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资本主义、苏联问题与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质

2019-1-17 06:55|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591123| 评论: 6|原作者: 远航一号

摘要: 自从中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在经过重大改造以后,确立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作为一个完整的、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的地位。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中国,在怎样的意义上,是一个多民族的“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苏联问题与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质

(讨论提纲)

 

       按照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划分时代标准,中国历史的“近代”开始于1840年,结束于1919年;中国历史的“现代”开始于1919年。这一时代划分标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沿用至今。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我们目前仍生活于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这个时代,既不同于前资本主义的各个阶级社会,也还没有达到未来的无阶级社会。就世界历史来说,所谓“现代”就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至于“近代”,则是特指“现代”的某一个较早的阶段。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开始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1840年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是没有争议的。传统观点认为,中国的近代史结束于1919年,因为在那一年,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这样一种划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无可厚非。当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不久,社会主义革命刚刚开始。但是,自那时起,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失败了,资本主义复辟完成了。中国的阶级斗争现在已经进入到资本主义正常发展条件下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并且要为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做准备。

       从今天的观点看,从1840年至1949年的整个时期,应当视为中国历史的“近代”,即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外围国家、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内外反动派而开展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时期。按照传统理论,这个时期是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分别进行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为了正确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质,有必要先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按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并被迫出卖劳动力为生(雇佣劳动或者劳动力的“商品化”)、为剩余价值而生产(或者,为利润而生产,这一点又隐含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普遍统治地位,即所谓“市场经济”)。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概念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有时还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概念,这又引出什么是“生产方式”的问题,是“生产关系”的另外一种说法,还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和,而后者又是否有科学意义等。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生产方式”的问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概念对于我们在今天正确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做出阶级分析并形成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革命的失败、了解资本主义复辟的原因和历史过程、区别资本主义和小商品生产、区别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概念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又有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早已形成并且已经取得全球的统治地位。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但是,在当时,资本主义意义上的雇佣劳动(不算为剥削阶级个人服务的各种仆役、封建半封建条件下的雇农和长工等)在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以外几乎不存在;即使在西欧,也仅仅在英国、荷兰等少数国家占人口多数。无产阶级化的劳动力占全球人口的比例不可能超过5%。尽管如此,没有人怀疑,在十九世纪中期,世界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是在全球范围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规律。

       即使今天,全世界劳动力队伍中仍有30%在从事农业,全球人口中大约40%生活在农村。在农村的劳动力,绝大部分不是以雇佣劳动的形式谋生的。在城市人口中,除了雇佣劳动力外,有一些是资本家,还有相当数量的小商品生产者(“个体户”)和失业半失业者。所以,世界范围的雇佣劳动者大约也就占全世界劳动力总数的40%。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而是现代小资产阶级(形式上是雇佣劳动者,但实际上其劳动力再生产有一定垄断性并从事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统治有重要作用的一些职能的高技能劳动力)。这样算下来,世界范围无产阶级化雇佣劳动者的总数不会超过全世界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但是,如果我们据此提出,当今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没有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或者没有受到资本主义方式的剥削或者资本主义还没有在全球占统治地位,那显然是荒谬的。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比如,如何认识十九世纪美国的奴隶制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部分还是其他什么经济?近代美国的奴隶制与古代罗马的奴隶制是不是一回事,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认识近代以来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广泛存在的种植园经济?种植园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是封建的生产关系甚至奴隶制生产关系?如何认识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是不是一个国家只要有国家所有制的企业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国有制的比例大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算“国家资本主义”?所谓“国家资本主义”与“私人资本主义”之间,是量的区别还是质的区别?

 

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

       我们在探讨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的阶级社会之间的本质区别时,有一点是人们普遍接受的。那就是,资本主义区别于前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产品又表现为剩余价值(这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占统治地位的结果;所谓“价值”即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说,可以普遍交换的人类劳动),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又被资本家阶级用于资本积累或者说扩大再生产。所以,资本积累无限扩大的趋势,或者说,对资本积累的无限追求,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个本质特点。

       (从统计上看,即使在资本主义时代,在多数情况下,资本家阶级也没有将剩余产品的绝大部分用于资本积累。即使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年代”,即上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剩余价值中用于生产性资本积累的部分,通常也只有剩余价值总量的三分之一;倒是在资本主义复辟后的中国,才实现了将绝大部分剩余价值用于生产性资本积累的资本主义“理想”。)

