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远航一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本身不是包袱,不学历史唯物主义就会变成包袱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41#
发表于 2024-3-19 14:14: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俞聂 于 2024-3-19 14:16 编辑
搬砖小能手 发表于 2024-3-19 13:01
是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生活没有因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而变好,而是变得更糟。

注意你讲的 ...
注意你讲的这个历史时间,此时的中国已经早已不是一个独立国家,而是一个殖民地。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当然不如未加入世界资本主义分工体系的独立国家的人民。

帝国主义的介入虽然恶化了小农的生活,但这不是质的改变,国家资本的进入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小农的封建生产方式。

在晚清以前,在1850年前的明清时期,江南的小农一样是处于糊口水平。即便小农的家庭年收入增加,那也是靠投入不成比例的成倍的家庭劳动。
你提到封建小农生活比工人生活更好,有相关的材料可以阅读参考下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2#
发表于 2024-3-19 14:46: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激活 于 2024-3-19 14:47 编辑
搬砖小能手 发表于 2024-3-19 12:24
你提到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就是很好的应征了:资本积累离不开奴隶制。 ...

按照你的理解你认为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是个奴隶制国家?是个封建主义奴隶主义的国家?就因为在资本主义下还存在你认为的这些历史遗留制度,资本主义就是另类的奴隶主义和封建主义?

可你知道这些所谓的“奴隶制、农奴制”都是为了服务于资本积累的吧。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上,资产阶级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唯一劳动控制方式。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初期,雇佣劳动主要出现在核心,外围则大量使用奴隶、农奴制。如美洲和东印度群岛的奴隶制种植园、东欧的“第二农奴制”。但这时的奴隶制和农奴制已经不是历史上的奴隶制和农奴制,生产的是在世界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是为剩余价值攫取服务的。

在我看来资本主义进步就在于,他包容性很强,他一方面前进了一步允许雇佣劳动,允许每个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让每个人有“选择”的权利,同时他也并不排斥奴隶制、农奴制这种曾经的制度,因为经过资本主义改造,它们的性质已经变了,但因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不是所有地方都会有核心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自由民主“和完整的雇佣劳动,可这不代表说其他国家就不是资本主义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3#
发表于 2024-3-19 14:53: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俞聂 于 2024-3-19 14:55 编辑
搬砖小能手 发表于 2024-3-19 13:32
我们每个人都要解“资本主义”之毒,尤其要解“生产力发展”的毒。

只有一种情况你会认为资本主义好:享 ...

资本主义有两面性:一面它通过伴随资本竞争的技术改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面它通过加重剥削,破坏了生产力(包括自然物质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就前者来说,封建小农的生产方式倾向于劳动生产率的停滞,即所谓“没有发展的增长”。由此,除非小农家庭能够自主地控制人口,否则他们不可能摆脱大部分时间用于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更谈不上消灭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社会。所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面,资本主义是有进步性的。

但就资本主义跟封建主义同样是阶级社会来说,资本家把由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社会剩余时间,更多地用于物质消费和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缩短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增加自由发展时间。在这一点上,资本主义跟封建主义一样是落后的、反动的。

我们今天看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当然是看对世界无产阶级有利还是不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4#
发表于 2024-3-19 20:35:36 |只看该作者
搬砖小能手 发表于 2024-3-19 13:54
婚姻从来不是一种“权力”,阶级社会里的婚姻只是为了解决经济和生存问题。奴隶想要的也不是婚姻,而是像 ...

当然,农奴很多情况下也拒绝“自由人”,尤其是无产阶级的生活。

俄罗斯废除农奴制的时候,很多农奴都不愿意赎身,就是因为虽然农奴人身依附于地主,但是地主也没有强制驱离农奴的能力。再加上当时俄罗斯逐渐成为主要粮食出口国,农奴的实际生活待遇并不差。所以很多情况下,打个不恰当但是有启发性的彼方,当农奴就相当于当国有农庄的工人,既饿不死,又不会丢工作。

在这个时候,名义上的“人身依附”关系看起来是没有自由,但是由于具体情况下的阶级力量对比,没有自由的农奴要比拥有“自由”的工人过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5#
发表于 2024-3-19 22:03:27 |只看该作者
井冈山卫士 发表于 2024-3-19 20:35
当然,农奴很多情况下也拒绝“自由人”,尤其是无产阶级的生活。

俄罗斯废除农奴制的时候,很多农奴都不 ...

