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工 农 查看内容

5000万农民工靠什么养老 —— 留给政府和社会的时间不多了

2018-9-17 08:20|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22819| 评论: 0|原作者: “彼得格勒”

摘要: 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9.2%,过5000万。这是个健忘的时代,但我们希望对高龄农民工的关注和照顾,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停滞。毕竟他们已经上了年纪,留给政府和社会的时间不多了。

8月3日,山东潍坊一路旁工地上,67岁老人崔秀虎正在37度的高温天气中铺砖。被问到为何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干活时,他说,能赚钱就别跟儿女要,自己正是好时候。

这是一个哀伤的话题。在本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年龄,大批高龄农民工却不得不远离家乡,来到工厂甚至建筑工地,从事最苦最累的重体力活。如此高温的天气从事着户外作业。

但是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吗?高龄农民工的背后,几乎都站着并不宽裕的家庭。因为年轻时不活泛,没有手艺或更好营生手段,年龄大了还得继续卖苦力谋生;或者因为没能让孩子上成大学并凭此改变家庭命运;或者因为孩子上了大学但找不到好工作家庭继续贫困。看到家庭并无见好的模样,看到家里人都缺钱,操劳大半辈子的农民不得以重新出山,虽然累一些,可总比眼看着家里人都缺钱没办法好啊。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9.2%,过5000万。

更可悲的是,这些高龄农民工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有的持假身份证留在工地;有的不断地走进理发室将自己的白发染黑;有的甚至“靠吃肉补充体力获打工资格,哪家工地肉多就去哪。

而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养老保障几乎为零。他们基本没有职工养老金,有些是光棍,很多家庭经济不宽裕,靠子女给钱养老几乎是奢望。作为城市“边缘人”,中老年农民工情感长期无寄托,回到家乡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08年《京华时报》有一篇报道,一位年届七旬的湖南农民付达信为了“不愁吃穿”在北京站持刀抢劫,他抢劫完了不逃跑,反而等待被抢者喊叫,以便引警察来抓。宣判后,付老汉恳求法官重判自己,“法官,您再好好审审吧,判得太轻了。”“判太轻,过两年出去还是不能养活自己怎么办?”“实在不行就再抢劫,然后回监狱里养老。”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曾有一篇著名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其中的主人公苏比:在冬天来临之际,苏比想方设法到监狱过冬,他六次犯事,为非作歹,可是都没有如愿,正当他听到教堂赞美诗,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莫名其妙逮捕了。付老汉简直是苏比中国版了。

在互联网上稍加搜索,就不难发现,因为生活困境想“吃牢饭”,和打“入狱养老”主意的人并不只是此二人。有位86岁的河南老囚犯孙来有,半辈子五进五出监狱,在狱中度过43年。每一次到该出狱时,他哭闹着不愿离开。86岁的孙来有因年老体衰已瘫痪在床近三年。监狱为了他的生活起居,给他配备了两名护理人员,负责他的服药、洗澡、洗衣和吃饭。饭食为监狱特供,包括一盒牛奶、一个鸡蛋或蛋花汤。出狱后,狱警赵海伟第一次到敬老院回访,孙来有立即展开双手说:“政府,我想回监狱”。赵海伟还对媒体说,有次路过第三监狱因乌鲁木齐越狱事件而加固的围墙时,这个老囚犯嘴里不住喃喃,为什么会有人越狱……

更让人哀伤的是,高龄农民工又是个极易被人遗忘的群体。与普通城乡老人相比,他们的数量没有那么可观;比起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身上又缺少话题性。尽管一直在建设城市,双重身份却使他们无法融入所劳作的社会,外在形象经常受人歧视,权益受损时也难以维权。若非媒体的报道,这些花甲老人可能还会继续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这是个健忘的时代,但我们希望对高龄农民工的关注和照顾,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停滞。毕竟他们已经上了年纪,留给政府和社会的时间不多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8:03 , Processed in 0.01531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