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学点马克思主义(十四)—— 转形问题

2020-2-13 15:21|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87195| 评论: 6|原作者: 红色中国网理论编写组

摘要: 如果仔细考虑,就会发现,马克思所计算的生产价格并不完全正确。在表二中,最终产品是按马克思的生产价格计算的。但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各自购买的商品却仍然按价值计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学点马克思主义(十四)—— 转形问题

 

红色中国网理论编写组

 

上一期学点马克思主义中讲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之间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会导致各个行业之间剩余价值率趋同;但是各个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尽一致。这样,如果各个行业的产品都按价值来出售,就会发生不同行业的利润率(每单位资本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有高有低的情况。这时,资本就会从利润率低的行业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这种流动会压低原来利润率高的行业的产品价格、抬高原来利润率低的行业的产品价格,导致价格偏离价值。当利润率完全平均化以后形成的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价格;因为利润率平均化而引起的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说的转形问题

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数字例子来说明转形问题。假设一个简单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型,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用于工人的必需消费品,我们称之为工资品,另外一种商品用于生产资料,我们称之为资本品。假设一开始所有的商品都按价值出售,两种商品各自投入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各自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价值、利润率如表一:

 

表一 两商品资本主义经济(商品按价值出售)

 

资本品

工资品

合计或平均值

不变资本

200

100

300

可变资本

100

100

200

剩余价值

100

100

200

总价值

400

300

700

单位价值的价格

1

1

1

利润率

33.3%

50%

40%

 

       在表一中,资本品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2:1),工资品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1:1)(可以设想资本品部门代表的是重工业部门,而工资品部门代表的是农业和轻工业部门)。两个部门投入的活劳动都是200,剩余价值率都是100%;所以,在200单位活劳动中,100单位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资本家花费等量的可变资本),另外100单位是工人所生产的超出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

       严格来说,利润率应当用剩余价值除以资本家投入的全部预付资本。这里,我们忽略资本周转的问题,假设预付总资本等于资本家实际使用的总资本(相当于假设资本周转率为1)。这样,利润率就可以用剩余价值除以总资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来计算。计算结果,如果两个部门的产品都按价值出售,那么,资本品部门的利润率将是33.3%,而工资品部门的利润率将是50%。因为假设所有商品都按价值出售,所以每单位价值所对应的商品价格现在都是1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当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不一致时,资本必然要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直至利润率平均化。所以问题就在于,怎样计算利润率平均化完成后所形成的生产价格,并解释由此形成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做了计算生产价格的尝试。我们在这里先介绍马克思所计算的生产价格,然后再说明为什么马克思所计算的生产价格是不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的设想是这样的,当利润率平均化完成后,所有的资本家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当商品按价值出售时,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是40%。如果资本品部门和工资品部门的资本家都得到社会平均利润率,由此可以算出,资本品部门的资本家将得到的利润为总资本300 * 40% = 120;工资品部门的资本家将得到的利润为总资本200 * 40% = 80。由此得到的结果可以概括在表二中:

 


表二 两商品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计算的生产价格)

 

资本品

工资品

合计或平均值

不变资本

200

100

300

可变资本

100

100

200

利润

120

80

200

生产价格

420

280

700

单位价值的价格

1.05

0.933

1

利润率

40%

40%

40%

 

       在表二中,两个部门的资本家各自得到社会平均利润率以后,资本品部门的总生产价格是420,比总价值多了20,单位价值的价格变成了1.05;工资品部门的总生产价格是380,比总价值少了20,单位价值的价格变成了0.933。但是,总生产价格仍然等于总价值(都是700)。此外,总利润仍然等于总剩余价值(都是200)。转形以后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仍然等于转形前的社会平均利润率(都是40%)。马克思据此认为,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并不改变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结论。在整个经济中,商品总量仍然按价值出售,资本家的总利润仍然来自于总剩余价值(也就是来自于工人的剩余劳动)。唯一的变化,是一部分剩余价值(在表二中,20单位的剩余价值)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工资品部门)再分配到了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部门(资本品部门)。

