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就帝国主义、战争、阶级斗争等问题给部分青年同志的答复

2022-5-1 13:46|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64864| 评论: 4|原作者: 远航一号

摘要: 近日,一些左派青年同志给红色中国网来信,询问有关世界体系理论、帝国主义、战争与阶级斗争等方面的问题。下面是红色中国网主编对一部分青年同志问题的答复。

红色中国网编注:近日,一些左派青年同志给红色中国网来信,询问有关世界体系理论、帝国主义、战争与阶级斗争等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教条主义、宗派主义者的歪曲和污蔑,在一部分青年同志中对红色中国网存在着相当的误解。有的青年同志认为,红色中国网的指导思想就是世界体系理论。这是不正确的。这里要说明的是,红色中国网坚持马列毛主义,但是愿意借鉴包括世界体系理论在内的国内外一切进步思想成果,独立自主地回答和解决中国无产阶级在当前实际斗争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无产阶级胜利和解放的道路。下面是红色中国网主编对一部分青年同志问题的答复。

 

1. 您提到现代国家战争是为了摄取超额利润,难道不是因为转嫁成本,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吗?

答:这里面恐怕有一些误解。无论是远航一号还是红色中国网编辑部的其他同志,应该都没有说过“现代国家战争是为了攫取‘超额利润’”这样的论断。

我们关于现代战争及其特点的看法,比较早的一篇文章在这里: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29919

(发表于2016年)

其中,关于用战争来“转嫁成本、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是这样说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还没有实行系统的、自觉的宏观干预政策,经济危机往往表现为由于广大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当发生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的时候,如果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为了对外扩张的目的而实行军备竞赛乃至发动侵略战争,由此而导致财政上的赤字开支,是有可能起到暂时缓解危机作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自觉地加强了国家干预,单纯由于有效需求大幅度下降而导致萧条的危险已经大大缩小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再需要采用‘战争’那种不自觉的国家干预方式来缓解经济危机了。

可以这样讲,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用战争来解决“生产过剩”问题,作为影响各国资产阶级是否会发动战争的一种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 多大程度上中国未来会加入帝国主义战争中,尤其是热战?

答:中国未来加入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性 =

2015年初,红色中国网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可参考: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24777

其中,关于中国在未来与帝国主义国家、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是这样分析的:

在各大国中,俄罗斯在资本主义复辟以后,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一个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和武器装备出口国。能源和军事工业是俄罗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了维护这些根本利益,俄罗斯资产阶级必须保有它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中东地区若干国家的势力范围。这就与美帝试图控制这些地区以图减缓其霸权衰落的图谋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甚至有可能发展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与俄罗斯不同,中国资本主义的核心部门是出口制造业。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很庞大,房地产业、金融业等非生产性部门也占相当的比例,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也很大。但是这些部门或者是为出口制造业服务,或者是依附于出口制造业。如果中国的出口制造业衰落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其它部门很快就会衰落。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不仅依赖美国和欧洲的市场,而且还依赖在国外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这些能源和原材料虽然不来自美国,但是中国资本主义客观上依赖美帝国主义的海空力量来保障中东、非洲等地的政治稳定以及印度洋、太平洋的海上交通安全。中国资本主义出口制造业对于美帝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巨大依赖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甘愿在‘G2’体制下充当所谓‘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资产阶级既无力,也无心,更无胆,去挑战美帝霸权。当然,在中国资本家争夺非洲等地原材料的过程中,会与具体的欧美资本家发生冲突。但是,在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范围内,中国所获取的海外原材料,是维持中国资本主义制造业所必需的,而中国资本主义制造业又是当前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中心;通过对中国广大廉价劳动力的剥削,中国资本主义向美、欧、日等核心国家输出巨大数量的剩余价值,保证了后者的超额利润,进而保证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正常运转。在这个意义上,中美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不仅没有冲突,而且高度一致。这就决定了,不仅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战争,即使是在中国和美帝的仆从国(如日本)之间,也不会爆发战争,甚至连武装冲突都不会爆发。

远航一号同志在7年前提出的上述分析,至今仍然经受了事实的考验。其中,关于俄罗斯与美帝之间有可能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论断已经为事实所验证。

