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09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批判三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谬论 —— 暴躁皮皮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4 08:44:3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8-14 09:16 编辑

批判三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谬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
理。我去年在《名词解释》里简略提了几句。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道
理,不必多提,应当重点阐述的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但现在看来,
真正能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做了庸俗化理解。
一、先简述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含义。
经济基础包括两部分,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适应这种水平的组织生产、
生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指的是适应这种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
的政治制度、道德观念、法律、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等通称为“文化”的东
西。文化是由经济基础生产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目的就是维护这个经济基础
的正常运行。因为人不是机器,输入指令就可运行,必须让他相信,他这样
做乃是出于自愿。通俗地说,文化就是解释既存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何是合
理的,不但合理,还是高尚的、神圣的……文化就是统治术。当新的阶级夺
权后,自然会有证明新秩序高尚神圣的新统治术。这就是我们在人类历史上
观察到的文化的演变。古代的价值观不是天经地义的,今天的也不是。当然,
它们在还未被推翻时总认为自己是天经地义的,是公序良俗的要求,是文明、
理性的要求,没有了天地就不存在了。
生产力的发展将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将在旧生产
关系的边上悄悄兴起。譬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奴隶的干活效率比不上农民,
封建制就会出现。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旧的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新
的生产力,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就会产生社会革命,代表新生产关
系的阶级将通过被称为内战的阶级斗争战胜旧生产关系的代表者。与此同时,
上层建筑,即文化领域中的战争也在进行。新的阶级将对旧统治阶级的政治
制度、法律道德、宗教、文艺进行全面批判,提出适应新生产关系、代表自
身阶级利益的一整套新文化观念(尽管他们自己意识不到,总认为是公理、
正义、人道、文明之类的要求使他们产生了这些观念)。而旧统治阶级将哀
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国将不国、千年文明毁于邪说,疯狂镇压新文化的
传播者。
马克思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应当掌握这个规律为自
己服务,就像掌握别的客观规律。一个人不懂电学,就会把电看成神秘的、
超自然的力量,对自称能操控闪电的人顶礼膜拜;或者盲目去碰,被电死。
不懂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也会把社会发展看成神秘的过程,对现存秩序顶礼
膜拜;或者盲目反抗而死。马克思由这个原理出发,创立了指导无产阶级夺
权、建立新社会的完整学说。
但形形色色的中国左派是怎么理解这个原理的呢?
二、第一种谬论是生产力决定论。
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提高生产力
就好了,一切以生产力是否提高为标准。这是修正主义叛徒最爱的理论。
(一).唯生产力论里又分为两派。从伯恩斯坦到胡耀邦的一派,用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认为采用那种制度的“文明国家”都生产
力高度发达,所以它最先进。而另一派,挖掘“文明国家”的发家史,认为它
们在搞民主主义之前都存在一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因此中国倒退到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方能快速提高生产力。对资本主义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倒
退到资本主义方能提高生产力,两派都没意见,只是对倒退到哪种资本主义,
产生了分歧。国家垄断派目前排挤了民主主义派,独占了统治权。
对这些传统的唯生产力论,现实是最好的批判,不需要重复。值得注意
的是,民间的左派,大部分都继承了走资派的衣钵,正在把唯生产力论包装
成各种新鲜玩意出售。对这些变种,需要仔细的分析批判。
(二).有的左派高喊“产业布局”,仿佛那是多了不得的新鲜玩意。斯大
林在 1952 年(去世前一年)写了篇《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前半部分
侧重讲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能随心所欲蛮干;后半部分批驳党内的各种
糊涂思想,其中一种正是“产业布局”论。有个叫雅罗申科的经济学家说:“社
会主义政治泾济学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关系,
