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一一五)

2020-1-31 03:28|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20926| 评论: 1|原作者: 泼墨梧桐

摘要: 避实击虚,兵法之道,当敌方在上甘岭一线布防重兵和密集火力时,怎么打破僵局?秦基伟和15军选择了从西方山方向,使用始终按兵不动的44师率先发起攻击,以攻代守,于是,在上甘岭以西20公里的西方山391高地,打响了整个上甘岭大反攻阶段的第一枪。

避实击虚,兵法之道,当敌方在上甘岭一线布防重兵和密集火力时,怎么打破僵局?秦基伟和15军选择了从西方山方向,使用始终按兵不动的44师率先发起攻击,以攻代守,扯动上甘岭一线猬集的敌军,为上甘岭方向的我军反击创造条件。于是,在上甘岭以西20公里的西方山391高地,打响了整个上甘岭大反攻阶段的第一枪。


在15军的历史上,44师要比45师资格更老,战斗力更强,是军里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师,他们明白,敌人同样明白,美军选择上甘岭方向而非西方山方向作为突破口,肯定有这个因素,然而,上甘岭的战斗规模早已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既然美军在这个方向选择防御,志愿军就要主动进攻了。44师师长向守志选择的攻击目标,是西方山当面的391高地,敌军占领的391高地位于第44师阵地前方,当时由韩军第9师(也就是那个“白马师”)防守。


391高地位于铁原东北十公里,山势狭长孤立,南北两座山峰,形若驼峰,距志愿军一三零团主阵地发利峰仅2000米,严重威胁着十五军与三十八军的结合部。对美韩军而言,391高地是至关重要的前哨阵地,一旦失守,在正面九公里范围就再无险要可凭。1952年10月12日,44师以配属的87团3营的两个步兵连400人为攻击部队,曾经对391高地发起了一次成功的攻击,攻击部队于11日晚上潜伏在391高地北坡的草丛中,整个白天一动不动,到晚上突然发起攻击,一举全歼高地守军170人,在这次进攻战斗中出现了我军著名的战斗英雄——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邱少云烈士,前文已经详细叙述过了。


但在攻克391高地后,我军又选择了主动撤离部分高地,并未选择全部固守,这是因为当时上甘岭战役还未爆发,391高地孤悬于我军高地群外,不利固守,布防的话会遭到较大的损失,因此当时44师选择了主动撤离地势不利的391高地南峰,而占领了北峰布防。然而,当上甘岭战斗爆发十几天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美伪军的连续攻击已经表明他们的主攻方向是上甘岭,这种情况下,391高地的争夺虽然还要付出较大代价,但这种争夺必然能够牵扯大量敌军兵力、火力、减轻上甘岭正面的压力,特别是为我军即将开始的大反攻创造条件,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1952年10月24日黄昏,志愿军再次使用潜伏战术攻击391高地南峰,时任潜伏部队指挥员曾纪有的回忆写到:“指挥部决定派一支部队秘密潜入敌军后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时,一旦进攻时间到,迅速抢占391高地。曾纪有所在的一排担起了这个重任。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军阵地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1排52名官兵(本为48人,上级临时增加4名医护及话务人员)浑身插满芦草匍匐前进,三小时后,部队静悄悄地进入预定地点,我军炮弹也停止了。


这次潜伏是在敌军阵地后侧,为什么是后侧?


因为391高地北峰已经被我军占领,北峰与南峰之间距离不会很长,无需潜伏(可能也无法潜伏),但派一支小部队到南峰后侧潜伏,进攻开始后,就能趁敌军防备北峰我军正面进攻时,出其不意从后路一举拿下敌军阵地。


为什么潜伏部队只有一个排?


