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中原逐鹿,布局天下 —— 豫东战役(下)

2019-3-20 02:04|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28537| 评论: 0|原作者: 马前卒

摘要: 豫东战役打断了国民党军最后的脊梁。三大战役还未开始,解放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接下来无论是辽沈、淮海还是平津,国民党军将帅制定策略都是束手束脚,保守低调;根本没有破釜沉舟,全军压上的勇气。

中原逐鹿 布局天下 —— 豫东战役(下)

豫东战役的知名度并不大。之前的跃进大别山被认为是由守转攻的转折点,之后的济南战役和三大战役则奠定胜局。豫东战役既没增加解放区面积,也没有立刻导致国民党防线崩溃,所以中学教科书甚至粗略一点的解放战争史都会略过这场战役。

从战果来说,豫东战役也的确有很多可指摘之处——打下开封,还没清理缴获就丢了;吃区寿年兵团,没全歼就走了;调动邱清泉,结果临走还被邱清泉截击,丢了上万伤员和俘虏。战后华野几个主力纵队暂时丧失了攻坚能力,缩回根据地休养几个月才重新上阵。各方面看,都不算一场完美的胜利。甚至几十年后还有将领借此战指摘粟裕,颇有“你这个大将不如我来做”的意思。

从国民党一方看,粟裕此战可能也真不算赢。因为战后国民党军召开了盛大的庆功会,庆祝合力收复省会开封,击退粟裕主力,还难得地有大量俘虏。黄百韬的青天白日勋章和第17号总统府通行证,就是奖励他战役中期火速驰援,在粟裕攻坚不克的时候背后插了一刀。

和同期发起的其他战役相比,豫东战役调动了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精华力量,20多万人也不过是打残了一个兵团,打伤了一个兵团。而同期发起的兖州战役只动用四个纵队,歼灭了整12军这个兵团司令部和整12师。襄樊战役一个纵队带两个地方旅,歼灭了三个整编旅,也凑得够一个整编师。

然而,跳出豫东一地,放眼关内战场,这场战役的意义并不在于歼灭了几个整编师,是否夺取了重要城市,而是改变了关内战场的“规则”。

2 战前对峙

围棋界说起各大高手的特点,往往会说聂卫平老师前五十手天下无敌。很多棋开头看着没什么,但是下到后面回头看,才会突然惊呼,深不可测!深不可测!

而豫东战役的价值就在于布局。

徐州作为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点,可以同时向北或向西增援,是中原战局的枢纽。而在豫东战役之前,徐州附近的兵力有邱清泉集群和后来的区寿年黄百韬两个集群,兵力抱团扎堆,自保之余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出击。

向北,津浦铁路山东方向有兖州、泰安等驻军要点,都可以作为出兵的掩护,保证快速前进的野战兵团能步步为营。之所以华东野战军不敢围攻济南,怕的就是围攻之时,徐州集团沿铁路一路杀来,腹背受敌。

向西,陇海铁路的河南方向,商丘、民权等基地在国民党手中,也能保证徐州集团快速行动。虽然郑州守军不如济南王耀武部队,但南侧还有信阳的胡琏集群会随时北上。转出大别山之后的中野兵力不足,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南线国民党军虽然机动兵团不多,但依靠徐州和外围要点的布局,暂时顶住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不成问题,短期内看不出崩盘的可能。因此,杜聿明等人建言蒋介石,不要轻易改变关内格局,只要能对峙下去,只要美国还肯援助,长江以南的人力足以再征发十几个新的兵团。如果新一批部队能在林彪入关之前上阵,局势还大有可为。

3 放大棋盘

僵局的根本原因在于铁路和沿线要点提高了国民党机动兵团的运动能力,让广阔的黄淮海平原显得“狭窄”。然后国民党多数守备部队固守城市,少数机动部队随时救援,只在最有利的情况下才发动大规模野战,充分发挥了兵力多的长处,避免了大多数部队不善野战的短处。只要蒋介石不求进取,但求平局,的确暂时难以下手。

要打破这个僵局,首先要中原和华东野战军一起出手,同时在山东河南乃至湖北三省发动进攻,把棋盘“做大”。其次要看主力指挥官的调动能力——既然只有主力才能调动徐州集团,那么主力兵团不仅要吸引国民党徐州集团的注意力,还要把全部国民党机动兵力都吸引过来,才能给其他部队创造机会。

所以,粟裕带领南线最强的野战兵团进入国民党兵力相对稀疏的河南,却没有大范围机动,而是主动钻进黄河与铁路之间,让国民党以为自己抓住了决战机会,尽可能多吸引主力部队围上来,降低其他方向的机动兵力密度。接下来3-8纵队打开封,在局部看是给粟裕提供腾挪空间,在宏观来看是继续向豫东吸引兵力,一举两得。无论能否攻克开封,最东端的兖州和最西端的襄樊都暴露出来了。


