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榜样——河南省竹林镇、刘庄、南街村集体经济考察报告 ... . ...

2018-11-10 23:5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651| 评论: 0|原作者: 许兴亚 贾轶 等|来自: 《马克思主义研究》

摘要: 【摘要】巩义市竹林镇、新乡县刘庄和临颍县南街村是河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三面红旗。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这几个先进典型依然表现出了强大的社会主义生命力,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兼容性,代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向。邓小平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

(二)50年红旗不倒的刘庄村

 

河南新乡市七里营镇刘庄村,地处豫北黄河故道,面积1.5平方公里,现全村355户,共1616人,党委组织为党委会,村民自治组织为村民委员会,经济组织为农工商总公司,下属制药、机械、造纸、淀粉、农业、商业及车队等7个产业。这里就是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人民公社好”的地方。

 

昔日的刘庄曾是个“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的村庄。刘庄村的带头人史来贺,解放战争时期就是村里的民兵队长。由于他领导的民兵组织对敌斗争坚决,事迹突出,刘庄民兵组织远近闻名,先后被中央、省、地、县命名为模范民兵组织。1952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于同年第一次光荣地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以后,从1953年到1957年,经过互助组、初级社再到高级社,刘庄村一直都成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

 

在农业生产方面,他们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作为突破口,投工40万个,挖土200多万方,把黄河故道遗留下的750多块凸凹不平的土地改造成方方正正的农田,实现了“早涝保收”。又成立了干部、技术员和老农三结合科研小组,攻棉花技术关,1957年首次获得大丰收——1250亩棉田总产皮棉139.37万斤,平均亩产111.5斤,比当时全国平均35斤遥遥领先。当年11月,史来贺代表刘庄出席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在合作社的建设中,他们注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民主办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刘庄创办的合作社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刘庄成为先进村。

 

在人民公社时期,刘庄始终保持了生产大队即村级的核算体制。1960年,在我国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刘庄农业却获得大丰收,亩产平均160斤皮棉,粮食1000斤以上。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初,刘庄就已经把发展战略由农业转向工副业,发展起了奶牛饲养、粮油深加工,以及生产汽车喇叭等,走上了农村工业化的道路。1980年,刘庄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3个,工农业总产值达20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60%以上,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刘庄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在此期间,史来贺同志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且于60年代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人一起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纷纷向安徽“小岗村”看齐,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史来贺同志和刘庄人却认为,刘庄的集体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如果一分了之,反而阻碍生产力发展。刘庄人全面领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实行不同形式的责任制”的精神实质,从刘庄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了集体专业联产承包的责任制,继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与此同时,刘庄村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集体工副业,办起了畜牧场、机械厂、食品厂、奶粉厂、造纸厂,盖起社员集体新村,80年代初成为实现小康的“中原首富”。从1985年开始,刘庄人又在全省乡镇中率先兴办高新技术产业,以医药工业为龙头的集体经济兴旺发展。随着集体经济大发展和壮大,刘庄村的经济组织已经改名为刘庄农工商总公司,但仍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200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已经达到9.1亿元,自有固定资产1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5546万元,出口创汇3478万美元,而资产负债率却小于4﹪。2006年,刘庄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700万元,出口创汇7081万美元。2007年仅上缴税金就达到19100万元。而且令刘庄人引以自豪的还有:“既无内债、也无外债”,“既没有中外合资,也没有股份制”。

 

在收入分配上,刘庄村坚持按劳分配、合理差别、共同致富的分配格局。2004年,村民年现金收入人均8000多元,另外享有住房、医疗、孩子上学和用水、用电等30多项福利,人均实际年收入达1万多元。目前,刘庄村民的集体住房,已经更新了三代。其中从2001年开始新建的第三代的现代化农民公寓,每户四层、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每户都配有中央空调、宽带网、花园、现代化家具、闭路电视、电话、车库、集中供热、供气等,设施设备齐全。

 

集体福利的明细表包括:小到面、油、粉条、瓜果、芝麻糖,大到修路、绿化、房屋维修等物业管理费用,全部由集体免费统一承担。村民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周边村庄在刘庄务工人员的子女来刘庄上学,也同刘庄人一样享受免费教育;退休人员每月发放退休金由原来的200元增加到现在每月每人300元,退休党员和65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又增加50元的生活补助;18岁以下未成年人每月可享受30元补助。村内建有设施先进的卫生室,小病可以不出村,所有群众全部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并在新型合作医疗的基础上,集体再补助30%—40%;每年还组织对全村人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2003年4月23日,刘庄人的老带头人史来贺老书记不幸逝世,走完了他光荣的共产主义的一生。对于村带头人问题,史来贺立下遗嘱,一定要按党的组织原则来办事,党委会实行集体接班,坚决不指定他自己的所谓“接班人”。2003年5月13日,在市、县、镇三级党委组织部门的主持下,刘庄党委一致选举具有大学学历的、担任了多年镇党委和村党委副书记的刘庄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的史世领同志,成为新一届的党委书记和村农工商总公司的负责人。

