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绝杀慕尼黑》并未讲出苏联战胜美国的真相

2019-6-25 20:14|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8587| 评论: 0|原作者: 鹿野

摘要: 俄罗斯亲历过苏联时代的爱国学者也对这部影片非常反感,认为其和《太空救援》等影片一样,纯属是打着“回顾苏联辉煌历史”的旗号抹黑苏联和社会主义,堪称是“最危险的影片”。是不是当事人和俄罗斯的爱国学者太苛刻了呢?

6月13日,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票房最高的本土电影——《绝杀慕尼黑》(又译为《争锋》、《向上》、《一争高下》等)在中国上映。截止到6月23日,上映11天的时间里在中国的票房突破了6000万。比起票房来,这部影片在中国的口碑更是出奇得好,豆瓣评分高达8.3分,猫眼评分更是高达9.6分,韩寒等一大波名人也纷纷推荐这部影片。

应该说,这部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在男篮金牌争夺中战胜美国为背景的影片如果作为一部“体育励志片”来说,的确是相当优秀的。其把“青春、热血”演绎得淋漓尽致,绝不亚于日本的著名漫画《灌篮高手》。这部电影在摄影和演员们的表演等方面也都近乎无可指摘。别的不用多说,单纯就这部影片演员的敬业精神就足以让中国大多数小鲜肉汗颜:出演这部电影的原本都是没有什么打球经历的职业演员,但是为了拍这部影片而进行了整整一年的篮球训练,到最后拍摄时,那些高难度动作基本都是本人实际出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人喜欢这部电影,甚至一些体育部门也都推荐组织观看这个电影,的确是有道理的。

但是,笔者在这里想说的主要是这部电影的另一面,也就是其不但没有正确地反映当时苏联能够在体育场上战胜美国的原因,反而在很多地方照搬了西方以及俄国公知对苏联的谣言。

和在中国上映之后赢得了广泛好评的情况相反,在俄罗斯本国,《绝杀慕尼黑》虽然创造了票房史上的新高,但是却没有得到事件亲历者的认可。甚至作为影片主人公原型的教练和一部分球员还把电影的编导以“严重歪曲丑化历史,伤害了亲历者的感情”为名告上了法庭,最后虽然没有能够让影片禁映,但是却使得影片中并未出现教练等人真名。(相关情况可参见《真实历史里的“绝杀慕尼黑” 》http://www.sohu.com/a/317839427_100012192和《“绝杀慕尼黑”那么火 当事人家属为啥不想署真名?》https://sports.qq.com/a/20190620/005195.htm,以下涉及当事人情况的也可参考这两篇文章,笔者不再一一列明。)

俄罗斯亲历过苏联时代的爱国学者也对这部影片非常反感,认为其和《太空救援》等影片一样,纯属是打着“回顾苏联辉煌历史”的旗号抹黑苏联和社会主义,堪称是“最危险的影片”:

【那些因其“苏联包装” 获得俄罗斯观众好评的“俄罗斯”影片更危险,例如: 《天际行者》、《争锋》(即《绝杀慕尼黑》)、《太空救援》等等,实际上它们都是以破坏性阐释的方式展示苏联时代,让观众产生苏联是 “一台冷酷机器”的印象。这些电影挑选一个个体做主角,这个主角不顾一切地同体制做斗争并获得最终胜利,而推动主角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恰好是恐惧、痛苦、个体的悲剧。而这与苏联价值观毫无相同之处。
〔俄〕叶·安·斯特鲁日科瓦,《电影产业与国家安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 年第 2 期】

是不是当事人和俄罗斯的爱国学者太苛刻了呢?恐怕也不能那么说。如果要是了解一些相关史实的话,就会发现这部电影对于苏联的抹黑的确是相当严重的。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电影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就是说苏联当局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美国,因此打算借慕尼黑奥运上发生的惨案让男篮退出奥运,只是由于教练的坚持才未能实现。相信看到相关情节的人,除了为教练和球员精神所感动以外,还必然对苏联当局与苏联共产党深恶痛绝。