       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实现这样的资本积累无限扩大的趋势,需要两方面的历史条件。首先,国家与货币资本持有者之间的关系要发生对于货币资本持有者来说相对有利的变化,从而使得货币资本的持有者有足够的动力将货币投入“货币 —— 商品 —— 更多的货币”的反复循环;一旦这种循环成为普遍现象,竞争的压力便会迫使大多数乃至全部的货币资本持有者不得不将相当一部分货币资本投入从货币到商品再到更多货币的循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商品的扩大再生产,从而使得资本积累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规律。

       但是,资本主义要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代并且要在全球占统治地位,仅仅有上述一个方面的条件还不够。在资本主义以前,在世界各个地方,也曾经反复发生过人口和物质生产长时期、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但是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而终止了,并且在扩张后往往都发生了大幅度倒退。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各个前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在能源方面都高度依赖各种传统的可再生能源(人力、畜力、木材、动物粪便、天然风力、天然水力等),而可再生能源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理范围内可以获得的量是有限的。只是在工业革命开始大规模使用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以后,才使得资本无限积累的趋势得以充分起作用并取得全球统治地位。从物理学上说,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在亿万年间积累起来的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一部分,在资本主义时代集中大量使用,从而造成了世界物质生产得以在一两个世纪内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物质基础。但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化石燃料的使用又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在未来有可能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现在回到资本积累无限扩大趋势所需要的第一个方面的条件。资本积累无限扩大的趋势,要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规律,一个基本前提是,国家要允许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即资本家)占有社会剩余产品一个越来越大的部分,并且为货币资本的积累提供保护和便利(比如,维护私人资本家的“产权”、支持其对外侵略扩张)。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相对于货币资本所有者往往十分强大,并且往往对货币资本的积累实行各种各样的限制,货币资本所有者的生命和“产权”也没有切实的保障。

在前资本主义的阶级社会中,剩余产品一般是在各种形式的土地所有者(如奴隶主、农奴主、一般意义上靠地租剥削的地主等)、货币资本所有者(将货币投入商业资本积累或者借贷来牟利的早期资本家)、国家之间来分配的。国家除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压迫各劳动阶级的工具之外,也承担一定的公共职能,如兴修水利、维护仓储;作为农耕文明的国家,还承担有保护农耕文明、抵抗游牧民族入侵的职能。

       自从有了私有制以后,商品交换也就随之产生了。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绝大部分劳动产品是为了劳动者自身使用以及剥削阶级的使用而生产的,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仅占前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的一少部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也就产生了。早期的商业资本积累主要是利用在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生产条件不同而造成的商品价值之间的差异来谋取利润。比如,中原地区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少,因而价值较低,但是在草原地区价值却较高;而马的生产在草原地区所需要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少,价值较低,而在中原地区价值却较高。如果商人用黄金在草原地区买马,在中原地区卖掉,换得粮食,再卖到草原地区,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更多的黄金。当货币取得了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地位以后,对货币的占有便逐渐成为对社会财富占有的一种重要象征(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还不是唯一的象征)。为了消费更多的商品,土地所有者乃至国家都会产生借贷的需要,借贷资本也就应运而生了。借贷资本的积累方式是,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在一定时期内让渡货币的使用权来换取借贷者在一定时期以后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承诺,实际即取得对社会剩余产品一部分的支配权。

       按照世界体系理论,一个“世界体系”指的是在广大的地理区域内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这个地理区域的人们往往属于多个不同的“文化”,有多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但是他们属于同一个分工体系,因为他们相互之间交换必需品,因而一个体系内某一个地区的人们至少要从同一个体系的另外一些地区获得某些必需品才能维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正常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体系”之间也存在着贸易,但是,跨“世界体系”的贸易(比如,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属于奢侈品的远距离贸易。

