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存在决定意识”五问

2019-1-24 23:1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71862| 评论: 0|原作者: 赵磊|来自: 察网

摘要: 晚近以来,国内不少学者承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余续,指责“存在决定意识”的逻辑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所以,必须拒斥“唯物”的立场,把人的至高无上的主体性地位从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阴霾中拯救出来。

五、辩证法打倒了唯物论吗?

质疑五:唯物主义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物质,即物质“一元论”。但是辩证法却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双方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因此,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二元”的,并不是只有“唯物”这一元。中国道家讲“阴阳合,万物生”,也强调万事万物的“二元”性质。可见,唯物论与辩证法是不能共存的。只有承认宇宙本原具有“二元性”,才不会导致唯物论(一元)与辩证法(二元)之间的悖论。问题是,如果承认宇宙本原是“二元”的(物质与精神并列),也就否定了唯物主义的根基——唯物。既然否定了唯物论,那么历史唯物主义也就站不住脚了。

这个质疑力图证明,唯物论与辩证法不能并存:承认唯物论,就要否定辩证法;承认辩证法,就要否定唯物论。在回答这个质疑之前,我们先考察两个命题:

(1)命题一:生命的本体是什么?是上帝吗?不是(如果有人说“是上帝”,那就属于神学问题了,不是这里要讨论的科学问题);是“两性”吗?也不是,因为还有比“两性”更本原的东西(比如细胞,比如染色体)。现代科学证明,这个更本原的东西,就是基因,也就是DNA双螺旋结构(有人说:“还有比基因更本原的东西”。可是如果他拿不出让大家都信服证据来,那我们就只能以沃森和克里克的“基因发现”为依据)。所以,生命的本体是基因——该命题陈述的逻辑表明:生命的本体是“一元”的。

(2)命题二:生命的延续方式是什么?如果暂且不论单性繁殖、无性繁殖之类的延续方式,那么,生命的延续方式就是“两性”。没有雌性和雄性的“二元”矛盾,没有“阴阳”的对立统一,生命就不能延续。借用辩证法的逻辑来表述:雌雄双方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了——该命题陈述的逻辑表明:生命的延续方式是“二元”的。

试问:命题一主张“一元论”,命题二主张“二元论”,这两个命题矛盾吗?换言之,是不是承认了“命题二”,就必须否定“命题一”呢?当然不是。从逻辑上讲,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两个命题各自遵循着自身问题域所要求的逻辑,并不矛盾。言归正传。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唯物论与辩证法所针对的其实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唯物论的任务在于解释世界的本原(本体)。其实,不论是物质本体论还是精神本体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坚持“一元论”;它们的分歧在于:世界的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唯物主义的本体论选择了“物质”。

而辩证法则不同。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辩证法是一种不同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在于:世界乃至事物是否永恒不变?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辩证法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问题在于,辩证法的“一分为二”与世界本体的“一元论”并非不共戴天。这里以“肉体与精神”的矛盾为例:从对立的角度看,“肉体与精神”的矛盾当然是“二元”的,但这个“二元”,也仅仅是动物世界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后才有的“二元”。请问:在动物世界以及人类产生前,能有“肉体与精神”的“二元”吗?能有“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吗?在动物以及人类产生之前,除了物质的东西,哪儿来的“精神”呢?哪儿去找“精神”这另一元呢?既然在动物以及人类产生前还不存在“精神”,“精神”又怎么可能成为世界的本体或者本原呢?如果有人非要在“物质”这个本体之外,再搞出一个“精神本体”,那么只能请上帝来帮忙了。

其实,在动物以及人类产生之前,在精神产生之前,自然界就已经存在了。而且这个没有人类、没有精神的自然界,仍然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内在矛盾。只不过,矛盾对立的双方都是“物质”的而已。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从“二元”的角度来把握矛盾的含义,如果追溯矛盾的本体,最终也只能是“一元”的(即“物质的”)。有人辩解说:“所谓‘二元’本体,并不是指‘物质与精神’的‘二元’,而是指‘矛盾二元’。既然基因都是由矛盾构成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把‘二元’矛盾作为世界的本体呢?”对于这样的辩解,我们可以提出如下追问:所谓“二元”矛盾(包括基因的矛盾)在本源上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于这个追问,人们有三个选择:(1)选择“精神”——那么,你不仅是唯心主义者,而且也是“一元论”者;(2)选择“物质”——那么,你就承认了“物质本体论”;(3)两个都选择: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那么,你无法回答这样的追问:“在精神没有产生之前呢?”

