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用GDP评价新中国头30年建设成就的几个问题

2018-10-24 00:50|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5608| 评论: 2|原作者: 李强|来自: 《当代中国史研究》

摘要: 现行的1952—1978年GDP低估了中国这一时期的建设成绩,应同时使用社会总产值和社会总产品的若干数据和事实进行补充和调整。

 

1.webp (23).jpg

 

  【内容摘要】GDP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一个核心指标,简单地用GDP评价新中国头30年的建设成就,并不完全合适;目前1952—1978年GDP主要有张风波、国家统计局、麦迪森三种数据,其中,麦迪森数据平均比国家统计局数据高出29.8%左右;传统上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被低估主要表现在未观测经济方面,但实际上,产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国家经济总量被低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汇率法GDP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的经济实力及在世界上的地位,购买力平价GDP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现行的1952—1978年GDP低估了中国这一时期的建设成绩,应同时使用社会总产值和社会总产品的若干数据和事实进行补充和调整。

 

  目前,国史和党史学界在评价某个历史时期的建设成就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时,经常使用和日益重视的一个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以下简称为GDP)。不过,由于GDP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指标,其中的某些概念和方法与人们通常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在国史、党史的一些论文中经常发生误用、错用GDP的情况,特别是在用 GDP评价新中国头30年历史时,问题更多。因此,本文尝试对新中国成立头30年的GDP指标进行一些分析,以方便大家更准确地使用GDP指标评价新中国头30年的历史和建设成就。

 

一、两种不同的核算体系及中国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

 

  国民经济核算有两种基本体系,分别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 ances,简称MPS)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c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是基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种核算体系在苏联、东欧、中国等计划经济国家广泛使用,其主要指标是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是基于凯恩斯的所得一支出方法,经过斯通(Richard Stone)和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核算体系广泛使用在美英等市场经济国家,GDP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一个核心指标。在90年代以前。这两种指标体系都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承认和使用的核算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区别很多,但本质上还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差别所致。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只有物质生产才创造价值,社会产品是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有用成果,非物质生产部门如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公共事业、住宅管理、生活旅游等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或者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物质资源,或者虽然经过人类劳动却没有形成物质产品,或是家庭的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都不算是社会产品,其收入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因而不计人社会生产的总量。从使用价值来看,社会产品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三大部门的产品构成;从价值来说,社会产品由产品进入消费领域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决定,因此还必须把商业与货物运输部门的增加值计算进去。所以,社会产品的范围不仅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三大部门,同时也包括商业和运输等部门的活动成果。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工资,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不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认为一切商品的生产和劳务的提供都是生产。根据这个理论,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生产活动包括货物的生产和服务的生产: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自有住房【1】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由GDP代表,是为评价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而设计的指标,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比较合适用来评价计划经济(产品经济)。如果用GDP评价计划经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低估和失真的情况。

 

  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实行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1952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布了《1952年国民经济总产值估算办法》,国家统计局首先进行了工农业总产值调查。从195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学习苏联国民收入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正式采用了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这一时期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尽管存在一定问题,但从三个方面来看,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情基本适应:一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没有统计的第三产业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低;二是当时我国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比较;三是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我国进行经济交流而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封锁禁运的政策。

 

  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实行“中国式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80年代初,计划经济多年累积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这其中,由于使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进行核算而导致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2】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不予统计的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业等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同时。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经常需要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比较。因此,国家统计局于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GDP指标。1985年3月19日,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其中提出核算GDP。【3】1985年4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同意了这个报告。国家统计局从1986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设计工作,该方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在天津等省市进行试点验证,前后作了7次修订。1991年经过再次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际上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并存,即既保留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核算国民收入,又核算GDP,所以称为“中国式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第三阶段是从2002年起至今,实行的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1990年以后,由于苏东剧变,使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国家日益减少,]993年后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不再提供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指标数据,这一因素对我国最终实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起厂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99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取消了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核算内容,清理了基本概念,调整了基本框架,正式采用了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放弃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而实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而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是因为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所以才改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现在有一些学者简单地用以 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理念去评价建国头30年的发展,其中有些看法是不适当的

 

  从理论上讲,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关于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对于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只有物质生产才创造新价值,非物质生产只能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才能存在和发展。如果物质生产的份额低于非物质生产的份额,非物质生产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持续存在与发展的。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对不生产商品的劳动部门,是以统计这些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固定资产虚拟折旧作为增加值的。但是,根据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这些部门劳动者的工资并非来源于该部门的经营性收入,追根究底,是社会的商品生产部门净收入的一部分转移过来的。从西方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经济表象上看,这种转移的非物质生产部分要大大超过物质生产部分,似乎可以说明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是错误的。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简单。这种现象只是说明: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理论不能简单地、无条件地搬用到实践中,因为在存在阶级和国家的历史条件下,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历史形成的对其有利的国际价格和国际分工获取超额利润,通过这种国际收入转移,在本国物质生产比较小的份额下,维持本国非物质生产较大的份额。【4】因此,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能盲目把西方发展模式当作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应该根据各国的具体条件,重视物质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打破历史形成的对它们不利的国际价格和国际分工,为自己国家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曲项向天歌 2018-10-24 22:29
前30年的领袖们不会印钞,哪里会有辉煌的GDP!
引用 franklu321 2018-10-24 17:31
GDP就是搞地皮的,改革开放40年就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复辟40年,即右派邓小平集团政变40年!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5 18:31 , Processed in 0.02041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