       这样的“世界体系”也可以笼统地称之为是一种特定的“文明”。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比较发达的“世界体系”或者比较“伟大”的“文明”往往在政治上采取中央集权帝国的形式,比如欧洲的罗马帝国,中亚地区的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中国古代各王朝等。在中央集权帝国的条件下,国家相对于私人的货币资本所有者是十分强大的,因而有能力限制货币资本积累的活动,表现为国家可以向商人和借贷资本家征收重税、剥夺其一部分财产乃至有时剥夺他们的生命。为了防止货币资本所有者积累起过多的财富并运用这些财富来攫取权力、破坏现存社会秩序,前资本主义国家也有意愿来限制货币资本积累的程度。此外,在古代,社会物质生产主要依靠农业。在化石燃料还没有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任何资本积累扩大的趋势实际上都是不能持久的。通过限制货币资本积累的扩张以及伴随货币资本积累扩张而产生的商品消费的扩张,前资本主义国家在客观上起着维护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以及农耕文明物质基础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这集中表现为历代统治者长期奉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古代的人们当然不可能从科学角度自觉地认识到生态可持续性的规律。但是,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中认识到,对资源的过度采伐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种认识,又通过宗教、迷信等方式流传下来。比如,认为森林、矿产都包含“天地灵气”,不得随便开采,否则就会触怒天神等。佛教的所谓“不杀生”,大约也与此有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起源

       按照传统的苏联教科书体系的“社会发展史”,世界上所有地方的人类社会在原则上都要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其初级阶段)五个发展阶段。

       我们现在知道,这种“五阶段发展论”是不符合世界历史实际的。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一个奴隶社会阶段,史学界有争议。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又有很大不同。过去,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史学界有所谓“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秦汉封建说”、“魏晋封建说”等争议(教科书中采用的是郭沫若提出的战国封建说)。最主要的,按照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历史情况,如果没有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兴起,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中国式封建社会或迟或早也会发展为资本主义。传统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的明朝末年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宋朝乃至更早的时期,都曾经反复出现过。没有证据表明,这样的“资本主义萌芽”与世界各个地方前资本主义社会长期存在的货币资本有本质区别或者必然可以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与欧亚大陆其他伟大的古代文明相比(所谓“伟大”的古代文明,指的是有大量经济剩余的农耕文明),西欧历史的特殊性是,在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没有重新形成新的中央集权帝国。在公元五世纪至十世纪之间,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建立在农奴制基础上的庄园经济。在国王、大小封建领主、庄园之间不存在稳定和明确的统治关系,只存在随着战争、联姻等因素不断变化的依附关系。各个封建王国、公国都没有确定的领土和人口。

       在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三田制代替两田制),西欧的农业产量、人口、贸易、手工业生产都有很大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和贸易的发展,刺激了封建领主购买奢侈品和手工业产品的愿望,封建领主对货币的需要大大增加了,很多封建庄园开始废弃劳役地租,代之以货币地租,庄园制经济开始瓦解。

到了十四、十五世纪,西欧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前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极限。由于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加,欧洲的森林覆盖率由五世纪的约95%下降到十六世纪的20%,因而出现了普遍的木材短缺,而木材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燃料。欧洲本地的贵金属生产陷入停滞,限制了货币和贸易的增长。十四世纪,黑死病爆发,欧洲人口减少三分之一。由于劳动力短缺,工资普遍上升。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并恢复地租水平,许多封建领主企图强行恢复劳役地租,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

到了十五世纪,在英、法、西北欧等地方,原来的封建生产关系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或者自耕农(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工具的小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又为了进行争夺领土和人口的大规模战争,英吉利、法兰西、西班牙、普鲁士等逐步发展为有相对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国”,即早期的“民族国家”。与中世纪的封建王国不同,欧洲近代的“民族国家”有比较明确的领土和疆界,有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的人口,在领土范围内有完整和统一的行政机关,有相对强大的王权(路易十四所谓的“朕即国家”)。此外,理想的“民族国家”在领土范围内只有讲单一语言的单一民族。但是,实际上,即使在西欧,也存在着对这种理想“民族国家”的例外(如比利时)。当“民族国家”的政治形式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扩张扩大到西欧以外时,形成了各种各样复杂的局面,从而在很多现代国家中引起各种“民族问题”。

另一方面,与欧亚大陆历史上存在的各个中央集权帝国不同,欧洲近代的专制君主国虽然认为“朕即国家”,但是“国家”并非“天下”。中国古代各王朝认为自己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文明世界唯一的合法统治者,华夏以内,莫非王土,华夏以外,皆属蛮夷。从十四世纪到十八世纪,西欧的几个主要国家陷入了长期持续的相互战争。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口、领土相近,相互之间的联盟关系又经常发生变化,从而防止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取得压倒优势,因而谁也消灭不了谁,客观上形成了西欧民族国家之间的“力量均衡”。

