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020-10-30 22:1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8303| 评论: 0|原作者: 郭建波|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郭建波同志从唯物史观出发,在继续革命的理论指导下,立足于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运用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围绕工作组的斗争为主线,梳理了一九六六年五月到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二日双方斗争的基本脉络,揭示了两条文革路线斗争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央指导地位的变换

  ③   农业学大寨。

  大寨是我国农业战线上践行政治挂帅的一个样板。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地处太行山腹地,海拔1000多米,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当时是一个仅有三百多口人的小山村。这里的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全村耕地被沟壑切割成无数小块,分散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大寨人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坚持政治挂帅,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三战狼窝掌,决战虎头山,改造了全村七条大沟,把深沟变成了良田。在浩大的治沟工程中,大寨人没向国家要一分钱,完全凭借自己的双手,苦干、实干、加巧干,终于实现了丰收的宿愿。而后他们继续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培植“鱼鳞坑”,营造“海绵田”,种植实验田,不仅解决了大寨农民的吃粮问题,还每年向国家交售几十万斤粮食。

  特别是一九六三年大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陈永贵率领大寨一班人,不诉苦,不抱怨,不向上伸手,不向兄弟社队求援,坚持“三不要”(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物资),做到“三不少”(向国家卖粮不少,社员口粮不少,集体的库存不少),紧紧依靠集体的力量战胜了自然灾害,先治坡,后治窝,进行灾后重建,恢复农业生产。这一年他们在留足社员口粮和集体储备粮后,还向国家交售24万斤粮食,成为大寨人集体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12]

  大寨成绩的取得是坚持政治挂帅的结果,陈永贵无疑是践行政治挂帅的带头人。为了抵制物质刺激、工分挂帅的冲击,他以政治挂帅为指针,在大寨创立了自报公议工分,取消了自留地,实行了大队基本核算制度,还主动支援困难社队,反对投机倒把,又总结了自力更生的十大好处,身体力行不向国家伸手,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克服困难,用提高思想觉悟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传授的大寨经验,处处充满着毛泽东思想,洋溢着政治挂帅的精神,从头到尾都是辩证法。[13]

  农村出身的陈永贵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坚持政治挂帅,将大寨农民团结在周围,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开田,整治山河,不仅彻底改变了大寨的面貌,还使大寨这样一个贫困缺粮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粮丰人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同一朵艳丽的梅花在太行山的风雪中凌寒绽开,显示出政治挂帅的巨大威力,放射出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

  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大寨人在陈永贵带领下,坚持政治挂帅,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在听取山西省委介绍时,赞赏和肯定了大寨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农业部专门派出调查组到大寨,作全面考察,并在调查报告中肯定了“大寨是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寨精神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从此,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4]

  ④      全国人民学解放军。

  解放军是践行政治挂帅的一个样板。

  本来,早在人民军队创立之初,毛泽东确立的建军思想和路线中就明确了政治建军的指导原则,反对单纯军事观点。这就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人民军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坚持政治挂帅,才能够不断迭挫强敌,取得胜利,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

  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林彪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后,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成为这一时期军队工作的鲜明特点。一九六○年九月四日至十月二十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决议指出,人民军队建设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认真进行思想教育,坚决反对各种不良倾向,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对这个决议非常重视,亲自作修改。十二月二十一日,《决议》作为中共中央文件转发全党全军执行。

  从六十年代初起,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全军先后进行了“两忆三查”(即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和“四好连队”(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军事训练好、生活管理好)、“五好战士”(政治思想好、军事技术好、三八作风好、完成任务好、锻炼身体好)运动。这些活动和运动不仅对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连队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还改造人的世界观,坚定信仰,陶冶情操,涌现出了雷锋、欧阳海、王杰等一批奋勇献身的英雄人物,成为全军的楷模,大大激发了全军指战员的斗志。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干部下连当兵。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干部下基层当兵加强连队工作,改进领导作风蔚然成风。深入基层的干部不仅同战士坚持“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作、同娱乐),而且帮助连队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基层官兵的欢迎。[15]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林彪在全军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一定要突出政治”。[16]他根据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紧紧抓住军队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政治挂帅为指针加强军队建设,大力倡导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究实用,立竿见影,提出“四个第一”(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重申“三八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充分发挥广大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政治素质,加强战备训练,苦练杀敌本领,注重近战、夜战演练,不仅改变了全军官兵的精神风貌,还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由此可见,政治挂帅本来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政治建军的指导方针,是人民军队之魂。只有坚持政治挂帅,执行政治建军路线,人民军队才能够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就是因为政治挂帅已经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打下了克敌致胜的根基的缘故。