因为南峰上驻守的敌军不会还是一个加强连,很可能只有一个排或稍微多一点。我军一个排潜伏攻击就够了,人多了反倒容易暴露。张嵩山写的《解密上甘岭》第六章中,提到过志愿军进攻391高地是“第87团先上,兵力不大,一个排一个排地攻,攻克后再一个班一个班地守,少用兵,主要用炮火砸他们。”


潜伏攻击很成功,高地上的伪军约一个排很快被全歼,然而敌人整连整连的反扑同样凶狠,在连续的反扑中,曾经有志愿军一个步兵排与敌在阵地上展开白刃战,肉搏中全部战死、阵地失守的情况,惨烈情况触目惊心。


拼杀到23日,我军87团东调上甘岭准备大反攻,44师拿出自己的132团,接着在391高地上与敌人接着干!几天之后,当面守备的伪军51团伤亡过大,只得撤离阵地,敌人被迫把作为整条战线预备队的美军步3师拉上来一个65团,与我军继续争夺391高地。27日夜晚,美、韩军正在交接阵地,一片混乱,我军侦察兵敏锐发现了情况,两个步兵排一枪不开,挺着刺刀猛扑上来,一场恶战,再次夺了高地南峰。  


几小时后,美三师便与韩九师各出一个连联手反扑。可是敌人刚把南峰夺到手,第四十四师原先准备用来对付美军机械化突击的炮群,轰轰隆隆地就将炮弹倾泻过来。连续3天炮击,将美三师炸懵了。  


一个叫亚当斯的副排长被俘时说:“你们的炮弹打起来没个数。我们的许多兄弟被炮震得精神失常。被炮轰得实在受不了了,有个弟兄就问排长,是否可以离开这座山。迷迷糊糊的排长像忽然被提醒了,大呼一声:‘OK,走吧!’就呼呼啦啦全往山下跑。”   


第四十四师的钳制战,造成西方山全线吃紧,美九军被迫将打残撤下上甘岭的美七师,不经休整就调往金化、铁原一线布防,以备第四十四师由此突破其金、铁防线。同时,还从上甘岭抽走5个炮兵营,加强对西方山正面防御。美九军的这一剜肉补疮之举,大大减轻了第四十五师在上甘岭的压力。  


上甘岭战役结束时,第四十四师对391高地的争夺还未结束,反复攻守到11月30日,才完全控制住391高地,歼敌4000余人。391高地一丢,美韩军无险可守,被迫后退,志愿军将防御阵地整整前推了11公里。可以说,这个高地虽然只有几平方公里大,但是打下它,利益却不小。  


志愿军总部为此而兴奋不已,连续通令表彰第四十四师不仅有效牵制了敌人,成功地保障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平康地区的防御态势。


这里是网上找到的,对391高地争夺战的一份非常详尽的介绍和说明:有人在网上利用白马山、391高地都是韩9师防守这一点,有意将391高地争夺战和白马山之战混为一谈,又将白马山之战与上甘岭战役联系在一起。说上甘岭战役是美军为解白马山之危,采取的围魏救赵之策。


最后的结果是双方打了平手,志愿军没打下白马山,联合国军没拿下上甘岭,但双方都达到了保住自己阵地的目的。这个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前面已经说过,夺取391高地是44师师长向守志自行决定的秋季战术反击目标,与白马山之战无关。


10月12日第一次攻打391高地时上甘岭战役还没爆发,所以当时与上甘岭战役也无关。后来为了策应上甘岭战役,44师加大了争夺391高地的力度。最终在11月底完全占领巩固了391高地。38军争夺白马山之战在1952年10月15日就结束了。而上甘岭战役是在10月14日开始,11月25日结束的。


有人在网上对我军占领391高地后,将战线前推十公里表示质疑。他们拿出391高地距一三零团主阵地发利峰仅2000米这个数据,说我军占领391高地最多把战线前推2、3公里而已。


这些人其实是故意忽略“对美韩军而言,391高地是至关重要的前哨阵地,一旦失守,在正面九公里范围就再无险要可凭”这个情况,也就是说,丢掉391高地,美韩军在这一地区的防线就会因无险可凭而被迫后撤8、9公里。


所以,我军占领391高地后将战线前推十公里是毫无疑问的。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iou 2020-1-31 14:22
向新中国最可爱的人致敬!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9:38 , Processed in 0.05350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