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没有鸦片的“鸦片战争”

2019-11-27 03:15|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20302| 评论: 0|原作者: 土茯苓|来自: 香港《明报》

摘要: 上述教材以《基本法》序言第一句「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後被英國佔領」作序,又旨在探討鴉片戰爭成因,卻歪曲史實,對年輕人的國家認同造成惡劣影響。

沒有鴉片的「鴉片戰爭」

近日網上流傳香港某所中學的九年級(相當於中三)中國歷史科教材,主題是「為甚麼中英爆發鴉片戰爭」。有關教材把鴉片戰爭歸因於中英兩國出現「政治、貿易體制和司法制度衝突」,卻完全沒有提及英國向中國大量輸出鴉片的重要史實。有家長質疑教材內容偏頗,要求校方澄清。學校承認有關教材由該校教師準備,屬「額外補充材料」。學校指,教師在課堂有教授鴉片在戰爭中的角色以及鴉片的禍害與影響,因此即使補充教材並無提及鴉片,亦沒有偏離史實。

黃錦輝中史鴉片戰爭

「額外補充材料」並非失實的借口

有關教材是該校中史科的「每月閱讀材料」,獨立成章,旨在探討鴉片戰爭成因,不能以它是「額外補充材料」為借口來淡化任何失實或偏頗的地方。

這份教材共五大段。第一段以《基本法》序言作序,指香港在鴉片戰爭後被英國佔據,然後筆鋒一轉,帶出「為甚麼中英爆發鴉片戰爭」的命題。接續的四個段落,第一段說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推動資產階級不斷尋找和擴大新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於是對外擴張,決心打開對華貿易。

教材其餘三段都是集中批評清廷及其治下的中國:先指當時國家是小農與家庭手工作業結合的農業經濟——描述本身可說中性,但教材將之與經歷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平行對比,就造成了教材所謂的「貿易體制衝突」,掩蓋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性質。政治方面,教材形容清朝中國是專制的官僚政治,文化上不接受任何外國觀念,自視為天朝;對外是閉關鎖國,不容許國人與外商進行自由貿易。讀者可能認為,這些對清廷的批評有些道理,不過,放在「為甚麼中英爆發鴉片戰爭」的脈絡裏,只大談清朝中國的缺陷,避談英帝國對外侵略擴張的暴行,就是把戰爭責任放在受害者身上,輕輕放過帝國主義侵略者,儼然在傳授「因為中國太多缺陷,所以被侵略不可避免」的強盜邏輯,也是教材最後的思考題「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所引導到的「思考」。

然後,教材在第三段提到外國對華輸出的大呢、紗、鐘錶等對中國來說是無關重要的東西,相關稅收對清廷國庫收入作用不大(教材不忘語帶譏諷地補充一句,稅收「價值實比鴻毛還輕」),反觀「中國的茶葉、大黃、生絲、陶器都是全體外人的生活資料和賴以為生的東西。中國向外人開放廣州港是天朝的恩澤」。

這份教材連英國貨品在中國滯銷、中國貨品在英國受歡迎的事實,也要用不懷好意的語言包裝成中國的問題。一句「中國向外人開放廣州港是天朝的恩澤」更是令人氣憤:未知相關教師除了極盡挖苦中國之能事之外,會否向學生講述近一百年前在廣州發生的「沙基慘案」?1925年6月23日,英法士兵在位於廣州沙面的租界內以機槍掃射聲援上海工人的遊行隊伍,造成嚴重傷亡。今天廣州的六二三路以及珠江河畔刻上「毋忘此日」的沙基慘案紀念碑,就是見證著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的暴行。

教材最後一段全是批評清政府的「天朝」心態,「外國人不斷派使節來華,反而使得清政府更加傲慢」。最後結論是,「這種政治、貿易體制及司法制度的衝突,成為中英兩國之間發生戰爭的根源」。

毋忘此日
位於廣州珠江河畔的沙基慘案紀念碑

洗刷侵略者責任的強盜邏輯

上述教材聲稱探討鴉片戰爭根源,卻完全略去英國向中國大量販賣鴉片的史實,誤導學生。事實上,英國正是為了扭轉對華貿易的巨大逆差,向中國販賣一本萬利的鴉片,令大量中國人染上毒癮,為中國帶來嚴重的經濟、社會危機。1838年,道光帝讓各地將軍、督撫討論如何處理鴉片大量流入中國的問題,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明確表態支持嚴禁鴉片,獲道光帝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烟。翌年6月,林則徐到達廣東虎門,監督銷毁鴉片。虎門銷烟後,英國以此為借口侵華,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戰爭以中國失敗並割地賠款告終,中英雙方簽署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也是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的由來。

可見,連英國向華販賣鴉片的關鍵史實也略去,根本無法如教材所聲稱的那樣探討鴉片戰爭成因。教材粉飾英國對華侵略暴行,全篇只一次提到英國對華戰爭屬「侵略擴張」,其餘多處把西方列強形容為無害的「外國人」,來華受到清朝政府傲慢與不公的對待。教材在述及中國時則語帶不屑,連形容中國「地大物博」時,前面也要加上「號稱」二字,彷彿這不是事實一樣。

讀畢整篇教材,對中國歷史認識不足的年輕學生容易有錯覺,以為鴉片戰爭責在被侵略的中國身上,反而對侵華的英帝國主義者抱同情態度。校方回應傳媒時解釋,這份教材「讓同學從多角度甚或相反角度換位思考,以立體化地了解歷史事件」。須知多角度或換位思考並非顛倒事非黑白、傳授歪理的托詞——我們教導心智未成熟的中小學生不要盜竊,絕不會要求他們「換位」到盜匪的位置「思考」,鼓勵他們得出「盜竊也有道理」的結論吧?

問題教材削弱學生的國家認同

上述教材以《基本法》序言第一句「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一八四○年鴉片戰爭以後被英國佔領」作序,又旨在探討鴉片戰爭成因,卻歪曲史實,對年輕人的國家認同造成惡劣影響。

《基本法》規定了香港回歸之後的政治制度,以保障國家對香港政策的實施,是一國兩制的依據。教材以《基本法》為序,然後提出「鴉片戰爭責在中國」的歪理,結果就是在年輕學生心中削弱中國對香港擁有主權此一事實的正當性與合法性,誤以為英國殖民者「佔領香港有理」。

香港自六月以來的多場示威及暴力事件有眾多年輕學生參與,他們缺乏國家認同,而且有相當強烈的反中情緒,一些學生更打出港英旗幟及英、美國旗。從未經歷英殖時代的香港年輕人出現戀殖情緒,不少評論指這是源於教育出了大問題。上述中史教材只是冰山一角。

從正面看,類似的內容偏頗的教材不是第一天出現,此時卻陸續在社交媒體上曝光,反映部分學生家長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正視子女在校的學習,並就有問題的教材與校方交涉。

歷史的座標

林則徐銷烟的所在地虎門離香港很近,從西九龍站乘高鐵到虎門只需45分鐘左右,鴉片戰爭博物館就座落在當年的銷烟池旁邊,而海戰博物館則建在威遠炮台附近,兩館都是認識鴉片戰爭歷史的好去處。海戰博物館一隅展示著鴉片戰爭大事年表,最後展示的確實年份是1997年:香港降下米字旗,回歸中國。館方在1997年之後留下了一個空白年,並寫道:「今年,?年,讓我們從現實中探尋歷史的座標。」

這句話實在很適用於今年,2019年的香港。

 

銷鴉片烟池
虎門銷烟池遺址
IMG_3164
海戰博物館

(原文刊於2019年11月15日《明報》)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4 06:19 , Processed in 0.01617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