  以上我们简要介绍了政治挂帅的四个样板,这四个样板不过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政治挂帅的突出代表而已。正是因为它们是政治挂帅的典型,因而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才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号召,[17]同时鞍钢宪法也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于是在践行鞍钢宪法,学习大庆、大寨和解放军的运动中,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政治挂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涌现出了一系列先锋模范人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4)在政治挂帅上的两条不同路线。

  在政治挂帅的问题上,党内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条是坚持政治挂帅;一条是主张经济挂帅,表现为技术挂帅、利润挂帅、工分挂帅、奖金挂帅等多种形式。经济挂帅不仅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党内,也广泛存在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只有坚持政治挂帅,才能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共产党的领导,使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坚持经济挂帅,就会以经济建设作为部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政治放在次要地位,这样的发展最终会离开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修正主义道路,导致资本主义复辟。因而是坚持政治挂帅还是经济挂帅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政治挂帅还是经济挂帅上的不同路线,是由于在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上的分歧造成的。两条路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运动上存在严重分歧,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阶级矛盾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上存在严重分歧。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反映社会基本矛盾。因而政治挂帅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就集中表现在三大改造业已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阶级矛盾到底还是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上。如果阶级矛盾还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么就要将阶级矛盾放在首要地位,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就是阶级斗争,就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如果阶级矛盾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么就不必将阶级矛盾放在首要地位,而是要把经济放在首要地位,就要坚持经济挂帅。由此我们看到,政治挂帅问题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实持上就是在社会主要矛盾上的分歧造成的。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坚持政治挂帅决不是不要经济,也不是不重视经济的发展,而是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上,要把政治放在第一位,以政治来作为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因而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仅要防止脱离经济的空头政治倾向,还要把政治和经济结合起来,在坚持政治挂帅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以政治挂帅为指导,将政治挂帅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这在建国后三条总路线的问题上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在政治挂帅上的两条路线,不仅表现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上,也表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党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时期总路线上。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实践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条总路线是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第三条总路线是要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问题。三条总路线就是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但是集中在阶级矛盾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上表现出来。这是因为三条总路线践行的时期,阶级矛盾都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虽然阶级矛盾都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却存在重大不同,在划分标准上存在差异。过渡时期总路线时的阶级矛盾是按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资料来划分的,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党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时期总路线时的阶级矛盾是以政治思想来划分的。但不管划分标准如何,阶级矛盾都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鉴于此,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表现在三条总路线的斗争上,三条总路线的斗争又是阶级矛盾的集中反映。是否坚持政治挂帅就成为三条总路线斗争中两条路线斗争的鲜明特点。

  坚持政治挂帅上的两条路线,必须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脱离经济的空谈主义,这是政治挂帅问题上的“左”倾机会主义倾向;二是脱离政治的实用主义,这是政治挂帅问题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要坚持政治挂帅,不仅反对脱离政治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也要反对脱离经济的“左”倾机会主义倾向。这就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政治挂帅的正确方向,既反对政治挂帅上的右倾机会主义,又反对政治挂帅上的“左”倾机会主义,把政治挂帅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将政治挂帅进行到底。

  由此可见,在政治挂帅上出现两条路线的斗争不是偶然的,这是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只有从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角度,才能真正认识到坚持政治挂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我们不仅要正视政治挂帅上存在的两条路线斗争,还要认识到能否坚持政治挂帅,将政治挂帅进行到底,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5)政治挂帅的意义。