而在于探讨和发展社会生产中生产力组织的科学理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化
的理论。”什么叫“生产力组织的科学理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化”呢?普通人
很可能被这套术语唬住。实际上,这人的意思很浅显,他是把自己当一个超
级垄断公司的管理者看待的,根据公司现有的人力物力,如何使资源达到最
优配置,譬如派多少人去炼钢、多少人造机床、多少人生产轻工业消费品、
多少人种粮食,而与此配套,又需要多少电厂、多少铁路、多少卡车、多少
医生教师、多少工程师……他认为社会主义就是一群工蚁在他这种蚁后的指
挥下高效地干活,社会主义经济学就是“组织”、“计划”工蚁的学问。而“共产
主义就是社会生产中生产力的最髙科学组织”,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使工蚁
们通过“组织”、“计划”达到了最高的生产效率,所以叫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
斯大林严厉驳斥了这种近乎精神病患者的思维。他说明过渡到共产主义
的三个前提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公有制的确立、完全废除商品生产;
个人得到全面发展,不被束缚于某一种职业中。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
须尽量缩短劳动时间,以保证有足够时间去接受全面教育。为了缩短劳动时
间就必须生产力高度发达。同时必须保证公有制,因为商品制度下社会不是
为了需要生产,生产力被极大浪费,人作为劳动力商品也没有可能去全面发
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在这些复杂的客观规律下,使人
获得解放。至于“生产力合理组织的问题、国民经济计划化的问题等等”,斯
大林斥为“片面的和干瘪的生产工艺学,即布哈林的‘社会组织技术’之类的东
西”、“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而是领导机关经济政策的对象。”
斯大林认为这种“生产力合理组织”论完全忽视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
反作用,如果苏共竟按这种意见办事,苏联的生产关系很快就会变得阻碍生
产力的发展,冲突不可避免。这是显然的,不把人的解放放在第一位,却去
操心如何组织工蚁干活最有效率,工蚁当然要造反。
(三).比“产业布局”、“科学的组织计划”更能迷惑人的是工业党大师马
前卒的“唯物主义”。他的主要理论表现在《唯物主义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
起》一书中(网上有下载,他还未写完,这种完整的历史理论不是一年两年
可完成的)。此书的大部分篇幅属于对世界历史演变的具体技术分析,譬如
气候、地理的影响,农业文明的特征,工业革命的原因。这些分析的正误只
是细枝末节,重要的是,他据以指导全书的“唯物主义思想”究竟是什么?以
下几段可完整代表他的看法:
在今天看来,当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很严重的问题和历史局限性,
最终间接导致了第一次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但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
前,它确实是对人类社会宏观运动描述最精确,预测最准确的理论,这也正
是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传统马列主义认为自身的基础是唯物主义,认为科学精神也同样适用于
历史和社会研究,主张从绝对客观的视角去考察人类社会,这也正是本书的
出发点之一。但是,马列主义不仅是一个对历史和现实做出陈述的理论,马
克思自己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
界!”。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马列主义是革命者理解社会的背景材料,同时
也是革命者推翻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重新规划新社会的指导理论。革命者
不仅用历史规律去解释新社会的胜利,还宣称新社会是一个更美好,更进步,
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
这种目标其实已经超出了纯粹的唯物主义。因为科学是客观的,绝对不
会以道德为基础给任何历史事件带上“进步”或“美好”的帽子,为历史设
定一个目标更是从根本上违反了科学精神,后面几章将会具体谈到这个问题。
不过,如果我们把“先进”定义为财富的增长和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扩大,
那么人类社会,特别是西欧社会在工业革命前后的数百年内确实在“进步”,
其中的大部分居民都直接或间接从这种“进步”中得益。即便以今人的眼光
看来,把尽量发展工业经济、让大部分社会成员享用到尽可能多的工业财富
做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还是正确的,在马克思和列宁生活的那个时代更是
如此。
在工业党大师看来,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解放的目标、新社会的理想是
非科学的、违背唯物主义的,而“进步”就是尽量发展工业经济,让大家过上
好日子。所以这“纯粹的唯物主义”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唯生产力论。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
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本来是一个哲学博士,想以哲学教授为生,但受
到当时的革命运动吸引,不愿去思想高压的大学里过死气沉沉的生活,于是
投身革命。他看到革命者的理想是伟大的,但缺乏对社会的科学分析,只是
些主观愿望,于是用自己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哲学来补足它。为了推翻资本
主义制度,就必须彻底了解资本主义运行的规律,于是他又改行研究政治经
济学,整个后半生致力于《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的立场非常明确:站在
