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990-2018年

2020-6-6 06:15|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245833| 评论: 0|原作者: 红色经济观察

摘要: 历史上,半外围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通常在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半外围,属于半外围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与以往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这对于世界范围的阶级斗争、资源消耗、生态环境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2020年度红色经济观察(二)

中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990-2018

 

2.1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比较了1990年至2018年间世界若干主要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水平。

在表2.1中,所有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2017年不变国际元计算)都与“西方四大国”的加权平均水平做比较。这里,“西方四大国”指的是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这四个国家自1870年以来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主要核心国家,也是历史上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他们的加权平均水平可以代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的标准水平。我们将“西方四大国”加权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称之为“帝国标准”。

2.1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高到低排序。图2.1中,纵轴表示的是各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帝国标准”为100%);横轴表示的是,各个国家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高到低排序后,到某个国家为止,该国以及比该国更富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高)的所有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在图2.1中,中国和印度表现为每一条曲线上最宽的两个线段(因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最多,代表中国的线段更宽一些)。

世界体系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分为三个结构性层次:核心、半外围、外围。在表2.1和图2.1中,核心地区可以大致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来代表,外围地区可以大致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下的国家来代表,半外围地区可以大致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75%之间的国家来代表。

1990年,世界上有14%的人口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有70%的人口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下的国家,有16%的人口生活在两者之间。

2000年,世界上有14%的人口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有73%的人口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下的国家,有13%的人口生活在两者之间。

2010年,世界上有11%的人口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有71%的人口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下的国家,有18%的人口生活在两者之间。

2018年,世界上有10%的人口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有51%的人口生活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帝国标准”25%以下的国家,有39%的人口生活在两者之间。

1870年时,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帝国标准”的38%。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24%。这说明在1870年至2000年的130年期间,世界范围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一直在趋于扩大。但是,自2000年以来,这一情形有所变化。2010年,世界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帝国标准”的比例上升到了28%;到2018年,又上升到29%

历史上,半外围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通常在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半外围,属于半外围地区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与以往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这对于世界范围的阶级斗争、资源消耗、生态环境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建立在极少数人剥削绝大多数人基础上的社会制度。如果可供剥削的总人口出现了绝对或相对的下降,而参与争夺世界范围剩余价值的人口却大大增加了,这可能从根本颠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稳定。

有读者可能还记得,在去年发布的红色经济观察中曾经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做过类似的计算。按照当时的计算结果,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17年时已经达到“帝国标准”的31%。但是,按照表2.1中的数据,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18年时达到“帝国标准”的27%,就是说,比去年红色经济观察中所计算的中国在2017年的水平还要低。这是因为,去年红色经济观察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的是世界银行2011年不变国际元的数据,即旧版的购买力平价数据。今年,世界银行根据对2017年各国物价水平的调查发布了新版的购买力平价数据,按照这套数据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称之为2017年不变国际元。按照2017年不变国际元计算的结果,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以往相比下调了大约16%。这说明,中国的平均物价水平比原来估计得要高。或者说,官方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充分扣除中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从而导致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高估。

中国的官方经济增长率存在着高估还可以从如下的事实得到佐证。如表2.1所示,中国199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帝国标准”的4%,这不仅显著低于毛泽东时代的水平(见上一期红色经济观察的表1.1),而且还低于1990年印度的水平。这一结果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近乎荒谬的结果呢?

中国2017年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世界银行根据对2017年各国物价水平调查的结果估算的,因而是比较准确的。然而,中国其他年份的按2017年不变国际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以2017年的购买力平价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再用官方经济增长率推算的。这样,如果官方的经济增长率大大高估了真实的经济增长水平,就会出现严重低估以前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形。

那么,中国自1990年以来真实的经济增长率大约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红色经济观察中再探讨。




2.1 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布,1990-2018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4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19 15:30 , Processed in 0.02103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