但其实这个情节根本就不符合逻辑:苏联参加的是奥运会,又不是男篮的世锦赛。即使要以治安问题为借口退赛也是应该整支队伍退赛,怎么可能单纯让男篮退赛呢?难道其他参赛运动员的安全就不需要保障了吗?苏联当局即使再傻,也不可能用这种自相矛盾的拙劣借口来退赛。事实上,苏联方面从头到尾从来没有过想要退赛的打算,所谓“教练组顶住了苏联当局要求退赛的压力”纯属是电影编者瞎编的。

再比如说,电影的一开头就强调这位苏联的“爱国教练”认为“要想战胜美国就必须要学习美国篮球的经验”,因此坚持带队伍出国比赛,结果不但被美国的一些街球球员打得一败涂地,而且还受到了苏联边境安检的刁难……相信看到这些情节的人,必然会对苏联体育的落后和代表苏联体制的边检警察的“黑暗残酷”切齿痛恨。

可惜的是,所谓“边检警察刁难文体明星”也只不过是照搬了美国好莱坞胡乱造谣攻击苏联的内容。在现实当中到过苏联的人都知道,苏联后期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作家和文体明星等文化名人在苏联的地位高的吓人,甚至部长副部长等领导人在开会时也要对着这些文化名流点头哈腰。(可参见王蒙《访苏心潮》)因此,相对于国家队运动员等文体明星来说,苏联的边检警察才是弱势群体。而且,真实的历史上那位教练非常相信苏联自身的训练方法,根本就没有让球员去国外“学习美国的经验”,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被美国街球运动员打得稀里哗啦和受到边检警察“残酷迫害”的事儿了。

还有,不少人指责中国引进这部电影时删去了立陶宛球员叛逃的相关内容是“为苏联辩护,掩盖苏联的民族矛盾”。但事实上,原片当中相关的叛逃情节本身就是编导人员为了抹黑苏联胡乱编出来的。立陶宛球员的确有过反对代表苏联比赛甚至叛逃的情况,但是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改革后期的事。在历史上,相关球队当中唯一的立陶宛球员保劳斯卡斯不但从没有叛逃过,而且一直对苏联有着深厚的感情。从2005年开始,其坚持每周两次去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红旗城,指导当地的孩子打球。他对记者表示,这是为了重温自己的苏维埃青年岁月,想要听一听俄语 ……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部电影对于苏联医疗的抹黑堪称无以复加。比如说,影片宣称苏联的功勋教练之所以带队力争冠军,是为了筹钱去国外给脑瘫的孩子治病;苏联一个运动员患了心脏病,也需要教练把给儿子治病的钱拿出来,供他去国外治病;甚至苏联的隐形眼镜都不能生产,另一个运动员是因为戴上了美国隐形眼镜才能够有出众的表现 …… 看了这些情节的人,必然会对苏联落后的医疗感慨不已,感觉苏联的剧变和解体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然而,事实却和拍摄这部影片的俄罗斯反共公知宣传的相反。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前,苏联是世界上公认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国家,全世界普遍认为,苏联比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疗更为先进: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如果每万人平均有28名医生,就可视为中等水平的医疗服务,而苏联每万人平均有医生37.4名(1980年数字)。从医生总数及每万名居民平均拥有的医生数字看,苏联居世界首位,其医生的总数占世界医生总数的1/3以上。从居民拥有的床位看,1970年每一千名居民平均拥有医院床位109张,1980年为125张,这个数字也占世界首位。……苏联实行的是普遍的免费医疗制度,医疗、急救、出诊、住院(包括治疗、伙食、住宿)均实行免费。
刘文军,《苏联的医疗保健事业》,中国卫生经济,1986年第10期】

