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文革发生原因的唯物史观分析

2017-6-28 22:31|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2429| 评论: 0|原作者: 郭建波|来自: 星火网

摘要: 郭建波同志认为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出发,必须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为此要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发生是具有必然性的。但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是以文化大革命的方式出现,又具有偶然性。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生和偶然性的统一。 ...
4)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影响。
从前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的斗争并没有能够真正解决,到底是由哪个阶级来掌握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权还要通过双方之间的斗争来决定。那么,意识形态方面斗争的结果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时候,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对经济基础的发展起到破坏或瓦解的作用。由此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需要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只有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的要求,反之就会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起到破坏和瓦解的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需要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那么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的要求出发,也就必然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因为旧的意识形态只会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到破坏和瓦解的作用,只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下文还有论述,此不赘述。
如果无产阶级在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就意味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真正占据了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建立起来了。广大人民群众有了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世界观和道德伦理及行为准则,就会排除私心杂念,凝聚共同力量,形成统一步伐,进行一致行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形成人和人之间的新型人际关系,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使社会主义不断在巩固中向前发展。
如果资产阶级在斗争中取得了胜利,那么不仅旧的意识形态仍然存在,资产阶级掌握着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还会使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意识形态方面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进而左右着人们的意识和行动。这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必然会破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扭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扩大乃至恢复已经被消灭的资产阶级法权,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到破坏和瓦解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的斗争,是直接关系到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会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到截然不同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会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到破坏和瓦解的作用。只有将这两种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不同作用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发现进行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真正意义,才能够理解进行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和严峻性。
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结果,不仅影响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决战。这就要求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从思想上认识到进行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重要意义,将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进行到底,取得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胜利。
4、上层建筑内部的矛盾运动。
我们知道,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政治上层建筑,一个是社会意识形态,那么在上层建筑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九六二年秋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在批判翻案风时说道:“现在不是小说、刊物盛行吗?利用小说来进行反党活动,这是一大发明。这是搞上层建筑。”接着,他提出一个理论观点:“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无论革命也好,反革命也好,他先要搞意识形态。”毛泽东提出的这个问题,从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夺取政权的斗争看,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很值得重视。[45]
毛泽东在这里指出了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问题,着重说明了意识形态对政权巩固的能动作用。不论是革命阶级还是反革命阶级,为了推翻敌对阶级的政权,自己能够掌握政权,总是要先制造舆论,控制社会意识形态,为下一步夺取政权做准备。因而社会意识形态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巩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高度重视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高度警惕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侵蚀和破坏,掌握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一般说来,政治上层建筑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又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具有决定性意义。当社会意识形态适应政治上层建筑的时候,就会促进政治上层建筑的巩固和发展,反之则会起到破坏和瓦解的作用。政治上层建筑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与其性质相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来适应。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对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起到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否则的话,旧的社会意识形态就会对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起到破坏和瓦解的作用。这就是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从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出发,这个时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就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就是要由无产阶级去掌握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权,同时还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得到根本改造,把共产主义世界观作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准则。这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起来的主要标志。因而我们要从实际上而不是名义上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这是关系到能否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大事。
从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以后,仍然有可能出现腐化变质的倾向。这种腐化变质的产生,首先是从世界观的蜕变开始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变成资产阶级世界观,进而出现革命意志衰退,腐化堕落的问题发生,最后政权倾覆,走向失败。从这里可以看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不仅是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关键所在,也直接影响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巩固和发展。
由此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建立起来以后,这个政权能否得到巩固而不发生变质,关键是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不变。要使政党的性质不变,则取决于这个政党的成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其中主要是高层领导干部乃至于中央领导人,是不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武装头脑,是不是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能不能继续执行群众路线,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使共产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而且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不仅是对立的,而且统一于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两者之间的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人的世界观的改造上。虽然政治上层建筑主要是政权问题,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思想意识问题,但是不论是在政治上层建筑还是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都涉及到具体的人,就是要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进行根本改造,消灭资产阶级世界观,建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这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掌握意识形态方面领导权的必由之路。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沉痛教训犹为发人深省。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中,不论是苏共还是东欧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都失去了领导权,在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中打了败仗,进而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成员蜕化变质,最后导致共产党垮台,政权易手。这不仅反映出意识形态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阶级斗争,进行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必要性,还进一步说明了这种斗争一旦失败就会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导致资本主义复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在上层建筑内部是矛盾的统一。政治上层建筑决定社会意识形态,同时社会意识形态又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当它适应政治上层建筑的时候,就促进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否则就会对政治上层建筑起到破坏和瓦解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资产阶级要搞垮无产阶级专政,就要先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因而意识形态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阶级斗争。
