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揭露杨继绳制造的“周恩来销毁大饥荒证据”的重大谣言

2019-12-30 00:41|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9722| 评论: 0|原作者: 孙经先|来自: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

摘要: 在“饿死三千万”的制造和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恩来销毁大饥荒证据”的重大谣言在国内外广泛流传。这一重大谣言起源于杨继绳。

四 “人口减少3000万”的真实原因分析


在种种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确实出现了人口统计数据“1960年年底人口总数比按照正常时期计算应当达到的数字减少了约3000万”的现象。那么造成这种减少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经过研究,得到了以下基本结论:

1. 在1959年年底以前,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大跃进运动的发动,我国出现了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活动,至少有3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迁移到市镇,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62万人;

2. 在1959年以前,由于户籍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死亡漏报现象。根据1953年和1957年两次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估计出我国这一期间产生的死亡漏报人口约为750万人;

3. 由于我国经济出现重大困难,在1960年下半年到1963年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精简市镇人口运动,3000万以上的市镇人口被精简返回农村。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漏报户籍人口数1482万人。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这一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与实际人口数据出现了严重不符的现象,所以这一期间我国的人口数据必须调整【9】。这几年调整以后的数据如下:我国1956、1957、1958、1959、1960年的岁末人口总数分别为62219万、63564万、64618万、65295万、65666万,这几年的人口总数增长数分别为1128万、1345万、1054万、677万和371万。按照这些数据,我们对1960年年底人口总数减少的实际情况做一个分析。

如果以1958年年底调整后的岁末人口数为64618万为基准(以1957年为基准得到的情况基本相同),按照每年增加1199.5万人(1957、1958这两年调整后的人口增长数的平均值)计算,1960年应为67017万人。但调整后的1960年岁末数为65666万,实际减少数为1351万。这就说明,1960年年底的实际人口总数,比按照正常时期计算应当达到的数字减少了1351万。

这一数字中包括了这一期间少出生的人口数。我们看一下当时少出生的人口数是多少?下面是这一期间我国人口出生的数字:1956年到1960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总数分别为1976万、2166万、1905万、1647万和1389万【10】。

如果以1957、1958年出生人数的平均值2035.5万为基准,则1959、1960年两年合计少出生1035万人。这样,上述人口总数减少的1351万人中,扣除掉少出生的1035万人后,减少的数字约为316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周伯萍先生所说的“当年人口总数比正常时期约少3000万”这一数字做出如下的分析。

如果以1958年年底的岁末人口数为基准(以1957年为基准的情况基本类似),按照当时的户籍统计数据,1960年年底人口总数比按照正常时期计算应当达到的数字减少了约2953万。但是,这一数字必须扣除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减少:

第一方面原因,1958年年底以前存在着严重的迁移重报虚报户籍和死亡漏报现象,这些虚假户籍人口的户籍在1959年以后被清理;同时1960年开始的精简市镇人口的运动中又出现了迁移漏报户籍现象。在扣除了由这些原因造成的虚假减少的数字后,1960年年底实际人口总数比按照正常时期计算应当达到的数字减少了约1351万。

第二方面,1959年和1960年出现了出生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大约少出生了1035万人。在扣除这一数字后,1960年人口减少的数字约为316万。
这316万人大致上可以看成是1959年和1960年的超线性死亡人数。从这一数字中还必须扣除由于传染性疾病、严重自然灾害等多种非饥饿原因造成的超线性死亡人数,剩下的才是这两年由于饥饿原因死亡人数。

以上分析说明:周伯萍先生所说的当时全国人口统计数据比正常时期约减少3000万人,仅仅是人口统计数据减少数字,并不表示是实际人口真实减少的数字,由此更推不出“全国饿死人几千万”这一荒谬结论的。

这就充分说明了杨继绳的所谓“全国饿死人几千万”,是对周伯萍先生原意的重大篡改和伪造!

五  关于“周恩来销毁大饥荒证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陈国栋、周伯萍等人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对这一期间“饿死人的数量”进行“全国性的调查”,从他们调查所使用的人口统计数据中也根本推导不出全国饿死几千万的结论。所谓陈国栋、贾启允、周伯萍“三人受命”,进行了一次关于“饿死人的数量”的“全国性的调查”,“经汇总后,全国饿死人几千万”,从根本上就是一个莫须有的重大谣言。搞清了上述事实后,所谓周恩来销毁大饥荒“全国饿死人几千万”的证据,也就从根本上是杨继绳编造出来的重大谣言。

1983年前后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李成瑞先生说:“关于‘大跃进’和随后的经济困难时期的户口登记数字,长期没有公布。特别是由于这些数字中显示1960年全国人口比1959年净减1000万,所以当时把它作为绝密资料。直到1983年,国家统计局报请国务院批准,才将这些数字列入了1983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第一次向国内外公布了1949年到1982年户口登记的每个年度的人口数字”。【11】 

我们已经说过,陈国栋、周伯萍等人当时所使用的人口数据实际上与国家统计局1983年公布的人口数据是一致的。三年困难时期的我国户籍统计人口数据虽然当时没有公布,但是这些数据也绝对没有销毁,而仅仅是“把它作为绝密资料”封存起来。这些数据在1983年正式公布于世。这就是说,也根本不存在销毁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的事情。