上一篇提到,黄百韬整25师一会是要救兖州,一会又要赶去救区寿年,结果让许世友指挥的山东兵团轻松解放兖州。在襄樊方向,张轸集团和胡琏集团也向豫东集中方向,从而让陈赓部队从容攻城。直到豫东战役结束一周后,这东西两端都没有机动兵团来援。所以,兖州和襄樊战役都应该算作豫东战役的分战场,战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粟裕的中线兵团。如果还用足球打比方的话,就是粟裕这个“球星”在中路带着一个搭档(3-8纵队)吸引了对方全部防守队员,接下来无论把球分到左路还是右路,都有轻松的突破机会。

4 任我纵横

襄樊和兖州这两个二级要点拿下,即便粟裕主力兵团无功而返,豫东战役也算大赚了。但通过开封和睢、杞方向的小配合,粟裕的主力兵团在付出一定代价的同时,战术上也创造了解放战争的歼敌记录。之前解放军从未主动围攻国民党军的兵团级单位,现在粟裕先盯着国民党最强的邱清泉兵团企图歼灭,然后转移目标围攻区寿年兵团,最后临走打掉了黄百韬兵团的机动能力,虽然都未全歼,但足以让国民党理解一个事实——单个兵团行动再也不安全了。

上一篇曾提到国民党每一路兵力出动规模的问题。在解放军主力方向,1946年国民党军一个(整编)旅敢于独行一路,1947年就得整编师单独前进,1948年往往2个整编师组成兵团才有安全感。到了豫东战役之后,国民党军往往要把4-5个整编师组成2个以上兵团才敢野战,而且不肯离开交通线和设防城市,这等于把广阔的战场机动权扔给了解放军,把三四线城市暴露于解放军次要兵团的攻击之下。这就是豫东战役最大的直接战果。

豫东战役的第二个后效,就是许世友夺取兖州,彻底切断津浦铁路。徐州到济南有300公里,除非把所有的野战兵团集中到徐州,否则国民党军根本没有援救济南的勇气。而大兵团步步为营的速度么……根本来不及在济南失陷前走完半程。2个月后的济南战役,粟裕亲自率领阻援集团挡在济南徐州之间,徐州剿总拥有17个整编旅,是国民党军内最大的野战集群,却根本不敢发动突击,让粟裕闲到了济南破城,休整好的部队顺势发动淮海战役。


第三个效果是解放了中原野战军。刘邓部队在跃进大别山后损失巨大,尤其是野战兵力惨遭腰斩。进山的时候一个纵队有三个旅,每个旅三个团,出山的往往就只有两个旅,每个旅两个步兵团,火炮近乎没有。这样的实力,野战急袭还凑合,攻坚就不行了。豫东战役搅动河南,给中野留出了发展空间,攻打一些小城市壮大自己,各部队逐渐聚拢。到了年底淮海战役,中原部队捏成一团,挡住了黄维兵团——国民党最后、最强的突击力量。这也得益于豫东战役争取的时间和空间。

5 三军夺气

大军作战,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战斗力指标。豫东战役之前,每次战败,国民党将官都可以给自己、给同事找出一长串理由,比如地形不熟,深入解放区,后勤不继,天气不好,情报不准……而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友军作战不力。

在豫东战役中,这些条件几乎都不成立。国民党军依托铁路线,在自己的控制区作战,弹药充足,地形开阔,天气晴好,侦察机俯瞰地面一览无余,就算是相互配合也可以打85分以上——除了被围的旁系将领区寿年略有犹豫,其他所有国民党部队只要有机动能力,都在拼命地向战场中心突击。黄百韬亲自登上坦克激励突击队,邱清泉过开封而不入,南面的胡琏丢弃辎重火炮,亲自带前锋2个团千里救援。最终迫使粟裕撤围而去。从1927年到1949年,国民党军如此齐心协力恐怕也就这么一次,结果还只是在主战场落一个惨烈的“没有输”,次要方面大败。下次粟裕刘伯承再来,已经没人敢于设想一个“打赢”的计划了。

所以,接下来无论是辽沈、淮海还是平津,国民党军将帅制定策略都是束手束脚,保守低调;执行计划的时候主要操作就是向铁路枢纽收缩兵力,根本没有破釜沉舟,全军压上的勇气。

可以说,豫东战役打断了国民党军最后的脊梁。三大战役还未开始,解放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豫东大战发生在干旱的暑期,接下来是降水丰沛的雨季。在没有沥青路面的旧中国,整个东部的公路都变成了一摊烂泥。所以国共两军都暂且收兵,待到9月入秋再调动部队。解放战争的歼敌曲线暂时低落,分隔了豫东和之后的三大战役,但正如毛泽东在8月份的概况:解放战争在豫东战役后就过了最艰难的爬坡阶段,之后将是一路顺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07:31 , Processed in 0.04466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