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一卷第四章)

2023-5-16 04:04| 发布者: 井冈山卫士| 查看: 6645| 评论: 1|原作者: 李晓鹏|来自: 转载

摘要: 朱元璋从来不以自己的贫寒出身为耻,相反,非常引以为荣,动不动就跟人说:我当年在庙里当和尚的时候、我当年在大街上要饭的时候……如何如何。以此来教育臣僚和儿孙们要理解民间的疾苦。

第四章 布衣天子(上)

 

 

一、另类“暴君”

 

 

代元而立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贫寒的大一统皇帝[1],他父母早亡,当过和尚、当过乞丐。

 

人的生活习惯,基本都是成年以前就形成的,后来很难改变。朱元璋小时候吃苦太多,后来当了皇帝,也异常的简朴,吃穿什么的全不讲究,打补丁的衣服从来不换;而且非常勤政,基本上就是一个工作狂。

 

以洪武17914日到21日八天为例。在这八天里面,朱元璋平均每天大概要批阅20万字文件,处理423件事。此外,还要每天上朝接受的面奏,接见各地来京的百姓,接见定期朝觐的官员等等,其辛苦,可以想象。

 

朱元璋处理国事,常常废寝忘食,吃着饭就停下来,想起哪一件事情,就写在纸条上,马上贴在身上,因此,他穿的衣裳时常贴满了条子,如同长满了羽毛一样。在他的后宫和殿堂的墙上,也都贴满了条子,事情办完后才取下。他还写过一首诗: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拥被。

 

朱元璋从来不以自己的贫寒出身为耻,相反,非常引以为荣,动不动就跟人说:我当年在庙里当和尚的时候、我当年在大街上要饭的时候……如何如何。以此来教育臣僚和儿孙们要理解民间的疾苦。

 

前面我已经说过,关于“文字狱”的传说都是子虚乌有的,历史上的朱元璋并没有真的因为谁提到光啊、秃啊什么的就胡乱杀人。这个人是很有英雄气量的,不然也不可能从乞丐开始奋斗,团结那么多英雄好汉跟他一起干革命,把元朝推翻当上皇帝。

 

就这样,还有很多人说朱元璋是“暴君”。

 

中国历史上有两大暴君,隋炀帝和秦始皇。这两个暴君都毁掉了一个国力强盛的大一统王朝。而朱元璋这个“暴君”不仅没有毁掉自己创造的王朝,反而让它绵延二百七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唐朝的第二长命的大一统王朝。

 

我们就要想一想:朱元璋这个“暴君”跟秦始皇、隋炀帝有什么区别呢?

 

秦始皇和隋炀帝,都是同时大干猛干三件事把帝国毁灭的: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匈奴、南越和三征高丽)、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长城和大运河)、大规模的宫殿皇城建设(阿旁宫和东都洛阳)。让人民活不下去了,这才叫暴君。

 

那朱元璋呢?三件事他一件都没有大干:统一以后就很少打大仗了,也不搞什么伟大工程,也不大修宫殿,个人生活也比较简朴。

 

称帝以后,按照历朝历代的管理,皇帝使用的车舆、器具等物应该用黄金装饰。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铜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我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我应该自己带头。”

 

洪武元年,蕲州进竹簟,他命退回,又告诫官吏:没有命令,蕲州就来进献竹簟,这个先例不能开,如果一开,天下都会争着进奇巧之物以讨好,“则劳民伤财自此始矣”[2]

 

洪武六年十一月,潞州贡人参。他又说:人参得来不易,过去金华进香米,太原进葡萄酒,我都制止了,国家的任务就是养民,为什么要贪口腹之欲而使人民劳困呢?下令退回。[3]

 

没有了个人的享受,他当皇帝的乐趣就是每天没玩没了的批奏章、开会。照说皇帝这个职业,干得再好也没法往上提拔了,也没人给他发加班工资,但他就是这么拼命,有啥办法?

