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人工智能是共产主义的春天吗?(下)

2019-3-7 23:19|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97125| 评论: 0|原作者: 载言|来自: 激流1921

摘要: 第一个先说在技术上,其实只能解决一些人类规定的,而且人类好解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超过人类。然后第二点就是行业,目前行业其实是一个辅助行业的存在。第三个就是,AI是一个天生的伴随垄断集中的行业,并且发现存在大量的泡沫和虚假繁荣。

04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工智能


最后谈一下就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是有前提的,就是说我们刚才做的关于人工智能分析,其实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就是人工智能,对一些人定义非常好的问题,能非常出色的完成。这个其实就会发现,它本身就是一个人的辅助性的工具,而这种辅助机器,和马克思所定义的机器化大工业的机器,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的。

因此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来说就是机器,或者说全自动化的一些产业和设备。

与机器相关的话,它有几个问题了。我们就是以全自动化生产为例,第一个就是机器是否创造利润,第二点话就是全自动化生产是否存在。第三点是产业机器人的高额利润到底是从何而来。

我们先说第一点,第一点的话就是说机器到底能不能创造价值,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就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早期,机器大规模的使用,产生了很多的社会影响,比如说生产力大规模提高,对中国进行大量的倾销棉花等等一些工业品。

第二点话,就是工人阶级生存状况急剧地恶化,还有些农民会出现大规模困难的情况,另外一个就是机器大工业使的工人阶级就聚集到了一起,然后他们通过集体抗争,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是早期的机器大工业的特点。

另外一点就是机器使用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减少成本追求利润。这种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和人工智能发展,以及未来可能出现大规模使用,是非常类似的,为什么?比如说富士康在2010年时候,提出要用机器人去代替人工,那个时候不是刚出现到13连跳的事故吗,所以要减少人工成本。

当然,使用机械直接的动机就是认为机器人可以代替大量人力劳动,然后人力方面用工成本可以降低,另一方面可能减少相关的社会矛盾,因为用工产生的一些跳楼等等一些管理的问题。另外有些的无人工厂,尤其码头比较常见,所以其实本质都是为了自己追求更多利润的。

但问题是机器,无论是机器还有人工智能使用,都是有界限的,之前说得很清楚,生产机器所花费劳动力,使用最节省的劳动的差额,比如说就是一台机器价值150万,使用期限是五年,然后期间的话给公司价值2500块钱。那么我们可以算一下,就是一个工人的年工资是多少?3万块钱对吧?然后五年的话就是需要支付的工资是多少?是15万人民币。15万块钱,如果机器能够代替十名工人的话,很明显就会使用这台机器,在这五年的时间内,这个机器成本是150万,代替十名工人能代替至少是150万的工资,资本家肯定是倾向于使用机器的,这点其实和工业机器人包括人工智能产品是同样的。

好了,这就是一些机器大工业基本的理论,那机器到底是否产生价值呢?有人说是产生价值的。这一个问题,关键就是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就是说大家都知道是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就是商品是有两个属性的,一个属性是使用价值,另外一个属性的价值。使用价值的话,其实就是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说一杯水,就让人你可以使用的。还有一点是比如可能电脑是让人去进行当中的等等使用价值,那价值很简单,凝结在一些商品上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无差别人类劳动时间,劳动时间越长的商品价值就越高,比如说像水杯生产的劳动时间比较短,那么它的价值就比较低,生产电脑的劳动时间比较长的,它价值就比较高。

然后对于劳动也有两重性,一个是具体劳动,一个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把这所有的具体劳动都抽象出来一个本质的东西,就是劳动时间。

然后抽象劳动的话就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这里面就不多解释了。然后具体劳动,具体劳动的话,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一些商品,一些劳动产品的形态进行转移。比如说把棉纱变成棉布,棉布变成棉衣等等这样一些价值,这都是通过一些具体劳动,使得原有商品价值,可以转移到新的商品当中去的。