这种西欧各国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力量均衡”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结束时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中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在这项条约中,欧洲各君主国相互之间承认彼此在各自领土的范围内拥有“主权”(Sovereignty)。“主权”的拉丁文原意即“至高无上的权力”。此前,虽然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一千多年了,但是在欧洲政治中,罗马帝国的神话仍然存在。在中世纪,如果某个封建王国在短期内一度强大起来,征服了西欧大部分地区,这个王国的君主就可以到罗马,要求教皇加冕,并自称“罗马人的皇帝”。在任何一个时期,至少在基督教世界范围内,只允许有一个合法的“罗马人的皇帝”,即只有一个君主可以拥有基督教世界承认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后来,拿破仑颠覆了这一中世纪“传统”。拿破仑称帝时,不是他本人去罗马,而是迫使教皇去巴黎;举行加冕仪式时,本来应由教皇给拿破仑戴上皇冠,拿破仑一手抓过皇冠自己给自己戴上了。)

在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后,由于各个君主各自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有必要规定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行使的范围,所以就必须确定各国的领土和疆界。又由于每个君主在其领土范围内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必须不受侵犯,因而各国的“内政”必须不受外国干涉。因此,各个“民族国家”分别对自己的领土和领土范围内的人口拥有“主权”,主权国家之间互不干涉内政,便成为近现代国际法体系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实际上是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多国竞争的政治局面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在十四世纪开始的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西欧各国长期征战不休。为了进行战争,为了维持和建设强大的陆海军,西欧各国普遍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有的国家还曾经多次宣布“破产”)。为了维持战争和准备战争的费用,为了克服财政危机,西欧各君主国不得不向当时欧洲的货币资本所有者(主要在意大利)大量借债,这便初步造成了货币资本所有者财富和权力增长的条件。为了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来源,西欧各君主国开始鼓励乃至直接参与资本主义积累活动,并适应新兴资本家阶级的要求,逐渐形成了各种保护资本家私人财产权的法律制度。这样,在多个“民族国家”相互竞争的局面下,国家与货币资本所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对后者有利的变化,使得后者得以取得社会剩余产品中比较大的一部分,并且其财富和生命都可以得到新兴“民族国家”的保护;而在多国竞争和财政支出的压力下,为了争夺货币资本所有者的支持,新兴“民族国家”一般也不敢轻易地危害货币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所以,多个“民族国家”相互之间长期竞争的局面,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产生并长期存在的一个基本的政治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国家与货币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发生对资本主义积累有利的变化。

但是,仅仅这个条件,还远不足以保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发展壮大乃至取得全球统治地位。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西欧开始发端的十五世纪到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十九世纪初,其间还有着漫长的三百年的时间。在十五世纪,西欧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资源约束还没有克服。如果没有特别有利的外部条件,正在产生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有可能像欧亚大陆历史上曾经产生的一些类似体系那样,或者被另外一个帝国征服(欧洲在十六世纪存在着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的危险),或者经过长期征战之后被某一个王朝统一(曾经同时统治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有这样的野心),或者在战争、农民起义以及生态崩溃中自我毁灭。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巩固

       在西欧“民族国家”兴起和相互争战的过程中,统治着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三十年战争后,哈布斯堡王朝放弃西班牙王位,后来成为奥匈帝国的统治者)与意大利北部热那亚的货币资本家结成了联盟关系。热那亚资本家向哈布斯堡王朝提供贷款,哈布斯堡王朝用这些贷款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陆海军,而热那亚资本家则实际上控制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财政。

       热那亚资本家得以积累大量货币财富,是因为他们控制了地中海贸易,特别是控制了当时利润率最高的远距离贸易 —— 通往亚洲的贸易。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以后,于1453年灭亡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征服了君士坦丁堡。这样,欧洲经过西亚地区通往印度和中国的传统商路变得不安全、利润下降。这就迫使欧洲的君主和货币资本所有者寻找绕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通往亚洲的其他商路。

       我们知道,哥伦布至死也没有到达亚洲。但是,哥伦布却为正在兴起中的西欧资本主义“发现”了一个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而人口又相对稀少的大陆。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在当时,解决了西欧经济发展靠自身无法克服的资源约束,确保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工业革命尚未来临之前几百年中的巩固和发展。

