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沪宁思想?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06:05:27 |显示全部楼层

王沪宁是什么货色?从他的文章就可知:



王沪宁| “文革反思与政治体制改革

王沪宁 [url=]壹说[/url] Today

文革反思与政治体制改革本文转自公众号想当国师的哲学家们, 原载1986年5月《世界经济导报》 ,文末附原文链接.
二十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前我们翻过了这沉重的一页。然而我们有理由不时反思那场内乱。以防止这样的灾难再次发生。

一个民族应该把自己最令人痛心的教训当作一面镜子,时时檫拭,时时映照,以便一代又一代的人不重犯历史性的失误,使整个民族能够持续进步。

“文革”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从观念上说,没有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剥削阶级基本消灭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破字当 头”等思想路线,是一个直接思想根源。然而,没有一定的条件,“文革”是难以形成的。除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外,政治体制不完善、不 健全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原因。

从政治体制的角度来反思“文革”,是总结文革历史教训的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近年来,人们从思想、意识形态、文化、经济等各个角度考察和分析文革,但 从政治体制上来反思文革尚做得很不够。政治体制往往是在对一定政治动荡的反思中逐渐走向健全的。一种政治体制,不可能一建立就十全十美。它要在运转中、实 践中和动荡中来不断认识自身中的欠缺、弊端和不足,然后来健全和完善它。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渐进过程,政治体制最后便会积重难返。文革固然是一场大浩劫,但 它也给我们考察我国的政治体制提供了依据。温故而知新,今天在我们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对文革做深刻的反思,是不无裨益的,也是 很有必要的。

应当说一个完善的、良好的政治体制应该能够阻止“文革”的发生,因为文革的发动、组织、活动均超越了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均不符合科学和民主的政治程 序。但是,当时的政治体制没有这种能力。一九五四年宪法建立的政治体制一下子就被文革彻底破坏了。这是值得我们细而研究的。其他原因暂切不论,我们从政治 制度角度来对文革做一反思。

从政治体制的技术角度分析,可以看到下面一些环节的结构和功能与文革未能被制止有一定关联:

一、作为国家政治生活领导核心的执政党内部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民主制度。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党在人 民群众中崇高的政治威望,对社会政治生活行使着全面的领导权,这是适应我国发展道路的。但是,随着后来局势的变化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阶级关系判断的失 误,当时党的领袖的民主观念逐渐薄弱,“主观主义和个人独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 到削弱以至破坏。”(《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到文革发动前夕,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形:党对社会生活有着全面的政治领导权,而 党的领袖对党又有绝对的领导权威。所以,在党的领袖错误决定发动文革时,我们党内不少不同意这么做的干部和党员已无能为力。党内民主制度的不健全,致使我 们党无法阻止发动“文革”的错误行为,结果给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造成了损害。

二、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不能切实有效地行使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理对发动文革这样一场全国范围的政治运动应 当有庄严的发言权和决定权。但实际上文革开始不久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各地人民代表大会就不起作用了,国家主席等国家领导人都被排挤到一边,有的甚至 被迫害致死。国家权力机关对这场涉及中国前途命运的政治动乱没有任何制约和牵制能力。当然,这和没有严密的党政分工体制有关。由于党政分工体制不健全,政 治体制中的权力制衡关系也没有明确建立起来。没有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在一个方面发生偏向时,社会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政治生活中缺乏有力的宪法保证。文革的发生和进程,实际上完全不符合我国宪法的精神和宪法规定。“文革”中的种种做法和手段也是完全不符合宪法 的。宪法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权限、规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程序。但“文革”不按任何程序地“打倒一切”、“全面夺权”使国家机关陷于瘫痪。宪法规定了国家主席、人大代表和公民的权利与地位,然而在“文革”中这些权利和地位根本没有得到保障。没有一定的专门的宪法保障机构,也是文革发生的条件 之一。