机器没有办法去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去操作了,只有机器和人的这种配合,才能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态发生转移,发生变化,把原来商品的价值转移到新的的商品的价值当中去。

其实这里会发现,我们去考察这个机器在里面的作用,就会发现机器,它本身也是人创造出来的,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目前来说也是人来创造出来的,而且属于生产资料,让人去操作,让人去和这些机器人,或者和人工智能进行结合的时候,它通过这种具体的劳动,使得这个商品从一种形态转成了另外一种形态。

然后这种转移怎么发生?比如说有一台机器,它可能生产10万台手机,每台手机上还有机器转移1/100000的价值,但是机器不会额外去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是什么?就是去操纵机器的人类。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问题,就是使用机器的话,生产效率会提高吧,不使用机器的话,生产效率降低,是不是?是不是说使用机器生产的产品也很多,不使用机器的话,它这个产品量少,价值也会少,是不是?因为是不是多出来产品的价值,就是机器创造的?

也不是,因为这个问题考虑的角度,还是通过考虑个别劳动时间来去衡量的,因为我们知道就是说到商品价值的话,对商品价值的标准,要定义成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说社会上有一个平均劳动时间,有些人,或者有些资本家他劳动时间比较长,有些人劳动时间比较短,我们需要用一个平均值来衡量这个社会上整体用的劳动时间,去衡量商品的价值。

比如说机器或者机器人生产的产品,那就是资本家收获价值,出卖商品之后,很明显是可以获得一个高额的利润,但是这种高额的利润是怎么获得?其实还要考虑到有一些其他人,他可能是用手工去进行生产的,使用人工生产,其实生产效率是非常低的,它这个利润也是非常低的。其实换句话说就是有些部门,有些资本家生产用机器人,他产生价值很高,有些资本家他没有用机器人,它生产效率很低,利润很低。实际上很多利润都是从利润很低的资本家手头转移到使用机器人这些资本家手里。

虽然不同资本利润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利润都是所有的工人所创造的,平均劳动时间就是必要平均劳动时间。

这是第一个问题吧,就是机器是否创造价值。一个本质的东西,就是机器它只是转移价值,而创造价值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第二个问题的话,就是全自动化生产是否存在,我们先假设它存在,事实上也确实是存在的,有很多一些著名的港口,比如说像青岛港,基本上都是无人操作的,港口内部是没有任何人的。但是你会发现在港口内部其实还是有很多职工,这些劳动者,有技术人员,研发人员,还有一些管理人员。而且一般来说,当我大规模去使用这些自动机器的时候,那些机器的维护,维修,肯定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一线生产普工数量可能会大规模减少,但像技术员工包括研发人员的数量,其短时间会大规模的增加,但是总体工人的数量肯定是大规模的减少。我一会儿拿富士康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另外一点的话,就是我们考虑全球化生产的工厂的时候,还要考虑它的上下游的关系。那么虽然说这个工厂可能是无人工厂,但是它的上游下游,不是无人工厂,比如说一些物流的部门,比如说上游可能一些煤矿钢铁这样的一些生产商,或者一些电网这样的电力的提供商,这些部门目前很明显,都是有很多工人在里面劳动,所以还是蕴含着大量的人类劳动。当然还有一些生活服务的工厂,比如说供这些城镇化生产企业的工人的一些吃饭住行,也是包含大量的工人的。

所以说单个行业,它可能会存在无人的工厂,但是全社会的行业,还是有大量的劳动存在。马克思有一段话说得很好,社会化生产的产品,不能只从从事劳动的生产者来考察,他要从整体工人,及互为结合劳动人员来考察。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如果只考察单个的一个行业部门,可能还是全自动化。如果考虑整个行业部门,其实还是包含着很多的人类劳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全自动化生产,其实不一定会带来大规模的工人失业。比如说在工业革命时期,其实工人的数量是在大幅的增加的,为什么?因为他生产的规模大部分也在增加。这也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说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另外一点,战后其实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初期,一些新的自动化设备也开始更新,像一些流水线的管理模式,比如说福特制这样的流水线的管理模式,也开始大规模推广。虽然单个工人创造劳动产品在增多,但是没有影响到工人阶级的数量。比如说像美国,1950年人数为5000万,1960年5900万,1971年就到了7400万。

