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远航一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存的代价 —— 寿命降低,体质下降,人口加速负增长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8:48:20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2020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时,死亡率高达61.5%。2020年1月25日,主席主持政治局会议,亲自确定了中西医结合救治战略,一声令下,中医国家队成建制驰援武汉,中西医结合救治把新冠的死亡率降到了几乎为零。参见: 治疗方法决定新冠病死率

  中国抗疫的成功经验是“隔离防疫”加“中西医结合救治”。

  防疫的目的是控制、阻止疫情的快速扩散,最起码要控制在救治能力范围之内;

  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不死人和没有后遗症,只有中医药能够做到这一点。

  除了救治,大规模中药预防也起到关键作用。防治结合,双管齐下,中国几个月就在大陆本土全歼了新冠病毒。假如是中国领导世界,全球推广中国模式,人类几个月就能彻底摆脱疫情。

  西方为了掩盖自己防疫的无能和治疗的无能,推出了“疫苗群体免疫+特效药”、与病毒共存的抗疫模式。

  他们鼓吹用全民注射疫苗取代防疫措施,尽管事实不断证明疫苗根本不能防感染;

  他们还不断鼓吹引进西方特效药,尽管中西医结合做到了几乎零死亡,而所谓特效药根本是夸大其词的鸡肋。

  西方模式造成了重大伤亡,且至今仍然没有走出疫情,却被国内某些强大的力量一再推崇。他们隐瞒中医药的贡献,一方面渲染病毒的可怕,导致防控极端化;另一方面又宣称病毒已经无害,打完疫苗就像流感......

  现在,他们得逞了。一夜之间,中国成了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医护人员。见:一线医护悲壮如血战湘江的红军

  主席亲自确定的中国抗疫的两条成功经验“隔离防疫”和“中西医结合救治”,被他们用“与病毒共存”+“西方特效药“取代。

  电视、媒体对医疗救治的新闻采访中,救治方法又变回了武汉疫情初期的老方法:呼吸机、抗病毒、激素......中医药再次缺席。

  100元一个疗程的清肺排毒汤早已不见踪影,而辉瑞2300一盒的所谓特效药已经被大规模引进,还供不应求;辉瑞新冠疫苗也已兵临城下。

  未来,和西方一样,新冠病毒将一直与我们共存,疫情也将一直存在。每年打几针新冠疫苗、吃几盒辉瑞特效药,将成为常态。

  疫苗、病毒、特效西药轮番上阵,体质不下降是什么,难道反而越来越健康?参见:西方式思维陷入死胡同:满身抗体,健康之殇

  这正是西方医药利益集团最喜欢的赚钱模式:终生与新冠病毒共存,终生打针吃药,一年新增几千亿、上万亿的巨额收益。

  难怪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不久前,乌鲁木齐一个火灾意外死了几个人,网上铺天盖地都是点蜡烛和举着A4纸的圣母;而如今,人为挤爆医院和殡仪馆的惨状,网上却岁月静好,圣母们都消失了。

  卫健委不敢公布疫情数据,却敢说重症率、死亡率极低;假装病毒已经无害,单方面宣布疫情结束了。

  西方已经证明,与病毒共存必然导致寿命降低、体质下降。而对中国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人口负增长加速。

  而这背后,则是西方医药利益集团赚得盆满钵满,笑到抽筋。

  当年军队反腐,两个军委副主席落马,10%的将军被处理。见:吸取历史教训,反腐力挽狂澜

  医疗系统问题更严重、更复杂,北京卫健委主任于鲁明只是小角色。

  彻底反腐,才能解决问题。见:疫情之下:西方医药利益集团对中国的渗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2-12-27 18:48:54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大道天下

作者:问道即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2-12-27 18:58:52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吹捧所谓“主席”,令人作呕

但有几点值得观察和讨论

1 中国防疫路线180度大转弯,是否与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有关
2 放开前,反动清零政策确实已经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和代价,但当局突然放开后,病毒传播之快、造成重症和死亡之多,似乎超出预期
3 由于缺乏可靠的数据,现在还不好判断,重症死亡多,是网上集中报道引起的错误印象,还是普遍真实状况的反映
4 此次疫情爆发,对中国资本主义运行,是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如果是后者,可能影响到更基本的矛盾发展,甚至破坏全球资本主义供应链。这些,都需要至少再观察几个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2-12-27 22:58:22 |显示全部楼层
bapl 发表于 2022-12-27 20:25
清零政策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和代价,是外网上集中报道引起的错误印象。要知道二三四线城市疫情控制的还不 ...