不论怎么选择,都不能拒绝选择。也就是说,人们不能用“‘二元矛盾’的本原就是‘二元矛盾’”来回答上述追问,因为这个回答是“同义反复”,什么都没有回答。有人反驳说:“为什么非要追问‘矛盾’的本原?如果追问‘物质’的本原呢?‘物质的本原是物质’,难道就不是同义反复了吗?”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在本体论上,“一”肯定比“二”接近根本,“一元”肯定要比“二元”接近本原。物质本体论是“一元”的,矛盾本体论是“二元”的,若要进一步追问本原,应当首先追问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所以,科学家才会去探索万物最本原的单位,去寻找最小的物质组成:粒子,也就是那个“一”。在寻找“一”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了:电子、中子、质子、夸克,等等。不是不可以进一步追问物质的本原。问题是,如果在精神产生之前,你无法找出不同于“物质”的另一个“本体”,那么你就必须承认:“物质”在这个世界上具有“先在性”、“第一性”;“物质”才是这个世界的本体。

可见,物质本体论与辩证法虽然关注的是两个不同的命题,但二者并不是“互相冲突的悖论”。这就如同前面举的“生命本体”与“生命延续方式”的例子,这两个命题都成立,而且并不互相否定。顺便补充三点:

(1)道家的本体论并不是“二元论”,而是“一元论”。虽然道家讲“阴阳”二元,但在本体论上也是“一元”的。比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什么?道就是:“大”、“远”、“玄”、“逝”,“无”。一言以蔽之:道就是“自然”(道法自然)。就连“一”都是“道”生出来的,何况“阴阳”乎。所以,“道家”的本体不是“二元”的,而是“一元”的。

(2)既然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那么,矛盾不仅可以从“对立”即“二元”的角度来把握,也可以从“统一”即“一元”的角度来把握。也就是说,只从“二元”角度来把握矛盾,未必“辨证”。何况,不论从哪个角度来把握,如果追溯矛盾的本体,最终也只能追溯到“一元论”。比如,老子的“阴阳”是“二元”的,但追溯到本体上,却只能是“一元”的。

(3)当然,讨论唯物论与辩证法“能否并存”有个前提:论者至少能够接受唯物论的逻辑体系。如果有人压根儿就不承认“唯物论”,认为这世界“是神创造的”,或者坚信这世界“是自我意志创造的”,或者说“没人知道世界是谁创造的”(不可知论);那么,这里的分歧,就不再是唯物论与辩证法“能不能并存”的问题了,而成了唯物论与唯心论“谁是谁非”的问题了。

六、结语:“眼见”未必“为实”

误读甚至蔑视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某种时尚的社会意识,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下仅仅被视为一种“信仰”,而不是“科学”。笔者在给博士生讲方法论课程时不断强调,科学的基本特征一是“实证”,二是“理性”。什么是实证?实证就是“拿出可以重复检验的证据来”,通俗地说,实证就是:“看得见、摸的着、听得到”,一言以蔽之:“眼见为实”。然而,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由此可见,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往往并不“一致”,所以“眼见”未必“为实”。遗憾的是,马克思的这个说法遭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强烈不满。“现代经济学”经常讥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其中一个常见的理由是:事实就是事实,哪有什么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呢?马克思把人们观察到事实区分为“现象”与“本质”,以为必须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这不是凭空的臆想么?

然而事实证明,马克思把人们观察到的事实区分为“现象”与“本质”(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马克思的发现),恰恰不是臆想;而“现代经济学”否定现象与本质的区分,才是真正的臆想。举个例子。2017年,央视9频道播放了一个来自国外的科教片《短路的大脑——迷信》。在这部科教片中,科学家不仅提供了“现象与本质不一致”的事实,而且揭示了其中的秘密,比如:

(1)魔术师当着众人的面,把手中的4元美元变成400元美元。于是人们相信,美元是可以变出来的。

(2)17世纪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容器里放上脏内衣和几棵麦穗,20多天以后看见里面有老鼠出现。于是他认为老鼠是“自然生成”的,还发表了创造老鼠的配方。

(3)1976年,从“海盗1号”星球探测器发回火星的照片中发现有“人脸”图像。于是,很多人断言火星上存在生命。……别以为这些例子很极端,其实此类情形并非个案,不胜枚举。这种“眼见为实”并不是“真正的事实”,而只是虚假“事实”,也就是歪曲了本质的“现象”。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幻想性视错觉”。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幻想性视错觉”,与人们的大脑构造及其思维模式的局限有关。限于篇幅,其中的道理就不展开了。

总之,科学已经证明,“眼见”未必“为实”。由于现象与本质的“不一致”是客观存在,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的任务所在。进而言之,仅仅有“实证”还不是“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也就是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让假象掩盖真实,从而“理性地”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的问题导向在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感“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并由此怀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事物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到底有何意义?反感和怀疑的结果是:高举“现代经济学”的“科学”大旗,顽固抵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很遗憾,如此幼稚的抵制之所以被经济学专业视为绝对真理,与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有着直接关系(至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这里暂不讨论)

掌握“现代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固然必要,把计量模型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必修课程也是理所当然。但是,让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整天乐此不疲地沉溺于数学模型,说轻一点,是自娱自乐;说重一点,也就是培养程序员而已。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和发展”就要“真懂真信”。然而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在历史唯物主义缺位的背景下,何来“真懂”?没有方法论的自信,何来理论“自信”?因此,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开始,必须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科学方法论,从而才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由此可见,经济院校以及中国高校的一切文科专业开设历史唯物主义必修课,已经刻不容缓。

【赵磊,察网专栏学者,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常务副总编,博导,教授。本文原载《天府新论》2019年第1期,作者授权察网发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6 09:11 , Processed in 0.01736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