这些工人阶级的扩张是为什么?本质就是说因为二战以来,资本主义有一个20年的缓冲期,促使了资本主义获得飞速的增长,这种背景是有大规模的劳动力需求。你像国内还有富士康,富士康2010年提出要在2014年上线百万台机器人,这个是在富士康13连跳的时候郭台铭提出的,然后实际上2016年上线大概4万台,现在有一个说法应该是上线了不到20万台机器人,但这个说法我在网上没有找到实际的数据材料,反正是上线的规模大概是能够代替10万这样量级的人力劳动者。

但与此同时,我发现再大规模使用机器人的情况下,用工人数也在增长,一个可靠数据是,2010年在大陆员工超过百万,2015年这个员工最高峰的时候140万。现在肯定没有到140万了,比如说2018年的时候富士康要裁员34万,但是几乎没有人认为是因为工业机器人大规模上线造成的,而是因为iPhone手机销量得不好,然后苹果公司效益下滑,直接导致富士康的效益大幅度地下降,产生了裁员的需求。

所以从这些案例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劳动人口的增加是跟资本主义的周期有关系的,而不是跟机器人的使用数量有关系。

还有一些特殊的案例,比如说马斯克特斯拉搞无人工厂,最近在上海刚破土建设,说要搞一个全自动化的工厂。马斯克这个人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比如去年的时候,搭运火箭,把一台汽车,射到了土星的轨道上。但问题是马斯克这个人其实非常喜欢炒概念,比如说它这个无人工厂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此这两年马斯克生活并不是很好过,比如说有人觉得马斯特在搞庞氏骗局,什么叫庞氏骗局?一个投资者A给马斯克融了1亿元人民币,然后投资者希望能够有投资者B来接盘,然后买到投入A的股份,比如说融到2亿美元,然后投资者A将撤出,然后赚了一亿,就这样一个接盘的逻辑。

14年亏损多少?60亿美元,这些导致所有的股东都撑不住了。差不多在去年,产生了大规模的财务危机。它无人工厂有个特点是产量非常地低。特斯拉它是一个很好的电动车的品牌。2014年希望在美国投入的工厂产量是5000辆的model3这种汽车,但问题是目标从2017年底,推迟到2018年6月份,是因为无人工厂经常会出现bug,过度依赖机器人导致生产线生产能力出现下降。

所以其实会发现,资本主义在当前情况下对无人工厂这样一个东西,在很多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排斥的态度。因为过度去依赖这种工厂的话,实际上会产生大规模的效应下降。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的话,就是全自动化生产的利润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如果简单使用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话,就没有办法去解决了。为什么?如果说整个部门,比如说像港口这个行业,整个部门采用全自动化生产,很明显会发现这个部门内部是没有任何剩余价值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利润,因为没有人,整个这个行业的利润从何而来?

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全盛时期地话,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利润率平均化换句话说就是总量资本要求获得总量的利润。因为形成机制就是资本家出于高额利润的本性,总是想希望把资本投入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这个时候就会发生资本在各个部门间的转移,就说利润率低的部门,商品最后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利润率高的部门,商品最后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于是利润率低的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利润率高的商品价格就会下降,这使得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致产生平均。比如说我们以左下角这个表来说,把这无人工厂的资本有机构成,就是98元的不变资本和2元的可变资本。98元的不变资本,就相当于是厂房机器这样的一些设备,然后工人的工资相当于2,就相当于有极少量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工厂里面去为部门去服务,假设工厂的剩余价值率要到200%吧,剩余价值就是4,很明显商品价值是104。