  实行政治挂帅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坚持政治挂帅,才能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拨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政治挂帅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要矛盾。一九五六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是阶级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存在着两条道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因而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是这个时候面临的第一位的任务。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就必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立足解决主要矛盾,搞好阶级斗争。既然在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就是阶级斗争,[18]那么要解决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就要以政治挂帅来武装头脑,保持政治挂帅警钟长鸣,将政治放在巩固政权,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第一位,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从政治上来观察、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②      坚持政治挂帅,才能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政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要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矛盾。这种矛盾不仅表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其它所有制经济之间,也表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间,也表现在人和人之间,以及分配领域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既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存在着这些矛盾,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必须解决这些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从无产阶级政治的发展要求出发来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占有首要地位,[19]是政治统帅经济,而不是相反。因而就必须坚持政治挂帅,以政治挂帅来解决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存在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限制分配领域的资产阶级法权。政治挂帅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说到底还是因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能动作用的结果。

  ③   坚持政治挂帅,才能维护中国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政治上表现为当家做主,在经济上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文化上表现为工农群众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文化,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坚持政治挂帅,就是要在政治上维护工农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在经济上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文化上维护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这是因为坚持政治挂帅,就是要以无产阶级政治来统帅一切。无产阶级政权存在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工农两大阶级在政权中处于统治地位,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为了维护工农两大阶级的物质利益,就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农群众合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为了维护工农两大阶级的文化利益,就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使工农兵成为文艺的主角,占领社会主义文艺舞台。只有坚持政治挂帅,才能确保工农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维护工农群众的物质利益,满足工农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样能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的根本利益,就成为是否践行政治挂帅的检验标准。当然,这里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政治挂帅成为维护工农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强保证。共产党不仅要以政治挂帅为指导,还要能够宣传、组织工农群众,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主体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政治挂帅真正落到实处。

  ④   坚持政治挂帅,才能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执政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坚持政治挂帅可以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工农联盟的巩固与发展,又会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虽然政治挂帅的提出是由经济挂帅和物质刺激直接引发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大局出发提出来的。从历史的考察中可以发现,尽管政治挂帅这个术语是在三大改造后提出来的,但是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践行了政治挂帅的基本准则。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强敌、所向披靡的政治指针。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政治挂帅的提出,不仅是要消除经济挂帅和物质刺激对社会发展造成的消极作用,更是通过发挥政治对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的能动作用,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通过政治挂帅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在斗争中不断改造世界观,自觉影响和发动群众,做群众的引路人。这样就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形成强大的共鸣,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行动起来,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为反对党内修正主义,完成党确定的宏伟目标而斗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坚持政治挂帅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政治挂帅,不仅能够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拨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还可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又足以维护中国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更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政治挂帅来处理问题,就可以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2、评析“五七指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政治挂帅是建设新世界的根本指针,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提出来的。“五七指示”则是建设新世界的纲领,只有在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以后,新世界才能够建成。这样以建设新世界为目标,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为手段,就将政治挂帅和“五七指示”联系在了一起,因而我们的研究就从政治挂帅和“五七指示”的关系说起。

  (1)政治挂帅是“五七指示”的根本指针。

  从前文的研究可以看到,政治挂帅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出发,为了坚持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发挥政治对经济能动作用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政治挂帅不仅存在于革命战争年代,也存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政治挂帅指导下,我们不但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建设一个新世界。政治挂帅就是建设新世界的根本指针。

  “五七指示”就是要建设一个新世界,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工农商学兵党政等社会发展的诸方面规划的宏伟蓝图。在实现这个宏伟蓝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政治挂帅的方针,以政治挂帅来指导和协调各方面的行动。只有坚持政治挂帅,以无产阶级政治为最高原则,才能在共产党领导下,将工农商学兵党政统一起来,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发展,创造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因而我们说“五七指示”不仅以政治挂帅为指导,同时又是将政治挂帅落实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实际行动的有效途径。