       但是,如果仔细考虑,就会发现,马克思所计算的生产价格并不完全正确。在表二中,最终产品是按马克思的生产价格计算的。但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各自购买的商品却仍然按价值计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按生产价格计算后,资本品的价格上涨了,从而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了,那么资本家所需要投入的不变资本应该也要上涨。另一方面,按生产价格计算后,工资品的价格下降了,这样如果工人的实际工资不变,资本家就可以支付更低的劳动力价格,从而资本家所需要投入的可变资本也会发生下降。这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需要重新计算。由此计算得出的结果见表三:

 

表三 两商品资本主义经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马克思生产价格计算)

 

资本品

工资品

合计或平均值

不变资本

210

105

315

可变资本

93.3

93.3

186.6

利润

116.7

81.7

198.4

生产价格

420

280

700

单位价值的价格

1.05

0.933

1

利润率

38.5%

41.2%

39.6%

 

       表三中,两个部门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最终产品的价格都按马克思的生产价格计算,利润则用最终产品的总价格减去总成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来计算。但是,这样计算以后,就会发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又发生了不一致。资本仍然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资本品部门)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工资品部门)。此外,社会平均利润率也从原来的40%变成了39.6%。这样,就必须重新计算新的利润率平均化完成以后的新生产价格。如果仍然按照马克思的思路,按照新的平均利润率(39.6%)来重新计算两个部门的资本家各自应得的利润,然后重新计算生产价格,由此而得出的生产价格可以称之为第二次转形后的生产价格(马克思计算的生产价格是第一次转形后的生产价格)。计算结果见表四: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井冈山卫士 2020-2-14 04:57
毛经天: 但以工资来衡量有效劳动时间的劳动价值论 已经沦为对特权的辩护。
对,在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未来革命后可能出现的官僚集团),所谓干部的劳动更复杂,也是为特权辩护的工具
引用 毛经天 2020-2-14 04:18
但以工资来衡量有效劳动时间的劳动价值论 已经沦为对特权的辩护。
引用 远航一号 2020-2-14 04:16
井冈山卫士: 从数学角度看,马克思的解答“不完全正确”的原因如下。马克思认为,转型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如下三个条件,第一,利润率平均化,第二,商品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 ...
有道理
引用 水边 2020-2-14 02:45
是的,利润平均化这个条件在逻辑上地位更重要,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这两个东西少一个,不影响劳动价值论的大局。
引用 井冈山卫士 2020-2-14 01:36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门炮需要测定目标的方位,但两个前沿观测组报出了不同的测量结果。这样,对于一个目标就有两个坐标,这就是“过度识别”。但这门炮只有一发炮弹,要么只根据一个观测组的结果射击,要么取两个坐标的某种平均。但无论如何,都会忽略部分真实信息,因此不可能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不过,经验上讲,只要目标在炮弹杀伤范围即可。就转型问题来讲,只要得出的结果不至于有重大误差,劳动价值论都可以为我们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作出重要指导。毕竟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观效用价值论永远走不出人的主观世界(只能幻想自己有门炮)。所以有误差不可怕,认识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才能科学地运用劳动价值论为革命的政治目标服务。
引用 井冈山卫士 2020-2-14 01:27
从数学角度看,马克思的解答“不完全正确”的原因如下。马克思认为,转型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如下三个条件,第一,利润率平均化,第二,商品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第三,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假设一国共生产N种商品,则需要求的N个部门各自的价格转化系数(N个未知数)以及一个平均利润率,共N+1个未知数。第一个条件提供每个部门的价值转型方程(N个方程),第二,三个条件各提供一个方程,因此共有N+2个方程。用N+2个方程去解N+1个未知数,条件比问题多,条件之间会出现冲突,这在数学上叫“过度识别”问题。

查看全部评论(6)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8 19:41 , Processed in 0.03499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