然后还有一个其他的部门,一个正常的有机构成,就是说它有80多的厂房机器的设备,20的劳动力的工资,然后剩余价值率假设百分之百的话,会产生20的剩余价值,会发现这些部门的商品价值是120%,合计的话就是224%,其中只有24的剩余价值,我们可以算一下利润率,就是24除以200是12%,这12%的利润率要在这无人工厂和其他部门进行一个平均的分配,比如说哪个部门其实产生10的平均利润。因为每个工厂它的成本都是一百,因为厂房设备加上工人工资都是一百,所以说最后就售卖价格都是112。

无人工厂,商品售卖价格是112,其他的部门虽然是产品价值一百二,也是商品售卖价格也是112,这时候去完成是利润率平均化。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价格,在此时其实不等于价值的,但是不等于价值怎么实现的?就是因为这个利润在所有的部门中进行大规模的转移。这个转移可以用右边的图来显示,比如说有些大型的垄断企业,他可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它就会把一些利润转移到无人工厂。还有一些中小资本家,他们因为追求利润的本性,可能会从无人工厂进行撤出,导致这个行业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然后商品的价格下降,其实他们也有一些剩余价值,然后转移给无人工厂,形成无人工厂的利润,这是一般的情况。

当然无人工厂还有一个特点,它是垄断行业,垄断行业,因为有垄断的存在,其实是存在一定不等价交换的,就是大资本去压小资本,所以说垄断行业,它会获得一些更高的利润率,这时候就产生了垄断利益。

这是一些基本的理论,然后你就具体去分析到资本主义当前对人工智能的影响,会发生很有趣的现象,实际上资本主义对人工智能是阻碍作用或是会阻碍作用会稍微大于促进作用。

第一点就是数据是垄断的,每个部门它对数据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不允许有任何的数据泄露。这时候可以想象一下,Google它可能有2亿的人脸数据,然后依图或者一些安防的公司,他可能自己也有2亿的人脸数据,如果这些数据能实现这个社会的共享的话,很明显它是能够很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发展。但问题是因为有私有制的存在,这些数据肯定是没有办法进行共享。产生的后果是每个公司它可能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数据的标注,导致无效标注劳动的增加,还有因为垄断产生了一些资源浪费。

另外一点就是开源软件会形成小资本附庸,这就也不多说了。

还有一个就是高薪挖走大学的研究的机构,有的老师本来都是可以去进行专心研究的,因为这些大型的企业存在,然后出去赚钱。其实就是产业应用落地,它必须依靠成熟的技术,而这种程度就只要有大量的人工标注和现有的深度学习的模型,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动力进行新的研究,其实就不一定了。

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到晚期了,产生大量的金融投机行为,这种投机行为也在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2016到17年是大规模的泡沫,18到19年甚至20年可能就是大规模的泡沫破裂。

另外一点,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下,大家会不会用到人工智能,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会发现很多中小的企业,其实可能连很古老的机器都不愿意更新,为什么?中小企业肯定等着就生产了这一波,因为利润率下降了,生产了这一波它就不干了,去炒房地产去了。

还有目前来说处于全球经济的下行期,肯定都要控制成本,控制成本的话,肯定是先想办法先把现有的机器设备使用起来,充分地使用,而不是说去更新一些新的设备。一般来说就是在经济下降的时期,资本家是不愿意更新设备了,而技术的革新,一般会在资本主义的恢复和繁荣期产生。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的话当前资本主义还是对低价劳动力非常热衷的,比如说就在国内,一般沿海的劳动成本在上升,大家的一般的反应是说要把工厂搬到内陆去,或者拉到东南亚去,而不说去用大量的工业机器人。

如果从长远来说的话,人工智能涉及的工业机器人大部分投入,还是会对产业有本质的影响的。这种影响就是说,会产生大规模生产过剩,可能会有新一轮的生产能力的爆发,但问题是因为人工智能存在,就业人口增长可能并不是很显著,于是就导致生产过剩矛盾的加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6 16:31 , Processed in 0.01974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