下面的文章及其相关文章是去年发表的: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9338

这篇文章与相关文章不仅从纯军事角度说明中国资产阶级对外战争(尤其是与美帝及其仆从国为对象的战争)不可能取胜,而且进一步说明对外战争不符合中国资产阶级的战略利益:

中国资产阶级面对着一个十分尴尬的困境。如果中国资产阶级不首先确立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不首先控制马六甲海峡,自然是没有机会将霸权扩大到中东、波斯湾地区,更不必说西半球。然而,如果中国首先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挑战美帝霸权,不仅军事上没有胜算,而且还会直接破坏东亚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任何好处;即使中国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挑战美帝霸权侥幸成功了,还是解决不了对中国资产阶级利害相关最大的中东地区稳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美帝只要对中国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贸易封锁,切断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再切断来自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供应,就不愁打不断中国资产阶级的脊梁骨。

 

3. 我了解过左翼学者常用世界体系理论批判现代化理论,请问能否解释这两者对发展的含义?

答:现代化理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在资产阶级学者中流行的一种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认为“欠发达国家”只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在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以后,就可以实现“经济起飞”,最终普遍实现现代化。

严格来说,与现代化理论相对立的不是世界体系理论,而是依附学派。人们常常将依附学派与世界体系理论混为一谈;二者虽然有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世界体系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产生、发展到将来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学说(代表人物有沃勒斯坦、阿瑞吉等),而依附学派则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解决“欠发达国家”发展的问题(代表人物有弗兰克、阿明等)。依附学派认为由于“欠发达国家”(外围)被核心剥削,导致绝大多数外围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4. 有学者批评世界体系理论只解释了中心国家为什么富有强大,外围国家为什么贫穷,却没有回答帝国怎样由盛转衰。您怎么理解?

答:如上,这种看法多半是混淆了世界体系学派和依附学派。世界体系学派中的阿瑞吉的主要理论贡献就是关于“霸权周期”(阿瑞吉叫“体系的积累周期”)。他关于“体系的积累周期”(Systemic Cycles of Accumulation,国内也有的翻译为“资本积累的系统周期”)的代表作是《漫长的20世纪》。

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和霸权周期,大家可以先参考这篇文章:

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41594

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在世界体系理论中,“霸权”完全不等于“帝国”。

在世界体系理论看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要正常运转,政治上必须建立在多国竞争的基础上(也就是要有多个民族国家相互竞争):

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41119

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41187

如果“霸权”过度发展,霸权国家的力量相对于其它各国有了压倒优势,以至于成为“世界帝国”,就不再有多国竞争了,因而也就不再有资本积累的政治条件了。所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要正常运转,需要维持霸权与多国竞争之间的某种平衡。没有霸权,过度的多国竞争会破坏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稳定;霸权过度强大,又会抑制多国竞争,破坏资本积累所需要的政治条件。当这种平衡无法再维持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就无法再存在下去了。

具体论述请大家参考上面的文章。

 

5. 世界体系理论是否有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秩序如何瓦解崩溃?

答:可以这样讲,在目前可以进入资产阶级大学讲坛的各个学术流派中,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是明确提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崩溃问题并试图加以论证的唯一一个学术流派。现在西方资产阶级大学中的学院派马克思主义者通常都不讨论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的问题。

此外,阿瑞吉的“体系的积累周期”理论对于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然灭亡的问题也有帮助。阿瑞吉在早年与沃勒斯坦一样,认为当前的世界历史时代是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向“社会主义世界政府”过渡的时代。但是,在晚年,阿瑞吉放弃了这种想法,而把希望寄托于所谓中国领导的“世界市场经济”(受法国年鉴史学派理论家布罗代尔的影响,按照阿瑞吉的理解,资本主义不等于“市场经济”)。

需要说明的是,在沃勒斯坦、阿瑞吉之后,在资产阶级大学中(主要是在社会学系中)在名义上师承世界体系学派的教授、讲师与通常的资产阶级社会科学家一样,已经将世界体系理论庸俗化,不再关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灭亡的问题。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目前中国的各个左派小组中,红色中国网是唯一一个明确地提出中国资本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且在理论上努力严肃认真回答这些问题的小组(而不仅仅是空洞地号召、表态)。

关于红色中国网在这方面的贡献,可以参考: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41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46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71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700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9360

 

6. 您提到中国是半外围国家,还有哪些国家属于半外围?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例如矛盾?