更可笑的是,影片当中所说的脑瘫、心脏病和眼科,恰恰是公认的苏联领先于西方的三个领域。以脑瘫为例,60年代以前的苏联和西方国家一样主张手术治疗。但是从70年代开始,苏联专家经过大量研究实验发现,单纯靠手术治疗不仅不能够根治,反而很有可能在复发时加重病情,缩短病人寿命,因此又开发了药物、复健等保守疗法,相关研究在当时的全世界范围之内也是领先的。(可参见李林《苏联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现状》,《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历史上那位教练的确打听过相关的情况,但是无论是苏联还是西方的专家都认为他儿子的情况不能通过手术根治,更适合苏联最先进的保守疗法。因此,其从来没有让儿子去西方做手术,而一直是在苏联治疗的。虽然没有彻底痊愈,但是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他的儿子也仍然健在。

再比如说,当时苏联对心脏病的治疗也领先于西方,甚至成功开发出了不使用人工心肺机而进行手术的做法,相关技术前些年才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过去做心脏手术必须采用体外循环的办法。由苏联医学界首创的改良低温心脏直视手术,将病人体温降至摄氏二十四至二十七度范围内,采取保护心、脑、肺、肝等系列措施,可使心脏安全停跳约90分钟。用此法动心脏手术可不采用体外循环的办法,免去使用价格昂贵的人工心肺机。
黄嘉模著,足语心言,贵州人民出版社  贵州出版集团,2014.06,第51页】

因此,影片中那个运动员去美国治病的情况也完全是胡编,至于患了心脏病还不影响运动状态,以致能够在篮球奥运比赛当中夺冠更是有点扯出天际了。真实的情况是,那位运动员不仅从来没有去美国治过病,而且是在1976年才检查出来心脏病的,检查出来以后便退役了。

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眼科的领先更是没有多少争议可言。现代眼科当中两大常用的手术 —— 尸体角膜移植和近视矫正手术都是苏联发明的。影片当中提到的现代软性隐形眼镜虽然不是苏联人的发明,却是苏联的盟友捷克在1960年成功开发出来的。随后,苏联东欧国家很快普及了这项技术,反倒是美国和日本直到70年代初才成功仿制并推广了苏联东欧的隐形眼镜技术。(可参见王育文、王守敬《角膜接触镜的研制及应用》,《西安医学院学报》1982第2期)因此,影片当中苏联运动员带美国隐形眼镜打球的描述根本不符合常理。事实上,当时队里那个运动员根本没有戴隐形眼镜,主要理由也不是苏联不能生产,而是担心在运动时的冲撞损伤眼睛。

看了上文介绍的这些情况,为什么相关的当事人不但不喜欢《绝杀慕尼黑》这部影片,甚至还把这部影片的导演告上了法庭,你大概明白了吧:虽然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社会就已经弥漫着亲美崇美的情绪,可相关当事人恰恰大都是这种思潮的反对者,对苏联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制度是认同的。而这部影片除了比赛的结果是真实的,其他的情况几乎全都照搬了美国和俄罗斯公知抹黑苏联的反共谣言,他们当然不可能接受。

由于这种政治偏见,影片对于苏联能够在体育上战胜美国原因的分析也是完全错误的。且不说教练员根本没有带队去美国学习什么“先进的训练方法”,如果按照影片当中“学习美国训练方法就可以战胜美国”的逻辑,当年除了苏联东欧等少数国家自成一家以外,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篮球学的都是美国那一套,怎么没有一个战胜美国的呢?

如果要是我们不仅仅关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话,就会发现苏联男子篮球的实力本身就和美国没有多少差距:在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男子篮球在奥运会上总共三次交手,其中苏联赢了两次,美国赢了一次。在男篮世锦赛上的表现苏联更是远远优于美国,60~70年代的五届男篮世锦赛当中苏联取了两次冠军,没有一次跌出前三名,而美国的最好成绩也只不过是1974年的第3名。