四、在社会生活中缺乏一套独立的司法体制。“文革”当中,有许多违反法律的行为,实际上没有什么机构能加以束缚。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行政诉 讼系统,对政治机构侵犯公民权利和人身自由的行为无处申诉,“四人帮”极其爪牙控制的政治机构可以为所欲为,一般公民无可奈何。另一方面,“文革”破坏了 一般诉讼体系,公民之间发生的侵害权益的也行为无处申诉,结果出现了一些人打、砸、抢,出现了严重的侵犯人权和人的尊严的行为。不仅如此,公检法机构甚至 合而为一,被用来推行“文革”,完全谈不上司法独立。这样“文革”愈演愈烈。

五、政治体制上没有完善的纵向分权机制。建国以后,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照般苏联模式的原 因,结果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对于促进一个不那么发达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其有效的一面,但也给政治生活造成了潜在的可能性:即如果发生失误,则整 个社会都会被卷入进去。地方没有相应的权限,对上级决策没有法定的自主性。如果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力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规定来行使不受干 预的话,那么在发生“文革”这样的内乱时,各地就有可能不被强行卷入一场错误的政治动乱中去,一般机构也无法强迫地方政府做出与宪法相悖的行为。由于过去 缺乏这种机制,所以地方在发生“文革”时无能为力。

六、没有形成健全的国家工作人员制度。任何一个政治体制的活动,无论是合乎宪法的活动还是不合乎宪法的活动,均需要一定的人来作为活动的主体。“文 革”发生时,由于没有严格和严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制度,结果为“四人帮”打击迫害忠良、安插和提拔帮派人物提供了可能性。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担负一定政治 责任的工作人员,应当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任命或罢免,不能象“文革”那样毫无程序地任命或罢免干部。国家相当一级的工作人员,都应通过权力机关来任命或罢 免。如果干部制度能保证人民相信的干部担任政治责任,他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制“文革”。然而,这套体制在“文革”发生时没有牢固地形成,这样在稳定时期 可能有效的干部制度,在内乱中却成了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

七、政治生活中缺乏严密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权利。“文革”虽然是一场危机整个政治体制的政治动乱,但它实际上也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场灾难。“文 革”能够发生的一个社会原因,是社会广泛缺少尊重公民民主自由权利和人权的传统。象“文革”那样的侵犯公民民主自由权利和人权的内乱,如果是在一个每位公 民都坚信民主、任何侵犯公民民主自由权利和人权的行为均要受到法律制裁和社会谴责的社会中,这种情况是难以发生的。社会民众缺乏牢固的民主法制观念,政治 体制有不能有效惩罚侵犯公民民主自由权利和人权的行为,为“文革”的发动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诚然,即使从政治技术上考察,“文革”形成的条件也不限于上述几端,但上述几端为期中的基本。一个社会的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可以视为一项工程--政 治工程。政治工程为社会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社会政治生活按照人们选择的原则和方式展开。一定的政治理想、政治观念和政治原则, 均需要经过周密的政治工程建设之后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没有一定的政治工程,政治原则是难以实现的。政治工程需求政治技术。经过对“文革”的反思,人们有 了这样一个感觉,过去我们忽略了政治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民民主专政获得了实现的基本条件。但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 如何从政治技术上来建设民主法制的工作,结果当“文革”发生时,没有健全的政治体制来控制和阻止它,反而自身顷刻之间就被内乱破坏了。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是值得我们汲取的。

从十年前开始,我们就高度注重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措施来健全和完善政治体制。近年来又着重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我 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从技术上保证政治体制的各个环节能够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其中包括党政关系、各项权力之间的关系、宪法保证制度、司 法体系、集权和分劝之间的关系、干部制度和社会民主化等方面,通过系统的政治工程,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成为一个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的政治体制?。

通过对“文革”这场内乱的反思,人们深切感到,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应大力开展政治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和创造适用于 中国国情的政治技术。另一方面,应当比较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采用的政治技术,对其中合理和科学部分应该加以引进,为我所用,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相似的国 家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有不同的政治原则,这一般是不能互通的。但是作为政治体制,每个人类共同体都会面临一些相似的社会 性事物和要求,都会出现一些相同的矛盾和问题。为满足这些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政治技术,有些往往是互通的。正象不同经济制度下的经济管理技术可 以引进一样,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治管理技术部分也可以引进,或加以改造。当然,在不同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特殊的东西。只有研 究并采纳了世界上一切科学合理的政治技术,才能建设一个完美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在“文革”之前,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这方面工作没有进行。今天,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治制 度,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只有这样,“文革”的悲剧才不会重演,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会得到空前的发展。