答:目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半外围国家,其内部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绝对统治地位,基本消灭了前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残余。在外部,半外围国家在与外围、核心国家的交换中,一般对前者处于剥削的地位而对后者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但是总的来说,半外围国家对外输出的剩余价值要超过从外部输入的剩余价值;两相抵消后,无法获得大量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者无法稳定地获得大量超额剩余价值。

目前的半外围国家主要有两类,一是像中国这样的中低端制造业出口国,二是像俄罗斯、拉丁美洲大国、中东石油出口国那样的高价值自然资源出口国。后一类半外围国家在世界能源、原材料价格周期的上升期,可以有比较多的经济资源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维持某种程度的社会妥协;当遇到下降期的时候,其经济形势往往在短时期内急剧恶化,导致大量劳动群众失业、贫困化。

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拉丁美洲在本世纪初“左转”又失败的经验)来看,由于世界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周期性剧烈波动,后一类半外围国家往往不具备无产阶级稳定发展的条件,从而不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稳定基础。即使在能源、原材料价格周期的上升期,出现某种形式的“进步政府”,这些“进步政府”(如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权)往往高度依赖来自于一两种商品的出口收入,既不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决裂,也不能在国内建立巩固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一旦世界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往往就发生夭折。

与第二类半外围国家不同,中国是专门从事出口制造业的资本主义工业国,这就使得中国的无产阶级队伍可以随着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一定阶段,中国无产阶级(并且联合半无产阶级、进步小资产阶级)必然有能力提出广泛的经济和政治要求。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半外围地位以及无法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无法从世界市场上攫取足够的超额剩余价值。这样,中国资产阶级就无力一方面满足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广泛要求,另一方面又维持资本积累的基本条件。中国资本主义的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在未来阶级斗争中的最低要求必然要超出中国资本主义所能够容纳的最大范围,从而这一矛盾只能以打破、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来解决。中国资本主义矛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而不是世界上的其它地区,最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革命高潮的发源地。

 

 

7. 您强调能源危机使得半外围国家无法进入中心,但是现在出现的可持续发展和新能源科技是否正在解决这个问题?会不会反而推动创新,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为资本主义续命

答:资产阶级的政客、商人以及学术界所吹嘘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等存在着大量局限性,无法做到一方面避免全球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又保证越来越大规模的世界资本积累。具体可参考如下文章: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49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56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61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68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71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9360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现在许多青年左派同志往往一提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想到“生产过剩”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虽然往往都表现为“生产过剩”危机,但是“生产过剩”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消费不足或有效需求不足为特点的经济危机通常也不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典型形态。“生产过剩”问题本身过去不是,今后也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致命矛盾;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通常也不需要专门依赖“新能源”或其它某种新技术来缓和“生产过剩”问题。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特点,可以参考: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484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506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571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588

 

8. 按照帝国标准量变方法计算,像卢森堡这样的国家岂不是也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是否有失偏颇?

答:众所周知,“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三大定律之一。恩格斯认为,“辩证的发展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5月第一版,第119页》。

所以,任何理论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必然都对应着一定的、可观察的数量指标。比如,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是固态,在零度至一百度之间是液态,在一百度以上是气态。

类似的,对于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具有的特殊形态,也必然对应着一定的、可观察的数量指标。不过,无论是远航一号同志还是红色中国网编辑部的其他同志在关于“中帝论”问题的辩论中应当都没有使用过“量变方法”这一术语。“量变”是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始终存在的,无所谓“方法”。至于用数量的、统计的方法分析“量变”,进而分析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这是将唯物辩证法应用于认识和分析现实世界的基本方法,不是红色中国网的发明。

关于用“帝国标准”及其百分比来分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几个不同的结构性层次(外围、半外围、核心),我们以前撰写过多篇文章,其中包括如下两篇: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187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10