 

目前,刘庄人民在以史来贺老书记为代表的老一辈社会主义集体农民开创的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在以史世领同志为首的新一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正在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继续走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医药工业为龙头,带动各业发展的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农村的工业化,农业的现代化,营销的市场化,农民的知识化,生活的城市化。

 

(三)风口浪尖上的红色南街村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珠高速公路。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848户,3180口人,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原有耕地2000多亩,现在可耕地还有1000亩,人均耕地3分,村里有党员476名,村这级是党委,下设24个党支部。村办企业26个,企业拥有净资产12亿,企业就业人员11000人,近万人为外村务工人员,2007年销售收入14.7亿元,利税7500万元。

 

与刘庄村多少有点相类似,从上一世纪60年代起,南街村就已经成为中原大地上“大寨式”的先进典型。但它真正“出名”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并且南街村最初的创业,也得益于1980年南街村干部到新乡刘庄的学习取经。与竹林镇和刘庄村的共同点之一是:在全国普遍推行“小岗村”分田单干的经验时,他们同样没有盲目地追随这一潮流,而是正确地尊重群众的意愿,因地制宜,把一度“承包”给了个人的土地和企业又重新归到了集体,坚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作为农民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除此之外,南街村还是提出了不少特别的口号和措施,其中包括:坚持学习“老三篇”和其他毛主席著作,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武装人和教育人;坚持按需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提出了把南街村建设成为“共产主义小社区”;“外圆内方”的经营管理策略;以及崇尚“二百五”的“傻子精神”等。

 

在领导体制上,南街村有三大班子:党委、村委、企业班子。党委抓全面,村委抓教育、衣食住行等村务,企业班子抓经济建设。涉及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时,不是由村民委员会单独来决定,而是三个机构共同决策,实行党政企合一。

 

在工业方面,南街村从上一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完成了从“玩泥蛋(最初的砖瓦厂)起家”,到“玩面蛋(最初的面粉加工厂和方便面厂)发家”的早期积累的过程。他们立足农业办工业,延长农业和加工业的产业链,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增强了集体经济自身的实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建了国家大型一级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方便食品公司、食品饮料公司、调味品公司、面粉厂、啤酒厂、制药厂、包装厂、油墨厂、养殖厂、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和合资企业河南耐可达彩色印刷公司、彬海胶印制品有限公司、麦恩食品有限公司和南德食品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拥有员工110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00多名,现代化设备3000多台(套),产品100多种。该集团是南街村创建的集体经济实体,现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农、工、贸一体化的大型集团公司,属国家大型一级企业。

 

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集团公司依靠当地资源,实现层层增值,狠抓龙头产品,兴办配套企业,形成良性循环。龙头企业方便食品公司,现有42条方便面生产线,日生产方便面400吨。“颍松”牌方便面、龙须面双获省优、部优产品奖、全国优质保健食 品金奖、银奖、国际保健精品金奖、全国A级畅销产品奖、中国消费者协会金奖等荣誉。“颍松”牌锅巴获河南省首届优质保健食品金奖、湘鄂边区全国部分食品评比年年香金杯奖。这两种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销往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老少皆宜的高档食品巧克力棒、巧克力果世界上仅有4个国家生产;中日合资河南麦恩鲜湿面公司就是中国唯一生产这两种产品的厂家,产品出口加拿大、韩国等国家。

 

南街村调味品以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赞扬。年产10万吨高档次啤酒厂,生产的啤酒获中国消费者协会金奖,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中日合资彩印公司,引进日本世界一流的12色彩印设备,承揽全国业务。中外合资胶印公司引进德国海德堡世界先进设备,为全国各地加工高精度多种类胶印制品。高新农业科技园区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无公害果蔬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南街村药业集团下辖漯河南街村药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公司和南街村医药销售公司等,实力雄厚,前景广阔。在发展村办企业中,为满足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运入及产品的运出,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大型货车已发展到200多部。

 