革命的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指导无产阶级正确夺权、正
确建立美好进步的新社会!正是这种不“客观”的立场,使马前卒认为他违背
了“纯粹的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里没有纯“客观”的思想,一
切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马前卒却认为他的唯物主义是超阶级的、不以某个
阶级的道德观为基础的、纯客观的科学!
我们以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下这位工业党理论家的思想根
源。
民主和科学历来是资产阶级的两大旗帜。实际上一切新阶级反对旧阶级
时,都会抬出“民主”和“科学”,只是那时不用这些名词。譬如古代中国的儒
法斗争,法家要求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就是“民主”,倡导天变不足畏、祖宗
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就是“科学”,也就是客观、唯物主义。新阶级反对
旧阶级时总认为自己客观唯物,而旧阶级满脑袋祖上的偏见,主观、唯心。
资产阶级是最晚出现的,因此认为自己最客观唯物。他们的大学里至今满是
这种“客观”的学术。
从纯哲学认识论上说,人的头脑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必然受物质世
界的规律约束,譬如无法摆脱大脑构造的局限;在阶级社会里,更重要的是
阶级思维的约束。(前一点后边略去不提,因为在阶级社会里谈物质世界的
约束没有意义。)因此不可能存在纯客观的认识,认识的主观性本身就是一
种客观存在。资产阶级所想像的那种“纯客观”,就是认为自己是上帝,不受
环境影响,认识过程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感受。我们不认识这样的上帝,因此
也不知道哪里存在这种“纯客观”。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的就是这种“纯客观”的唯物主义
的缺陷。我摘抄一段:“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
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和辩证法相结合的新唯物主义,把主观和客观看成一
个整体,没有纯客观也没有纯主观,有的只是人在实践中认识并改造包括自
身在内的自然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只能在
实践中去解决这种规律的“客观”,是万物有生皆有灭、只有矛盾斗争永存的
“客观”,是人的思想不是单纯的思想、和经济基础密不可分的“客观”,不是
旧唯物主义那种割裂主观、自命上帝的客观。
以往的唯物主义不懂这种辩证法,他们嚷嚷的客观,无非是把站在自己
阶级立场上的认识说成是客观世界的真理,把自己的主观说成客观。马前卒
的“客观”的唯物主义也只是这种。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搞这样的欺骗,
旗帜鲜明地说出这是无产阶级的利益、无产阶级立场上的认识。无产阶级运
用这种新唯物主义去改造世界,才有可能消灭阶级本身,使人的思维摆脱阶
级的束缚。如果按照旧唯物主义去夺权,只是一种新的有待推翻的阶级统治。
工业党的这位理论家想必读过资本论,读过马恩全集中的大多数文章,
自认为已精通马克思,但却始终没明白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基础的“唯物主
义”的基本概念。他倒退到了资产阶级的旧唯物主义,却自以为是突破了马
克思的历史局限性。这只是认识错误吗?我们知道,这三十多年来,民族资
产阶级一直在国家垄断资本的保护下发展,他们对垄断资本既不满又依赖。
最近十年来,垄断资本变得越来越反动,阶级固化,思维僵化,排斥新鲜血
液,内耗加剧,锐气丧尽,越来越无法承担对外扩张、对内镇压的民族主义
重任,民族资产阶级因此非常不满,希望去接过垄断资本的枪。垄断资本想
继续干下去,就制造各种维稳理论。民族资产阶级的各派为了劝垄断资本交
枪,就制造各种左派理论(当然也有一大部分在制造右派理论)。理论必须
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马克思也不是凭空就制造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马克
思主义同中国的百年历史不可分割,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民族资产阶级
要制造理论,就很自然地从马克思主义中取材。他们按自己的阶级立场,把
马克思主义中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拆出来为自己服务,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中国
左派。马前卒所代表的那批受过高等教育、自命精英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对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利用,只是其中一例。说到底,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思想
总是打上阶级烙印的,阶级立场决定认识。
马前卒“证明”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规律已经结束了,大意是工业革
命改变了传统的生存竞争的方式,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需要以传统的生
存竞争为前提。
我们要回答:不,你所知道的那种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的唯物主义大约
已结束了,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远远没有结束,起码正在你身上得到了证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2#
发表于 2022-11-15 19:47:47 |只看该作者
huluobei 发表于 2022-11-14 08:53
好的谢谢您了,我本来不是要来探人隐私的,他的思想都在文集里了。我很年幼,对过去的事欠缺很多认知,所 ...

