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学点马克思主义(五十)——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2020-4-5 07:15|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375852| 评论: 2|原作者: 红色中国网理论编写组

摘要: 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学点马克思主义(五十)——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红色中国网理论编写组

 

下面这篇文章原是20166月为一个进步小组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准备的读书笔记。在这篇读书笔记中,主讲人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批判了当前资产阶级学术界的两大思潮(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主讲人着重介绍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即马克思对唯物辩证法的应用);特别指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服从于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的“自然历史过程”。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读书笔记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的后半部分,马克思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说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概括来说,就是唯物辩证法,即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为指导的方法论。在这一篇读书笔记里,我们要较为详细地讨论一下唯物辩证法与目前流行的各种资产阶级方法论、认识论(以及受他们影响的各种小资产阶级理论思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资产阶级污蔑马克思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编造说,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是抄袭黑格尔的(《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6月第1版,以下简称中文版,第20页,“德国的评论家当然大叫什么黑格尔的诡辩”)。没落的中国自由派的理论家们,自然也只懂得鹦鹉学舌。有一个叫周舵的,自命是“科学哲学”的传人,去年(2015年)就写了三篇文章,要“证伪共产主义”,其中便说,“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大厦,就是建立在黑格尔的经院哲学式的玄想式‘方法’之上” (见下一期“学点马克思主义”)。

在第二版跋中,马克思这样说明了自己的理论方法与黑格尔的理论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24页)。

 

这里,马克思以概括的语言说明了哲学唯心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唯心主义认为,观念(意识)是第一位的,现实事物(外部世界)是第二位的,观念创造了现实事物,现实事物不过是观念的表现。与唯心主义不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现实事物)是第一位的,观念(意识)是第二位的,观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外部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后现代主义、实证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粗心的读者(尤其是政治上进步的粗心读者)初次读到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的区别时,可能简单地认为,唯心主义显然是荒诞不经的,认为这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唯心主义在哲学上有长期的传统,一直是各个剥削阶级和压迫阶级所信奉的主要的哲学派别。历史上,唯心主义主要是采取宗教的形式(即所谓“客观唯心主义”)。近现代以来,唯心主义往往是采取“主观唯心主义”的形式(十七世纪的法国思想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就是说,因为我思考 —— 所以我不怀疑,所以我才存在;也可以说,只有我所相信的,才是真实的)。在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当世界革命处于暂时的低潮和失败时,大批原小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者”、前“马克思主义者”、“后马克思主义者”们)往往会在唯心主义中寻找自己的精神避难所。在欧洲思想史上,从卢卡奇、葛兰西,到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都是革命失败的产物,在唯心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他们在政治上的代表,即“欧洲共产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派别堕落为改良主义,又从改良主义走向瓦解和灭亡。

目前,在资产阶级学术界的人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学批评等)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后现代主义思潮,这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当代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许多以进步学者面目出现的小资产阶级左派学者实际上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俘虏。很多左派积极分子,在斗争实践中,也往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受到了唯心主义的影响。

在资产阶级学术界的“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占统治地位的是所谓“实证主义”或“经验主义”。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孔德主义”:“巴黎的《实证论者评论》一方面责备我形而上学地研究经济学,另一方面责备我 —— 你们猜猜看!—— 只限于批判地分析既成的事实,而没有为未来的食堂开出调味单(孔德主义的吗?)”(《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19页)。

这里说的孔德,是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一般认为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以及“实证主义”方法的创始人。

实证主义(经验主义)标榜自己是“实证”的,不是“规范”的,是从“经验材料”出发的,而不是从“价值观”出发的,是“价值中立”的,因而也是没有阶级性的。所谓“经验材料”就是所谓“感知”,也就是人的感官体验(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总和。按照实证主义的观点,科学的任务就是从“经验材料”或“感知”出发,归纳出看似合理的假设,再通过实验的或者统计的方法对已有的假设进行验证,由此而获得的结果(如果原有的假设被实验或统计过程所“验证”)便是经过经验证据验证了的“实证真理”。

