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新中国的健康奇迹

2019-10-11 12:2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3576| 评论: 0|原作者: 江宇|来自: 察网

摘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欧洲用100多年的时间完成的人口转型。1949年,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为20‰,出生率35‰,还是典型的传统社会。到20世纪70年代末,人口死亡率已经下降到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营养的改善、基本医疗卫生的普及等原因。

妇女解放和人口红利

中国人健康水平的提高,除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就是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方面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欧洲用100多年的时间完成的人口转型。所谓人口转型,即人口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变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1949年,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为20‰,出生率35‰,还是典型的传统社会。而到1957年,人口死亡率就下降到10‰,即使是三年困难时期有反弹,也显著低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水平。到20世纪70年代末,人口死亡率已经下降到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营养的改善、基本医疗卫生的普及等原因。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主要始于1963年之后,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已经下降到18‰左右,其中从1968年到1979年,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最快的时候,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一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总数)从6.45下降到2.27,已经接近更替水平(刚好保持人口总数不增不减的水平)。其中,城镇妇女的总和生育率1974年就下降到2个以下,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也在70年代中期开始大幅度下降。这表明,到70年代末,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型。

江宇:强国先强身:新中国的健康奇迹

图2-1 新中国的人口转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表1-3。

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之一,是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有人误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鼓励生育,导致了人口膨胀,这一认识并不全面。1953年,中国人口达到5.4亿,毛泽东、周恩来即提出要实行计划生育,以群众自愿为基础,采用渐进、平和的方式抑制人口增长。《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29条提到:

【“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12]】

人口出生率下降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政策固然能起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从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下降了3/4,使家庭不必要通过多生育子女来提高存活数量。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关注健康、增加健康投入,也使得人们拥有增进健康的知识。教育年限增加,使得初婚年龄推迟,中国妇女的初婚年龄到7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22岁左右,而主要发展中国家直至1990年前后才基本达到这个水平,妇女在生育决策上拥有了话语权。

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之二,是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性别平等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要一个社会还存在政治、经济权利方面的不平等,就都能够转化为性别的不平等。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提出:

【“女性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尺”。】

马克思主义把女性解放运动看作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认为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是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自己也就不能得到完全自由。

中国的女性解放,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社会革命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世界上性别平等、女性解放事业最彻底的国家之一,这是中国人力资本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新中国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明确在法律上规定妇女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追求平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为性别平等创造了社会环境,女性被纳入到国有和集体单位,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参与,全民所有制单位1949年女职工的人数为60万人,1977年增至2036万人[13],农村人民公社也实现了女性在各个行业普遍就业,使女性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地位。国家对扫盲活动的重视促使了广大农村妇女的角色的转变。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的设立,赤脚医生的推广,妇幼保健网、幼儿园、托儿所的建立,不仅切实保障了妇女健康,而且减轻了妇女在照顾子女和老人方面的负担,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学习和工作。妇女地位的提高,带来了生育率的降低。妇女所受的教育,使得妇女在生育方面自决性增加,生育率下降。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提高子女教育水平,并让妇女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活动,不但为家庭带来更多收入,也为家庭成员带来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妇女解放和人力资本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为什么新中国能创造人力资本跃升的奇迹?

新中国的头30年,在教育和健康事业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平均寿命从1949年前的35岁增加到1980年的68岁,出生婴儿死亡率从1950年约250‰减少到1981年低于50‰。

通常认为,医疗、教育水平的提高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但是,为什么新中国能够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迅速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呢?

首先是树立了平等优先的执政理念和社会风尚。美国学者、曾撰写《毛泽东传》的罗斯·特里尔说:

【“毛泽东的政府使新中国比旧中国在三种方式上有更多的社会正义:酬劳主要取决于工作而不再是出身或者土地和资本的占有,因此中国的产品分配成为世界上最为平等的分配方式之一,绝对贫困和死于身无分文的人极少。进步的基本手段——首先是卫生保健和初级教育——不再是只有少数人才可购买的商品。”[14]】

新中国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和社会公平的理念,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把有限的医疗、教育资源尽可能平均分配给全体人民,还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公共卫生运动、扫盲运动、基础教育等关系切身利益的工作,并且焕发出了无尽的创造力。其他一些没有经历这样社会革命的发展中国家,基层的组织能力不足,人民不能有效团结起来,又支付不起高成本、标准化的服务,导致基础医疗和教育的普及成为一个难题。

其次是采取了符合国情的低成本社会福利模式。我国在生产健康、教育等人力资本方面,大量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如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等,而不是主导西方社会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如专利药物、高科技诊断、高端的医学院、商学院教育等。劳动密集技术的采用符合中国当时的资源禀赋,实现了最佳的成本效益比。基于中国的经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医疗、教育等是劳动密集型程度极高的社会服务,在穷国中其相对价格和成本也比较低。与富国相比,穷国只需要较少的钱就可以提供富国要花多得多的钱才能提供的服务。

最后是群众运动与民主决策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运动是能够促成集体协作的方式,是一种社会资本。卫生领域的爱国卫生运动,教育领域的扫盲运动,实际上都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协作,而协作过程中普遍运用的人际互助模式,实际上比单纯依靠专业人员的服务模式更加节省成本,也更有利于因地制宜,增进社会团结,以满足人本身的发展需要。这与西方通过物质消费刺激个人需求的发展模式有根本不同,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江宇:强国先强身:新中国的健康奇迹

[1]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657.

[2]卫生部.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A].中共中央文件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9):228.

[3]卫生部原老干部局副局长张荫庭同志访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提供。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05-5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24-125.

[6]夏杏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05):110-118,128.

[7]毛泽东.对《人民日报》发表《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等文章的批语[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604.

[8]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N].红旗,1968-09-10.

[9]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上)[A].国情报告[第六卷2003年(下)][C].2012:12.

[10]李砚洪.赤脚医生:20世纪中国的温暖记忆[J].党史文苑,2008(11):49-51.

[11]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初级卫生保健——过去重要,现在更重要,http://www.who.int/whr/2008/zh/,第5页.

[12]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60(13):251-268.

[13]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J].社会学研究,2004(01):75-89.

[14][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00.

【江宇,察网专栏学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摘编自江宇《大国新路——中国道路的历史和未来》,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授权察网发布。】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6:34 , Processed in 0.02138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