如果要是不把视野单纯限于篮球领域的话,我们更是会发现一个让不少美国人难堪的事实:其实苏联的体育实力在冷战期间是远远超越过美国的。从1956年到1988年,30多年的时间内美国在奥运会的金牌榜上只有1968年一次战胜了苏联,剩下的时间全是被苏联碾压。甚至在1976年的时候还出现了奥运金牌榜10强当中有7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奇迹。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举国体制,能够集中起整个国家的科技力量,对优秀的运动员实行有计划的科学训练,从而大幅度的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这一点虽然苏联并未保密,但是恰恰是西方很难学习的:

【苏联人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根据长远计划进行系统训练。他们把这些计划划分为年度、月度,甚至每周的计划。他们的系统训练根植于通过大量应用研究得来的科学数据。如:技术分析、比赛分析,以生理指标为主的训练计划、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医学控制、受伤预防和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等。今天,他们正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确定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最佳训练方法。他们采用高速摄影机和肌电描记器来测定运动时的各种指标。他们利用心率、血液分析、呼吸率来监督训练,为各种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开出正确训练处方。
《苏联的运动成绩为何突出?》,《四川体育科学》1984年第02期】

另一个因素则是,苏联运动员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在苏联解体前夕,美国方面半是遗憾半是幸灾乐祸地表示,“美苏的体育对抗已成过去”,“今后的前苏联国家已经不大可能在篮球等项目上战胜美国了”:

【美国《体育画报》上年9月刊登了上述标题的署名文章,摘要如下:自1952年苏联首次进入奥运会起到现在,它在冬季和夏季奥运会中赢得的奖牌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长期以来,美国人着迷于那些难忘的美苏个人项目和成队项目的对抗。……来自亚美尼亚的前奥运会跳远选手、现任苏联田径协会主席的捷尔·奥瓦尼相主张运动员组成某种类似工会的联合体。“在我的想法中,我们可以为体育的联合作点事情,我无法想象,单个的共和国能和美国对抗”。苏联人,或者说前苏联人现在要组成金牌的冰球队或篮球队是有很多困难的。
《美苏体育对抗已成过去》,《体育科技》1992年第1期】

因此某种意义上说,某些俄罗斯的电影人不敢正视这段历史也是“正常的”。试问,假如不是像《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一样把苏联能够战胜美国的原因归结于“学习了美国的先进经验”和“反对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个人奋斗”,而是实事求是的承认“苏联体育领先于美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体育体制的先进和综合国力的强大,而且不仅是体育,当时苏联在医疗等很多方面同样领先美国等西方国家”,那岂不是在狠狠地打今天俄罗斯的脸吗?

当然,笔者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这部电影。在本文开始时已经提到过,由于苏联时期长期积累的艺术功底还在,这部电影单纯从摄影和表演的角度来看质量还是很高的,比漫威系列为代表的绝大多数“美国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等毫无营养的爆米花大片和某些圈钱的中国小鲜肉影片更是要不知强出了几个档次。另外,影片中表现的运动员的爱国热情还算是基本真实的,也是值得不少中国人学习的。所以如果在了解了本文介绍的史实基础上,去影院看一看也没有什么坏处。

遗憾的是,影片的创作人员虽然不肯承认苏联的伟大,但是却无法逃避综合国力是文化产业的根本支撑这一客观规律:这部影片虽然在进口的俄罗斯电影当中已经算是表现不错的了,但是票房至今也不过6000多万。相比之下,很多歌颂美国超级英雄的爆米花大片在华票房却已经突破了10亿,甚至达到数十亿。这真的是电影质量的差距吗?试想,假如当年解体的是美国而不是苏联,那么俄国优秀的影片在中国捞上几十亿的票房,很可能也是分分钟的事儿。50年代我们之所以对于苏联电影充满热情,很大程度上不也是因为认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先进和国家强大的缘故吗?

也就是说,《绝杀慕尼黑》创作者为代表的那些反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俄罗斯电影人,恰恰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这固然有些黑色幽默式的荒诞,但也的确是冷冰冰的现实。某些整天照搬西方反共谣言的中国电影人看到这一幕,是不是也应该有一点警醒了呢?

【鹿野,察网专栏作家】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8:52 , Processed in 0.01913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