动的结合。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一些工会组织和移民权益运动的结合,比如在2006年,从三月份开始很多城市发动了支持移民权益的游行,动辄几十、上百万人参加,然后到5月1号发起了移民工人的大罢工。这一系列的抗争、罢工、游行都与工会的主导作用密不可分,从其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工会主动去和一些更广阔意义上的进步社会运动相结合的姿态。另一个例子,是“争取每小时十五美元最低工资”(Fight for $15)的社会运动,这一斗争是2012年之后在工会带领下发起的,主要通过不断的罢工、示威、游行、占领、游说立法等方式相结合,来争取每小时十五美元最低工资。这种斗争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劳资集体谈判,而是以社会运动的策略进行全方位的政治动员。它并不是仅仅为了工会会员或者哪个具体单位的工人的权益去抗争,而是为所有的低端服务业工人以及其他不稳定就业的工人的利益去抗争。所以在这场社会运动中,工会就不再是仅仅代表自身会员利益的“利益集团”,而是代表整个工人阶级的普遍利益。

激流讲座纪实丨张跃然:美国工人运动与中美贸易战-激流网“争取每小时$15”的街头游行

这一波劳工和社会运动结合的浪潮里,带头的工会主要是一些服务行业组织的工会,而不是传统的制造业产业工会。这是因为服务业工会本身就以移民、少数族民和女性居多,这些工会的成员本身就不得不面对多样的压迫——不论是资方的压迫、种族主义的压迫、男权的压迫、还是本土主义反移民势力的压迫。这种对于工人多元化的压迫,就需要工会从各个方面反对压迫,而不仅仅是关注经济利益谈判。这也是为什么服务行业的工会更有动力去和更广阔意义上的进步社会运动相结合。

以上就是美国劳工运动从19世纪到21世纪兴起与衰落的大概脉络,确实是几起几伏,有一些非常激进的斗争性的时刻,也有一些妥协的保守的时刻。而在1929—1939这十年中,劳工运动由独立自主的激烈斗争变成被政党政治建制力量收编之后,也就奠定了它二战后不断衰落的命运。张跃然认为美国劳工运动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并不是1980年新自由主义的兴起,而是自1935年它被民主党收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它之后会失去反抗保守政治势力打压劳工的能力。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4 06:16 , Processed in 0.01443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