你这就片面了

1 清零痛苦代价,不是只有外网报道

2 国内不是只有二三四线城市

3 二三四线城市,也不是都没受封控之苦

4 国内封控办法,强行拉方舱,强行禁止出单元门,不把人当人,好像确实中国仅有

世界上许多国家,事实上放开后,感染没有那么快,也确实绝大多数都是轻症

国内这次疫情爆发,有若干不同寻常之处,哪些是政治问题,哪些确实是病毒变异造成的,需要了解情况,观察研究。但事实已经证明,靠资产阶级政府封控对付疫情,是必然失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2-12-28 01:37:23 |显示全部楼层
造反法利赛 发表于 2022-12-28 00:50
我是十八线县城的,去年到今年封过两三个月,不戴上意识形态滤镜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能当人的,而一戴上意识 ...

国外是有有超额死亡,但一般社会冲击确实不大,请你也不要照搬国内部分媒体刻板印象

其它国家不了解,至少在美国,阳性了肯定是在家隔离休息的,不会被迫上班。虽然如果症状轻微,又适合远程工作的,可能会线上办公。

你反对刻板印象很对。国内各个地方肯定经验肯定也不一样,但至少相当一部分地方发生了群众被封控苦不堪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

至于说幻想没有官僚主义的封控,那只能说十分脱离实际。就是社会主义,一下子也消灭不了官僚主义,而且社会主义更不能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等办法。

社会主义可以采取的是全面公立医疗、免费医疗,实行计划经济,及时调配资源,解决医疗物资短缺,消灭发国难财奸商,同时保障劳动人民休息权,哪怕经济萎缩,但除了特殊紧急行业,凡是感染都休息。而不是把单元门封起来,没有核酸就把病人挡在医院外,与奸商勾结哄抬菜价逼得群众没饭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2-12-28 01:39:05 |显示全部楼层
蒸馏水 发表于 2022-12-28 01:29
三个朋友都查出来肺炎,我发现我错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R4y1S7Ew/?spm_id_from=333.33 ...

如果属实,问题就严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2-12-28 04:57:19 |显示全部楼层
造反法利赛 发表于 2022-12-28 02:03
我确实消息比较闭塞,但最早听说国外疫情中的劳动状况并不来自国内媒体,而是偶然接触这两篇文章。https:/ ...

现在不就是在探讨中国放开后为什么感染传播之快、重症之多,似乎与其它国家经验不符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2-12-28 21:12:49 |显示全部楼层
君行早 发表于 2022-12-28 18:22
传染快倒是真的,感觉这半个月我们这能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中国现在传染人数我估摸着得破亿
重症如果说 ...

高强度劳动环境是一个问题

至于基础病,直觉上美国这边按比例也不少,需要进一步数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22-12-28 21: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水边 发表于 2022-12-28 21:16
如果我们都基本肯定2020-2021的防疫政策和局面,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么问题在于2022发生了什么。

1.  ...

这个分析是对的

除了“混乱”转型之外,逼着大家阳性了还要上班,完全是残酷剥削廉价劳动力的996式资本主义特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22-12-29 16:33:16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

普遍是南方轻,北方重,有些年轻人都出现了白肺
河北邯郸疾控中心一李姓研究员本周四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中国各地突然全面解除疫情防控,导致包括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快速交叉感染、加速变异,加上德尔塔病毒依然存在并继续在传播中变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种变异株进入人体后,可同时感染同一个细胞,使得病毒携带两种遗传特征:“因为一直在封控,所以病毒是没有时间从德尔塔变异到奥密克戎的,所以两种毒株共存,现在的死亡率可能会比香港、新加坡等其他地区高。”

多位北京网民在微博发帖写道,他们的亲人在医院做CT扫描检查,发现双肺严重感染,出现白肺。李姓研究员说,最近从北京、河北等地的感染者身上获取的病毒样本中,除了奥密克戎BF.7变异株,还有德尔塔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参杂着不同毒株,所以,你会看到不同地区的死亡率不一样。北京长期封控,目前突然开放,德尔塔毒株混在奥密克戎感染者中,所以北京的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d ... ee_count__sort-DESC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 14:02 , Processed in 0.028287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