南街村以其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了“红色旅游”的品牌,年接纳参观旅游者达40多万人次。南街村的农业实行农场化规模经营,有60多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实现了耕播收打机械化,浇水喷灌自动化,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管理专业化,达到了旱涝保丰收。南街村不仅工业有规模、有档次,农业也有规模、有水平。由于企业重质量,讲信誉,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该集团先后获得“全国百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殊荣,被誉为“河南省明星企业”。“南街村”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河南名牌”。

 

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上,南街人坚持“集体承包”,不搞个人承包制,认为个人的聪明才智必须在集体的事业中体现。对于集体企业的股份制,南街村人认为:股份制对外虽然也可以用,但在村集体内部所实行的却只能是事实上的公有制。因此,南街村不搞事实上的股份制,认为联产承包和股份化不是长远之计,更不是目的。

 

在收入分配方面,南街村实行的是“工资+供给”的分配制度,其中工资部分占30%,供给部分占70%,村民免费享受水、电、气、面粉、食用油、蛋、肉、鱼、豆浆、啤酒、通讯费用、节假日食品、子女入托上学、医疗、住房等20多项福利待遇,婚丧嫁娶也均由集体承办,青年结婚实行集体免费旅游。

 

在生活方面,南街从1996年起,斥资数千万元,建起了20多栋高档次的高层公寓式住宅楼。如今全村800多户村民和全体教职工都已迁入新居。每户都是三室一厅,92平方米(使用面积)。南街人的生活消费品大部分由集体供给,粮食每人每月40斤,家用电器、水、电、粮油等由村里统一配给,孩子入托、上学等教育费用也完全由村里负担,在外地上大学的学生学杂费、住宿费,包括每月的300元生活费等全部由村中负担。村民的文化娱乐、医疗、保险、统筹提留等费用也由村里承担。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无一家安装防盗门窗。

 

在政治思想方面,南街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先进文化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职工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

 

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坚持“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人人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党务、村政、企管、教育、民兵、治安、工会、共青、妇联、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均受到了党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分别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全国优秀乡镇企业”等。

 

朱镕基、乔石、李岚清、曾庆红、李长春、罗干、刘云山、曹刚川等20多位党政军领导同志和170多位将军,分别都到过南街村视察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朝日新闻》、美国之音等众多国内外新闻媒体对南街村作了大量报道;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新闻单位也都到南街村作过实地采访。南街村的带头人、党委书记王宏斌,也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当选为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

 

不过,也正是这个在政治上坚持以毛泽东思想育人、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并且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口号的“红色亿元村”,自从上一世纪80-90年代以来,就一直处在舆论的褒奖和贬损的风口浪尖上。尤其是2007年以来,国内极少数具有不良倾向的媒体,发表了带有蛊惑性的文章,扑风捉影地编造出了一系列违背事实的谎言。

 

我们在这次考察中发现:南街村在其发展中虽然确实也遇到了某些困难和问题,但都是前进中的、已经和正在克服中的困难和问题。一些人之所以对南街村的做法恶意中伤,从根本上说则是他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作祟。就拿其中的几个谣言来说,例如:

 

第一,关于南街村的“资不负债和濒临破产”。事实是:南街村现有总资产26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余额16亿,净资产12亿,资产总负债率61.54%。绝非资不抵债。而且谁都知道,银行与客户之间历来都是有来有往、有贷有还,而非只贷不还。加之银行“嫌贫爱富”,事实上在90年代初,多是银行主动找上门来对南街贷款的。只是最近一两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银行贷款才不像过去那样宽松。但目前南街村的所有企业都运转正常,只是新上项目的规模有所压缩。

 

第二,关于南街村的“股份化和私有化”,以及南街的村干部已经成为“资本家”。事实是:2000年,河南省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全省企业公司股份化。工商管理部门要南街村集团法人进行股份化登记。坚持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的村干部认为股份化就是私有化,不愿走回头路,不去办。拖到2004年,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银行不贷款,流动资金不足,周转不灵,经办人只好以村领导班子十几名干部的名义去办了股份登记,填写了王宏斌有9%的股份,但却有名无实。这是在股份化大气候的特殊情况下,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登记之后,村内宣布,股权属全体村民所有。

 

2005年,王宏斌答《经济观察报》记者问时又公开说:“我们决不会搞股份制,这不会动摇。”铁的事实是:王宏斌等村干部和村民都未分红。全村仍旧实行工资占30%的按劳分配和福利占70%的按需分配制度。

 

此外,还有“老村长去世后,办公室发现2000万巨款”等。在铁的事实面前,这些谣言都已经不攻自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30 10:58 , Processed in 0.02148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