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十七年”时期农村广播网的建立及其对农村文艺生态的重塑 ...

2020-12-15 08:51|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20686| 评论: 0|原作者: 徐志伟|来自: 文艺理论与批评

摘要: 广播的政治动员潜能在当时几乎被发挥到了极致,使得广大农民群众在短时间内就对“社会主义”“国家”“集体”等概念形成了认知,而长久以来积蓄在他们内心的“私”的观念则慢慢开始松动。

  2、广播文艺的节目来源及类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播被赋予的主要功能有三种,即“发布新闻、社会教育和文化娱乐”18,但其中的“文化娱乐”在现实的广播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忽略。这种情况很快引起了媒体和领导的注意。《人民日报》在社论《发展农村广播网》中特别指出:“要使各个时期的节目都能体现党委的工作意图和切合群众的需要。此外,还要防止现在比较普遍存在的那种喜欢播送长篇大论,而不愿播送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的偏向。”19刘少奇在《对广播事业局工作的谈话》中也强调“广播要跟人民建立联系,政治上当然也要跟人民联系,但是总不能只限于政治上的,人民关心的事情是很多的,想听的事情也是很多的。这方面也应该关心到。有许多人想听戏,好的戏也很多,也应该让他们能听得到”20。刘少奇的这个意见随后得到了各电台的贯彻落实,“重新闻、轻娱乐”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纠正。此后,全国各级电台中文艺类节目的比重明显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省、市、县电台中的文艺节目主要来源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该台作为全国广播事业的核心机构,在当时广播文艺的生产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由该台编播的文艺节目,经农村有线广播网的传输,可以迅速响彻乡村,成为农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建台始就格外重视文艺节目。20世纪50年代初,文艺性节目约占播出时间的10%左右,1952年增到30%左右,至1956年增加到50%左右。21该台播出的文艺节目不是古今中外文艺的大杂烩,而是严格按照当时的政治标准筛选出来的。为满足节目制作、播出的需求,该台成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文艺部,里面聚集了许多不同艺术门类的专才;20世纪50年代,先后成立了民族管弦乐团、说唱乐团、广播剧团、广播乐团等,主要为电台创作、录制节目;为满足少儿广播的需要,还特意成立了少儿合唱团。这些团体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节目,而且造就了一批家喻户晓的艺术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播的文艺节目主要分为四类:音乐、戏曲、曲艺、文学。