如列宁所说:“所有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一切方面的联系(《帝国主义论》第七章)。类似的,所有统计指标、统计概念当然也“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一切方面的联系”。比如,现在大家都打新冠疫苗,绝大多数人打了新冠疫苗以后副作用是比较小的,不影响健康。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个别人的副作用会很严重,有的还会致死。绝大多数人打疫苗后副作用较小与个别的人打疫苗后致死都是复杂的客观世界现实存在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有个别人打疫苗后死了,就说绝大多数人打疫苗后副作用较小的统计是没有意义的。

列宁自己就既注意定性的方法,又注意用量的分析来进一步说明、丰富质的分析。比如,在1920年的《帝国主义论》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中,列宁就给出了帝国主义国家在“量”的方面的大致范围:“资本主义现在已经划分出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即使按最慷慨和最夸大的计算,也不到1/5),它们专靠剪息票来掠夺全世界。” 列宁虽然在这里说的是“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但是列宁是在为《帝国主义论》写序言时提及的,结合上下文、列宁在整个《帝国主义论》中的一贯思想,以及列宁并没有在任何其它地方说还有一些“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或者(至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还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不是“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那么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列宁在这里所说的“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就是指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以,按照列宁的分析,属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总人口一般不应该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无论如何不应该超过五分之一。如果一个国家不属于世界上“特别富强”的五分之一人口的一部分,那么,无论如何这个国家不能算帝国主义国家。

那么,卢森堡算不算帝国主义国家呢?卢森堡当然属于“富”而不算“强”。不过,比卢森堡稍大一些并且又与卢森堡同属于西欧“低地国家”的比利时、荷兰在历史上都是毫无争议的帝国主义国家。

在红色中国网编辑创作的文章中,一般将人均收入在“帝国标准”75%以上的国家归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之列。我们并没有说,凡是核心国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我们的基本看法是,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如果一个国家不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国家,那么这个国家肯定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如列宁所说:所有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一切方面的联系。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理论概念或定义。所有理论概念、定义、统计指标肯定都有局限性,都有不可避免的例外,但它必须要能够说明它试图说明的那一部分现实世界现象中的绝大多数情况,否则这种概念、定义或指标就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类似的,无论是列宁所说的“极少数特别富强的国家”,还是红色中国网编辑部所使用的“帝国标准”也都有局限性,也都有不可避免的例外。在我们最近谈论二十一世纪条件下的帝国主义问题的文章中,对于这些例外,也有进一步的说明:

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50211

 

9. 您否认中国帝国主义论,那为什么人们会有中国“对内压迫,对外扩张”的感觉?如大量海外资产?大量垄断机构和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带有扩张意味的政策?

答:首先,“感觉”当然不能代替科学分析,不能代替在努力占有大量材料和证据基础上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和分析过程。

毛主席教导我们:“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 ... 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了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毛泽东,《实践论》)

至于中国资本主义对内压迫、对外扩张,拥有大量海外资产、垄断机构、金融机构等,这些都是一般资本主义国家都具备的特点,不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特有的特点(如上,帝国主义国家包括大部分但并非全部的核心国家)。如列宁所说,只有“极少数特别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才算是帝国主义国家。

 

10.    中国年轻人是不是应该立志让中国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心地区?

答:当然不应该。但这里的主要问题不是中国资本主义“应该不应该”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核心地区,而是“能不能”、做得到还是做不到。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还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这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上的一个基本区别。

中国的马列毛主义青年应该立志于掌握唯物辩证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运用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据此建立起对中国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而不是依据于某些个人或者团体的主观愿望或者幻想来决定自己的希望或者沮丧。后面这样一种态度,是小资产阶级进步青年在走向革命的道路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障碍,并且往往在这种障碍面前被绊倒,垂头丧气,逃遁到歧路上,与理想告别,或者藏进封闭的小圈子中。

 

11.    左派青年在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应该采取怎样的斗争策略?

答:请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38010

 


20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5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6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春秋镜 2022-10-11 22:42
发错了,想点鲜花和握手的。。。
引用 君行早 2022-5-14 18:00
建议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像反对中帝论那样,让墙内的青年也能看到
引用 远航一号 2022-5-1 19:48
补充两个问题,在第二页
引用 墨白喵 2022-5-1 15:03
五一劳动节快乐

查看全部评论(4)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02:11 , Processed in 0.01735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