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毛主席和林彪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碰撞

2020-5-14 12:51|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20660| 评论: 2|原作者: “红旗还能打多久?”

摘要: 一帆风顺时,每个人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你的意志不需要接受太大的考验。而真正的革命者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失败中锤炼而成,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他的理想和意志,即使战斗至最后一人,也仍然是顽强的堡垒。

  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少年林彪之烦恼——“红旗能够打多久”?

  林彪,最年轻的开国元帅。出身名校,从井冈山到天安门,紧跟毛委员脚步,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用现在人的眼光看,简直就是个天才,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但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一贯正确。林彪这位小鲜肉,刚刚入左时也遇到了不少思想困惑。在面临一些挫折和失败时,也有过怀疑和动摇,甚至发出了“红旗能够打多久”的疑问。

  这像话吗?这和一个普通的左壬有什么区别?而且还有毛委员的指导,这林彪是不是也太没出息了点?

  有此疑问不要紧,我们先来看看林彪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0年初,林彪刚刚22岁,已经是红四军独挡一面的纵队司令员,极富打仗天分。可在毛委员眼里,他还是个娃娃。放到现在,也就是1997年出生刚大学毕业的小伙。

  由于过去一年红四军在军事上接连失败,林彪本人因为军事上的失误还被朱德给予记过处分,军队内部又有关于建军原则的巨大分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毛委员甚至被排挤出了红四军前委。作为毛委员小迷弟的林彪自然非常郁闷。

  这里有必要插播一则感人的故事。

  一九二九年五月底至六月初,红军召开前委会议,会议上就党对军队的领导发生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红四军内是否仍要设立军委。

  因为当时红四军的军事指挥权在以毛委员为首的前委手中,陈毅等人认为前委“管的太多”,“权力太集中”,是“书记专政”,有“家长制”,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军事指挥就应该权力集中,再设置军委根本没有必要,还会分权。

  由于猪队友跟不上节奏,气得毛委员一度以书面提出辞职。而林彪小朋友却眼睛雪亮,他专门给毛委员写信说:

  “你今天提出的你个人离开前委的意见,我非常不赞成。……党里要有错误的思想发生,你应毅然决心去纠正,不要以不管了事。在中央未派人代理你以前,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6月14日,毛委员给林彪回了封信,系统地对红四军内的争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毛委员说:“你的信给我以很大的感动,因为你的勇敢的前进,我的勇气也起来了,我一定同你及一切有利于党的团结和革命的前进的同志们,向一切有害的思想、习惯、制度奋斗。”

  看看,妥妥的革命友谊呀,羡慕不羡慕?当同志遇到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小看了相互鼓励的作用。

  话又说回来,风华正茂的小鲜肉林彪,抱着极大的热情加入革命队伍,立志干出一番事业。他曾有过大放异彩,却也不乏黯然失色。当革命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他动摇了。

  1930年元旦的时候,他又给毛委员写了一份信。他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持悲观态度,对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缺乏信心,反对毛委员提出的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并建议采用流动游击的方式来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力。

  这封信也反映了党内和军内不少人的看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毛委员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横空出世。

  普通的战士或干部有悲观情绪尚可以理解,但是身为红军高级指挥员林彪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理想的革命总是浪漫主义的,而现实的革命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群众不是你振臂一呼便云集响应,往往需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并且可能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成效。

  面临黑暗的现状,大部分群众没有奋起抗争,而是忍辱负重。这些都和书上讲的不太一样。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是每一个小鲜肉从理论走向实际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历史上的革命家是那样的天才,在他们面前似乎就没有什么困难,革命就这样在一群英雄人物的带领一路斩妖除魔高歌猛进。而当下的自己,却处处碰壁,这怎能不令人垂头丧气甚至心灰意冷?

  黄埔四期的高材生,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北伐,身处正儿八经的部队,却跑到井冈山天天啃南瓜,这能干成事吗?而且一啃就是两三年,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除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会打我们个措手不及,还有方法经验的问题。

  在学校里学习的是正规的步兵和炮兵战术,现实中却在山沟沟里打游击。谁也不可能一开始就顿悟,掌握工作的方法,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一开始难免吃些亏,但这就相当于交学费了,没有必要气馁。

  很多时候一些小鲜肉不乏工作激情与热情,但工作却屡屡碰壁,方法不当是很重要的原因。像林彪这样的天才少年学习游击战争的方法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更何况我们?