表面上看起来,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似乎与辩证唯物主义所主张的认识过程 —— 从实践出发,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将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再获得新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新的理性认识,再将新的理性认识应用于新的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 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差别。事实上,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家一般也确实是在研究过程中不自觉地应用着唯物主义。优秀的自然科学家甚至还往往是唯物辩证法的不自觉应用者(比如目前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优秀的科学家就是这样)。

从哲学上来说,特别是就认识论(即关于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根本观点 —— 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真理是否存在?)来说,实证主义的根本局限便是不承认在人的“经验”或者“感知”以外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比如,现代自然科学公认,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唯物主义认为,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本来就存在了,并且已经存在几十亿年了;这个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不过在现代以前没有被人类所认识罢了。对于人类出现以前地球早已存在这一事实,实证主义者一般情况下也是承认的。但是,当他们被刨根问底的时候,实证主义者还是会坚持,地球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这不过是根据现有的“经验证据”;对于古代的、现代自然科学以前的人类来说,因为没有这样的“经验证据”,因此“地球在人类产生以前是否存在”对于那时的人类来讲,不过是个“形而上学”的问题。

与马克思主义即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形而上学”(指孤立地、静止地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同,实证主义者所说的“形而上学”指的是一切不能为直接“经验”(直接观察)所证明的东西。换句话说,实证主义只承认“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只承认现象,而不承认在现象背后起作用的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所以,在实证主义者看来,价格、供求关系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所以是“真实”的,而包含着人类的抽象的无差别劳动的“价值”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就是“形而上学”。

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在事实上为唯心主义敞开了后门。按照后现代主义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实际上都是一定的价值观以及一定的“身份”立场(性别、种族、民族、阶级等)的产物。显然,没有任何脱离了具体的人的“经验”和“假设”,同样也不会有任何生存于真空中、没有任何价值观和“身份”立场的具体的人。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经验”、“假设”不是一定的价值观、一定的“身份”立场的产物。

因为实证主义拒绝承认、不敢承认“经验”以外有客观存在,因而也就不能否认(或者至少不能有效地驳斥)他们的“经验”以及从经验中得出来的“假设”、“实证真理”必然都是一定的价值观、一定的“身份”立场的产物,并且仅仅是这样的产物。既然是这样,那么也就不存在客观真理;或者说,一切真理都是以人们的一定的价值观、一定的“身份”立场为转移。简单地说,一个人想要什么样的“真理”就可以有什么样的“真理”。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资产阶级的实证主义固然不是什么“价值中立”,而是有着明确的阶级性的。但是与后现代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实证主义的阶级性,但是决不否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因而也决不否认客观真理。不仅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是人类社会,就其基本运动规律来说,也依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说,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就存在;而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就可以不存在。无论“无产阶级立场”还是“资产阶级立场”都是客观存在的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在人们思想意识上的反映。

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之所以是资产阶级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为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辩护,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16页)。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只不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否认资本主义社会也像以往的一切社会形态一样必然要经历从产生、发展直至走向灭亡的过程。这是资产阶级社会科学“不可逾越的界限”。只有无产阶级 —— 代表人类未来而不是现在和过去的阶级 —— 才能突破这个界限,并用自己的革命实践来实现并证明资本主义不过是“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这一客观真理。

 

《资本论》的“辩证方法”

1872年,《资本论》第一卷俄文版出版以后,有一个叫伊··考夫曼的人撰写了一篇题为“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观点”的文章,发表在彼得堡的《欧洲通报》上。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马克思用很大一段篇幅引用了考夫曼的评论文章,然后总结说:“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并且在考察我个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时又抱着这样的好感,那他所描述的不正是辩证方法吗?”(《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23页)

让我们来看一下,经考夫曼介绍、又经马克思所肯定的“辩证方法”: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仅是在这些现象具有完成形式和处于一定时期内可见到的联系中的时候支配着它们的那种规律。在他看来,除此而外,最重要的是这些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他一发现了这个规律,就详细地来考察这个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后果 ...(《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20页)

 

