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发达国家的所谓福利是真是假 —— 以澳大利亚为例

2021-6-28 22:39|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9641| 评论: 4|原作者: 激活

摘要: 未来革命的中心是在中国。不清楚欧洲福利如何,只会多不会少,这就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利润再分配。我很难想象在这种福利情况下还能爆发革命。但我相信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反抗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定会被影响进而影响到西方所有国家。
论坛里除了编辑部以外,大部分的同志都是从国内翻墙而来的。所以对于一些文章中所讲述的“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超额利润,再回到国内进行分配”是不太清楚的。我本人住在澳大利亚差不多4年左右,我可以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来给大家讲讲,发达国家所谓的“福利”是真是假。其他西方国家我不清楚,但在澳大利亚所有学生(一定要是澳大利亚人或拥有绿卡)都可以申请一个叫Youth allowances也就是青年金,注意这不是什么疫情特有的,这是一个从1996年就开始的政策。这个钱适用于任何小于24岁的人,每个人每两周拿一次钱,钱会直接打到你的卡上,每个人拿的数额不一样,最低的大概是每两周250刀左右,最高大概是570刀左右。这还是正常情况下,去年因为疫情严重,莫里森(澳大利亚总理)进行额外补贴,每个人!注意是每个人在你原先的基础上多拿550刀,即使后来有递减,但也持续差不多1年左右。    Youth allowances仅仅只是作为学生或学徒可拿补助的其中一项。一共有5项补助,青年金、学徒补助、原住民学生、孤儿学生、学生搬去偏远地区。这还只是学生而已,成年人可以拿到的补助种类更多。

    澳大利亚提供的补助全部一共有12个种类,有家庭、离婚夫妻、求职金(失业金)、老人、健康、残疾人、学生或学徒、难民、护工、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原住民、紧急情况(急需资金) 我个人认为划分的非常仔细了,每个种类下面还有数个子类。 很多国内的同志不太了解,以为只有特殊需求才能申请,其实只要你符合其中一项就可以进行申请,拿补助。

    但同样,这些福利并没有国内一些谣言所说的“不用工作光拿钱就够了”这些补助对于学生或学徒来说,是很多是额外的零用钱,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对于有房贷有家庭的工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一周新南威尔士州疫情复发,财政部又进行额外补助,每周工作时长小于20小时,每周获得325刀。每周超过20小时,因疫情无法上班失去收入来源,每周获得500刀。看似很多,但其实算下来每个小时仅有12.5刀,澳大利亚从2020年7月起,最低工资上涨到19.84刀(税前),可以说如果仅靠补助,连最低工资都没达到。

    这些福利看似很多,但并不能就说明工人阶级没有被剥削,特别是华人商店或华人公司,往往都是交最低的税甚至不交税,这样的结果就是它们往往用12-16刀一小时请人,这又再一次证明,全世界资本家都一样,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同胞就正常对你,相反还加大力度剥削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井冈山卫士 2021-6-29 08:20
“这又再一次证明,全世界资本家都一样,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同胞就正常对你,相反还加大力度剥削你。”在美国也一样,中国资本家(多数是家族企业的小资本家)雇佣偷渡客,非法移民,使尽一切手段压低工资;只支付现金工资逃税;接受微信支付购买逃税;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等。
井冈山卫士 2021-6-28 21:29
激活 发表于 2021-6-28 17:34
通过这个信息,我认为可以得出,未来革命的中心是在中国,我不清楚欧洲福利如何,但我相信只会多不会少,这 ...

我同意这个判断。核心国家资产阶级有能力通过发钱来解决社会矛盾,中国资产阶级“人民内部问题人民币解决”的历史空间在前几年已经不复存在了。
激活 2021-6-28 17:34
通过这个信息,我认为可以得出,未来革命的中心是在中国,我不清楚欧洲福利如何,但我相信只会多不会少,这就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利润再分配。我很难想象在这种福利情况下还能爆发革命,总没人跟钱过不去,但我相信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反抗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一定会被影响进而影响到西方所有国家。
激活 2021-6-28 17:27
防止有同志不太知道汇率,我就拿青年金来说好了,在疫情期间,所有学生或学徒最低每两周拿到790刀也就是3950人民币(按照5的汇率)那么一个月就是7900人民币,这在差不多就是国内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生的工资,那么最高拿到1100刀,那么一个月就是11000人民币。这还只是学生

查看全部评论(4)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0:19 , Processed in 0.043147 second(s), 17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