       从长远来说,美洲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原料产地和“过剩人口”的移民场所。在十六世纪,美洲对于西欧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了旧大陆原来没有的粮食作物(马铃薯、甜薯、玉米),从而大大提高了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卡路里供应量,使得西欧经济得以突破原有的生态资源限制,保持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在美洲生产的蔗糖,大量输入欧洲以后,进一步改善了欧洲人民的饮食质量,并刺激了茶叶的消费。在美洲开采的金银,输入到欧洲后,不仅解决了原来制约西欧经济的货币短缺,而且引起了“价格革命”(持久的通货膨胀)。由于实际工资和地租下降,大量财富从工人和地主那里转移到资本家手中。

       在十六世纪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包括了三个结构性部分。西北欧地区(包括荷兰、英国、法国北部)通过垄断大西洋贸易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核心国家。原来经济发达的意大利北部逐渐下降到半外围的地位。西班牙在对外战争失败和财政破产以后也下降为半外围。以后的几百年,西班牙、意大利在西欧经济中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东欧出现了农奴制的复辟(史称“第二农奴制”),成为专门为西欧供应农产品的一个外围地区。整个美洲在欧洲殖民者的统治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为中心地区提供贵金属和原料产品的一个外围地区。

       一直到十八世纪以前,西欧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主要集中于与军事直接相关的枪炮制造业和造船业。在当时最主要的制造业部门,纺织业中,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相当一个时期只能从事“低附加价值”的毛纺织业和麻纺织业。像棉纺织品那样的“高技术”产品,西欧还只能从亚洲(特别是印度)进口。到了十八世纪,英国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但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以前,英国的棉纺织业必须靠非常高的关税保护才能与进口的印度棉纺织品竞争。随着英国棉纺织业逐渐占领英国本地的市场,英国从印度掠夺来的棉纺织品大部分不再用于在英国市场上销售,而是改用于从非洲部落酋长那里购买奴隶,这些奴隶再卖到美洲,美洲种植园所生产的糖、咖啡和棉花再销售到英国。据印度的进步历史学家估算,英国从印度和西印度群岛掠夺的财富在价值上大约与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所需要的投资资金相当。

       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这时,英国不再需要从印度进口棉纺织品,而是需要印度成为英国棉纺织品的一个主要出口市场和棉花原料供应地。这里,对于什么是“出口市场”,需要做一些说明。对于一般的资本家来说,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就是要把这个资本家所拥有的商品按照价值(或者超出价值的)价格卖出去,以实现商品中的剩余价值。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印度已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受到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残酷剥削。显而易见,印度人民本身是没有什么购买力的。印度又不是贵金属的重要产地。那么,印度用来购买英国棉纺织品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历史的实际情况是,印度没有“钱”,但是可以生产鸦片,鸦片卖到中国,可以用来交换茶叶、丝绸并有所盈余(表现为中国的白银外流),而茶叶、丝绸卖到英国又可以获得暴利,并且提供印度购买英国棉纺织品所需要的资金。这种英国的棉纺织品、印度的鸦片、中国的茶叶和丝绸之间的三角贸易,揭示了核心国家剥削外围国家的一种新的机制。这种剥削不再是采取简单的征服和掠夺的方式,而是开始采取不平等交换的方式。在上述的三角贸易中,英国用近代化工厂生产的包含较少英国工人劳动的棉纺织品可以交换到多出许多倍的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劳动所生产的茶叶和丝绸。

       茶叶和丝绸是消费品,其中被工人阶级消费的部分(英国工人阶级消费大量茶叶),构成英国工人阶级生活资料的一部分。通过不平等交换,这部分生活资料变得更加便宜,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减少了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价值。至于被地主阶级消费的茶叶和丝绸,假设地主阶级按价值来支付这些商品,但是英国资本家为了获得茶叶和丝绸实际上仅付出了这些商品价值的一小部分(通过鸦片的媒介,用近代化工业生产的棉纺织品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相交换),这样,地主阶级购买了茶叶和丝绸,就相当于将地主阶级拥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中。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霸权

       如上所述,多国竞争的政治局面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积累来说,多国竞争也有很严重的副作用。一个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各个“民族国家”长期反复战争,如果不加遏制,不仅不能刺激资本积累,反而会破坏资本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另一个副作用,是到二十世纪以后才明显表现出来,就是“民族国家”在经济上的过度竞争,会加剧世界经济紧缩的趋势,增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和长期停滞的危险。