所有的关于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研究,首先必须要从一定的现象出发,“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接下来就是要发现“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这时,首先看到的是“在这些现象具有完成形式和处于一定时期内可见到的联系中的时候支配着它们的那种规律”。即使是好的实证主义者,做到这一步,往往就以为大功告成了。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真正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最重要的是这些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23页)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毛主席是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著作中,毛主席一开篇就以战争的规律为例说明了怎样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这种认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战争的规律 —— 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革命战争的规律 —— 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 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战争 —— 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不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

 

革命战争 —— 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在一般战争的情形和性质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质。因此,在一般的战争规律之外,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不懂得这些特殊的情形和性质,不懂得它的特殊的规律,就不能指导革命战争,就不能在革命战争中打胜仗。

 

中国革命战争 —— 不论是国内战争或民族战争,是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之内进行的,比较一般的战争,一般的革命战争,又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特殊的性质。因此,在一般战争和一般革命战争的规律之外,又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不能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打胜仗。

 

所以,我们应该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也应该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最后,我们还应该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12月)。

 

这里,毛主席探讨的是战争的规律,但是毛主席这里所讲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所讲的方法是完全一致的。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首先,就要“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也就是要充分地了解事物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然后才能认识这一事物的规律,才能知道如何去做。在战争时期,只有这样,才能打胜仗。在今天的条件下,只有充分了解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了解了它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才能掌握阶级斗争的规律,无产阶级才能在斗争中不断地削弱资产阶级直至战胜资产阶级。

 

“自然历史过程”

考夫曼接下来说:

 

马克思竭力去做的只是一件事:通过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一定的社会关系秩序的必然性,同时尽可能完善地指出那些作为他的出发点和根据的事实。为了这个目的,只要证明现有秩序的必然性,同时证明这种秩序不可避免地要过渡到另一种秩序的必然性就完全够了,而不管人们相信或不相信,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这种过渡。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 ...(《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20页)

 

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秩序”都要依赖于一定的“出发点”和作为根据的“事实”。这些出发点和作为根据的事实就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秩序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对于马克思来说,这些历史条件首先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方式和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现有秩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方式和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必须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一种“社会关系秩序”就不可避免地要过渡到另外一种“社会关系秩序”。从长远的历史观点来看,这种过渡是必然的,“不管人们相信或不相信,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这种过渡是一个“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正如人类以往的一切社会形态一样,资本主义也是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而存在的,这些历史条件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马克思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去研究和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样,他只不过是极其科学地表述了任何对经济生活进行准确的研究必须具有的目的 ... 这种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23页)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自然界的还是人类社会的)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现在的“存在”都包含着否定自身、走向自身反面的条件和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版第24页)。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敌人的强大、红军的弱小,这都是当时的基本事实;但是这些基本事实,是依赖于一定的、历史的因而是暂时的条件而存在的。随着这些历史的、暂时的条件发生变化,原来的一些基本事实就逐步地走向自身的反面,红军就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以武装的革命战胜武装的反革命。

今天,资产阶级的强大、无产阶级的弱小,也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这些眼前的基本事实,就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在哲学上就属于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在政治上,我们的眼前就会一片漆黑,就找不到前途,就陷入悲观主义、失败主义,直至完全堕落下去;或者经过小资产阶级冒险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曲线,最终还是不免于悲观、失望、消极,最后消沉下去。

资产阶级的强大、无产阶级的弱小,这既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也是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基本事实。从认识方面来说,重要的是要努力寻找、认识并且分析现存社会赖以存在的那些基本条件,然后努力了解它们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了解它们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由此来了解原来强大的如何可以被削弱、原来弱小的如何可以变得强大,然后在这样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胜利的信心。

 

 

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一个幽灵 2023-1-17 22:21
看这篇文章想起了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里面也是反驳“最新实证论的诡辩”
引用 蒸馏水 2022-8-15 09:29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是因为辩证法相信基本事实是依赖于一定的、历史的、暂时的条件而存在的。资本主义的存在也是基于这样的条件,所以资本主义不是社会的终点,终有灭亡的一天。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6:25 , Processed in 0.01526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