 

但就是这样,朱元璋作为“暴君”的名头却非常响亮,几乎跟秦始皇、隋炀帝齐名。这是不同寻常的。

 

主要原因,是朱元璋对官员非常粗暴、残忍,杀掉了很多大臣和地方官员,包括一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在明初三大案[4]——胡惟庸谋反案、郭恒贪污案和蓝玉谋反案当中,就有累计六万人被处决,几乎全部都是官员、武将或者他们的亲戚朋友。

 

有人说,朱元璋是有系统有计划的杀掉开国元勋,防止他们以后造反。不过这种程度的杀戮似乎毫无必要,历史上开国皇帝去世以后儿孙顺利继位的情况很多,并不需要对开国功臣搞系统的“肉体消灭”。此前王莽、杨坚、赵匡胤篡位,都是利用新皇帝年幼无知的机会才取得成功的,被篡位的皇帝年龄都在10岁以下——汉末帝2岁,北周静帝9岁,后周恭帝7岁。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在明初三大案拉开序幕的时候已经年满二十岁。朱标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因病去世的,死的时候已经三十八岁了, 而此时胡惟庸案和郭恒案都已经结束。

 

朱标死后,新的皇位继承人,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已经十五岁。蓝玉案爆发的时候,朱允炆已经十六岁,属于成年人,可以独立主持政务了。其时朱元璋身体仍然十分健康。且此时还在世的功臣都已经六十多岁,就算活过朱元璋恐怕也没有力气造反了。为了朱允炆的皇位而继续杀掉所剩不多的几个老臣也无必要。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为了加强皇帝独裁、彻底消灭相权对皇权的制约,所以才这样残暴。因为三大案中牵连最广的是胡惟庸案(杀了三万人)。朱元璋杀掉胡惟庸之后,就宣布不再设宰相这个职位,由皇帝直接管理中央各个部委,彻底废除相权。

 

这个观点也有问题,胡惟庸案的追查持续了十多年,而朱元璋是案发之后第二天就宣布不再设丞相一职。大规模的诛连则发生在废除宰相之后四年。废除宰相这种事情,只需要朱元璋下一道圣旨就能解决——事实也确实如此。开国皇帝在制定国家制度方面的权限很大,没有“祖制”这种东西管着。像秦始皇取消分封制,刘邦恢复分封制,杨坚建立科举制度、赵匡胤取消武将的兵权等,其影响都远远大于设不设宰相,都没有遇到什么激烈的反对。后来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决定取消国家主席这个职位,也是一锤定音,说取消就取消了。设不设宰相,设几个宰相,稍微强势一点的皇帝就能自主决定,何况是朱元璋?

 

即使上面几个原因(解决皇位继承的隐患、加强个人独裁、消灭相权等)都存在,最多也就诛杀一些功劳比较大、地位比较高的官员和武将即可。仍然没有必要对地方上的中下层官吏进行大规模的处决。

 

由于无法从权谋的角度来解释,有一些历史研究者(比如《中国人史纲》的作者柏杨)就只能把它归结为朱元璋的个人性格缺陷,说他心理极度阴暗、以杀人为乐趣、性如蛇蝎等等。

 

但是,朱元璋对跟他争夺天下的人却非常宽容。像朱元璋的主要敌人陈友谅,他在的儿子陈里在陈友谅战死后自立为王,继续跟朱元璋对着干。最后战败投降,朱元璋并没有杀掉他,而是封了一个侯爵养着,善终;

 

另外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跟朱元璋打过仗,还投降过元朝,后来失败了被抓住,朱元璋也没有杀他,也是封了爵位养着,善终;

 

另一位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大夏国”国王明玉珍,投降朱元璋以后也是善终,后来他的儿子明升又不听话想造反,朱元璋派兵攻击,明升投降,也没有杀掉,封了个侯爵养着。又后来,明升暗地里透露出不少对朱元璋的不满,被举报,朱元璋也不过把他们全家派遣到朝鲜去生活,以免日后生乱,他给高丽国王下旨,对待明升一家“不为官、不为民”,简单来说就是掏钱养着,别授予实权,明升最后也是善终。

 

吴王张士诚兵败被抓,朱元璋也没有杀他,而是关起来,派亲信谋士李善长去劝降,张士诚只要点点头说我投降了,就也会被封个爵位养着,但他骨头很硬,始终拒绝投降,而且把李善长骂的狗血淋头,差点打起来。朱元璋还是没杀他,最后是他自己在监狱里自杀了。

 

朱元璋后来回忆起这些事情,还对张士诚颇有惋惜之情。他说[5]

 

“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有抱负又有道德的人,就努力保全人民的生命和住所;无志无德的人,就烧人房屋杀人性命。所过之处,荡然一空。当时天下有十几个大的势力,无志无德的人占了大多数。只有江南的张士诚,虽然在乱世,仍然不失雄心和理智,施行德政和仁政。可惜他用人不当,他的兄弟也不成器,才被我打败。但……(所有这些势力)最后归降我的人,他们的父母妻子,我都保全了,让他们可以生儿育女、建立宗祠。”

 

——这样一个人,会是蛇蝎心肠、以杀人为乐的变态吗?