       为了克服或者缓解多国竞争所带来的副作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需要另外一种政治机制。在历史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是通过霸权国家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说,每经过一个历史时期,会产生一个相对最强的“民族国家”;这个“民族国家”在一定的时期成为“霸权”,有足够的力量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意志强加给其他的“民族国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维护本“民族国家”的利益而且还维护整个体系的利益。

       一般认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个霸权:荷兰联合省、英国和美国。荷兰虽然是十七世纪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其鼎盛时期比较短暂。到了十九世纪,英国霸权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比较明显了。从1815年到1914年,欧洲大陆出现了以往几百年不曾有过的所谓“百年和平”。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期,英国实行了所谓单方面的自由贸易政策,将自己变为世界各原料出口国的最大市场。英国海军确保了全球各大洋的商业航行自由。

       但是,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随着英国霸权的衰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恢复到了多国激烈竞争的局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开展军备竞赛,一方面加紧争夺殖民地和瓜分世界,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帝国主义时代”

       列宁认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从原来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成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殖民地的主要手段。为了争夺商品市场、原材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殖民地。因此,现代帝国主义(资本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垄断”。由于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规律,后起的、没有或缺乏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必然要向老牌的、有大量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绝不会自愿放弃已有的殖民地,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必然要导致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列宁又认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首先爆发;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的革命阶级战争;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些,就是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为21世纪的马列毛主义者,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否还符合当前世界阶级斗争的基本实际?我们当前的时代,是否还是列宁的帝国主义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由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胜利,现在世界上已经很少有公开存在的殖民地了。当然,核心国家仍然在通过不平等交换等方式大量剥削着外围国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为了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而进行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上述目的而展开的斗争,是存在于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的,并非仅仅在列宁的“帝国主义”时代才有。列宁的“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为了上述目的而展开斗争,而且还进行争夺殖民地和瓜分世界的斗争,并进而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大战。

       再者,战争的形式和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战争的破坏性大大增加,也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反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不再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动员全部人力物力以消灭敌对国全部战争潜力为目的的大国全面战争了。更多的情况,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侵略中小国家的“局部战争”。在这种新形势下,在可预见的将来,几乎不可能发生那种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大战而引起其中某一国爆发革命的情况。因此,照搬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也就无法为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任何有用的指南。

       从历史上来看,在二十世纪初期的各帝国主义国家中,也只有俄国爆发了革命并取得胜利(关于俄国革命的历史性质,下面将继续讨论)。可见,即使在二十世纪初期,“战争引起革命”也不是有普遍意义的。

       从世界体系理论的观点来看,列宁的“帝国主义时代”实际上是在英国霸权衰落而美国霸权尚未确立的历史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尖锐化的产物,而并非资本主义最高的或者最后的发展阶段。就这个意义来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霸权巩固,列宁的“帝国主义时代”也就随之结束了。

 


6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4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上海公社 2019-5-23 05:30
有很多新观点
引用 tianren 2019-4-18 01:58
new point of view,worth MLMlists of study now.hope further to discuss.
引用 redchina 2019-1-14 11:29
搜狐上一篇讨论:http://www.sohu.com/a/114605108_488553
似乎认为1913年是一个例外的丰收年
引用 redchina 2019-1-14 11:20
水边: 非常精彩。提一个小的细节问题:我没有查苏联的粮食产量,但是印象里面,苏俄/苏联直到50年代早期,才稳定的超过了一战前的粮食产量水平。这里面肯定是有很多对 ...
照Robert Allen的说法二战前的苏联农业属于前化学农业,没有大的改进余地。集体化初期属于一次性大幅度下降,到三十年代后期已经恢复。察网这里有一个沙俄、苏联历年粮食产量的统计:http://www.cwzg.cn/history/201804/41875.html
引用 水边 2019-1-14 08:49
非常精彩。提一个小的细节问题:我没有查苏联的粮食产量,但是印象里面,苏俄/苏联直到50年代早期,才稳定的超过了一战前的粮食产量水平。这里面肯定是有很多对生产不利的政策,而不完全是消费水平提高导致商品粮减少。
引用 redchina 2019-1-14 07:02
这篇文章探讨资本主义起源、国际共运史、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是红色中国网工作组的内部讨论提纲。其中有大量不成熟的、探索性的观点,希望各位网友诚恳批评。另外,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于各项具体史实和统计资料,在引用中力求做到基本准确,但是具体到某一起事件、某一个数据仍难免讹误之处,也欢迎各位网友不吝指正。

查看全部评论(6)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0:24 , Processed in 0.01728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