周恩来总理这次销毁的仅仅是陈国栋等人这一次编制的《中央粮食调拨计划表》的表格。至于周总理为什么要销毁这一表格,周伯萍先生在他的回忆中做了明确的解释:周恩来总理担心“这张表如果泄露出去,可能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我国饿死了3000万人,那将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震动,国内外的反动派都将对我国进行疯狂诬蔑;不明真相的人们也将敌视我们。总理当即决定,把这四份材料全部销毁,并嘱咐徐明同志立即执行。”这仅仅是一种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而采取的一种保密措施。

1983年以后的事情发展完全证实了周总理的担心是正确的。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人口数据之后,在国内外立即就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我国“饿死三千万”的重大谣言,并且这一谣言持续传播长达三十年之久。周总理的担心完全成为现实。

六  小 结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杨继绳对周伯萍先生采访的事情小结一下了。

周伯萍先生本来的真实意思是:1961年,周总理设计了一张“中央粮食调拨计划表”,“从这张表上能够一目了然地反映出省、区间粮食调拨和国务院粮食收支的情况。”然后“周总理嘱咐陈国栋同志立即组成一个三人小组”,“编出了一份‘全国粮食调拨计划表’”。“总理审阅后,发现报表中的当年人口总数比正常时期约少3000万。”,他“认为这张表如果泄露出去,可能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我国饿死了3000万人”,当即决定销毁。

就是这样一件事情,经过杨继绳的“采访”以后,就变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情:

1961 年底,陈国栋、贾启允、周伯萍“三人受命”,进行了一次关于“饿死人的数量”的“全国性的调查”,调查结果“经汇总后,全国饿死人几千万”。周恩来总理看了以后说“不要外传,立即销毁”,周伯萍等人销毁了。

不仅如此,杨继绳还信誓旦旦的说:他“专门到周伯萍家,以上说法得到了周伯萍的确认。”

杨继绳就是通过这样的采访,编造出了这一重大谣言,在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美国之音》、《炎黄春秋》等媒体上广泛传播,并且把这一重大谣言强加到周伯萍先生身上。

当着杨继绳编造这一重大谣言的时候,也许他认为周伯萍先生已经去世,这件事已经死无对证,人们只能相信他的说法。但是他根本没有想到,周伯萍先生在生前留下一本回忆录。在这本回忆录中,周伯萍先生以严谨的语言叙述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情况。这就为后来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非常宝贵的真实记录。正是这份宝贵的记录,帮助我们揭穿了杨继绳制造的谣言。

杨继绳显然也没有想到,周伯萍先生的儿子周轩进先生也发表了文章,澄清了杨继绳的伪造。周轩进先生说:“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大饥荒时期的全国饿死人的统计数据。”“爸爸绝无可能对任何采访者公布什么饿死人数。即使是确实采访过爸爸的杨继绳,公布的对爸爸采访记录中,也借爸爸之口,参杂了一些他自己的‘合理’推论。”【12】

通过这件事情,一切善良的人们就应当了解杨继绳的所谓“采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既然他可以通过对周伯萍先生的采访,肆意歪曲周先生的原意,用篡改、伪造的手法编造出“周恩来销毁大饥荒证据”的重大谣言,并把它强加到周伯萍先生身上,那么他在《墓碑》中所叙述的那些“采访”究竟有多大的可信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注 释:
【1】杨继绳:《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再答孙经先对《墓碑》的指责》,《炎黄春秋》,2013年第12期。
【2】杨继绳:《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就大饥荒年代的人口问题与孙经先商榷》,《纽约时报中文网》,2012年9月17日。
【3】关于这件事,杨继绳在接受《美国之音》访谈时有更为详细的叙述。《美国之音》2013年1月13日的网页载有他同访谈者李肃的对话——美国之音:《解密时刻: 大饥荒——周恩来下令毁证》,见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article/1583085.html
【4】周伯萍:《粮食部12年记事》,蓝天印务商社,2008年出版;转引自华新民:《关于大饥荒时期人口变动的新资料》,原载《华夏文摘》,见
http://tieba.baidu.com/p/2745069525本文关于周伯萍先生的回忆均引自同一资料
【5】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559、1562页。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389页。
【7】见http://www.gov.cn/test/2005-06/08/content_4789.htm
【8】华新民先生在《关于大饥荒时期人口变动的新资料》一文章中也认为“当时粮食部和国家统计局掌握的人口减少状况同二十多年后国家公布的数字大体上是一致的,或者毋宁说,1983年国家经中央批准正式公布的那几年的人口数字还是沿用二十多年前统计部门所收集到而一直没有公布的资料。”在这个问题上他同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华新民先生的文章载《华夏文摘》,见
http://tieba.baidu.com/p/2745069525
【9】以上结论的详细论证和这一时期人口数据调整的方法和调整以后的数据,均见孙经先:《关于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1959-1961)》,《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3年第4期,17-198页。
【10】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公安部三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第268页。我们没有对出生人数进行调整。
【11】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二期。
【12】周轩进:《先父周伯萍周年祭——<白金婚风雨情>续记三》,参见《中华魂》网站。

1.webp (24).jpg
【作者简介】孙经先,徐州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石油大学兼职教授,全国非线性泛函分析学术会议联络组成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2:43 , Processed in 0.013362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