  政治挂帅成为贯彻“五七指示”的根本指针,是因为政治挂帅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才明确提出来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解决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五七指示”从工农商学兵党政等诸方面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解决的情况下,才能使这个宏伟蓝图得以实现。政治挂帅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解决了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就能够实现“五七指示”规划的宏伟蓝图,因而政治挂帅是“五七指示”的根本方针。

  这样我们就发现了政治挂帅、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以及“五七指示”之间的逻辑联系。政治挂帅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提出来的,只有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才能使“五七指示”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这样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解决为纽带,将政治挂帅和“五七指示”联系在了一起,政治挂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成为“五七指示”根本指针的。

  (2)、 “五七指示”的内容及其剖析。

  “五七指示”是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给中央军委的报告后,给林彪写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起草的呢?其内容又如何呢?

  ①      “五七指示”的形成。

  “五七指示”虽然是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军委总后勤部的报告以后作出的,但是从军史的考察中不难看出,从源头上来说还是来自于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和思想,是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毛泽东早在人民军队创建初期,就明确指出,我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而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他为人民军队规定了打仗、做群众工作、生产三大任务。他指出,我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同时又是一个工作队,一个生产队。[20]比如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开到南泥湾,开垦田地,发展农副业生产,把野兽出没、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建国以后人民解放军也在完成巩固国防任务的同时,响应党和军委号召,积极发展农副业生产,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六十年代前期国家遭遇经济困难时,自觉为国家分忧解难,与人民群众一起共渡难关。中央军委和各总部曾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队通过挖掘潜力,增加生产支援国家恢复经济。全军各团以上单位均兴办起农场,种粮种菜养猪,做到了蔬菜基本自给,肉食自给达到50%—70%。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二年,全军向国家上交生猪10万头以上,并大量支援地方粮食和蔬菜。[21]

  部队从事农副业生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身的粮食和副食品需求,改善了部队生活,还减轻了国家负担,为备战创造了重要的物资条件。中央军委总后勤部是主管全军后勤供应的工作部门,对部队从事农副业生产进行调研以后,于一九六六年五月二日向中央军委报送了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

  报告说,从几年的情况来看,军队搞生产确实是一件大好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一)恢复了我军的老传统;(二)可以为国家开垦一批农田;(三)可以为国家提供一批粮食;(四)全生产的部队仍可进行一定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五)边疆部队搞生产,可以同发展边疆经济、建设国防结合起来,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总的想法是:假如军队在战备时期多搞点生产,在三五年内为国家提供四五十亿斤粮食,这就等于准备好了大约七八百万人一年的军粮。这是战备的物资条件之一。[22]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副主席林彪收到总后勤部的报告以后,五月六日将报告呈送毛泽东批阅。毛泽东审阅这个报告以后,五月七日给林彪写了一封信。由于这封信是毛泽东在五月七日写的,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这就是“五七指示”的由来。

  ②      “五七指示”的内容。

  毛泽东审阅总后勤部报告后写给林彪的信,被称为“五七指示”。“五七指示”的内容如下:

  林彪同志:

  你在五月六日寄来总后勤部的报告,收到了,我看这个计划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将这个报告发到各军区,请他们召集军、师两级干部在一起讨论一下,以其意见上告军委,然后报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军作出适当的指示。请你酌定。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很可能也成为一个这样的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四清运动;四清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但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样,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

  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以上所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意见、创造发明,多年以来,很多人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至于军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不过现在更要有所发展罢了。

  毛泽东

  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23]

  这封写给林彪的信,毛泽东先是寄给林彪征求意见,而后又进一步提议将这封信印发中央军委以及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后执行,于是他又给林彪写了如下批示:

  林彪同志:

  此件(毛泽东五月七日给林彪的信——引者注)如你同意,即可印发中央军委以及此次会议,让他们带回去,加以讨论,如无意见,即可执行。印时,要请中央加个批语。请你酌办。

  毛泽东

  五月十四日 [24]