从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可以看到,或者会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或者会破坏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进而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复辟资本主义。这就要从上层建筑内部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运动出发,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清除修正主义分子,使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在不断巩固中得到发展。
(六)   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来分析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前文我们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状况。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才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既有可能在巩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也有可能出现后退,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就要求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深刻研究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高度警惕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使社会主义社会在巩固中不断得到发展。
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中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时候,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既要看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又要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一般地说,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因而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实际上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在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特殊地说,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实际上就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在这一基本矛盾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要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建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了,但是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表现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虽然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而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尚未真正形成。分配领域仍然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因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在其内部还存在着严重复杂的矛盾运动,社会仍然具有向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的两种可能性。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以后,确实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因而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就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只有建立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才能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的要求,形成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否则的话,旧的上层建筑就会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出发,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起来以后,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这就要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在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政权,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当时的上层建筑又如何呢?
我们知道,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当时在上层建筑领域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这种矛盾既存在于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内部,也表现在它们之间。在政治上层建筑内部存在着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政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变质的严重隐患。意识形态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这方面谁胜谁负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不论在政治上层建筑还是社会意识形态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仍然进行着严重的斗争。
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政治上层建筑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又反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变质,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就会直接导致资产阶级掌握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权。同时资产阶级一旦控制了意识形态,也会导致无产阶级政权的变质,颠覆无产阶级专政。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不论是革命的阶级还是反革命的阶级,都是先要制造舆论,控制意识形态,然后夺取政权,再变革经济基础。不论是政治上层建筑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质,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于世界观的变化引起的。虽然政治上层建筑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手中,但是一旦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人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抛弃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接受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用资产阶级世界观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那么就会发生政权变质,资本主义复辟的严重后果。
不论是人民群众还是党员干部,能不能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对于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否变质至关重要。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如何才能够保证领导权始终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手中,如何才能够使无产阶级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如果使广大人民群众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就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迫切任务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虽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了,但是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可以看到,不论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严重隐患。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存在的不同所有制经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分配领域的资产阶级法权,构成了资本主义复辟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存在的无产阶级政权变质的倾向,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阶级斗争,会直接引发资本主义复辟。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出现失利,那么资产阶级就会控制意识形态,资产阶级世界观就会成为人们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无产阶级政权也就变质了。随着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的复辟,必然会造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会遭到瓦解和破坏,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会死灰复燃,又处于社会的支配地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已经从实践上对此做出响亮的回答。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起来以后,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上层建筑上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的方式,确保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手中,保持政权的性质不变,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掌握意识形态方面斗争的控制权,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可以看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是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要进行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起来了。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的要求出发,要求建立与其适应的上层建筑。既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进行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势必也要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了。
不论是经济基础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进行的,因而都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革命。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之后进行的,因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就叫作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由此看来,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进行的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发展,因而才被称作继续革命。这就是继续革命的由来。
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在其内部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领域虽然掌握着政权,但是政权确实存在着变质的倾向,同时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仍然存在。为了防止无产阶级政权变质,夺取意识形态方面阶级斗争的胜利,就要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否则的话,不仅会瓦解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还会进一步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因而我们说正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 14:30 , Processed in 0.01702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