(注:文章为作者1981年—1995年担任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时所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2-1-13 06:10:12 |显示全部楼层

红中网上就可以找到一些他的文章http://redchinacn.net/search.php ... B%E6%B2%AA%E5%AE%81


  • 一个政治杀手的自白 —— 谈谈王沪宁

    1 个评论 - 3604 次查看

    连中共的敌人都看出来了:借着改革的旗号——先使共产党有名无实——最终在中国消灭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共产党!王沪宁是不是一步一步这样做的呢?

    2021-11-20 08:41 - 龙翔五洲

  • 1994年的王沪宁日记

    4 个评论 - 2420 次查看

    王沪宁号称是党内的大秀才,他90年代已经是教授了,可是看看那时候他都喜欢读什么书?说实话,一点点左的读物都没有,沾不上一点马克思主义的气息,都是些那个时候流行的西方资产阶级著作,加上一些快餐书籍,实在不敢恭维。

    2017-10-25 23:00 - 水边

  • 亲美派头目王沪宁宠信有加

    3 个评论 - 2769 次查看

    报导说,在分组讨论中“放开了”,25名政治局委员(包括七名常委)仅4名政治局委员(包括2名常委)未被点名,他们是习近平、王岐山、许其亮和王沪宁

    2016-11-5 00:43 - 远航一号

  • 良医治病于未病 - 对“王沪宁: 要政改,必须对“文革”有深刻反思”一文回应之回应 .. ...

    8 个评论 - 1317 次查看

    毛主席不但是个好老师,也是个专门治社会病的好医生。他搞文革,绝非无的放矢; 而是看到不搞的话后来就会发展成今天这种局面。当时潜伏的癌细胞已是接近成癌肿的边缘。文革成,则癌肿不生;文革败,则癌肿大发。我们事后有先见之明, 中国方今这个大癌肿,不是正要置中国于死地了吗?如果不是文革功败垂成,会有今日的局面吗? ... ...

    2013-6-24 11:10 - ahjoe

  • 美媒关注中共高级幕僚王沪宁

    1 个评论 - 2683 次查看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说,他的作用就是负责对中共进行理论“包装”,以使中共看起来“与时俱进”。至于,“代表了谁?”“中国真和谐了吗?”“中国的发展真的是科学决策的吗?”这些问题,王沪宁是绝对不屑于回答的。

    2013-6-21 22:05 - 龙翔五洲

  • 一个政治杀手的自白——谈谈王沪宁

    2 个评论 - 3827 次查看

    王沪宁在20几年的时间里由一个普通的副教授历经三任总书记的提携,升迁为身份显赫的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成为党中央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他是姓马还是姓修?他给中国的走向带来哪些影响?看看此文,或许就明白了。

    2013-6-7 21:39 - 龙翔五洲

  • 王沪宁——中国的雅科夫列夫

    2 个评论 - 2880 次查看

    苏共灭亡,一个来历诡秘的人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雅科夫列夫。史实表明,雅氏中青年时代即成为潜伏在党内的西方战略特务。他在美国大学研修,被中央情报局收买。

    2013-4-7 22:33 - 龙翔五洲

  • 完全否定及妖魔化毛泽东的王沪宁成为习近平的文胆说明了什么? ... ...

    2 个评论 - 2891 次查看

    众所周知,2010年习近平跟吴邦国提出的去毛泽东思想的179提案获得通过,于此伪共不敢明明白白的通过新华社或人民日报公开却交由反毛的辛子陵以泄密方传出。 下面这篇“有“三朝文胆”在军机处行走,习主席何愁、改革党何忧? ”暴露了这完全否定毛泽东的王沪宁跟习近平的亲密关系,大家可以一读。 我另外把王沪宁写的一篇反毛文字“文革反思与政治体制改革 ”也附录于后,读者可以对照参考。 习近平既然能把这个公开造谣妖魔化 ...

    2012-12-12 10:05 - ahjoe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4 01:19 , Processed in 0.061807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