  林彪收到毛泽东的批示以后,将毛泽东五月七日给他的信件和总后勤部的报告印发中央军委和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五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将毛泽东五月七日信件和军委总后勤部的报告转发全党,在所加的批语中指出:“中央认为,毛泽东同志给林彪同志的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划时代的新发展。这一思想,不仅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反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可能的进攻,加强国防、贯彻人民战争思想方面,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25]

  ③      “五七指示”的剖析。

  从中我们看到,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肯定了总后勤部的报告,建议将这个报告发到各军区,召集军、师两级干部进行讨论,将其意见上报军委,再印发军委和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后,以中央名义下发全党执行。这表明毛泽东对于总后勤部的报告是重视的,对这个报告和他给林彪的信的处理是慎重的,也是符合组织程序的。这是毛泽东民主作风的重要表现。

  “五七指示”虽然是由总后勤部的报告引发的,具有偶然性,但是从中国革命斗争的逻辑和社会发展上来说,却是具有必然性的。这是因为“五七指示”不仅体现了政治建军的路线和思想,同时也是人民军队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一九六四年以来,全国人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大力学习解放军,这样军队的变化势必对地方产生巨大影响。[26]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入新民主主主义社会进而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为了使社会主义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就要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条件。我们注意到,“五七指示”并非仅仅是对军队作出的指示,而是对包括工农商学兵党政等诸方面发展规划的蓝图,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进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纲领。从这方面上来说,“五七指示”的作出是具有必然性的。

  “五七指示”为工农商学兵党政等诸方面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纲领。这个纲领勾画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为工农商学兵党政等诸方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的前提下,既要进行生产,又要进行革命,不断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不断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要创造这样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就必须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这就要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五七指示”是在政治挂帅指导下作出的,提出政治挂帅又是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因而“五七指示”就是在政治挂帅指导下,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作出的指示。

  在物质水平低的条件下是建立不成共产主义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必要条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要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具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农村集体所有制在人民公社内部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存在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制形式,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就要在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将基本核算单位从生产队向生产大队进而向人民公社过渡。在实现了人民公社所有制以后,再创造条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实现人和人之间平等的关系,首先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人和人之间平等关系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还要破除政治领域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在分配领域实行按照分配的同时,还要限制分配领域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将按劳分配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结合起来,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建立,也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后,要求建立适应其发展的上层建筑。这就要紧紧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这个关键,把阶级矛盾作为部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才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要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就要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又叫做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即文化大革命。

  进行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将作为公仆的广大干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以工农两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使无产阶级政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手中。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头脑,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改造人的世界观,彻底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只有通过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五七指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出的。“五七指示”主张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文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进行教育革命,培养一代新人,使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不断促进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过渡,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过渡,从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基础和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五七指示”的作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政治挂帅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进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五七指示”产生的根源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运动,只有在这些矛盾解决以后才能创造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找到一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进而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光明大道。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说“五七指示”是在政治挂帅指导下,建设新世界的纲领。

  “五七指示”的主要内容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在《人民日报》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九周年》中首次向全国公布的。社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五七指示”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说明。社论指出:

  毛泽东同志这个光辉的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同志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经验,研究了十月革命以来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各种经验,特别是吸取了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实行资本主义复辟的严重教训,创造性地对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保证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答案。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的思想,就是我们的纲领。

  按照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去做,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人民的无产阶级意识,促进人们的思想革命化,促进人们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决裂。从而能够进一步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能够更快地铲除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按照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去做,就可以促进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就可以避免城市和工业的畸形发展,就可以使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就可以培养出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全面发展的亿万共产主义新人。

  按照毛泽东同志说的去做,就可以实现全民皆兵,大大加强我们的战备工作。帝国主义胆敢侵犯我们,就会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按照毛泽东同志说的去做,我国七亿人民就都会成为旧世界的批判者,新世界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拿起锤子就能做工,拿起锄头犁耙就能种田,拿起枪杆子就能打敌人,拿起笔杆子就能写文章。

  这样,全国就都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都是共产主义的大学校。[27]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0:23 , Processed in 0.017795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