也就是说各地的地主,分封的,没分封的,在没有进行制造业专业分工,分化受剥削人口力量,阶级力量落了下乘,因此期望联合组成一个大资产阶级政府,将生产资料整合以形成资本主义制造业,并且让劳动力自由流动,强迫“自由”,以获得进一步的资本积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46#
发表于 2024-3-19 23:35:08 |只看该作者
乐不眠 发表于 2024-3-19 22:03
也就是说各地的地主,分封的,没分封的,在没有进行制造业专业分工,分化受剥削人口力量,阶级力量落了下 ...

我想你的意思基本方向是准确的。

废除农奴制的目标是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农奴的实际生活水平在当时特定条件下受到农奴制“保护”的时候,废除农奴制就是资产阶级的进攻性阶级斗争策略。

当时有个说法,就是废除农奴制之后,前农奴又被“扒了一层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47#
发表于 2024-3-21 10:39:45 |只看该作者
李方舟 发表于 2024-3-18 12:00
我反对老同志的“民族失败主义”论调。很遗憾,经历过历史社会主义的民间左翼,往往都会有这种悲观情绪。 ...

我作为经历过08护奥运的民间左派,都有这种悲观情绪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48#
发表于 2024-3-21 11:19:09 |只看该作者
激活 发表于 2024-3-19 14:46
按照你的理解你认为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是个奴隶制国家?是个封建主义奴隶主义的国家?就因为在资本主义下 ...

我们没必要把自己捆绑在社会的定义上。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定义一个国家在什么时期是什么“主义”,只会耽误并且误导我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我们只要知道它们都是阶级社会就足够了。

只有当我们跳出狭隘的定义和身份认同之后,才能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知识”和所受“教育”所牵绊。我们在认识什么是真的时候,必须得学会保持政治中立,而不是被任何政治认同所束缚和牵绊。政治立场永远是我们的道德“选择”或“出路”。我们不能被自己的政治立场所限制,也不能被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所限制,而是做一个旁观者去观察和认识世界。只有且仅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真理往往很简单,它不必用任何复杂的理念、概念、定义等来阐述。

你认为资本主义的“进步”,符合你当前的阶级立场。只有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才能满足你可以跨越国界、地界出售你的知识或技能,并且从中获得阶级跨越的机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49#
发表于 2024-3-21 11:29:45 |只看该作者
俞聂 发表于 2024-3-19 14:53
资本主义有两面性:一面它通过伴随资本竞争的技术改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面它通过加重剥削,破坏了 ...

首先,你要质问: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为了什么?或者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要解决什么现实问题?

我们再说——人口。小农家庭为什么要多生?是什么现实的经济原因破事小农家庭规模扩大?同样的问题可以延伸至无产阶级家庭人口上。

当思考以上两个方面后,你会发现生产方式与再生产方式相互影响、制约和发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50#
发表于 2024-3-21 11:47:55 |只看该作者
俞聂 发表于 2024-3-19 14:14
帝国主义的介入虽然恶化了小农的生活,但这不是质的改变,国家资本的进入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小农的封建生 ...
帝国主义的介入虽然恶化了小农的生活,但这不是质的改变

难道殖民地人民的恶化生活不是被帝国主义造成的吗?你是要否认民族解放运动赶走帝国主义的初衷吗?

只要有为了盈利而存在的商业经济关系,即生产不仅是为了生存、还包括生产超出生存以外的商品用以长期贸易,此时的生产活动便会走上自我剥削和剥削其他劳动力、自然资源、环境等。

关于小农生活在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对比,可以参考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书籍。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调节问题,参考:Death, Sex, and Fertility: Population Regulation in Pre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Societies by Marvin Harris (Author), Eric B. Ross (Author)。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8 04:51 , Processed in 0.057938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