就是十年前,他在博客上说,他靠给出版社编辑些《不生病的智慧》《情商决定成败》那一类十年前多见的烂书过日子,所以公布了自己的银行账号,接受捐赠,我觉得也没啥见不得人的。他当时还不是泛传统主义者,他当初仇恨中国儒家的传统,鼓吹蛮族自由精神,好像

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受过姨学、人脉论、组织度论之类的思想影响,但是已经与之分道扬镳。非但毛主席的人脉远远赶不上蒋介石、胡适之类大佬,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又有什么人脉,什么乡党宗族?相信人脉、组织度那一套,结论必然是改良,方法必然是跪舔。我本人看重具体形势、具体阶级力量对比,胜于庸俗意义上的经济基础,或者社会风气伦理、组织度什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1#
发表于 2022-11-6 01:36:17 |只看该作者
huluobei 发表于 2022-10-25 15:25
请问,您还知道皮皮过去更多的事情吗

不知道,我在网左群体里,不常和人聊比较隐私的事,你向某些消息灵通人士打听可能会知道

只知道他真名好像是李文宾(他当初接受捐赠用的就这个),一度被喝茶还是拘留,后来当司机还是干什么,左派里应该有人知道他的事,有几个年轻左派用很熟悉的口气提过他,好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20#
发表于 2022-8-15 23:13:17 |只看该作者
“暴躁皮皮”同志本人就是个很好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例子。

我记得这位同志,或者曾经的同志吧,他曾经自称“红卫兵、义和团”,现在又加上了“封建遗老”。热衷于反女权,和白左势不两立,甚至一度在香港黄师的年代支持黄师,放话“香港的金融系统比大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大意如此)。总之立场和特朗普差不多,反跨国资本家、民粹,半左半右。

我记得他原来在博客上接受捐赠,说靠编辑些粗制滥造的图书过日子,后来不知道是干什么体力活(好像是当司机),也有了点钱,从无产阶级穷书生变成了有点闲钱、娶了老婆的体力无产者(可能连小资产阶级都达不到,可以称之为“余产阶级”、“小有产阶级”),思想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可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尽管如此,我本人并不认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就多了不得,为什么当初革命成功的,是苏联和中国呢?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9#
发表于 2022-8-15 09:01:39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8-14 23:16
“文化”,不就是意识形态吗,不就是主观吗?

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 ...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上层建筑是由基础产生的,但这决不是说,上层建筑只是反映基础,
它是消极的、中立的,对自己基础的命运、对阶级的命运、对制度的性质是
漠不关心的。相反地,上层建筑一出现,就成为极大的积极力量,积极促进
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去根除和消灭旧基础和旧
阶级。
不这样是不可能的。基础创立上层建筑,就是要上层建筑为它服务,要
上层建筑积极帮助它形成和巩固,要上层建筑为消灭已经过时的旧基础及其
旧上层建筑而积极斗争。只要上层建筑拒绝起这种服务作用,只要上层建筑
从积极保卫自己基础的立场转到对自己基础漠不关心的立场,转到对各个阶
级同等看待的立场,它就会丧失自己的本质,不再成为上层建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8#
发表于 2022-8-15 08:59:53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8-14 23:16
“文化”,不就是意识形态吗,不就是主观吗?

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 ...

请远航同志注意这一点:这里的文化、思想,属于的不是个人的主观范畴,而是从社会出发,是基于一定的生产关系,服从于现实的斗争需要的集体意识。说思想家创造历史、思想不基于社会存在而变化的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而说在阶级斗争中产生的思想斗争创造历史,在狭义的理解中是正确的。经济、阶级斗争、思想。是历史的三个维度,也是解释历史的三种角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三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说社会意识是服从于社会存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性质受社会存在决定,绝不是说,社会意识不经过新阶级的艰苦斗争就会自己产生。历史上每一种先进的思想都能创造奇迹,如果不能,就说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反动的。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毫无疑问是决定性的,但是上层建筑才是这对矛盾里积极的、主动的因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强调的一定是人改变物,而不是物决定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22-8-14 23:17:21 |只看该作者
仗义执言 发表于 2022-8-14 20:01
首先马克思有没有讲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不论,哪怕按你的说法,马克思说过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 ...

马克思确实讲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22-8-14 23:16:45 |只看该作者
启明 发表于 2022-8-14 16:55
这里不是说主观因素,更不是说个人的主观因素,而是说文化没有改变,所以没能成功,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

“文化”,不就是意识形态吗,不就是主观吗?

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关于“反作用”,是个重要问题。可以慢慢探讨。但既然我们都赞成唯物主义,首先就要考虑,“反作用”的限度在哪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15#
发表于 2022-8-14 20:42:07 |只看该作者
仗义执言 发表于 2022-8-14 20:01
首先马克思有没有讲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不论,哪怕按你的说法,马克思说过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 ...

你说的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请注意我先前的话:“这个决定只是决定了变化的范围、产生的矛盾、后者不能脱离前者而前进。”生产关系当然要适合生产力,否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不存在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只能采用生产力允许范围内的生产关系。但是,一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矛盾,矛盾的形式就转化为阶级斗争,矛盾中积极的、主导的因素就成为阶级斗争改变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新的矛盾又在酝酿。只有从这个意义出发,才谈得上历史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创造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22-8-14 20:29:09 |只看该作者
就问你,在青铜器时代,采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不能把生产力提高到至少机器时代?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3 15:25 , Processed in 0.048986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