  音乐节目在文艺广播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录音设备、技术水平有限,相关人才匮乏,导致本土音乐节目的制作能力较弱,外国音乐一度成为音乐节目的主角。为了改变这种偏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各地电台的协助下作了很多努力。195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派出三个采录组分赴华北、东北、华东、西北、中南5个大区采录音乐节目,历时四个多月,采录节目的时长超过90小时。此后,该台又集中力量录制了第一届全军文艺会演中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歌唱二郎山》《桂花开放幸福来》《三套黄牛一套马》等后来广为传唱的歌曲。在同一时期,该台还制作了《刘胡兰》《王秀鸾》等几部歌剧录音剪辑。这几部录音剪辑都是由该台的音乐编辑顾湘写稿,康普播音,连同歌剧的音乐一起录在腊片上,这是中国音乐广播史上最早的歌剧录音剪辑。22这些节目丰富了本土音乐节目的曲库,为调整中外音乐的播出比例创造了条件。同时,该台还开办了《教唱歌曲》专栏节目,大力在群众中普及革命歌曲。当时由于录音设备缺乏,有时要请教员到播音室直接教唱。通过这个节目,不仅迅速普及了《解放区的天》《翻身道情》《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解放区的歌曲,而且还教唱了新涌现的歌曲,如《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全世界人民团结紧》《歌唱祖国》等。从1955年7月起,该台开办了推介优秀歌曲的《每周一歌》节目,在《全国联播》之前播出。该节目将一大批革命歌曲向群众推广,使其迅速流行。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该台加强了音乐节目的欣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欣赏性的音乐节目明显增多,而且加强了与听众的互动性,开办了《音乐信箱》《听众点播的音乐节目》等栏目,征集群众的意见,解答群众的问题,播送群众点播的歌曲。为了满足群众对音乐的多元需求,该台还于1958年开办了《中国轻音乐》和《月末舞会》节目,编播尺度进一步放宽。1963年,有领导同志认为电台播送的轻音乐是无益的,于是,在领导的批示下,这两档节目停止播出。尽管当时的音乐节目在曲目选择上时紧时松,但总体而言,其在引导群众情绪、塑造群众情感、鼓舞斗志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戏曲在中国一直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初期,每周却只播出半个小时的戏曲节目。播出时间短并非是台里不重视戏曲节目,而是因为节目源缺乏,当时台里所仅有的是一些不符合现实需求的旧戏唱片,现代戏少之又少。这种状况一直到1952年才有所改观。1952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展演了大量的现代剧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利用这次会演的机会,采录了一大批节目,使戏曲库存大大增加:可供播放的剧种增至60多个,剧目增至400多个。一批契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戏,如评剧《刘巧儿》《小女婿》、沪剧《罗汉钱》、淮剧《王贵与李香香》、吕剧《李二嫂改嫁》、曲剧《妇女代表》等,都是这一时期产生并为听众所熟知的。自此,戏曲在文艺节目中所占的比例一路飙升,最高时曾经达到了41.95%23,而现代戏的播出率也开始超过传统戏。高的播出率对现代戏起到了扶植作用,不但推动了全国现代剧目创作的热潮,也提升了现代剧目的认知度。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6年举办的《最好的一出戏》征文活动中,有很多听众选择了《李二嫂改嫁》等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等剧目被各大剧种争相移植。现代戏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与传统戏争夺观众的能力,该台的反复播放功不可没。解决戏曲库存问题之后,还要解决剧种布局和剧目排列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几乎不存在,因为当时剧种、剧目的库存较少,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但随着戏曲库存的猛增及戏曲广播次数、时间的大幅增加,剧种如何布局与剧目如何排列,就成为需要特别斟酌的问题。当时全国有剧种300多个,某个剧种播放的多寡,会影响到该剧种在全国的地位。而剧目安排在什么时间什么次序,也表明对该剧目的重视程度。从公平的角度考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力图兼顾所有剧种,播出的剧种一度达170多个。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因为一些小剧种,语言局限很大,过多地照顾这些剧种,会导致听众大量流失。有鉴于此,该台及时调整了方案,以播出流行地区广的剧种为主,兼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剧种。1960年以后,通过对听众来信的调查,“拟定了以京、评、豫、越、川、秦、粤七大剧种为主的方针。这些剧种占全部戏曲节目的65—70%。一些语言易懂、曲调优美或流行地区较广的中型剧种,如河北梆子、晋剧、吕剧、黄梅戏、锡剧、沪剧等也适当注意安排。其余剧种则属于相应照顾,播出时力求加以介绍,帮助听众收听。”24从收听率的角度看,这种安排显然更具合理性。

  曲艺大多起源于乡村,种类繁多,农民和普通市民是其主要消费群体。1951年4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了“赴朝曲艺大队”汇报演出,其中包括单弦《金圣云打飞机》、京韵大鼓《飞虎山》等,这是曲艺第一次以实况录音的形式进入广播。在所有的曲艺门类中,相声和评书最受群众欢迎。由于从业艺人一度不了解广播,所以直到1953年,相声才首次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的相声是孙玉奎、侯一尘合说的《新历书》。相声节目大量播出是从1955年开始,是年,侯宝林、郭启儒参加了说唱团工作,不断排练节目,并进行录音,保障了节目的供给。当时广播相声的文本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根据需要,或向社会征集,或从报刊上选材,编辑自行加工,然后根据作品内容,选演员表演。在节目排练过程中,编辑经常担负起导演的任务,分析主题,提出要求,排练成熟后才进行录音。比如,1956年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了一次征稿活动,后来成为经典之作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高炳华整理)即来自这次征稿活动。二是来源于对传统相声的挖掘和整理。1960年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参照1939年著名相声演员戴少甫、高德明、常宝堃经常演出的《曲名总目》和各地出版的传统相声选集,编纂了《传统相声目录》,共列入传统相声296段。到1962年年底,说唱团相声组录制完成了其中的287段,约有一半经审订后播出。与相声一样,评书也是当时曲艺广播的重头戏。最早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结缘的评书演员是袁阔成,他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中篇评书《小二黑结婚》于1950年3月播出。当时影响力最大的评书演员当数连阔如。1954年5月5日,他的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这是该台首次播送长篇评书。这部评书在当时产生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甚至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后来成为该台曲艺编辑的陈连升回忆说:“我记得,1954年我在北京八中上初一,每天中午12点,广播电台播送《三国》,我11点45分刚一下第四节课就拼命往家跑,非听不可。”25其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在连阔如之后,陈荣启、马连登也相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各自的拿手书目《精忠说岳》和《杨家将》。1950年代末,电台对传统书目的重视程度开始减退,从1958年开始,掀起了说新唱新的浪潮,一大批说惯传统书目的艺人,改弦易辙演播新书。196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录制了新评书《赤胆忠心》《平原枪声》《红岩》《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等。

