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社区 查看内容

生产力研究维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

2019-10-12 02:27|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7776| 评论: 0|原作者: 许光伟|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的研究始终遵循两条路径:方法论基础和实践路向。前一条路径注重对唯物史观域内生产力规定性的把握,后一条路径重在凸显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性。

六、结论与展望

看历史共有三种角度或路径:从历史角度、从政治角度、从学术角度,三者有机统一谓为完全意义“看历史”。客体批判之最终工作目的仍然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人学”。迄今为止的研究人的发展的三种方式是:效用——纯粹个人的自由个性、抽象劳动——不自由的人类主体个性以及中国式的“家”和“国”——主体人的具体身份个性(介于自由和不自由之间)的成长。要想最终破除“自由个性”的虚妄演绎、还原真实人的个性发展,并超出经济必然性束缚,解决之道只能是求取生产力发展意蕴的“生产关系研究”。既有的人类物质生产发展浸淫于“物性科学”之中,直至产生“客体研究的二律背反”,为了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强调了“生产力理论科学”对于总体理论科学(即生产关系统帅的理论科学)的研究从属性,由此引出对“生产力一元决定论”批评的回应。即是说,由孟捷教授提出的“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思想是把生产方式的“中介学说”和“结构主义”路径的研究(于金富教授的有关研究)统合起来的做法,富有启发,或可称为“发生学的解释”。但是,它忽略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建立的阐述实质是有关于“系统决定论”的思想,而与“本体论”逻辑推理无关。

因此,这种历史发展强调的是“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的整体互系作用:矛盾作用发生于系统的层面,系统以自我构造为前提,以历史发生为基础。这是把社会变革的动力牢牢镶嵌在生成论基础的规定当中了,产生动力变迁装置: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从而,“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一者指的是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系统作用结果,一者指的是“生产关系”系统内部作用的结果。政治经济学集中于生产关系之系统特性的社会历史的考察,就把握住了生产方式变迁的整体性、有机性,同时不失“物象批判性”,使生成论的考察具有了明确的历史方向性。以至于马克思能够结论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8]33

68145fc0238d4c9b6e1f5bd5367353d6.jpg 

注释:

①核心的“三章”内容(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在逻辑构造上可以描述为:协作→内部分工(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或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机器(机器协作或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这是锁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象的发展过程:既是生产关系本身的发展,同时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是“机器协作”历史置换“简单协作”的具体过程。这个过程又历史地体现为“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规定的发展过程。

②对事的科学而言,谈论生产力发展和谈论生产关系发展是意义相同的。基于此种意蕴,以至于我们毋宁说“一定生产方式的发展”乃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组件。

③争议结果可用卫兴华教授的一段话加以表现:“生产力既是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又是生产精神财富的能力……而胡钧的批评让人不得其解。他给生产力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或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一个集合名词,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者、劳动资料诸要素或诸力量的总和。’这是将生产力二要素作为生产力的定义了。其实,生产力是什么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什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用生产力二要素或三要素、多要素都不能说明生产力是什么……人是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是主体;生产力的其他要素是客体。”[5]

④关于“帷幕”和“帷幕的撕碎”并存的另一种场景的探讨,参看孟捷教授的文章:《部门内企业的代谢竞争与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一个演化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⑤一般而论,由马克思首倡的劳动二重性认识规定,其旨意在于揭明商品生产关系的发生,使商品生产关系规定通过“抽象劳动”范畴得以具体化。这样对“前提”的说明,就必须牢牢把握住生产力物质基础的变化这一点。即生产力发展的内源系统(劳动生产力)本身的规定必须得到优先说明,尔后,作为产品输入装置和运动系统的物质交往活动在规定上亦必须得到认识澄清。总体看,这是交代商品经济形态社会的生产力基础的两个认识条件。

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这种统一,毛泽东有一段精辟入里的话:“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上层建筑……当然,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研究不能太发展了。生产力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了;上层建筑的研究太发展了,就成为阶级斗争论、国家论了。”[19]

f664581059db4aeb42f7c5d3436a156f.jpg 

参考文献:

[1]许光伟.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林岗.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析范式[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2(6)1-6.

[3]孟捷.生产力一元决定论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再解释[J].北京:政治经济学报(原《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6(6)59-134.

[4]许光伟.唯物史观开放结构的政治经济学解读——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和超越[J].武汉:江汉论坛,2009(4)9-14.

[5]卫兴华.科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研究中的唯物史观——兼评“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J].北京: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4(2)3-25.

[6]程启智.关于人的发展经济学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若干思考[J].南宁:改革与战略,2015(4)6-9.

[7]许光伟.《资本论》的艺术高度——关于“商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历史辩证法[J].上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1)27-36.

[8]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9]程启智.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两个维度:要素生产力和协作生产力[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3(12)8-15.

[10]许光伟.生产关系的三层次解读关系及其意蕴——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域内的道名学说和生长论[J].长春:当代经济研究,2016(10)5-13.

[11]许光伟.论中华所有制问题——《资本论》中国化与中国化《资本论》关系域内的讨论[J].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1)5-1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2-533.

[16]哈维.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57.

[17]许光伟.《资本论》在何种意蕴上是“史书”——兼析《21世纪资本论》的历史书性质[J].武汉:江汉论坛,2016(5)5-12.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毛泽东文集:第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0-131.

作者: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许光伟  

来源: 《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第2期(2017Vol. 258 Issue (2): 59-71)

作者简介:许光伟(1971-),男,安徽滁州人,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资本论》方法论和中国经济学研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9 06:15 , Processed in 0.02888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