  由于方法不当导致工作失利,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士气,进而动摇自己的信心,甚至革命的信仰。

  像林彪这样的小鲜肉,虽然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而且在战争中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员,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革命意志就一定顽强,革命信仰就一定坚定。

  一帆风顺时,每个人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你的意志不需要接受太大的考验。

  而真正的革命者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失败中锤炼而成,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他的理想和意志,即使战斗至最后一人,也仍然是顽强的堡垒。

  对于容易妥协动摇的知识分子来说,革命意志的锤炼尤其重要。

  以上林彪小同志面临的问题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普遍存在,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首先,理想和现实有区别,那就要求我们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考虑实际情况而按书本行事。

  理论是抽象单一的,而现实往往是具体复杂的,我们应该在用理论武装起来的头脑指挥下,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复杂的问题。

  于是苏联的“中心城市B动”的革命路线在中国变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其次,多做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实际情况,避免主观主义。你工作的对象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你的宣传?在农村大谈马克思主义行的通吗?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农村开展斗争,必须对农民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像盲人摸象,不得要领,浪费时间与感情。

  最后,就是具体的方法问题了。

  历史的经验很重要,苏联的革命战争是怎样的,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是怎样的,它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有哪些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做细细的研究。

  但这都还不是我们自己的菜,是否合胃口还得做出来亲自尝尝。

  更重要的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自己血的经验教训是最宝贵的,学起来也是最快的,学不会或者学的慢就会挨打。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可是,革命者的逻辑是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

  新生的力量想战胜强大的旧势力,必须得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比如,随着经验的积累,红军得出了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把国民党玩的团团转。再比如,白区的工作也是在血的经验和教训上发展起来的。

  拿宣传举例,他们的方法有时候很奇葩。

  比如找一条小狗,在它身上绑上传单,尾巴上栓上鞭炮,在闹市中悄悄点燃,受到惊吓的狗狗冲到人群中,传单撒了一地,好奇的人们总要捡起几张瞅一瞅。

  我们不必心疼狗狗受了多么大的惊吓,它为革命做了贡献,是光荣的。

  抗战时期提出的勤学、勤业、勤交友三原则,也可以说是把秘密工作玩的很溜了,这就是经验积累的结果,新人必须得有系统的培训才能掌握这些方法。

  另外,这也是当时共产党各地组织工作的共同结晶,所以不同地区的经验交流也是很重要的。

  红军的几个方面军,再加上城市和乡村的组织,他们的经验和方法汇总起来,就是中国革命的“真经”。

  温室里养不出参天松,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理想需要在大风大浪中锤炼。

  当然,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很有这方面条件的。但是对于刚刚入左不久的林彪小同志来说,他在这方面还不太成熟。

  虽然他可能已经无惧生死,但是比生死更考验的是艰苦的斗争环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就是这么来的。

  在那样艰苦不利的斗争环境中,林彪同志发出“红旗能够打多久”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他还不是很理解全国的革命形势是怎样的,中国的红色割据政权为什么能够在白色包围中存在。

  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斗争长期没有大的进展,暂时的失利打垮了他的信心。有人以这个为借口说林彪一贯右倾,这是很不辩证的。

  有些人或许也希求一点什么刺激的考验,但是恐怕大多数人承受不住,因为你连小小的挫折和考验都还很难应付。

  所以功夫要下在平时,对于大多数左翼小鲜肉来说,工作开展总不会那么顺利,总是要接受大大小小的考验,可小鲜肉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考验中,才让自己的革命意志逐步顽强起来。

  当然,林彪能够走出悲观情绪,也离不开毛委员的谆谆教导。因此,除了个人的努力,很多问题还是要靠团队来解决的。

  林彪从最初入左到成长为一名革命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重重考验和无数次的思想斗争的,这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红旗能够打多久,主要还看年轻人。

  年轻人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重担要由年轻人来扛,这也是毛委员对于年轻人的期望。

  我们万不可辜负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20-5-14 12:54
这段故事,今天读来倒是别有一番意义。只有在今天的条件下正确地回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引用 远航一号 2020-5-14 12:52
作者:小浪淘沙 标题是本网修改的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9:45 , Processed in 0.01161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