  文学节目是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作广播化处理的节目形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较早的文学节目是《故事讲述》(1950年4月),主要播送民间故事和童话寓言。该节目后来曾改名为《革命故事》(1957年7月),改名后,节目的播出次数和播出时间都有所增加,该节目寓革命教育于故事之中,持续了十年之久。1954—5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创办了《小说朗诵》《诗朗诵》《文学书籍》和《最近文艺刊物》等栏目。1958年5月,开办了《长篇小说连续广播》节目,播出的作品有《红旗谱》《红岩》《红日》《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1954年,为了简化名称,该节目更名为《小说连续广播》,播出的作品有《三里湾》《艳阳天》《百炼成钢》等。1962年,文艺部要求这个节目的编播向评书学习,走民族化的道路。1965年该节目更名为《说新书》,播出了《欧阳海之歌》《焦裕禄》等新评书。这个节目的特点是不照本宣科,播出的作品都经过了编辑的处理,每天播出的内容既独立成章,又留有悬念。当时在广大文学爱好者中颇具影响的节目是1961年5月开办的《阅读和欣赏》。这个节目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介绍,帮助听众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节目选材广泛,但侧重古典文学。节目的撰稿人大都是高等院校从事文学研究的专家和优秀的中学语文老师,比如诗人臧克家、作家叶圣陶、红学家周汝昌与李希凡等都曾为该节目撰写过稿件。广播剧是适应电台广播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1950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了反映铁路工人支援国家建设的广播剧《一万块夹板》,这是该台播出的第一部广播剧,此时的广播剧大都是创作剧目,因条件限制,人物不多,情节也略显简单。1954—57年,由于录音设备的改进,广播剧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全国各电台每年大约能够制作二三十部广播剧。广播剧的内容也愈加丰富,既有根据中外名著改编的,也有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其中《皇帝的新装》水准较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成为保留剧目。1957年之后,广播剧虽有短暂的曲折,但经过调整,很快又重入正轨。1960—65年,出现了一批影响颇大的广播剧,如《红岩》《杜十娘》《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山谷红霞》《党员登记表》等。自此以后,广播剧一改边缘位置,成为文学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台的所有节目中,文艺节目所拥有的听众群是最大的。当时,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各省级电台也特别重视文艺节目的编播工作。总体而言,各省级电台的文艺节目在类型和播出方式上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在各省级电台的文艺节目中,地方文艺所占的比重更大。尤其是各省级电台在播放戏曲节目时,大都以本地剧种为主,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比如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在1951年,本地戏曲占了全年文艺节目的70%。这对本地剧种的传播和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地域辽阔,民间文艺种类繁多,中央及各省的电台即使倾尽全力也无法满足所有地区、所有民族听众的差异化需求。这时,有线广播的优势就显露出来。有线广播作为区域性广播,具有分布区域广、数量多、节目容量大的优点,能针对特定区域民众的特殊文艺需求编播节目。中国的少数民族众多,各族群众对本民族的文艺都有特殊的感情,但很多文艺形式只是在小范围内流行,对于这些文艺形式,只有县、乡广播站能做到经常性播出。当时的很多县、乡广播站,在转播中央及省台文艺节目之余,都自办文艺节目,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到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以贵州省为例,从1958年开始,该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广播站都自办了民族文艺节目,如“黔东南州各县站的文艺节目,都结合本地特点,播出民歌、山歌等,如苗族的苗歌、芦笙舞曲,侗族的侗歌、侗戏等;黔南州的望谟村广播站的《地方文艺》节目,由于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就邀请当地布依族、苗族歌手到广播站演唱”。群众听到本民族的文艺节目,兴致盎然,“很多群众一听到喇叭响,就坐在一起,跟着喇叭哼唱”。2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03:20 , Processed in 0.02807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