 

在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领袖当中,确实有一些非常残暴的。比如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朱粲,每攻陷一地必屠城,然后直接就把人肉当成军粮。但这些残暴的人物一般闹不大,很快就会灭亡。

 

这里面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残暴的人,士兵和将领只是出于恐惧服从他,但不会为他效忠,一旦有机会一定逃走,上了战场一打输了就会投降。他的队伍也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军队的凝聚力和后勤补给能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长久的。

 

朱元璋的主要对手陈友谅。他通过一系列阴谋诡计杀了自己的主公和朋友,夺取起义军的领导权。看起来诡计玩的很成功,但下面很多人是不服的,敢怒不敢言。结果在和朱元璋决战的关头,部队内部就出现了分裂,好几个大将临阵倒戈投降朱元璋,而且这几个大将在反过来跟陈友谅作战的过程中尤其勇猛,杀红了眼,要为主公和老朋友报仇。这成为陈友谅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史上,出身社会底层而能够一统天下的,三千年来只有三个人: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和毛泽东。其中又以朱元璋的出身最差。朱元璋能够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动作,除了他的谋略和机遇外,至少有两点非常重要:

 

首先,这个人非常仗义、慷慨。他在郭子兴手下打仗的时候,作战很英勇,胜利了之后从来不去抢财物。后来当了头目,战利品一律上交,上头的奖励一律分给大家。很得人心。这让他在军队里面名声很好,引起了主帅郭子兴的注意,这才得到了被迅速提拔的机会。

 

后来郭子兴受人蛊惑,怀疑朱元璋的忠诚,先把他关起来,过了几天又给了他很少的兵力去攻打元军重兵把守的定远城。但朱元璋竟然真的把定远打下来了。而郭子兴自己却打了败仗,不得不跑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此时有充足的理由把郭子兴拒之门外,但他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把城池也交给他,又给他留下三万兵马。自己带着剩下的部队去另外打了一个城市来当根据地。

 

在乱世,这种随便交出兵权的行为是很罕见的。如果说不要战利品之类的还有收买人心的嫌疑的话,直接交出根据地、交出兵权的行为,肯定是很真诚的。也就是说,朱元璋这个人很懂得感恩,而且不记仇,他的做法只有一种理由:郭子兴这种人成不了大事,我不会跟着你混了,但我感谢你把握从普通士兵提拔成为将军,作为回报,我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把军队、城池都交给你,从今后咱们两不相欠,就此别过。

 

这种做法,有英雄之义,又有英雄之略。可见朱元璋是一个既有本事,又有情义的人,所以才有那么多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英雄人物跟着他出生入死。

 

第二点,就是朱元璋的军队在农民起义军中是纪律最好的。

 

农民起义军一般来说纪律比较差,打仗前后都喜欢沿路抢掠财物和妇女,甚至屠城。郭子兴的军队就非常缺乏纪律,朱元璋多次制止其他将领攻城后抢劫财物妇女的行为。他被郭子兴猜忌,还关了起来。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做法触动了郭子兴身边亲信的利益,在郭子兴面前说他坏话。

 

后来朱元璋自己当了主公,对部队管束更为严厉,为此多次诛杀违反军纪的士兵或者将领。在1356年攻打镇江之前,为了严明军纪,他按照谋士李善长的策划,以放纵士卒的罪名把大将军徐达抓起来,并宣布要以军法处斩。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朱元璋就顺水推舟,说看在众人的面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方可完全赦免徐达之罪。众将看到朱元璋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不敢不严守军纪,这样,朱元璋的军队打到哪里,都容易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总之,就是从各个方面来看,朱元璋都不大可能是一个天性残忍好杀的人。对上级,他知恩图报;对手下,他公正大方;对老百姓,他注意保护;对竞争对手,也不赶尽杀绝。当了皇帝以后每天勤于政务,生活简朴。

 

这么样一个人,怎么就成了杀人如麻的“暴君”了呢?

 

-------------------------------------------------------------------------------

 

[1]比朱元璋还要贫寒的是“五胡乱华”时候抓住王衍的那个石勒,他当时是汉赵帝国的将军,后来自己也当了皇帝,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奴隶的皇帝。他建立的后赵帝国基本统一北方,但未能统一中国。

 

[2]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四》

 

[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

 

[4] 另有一种说法是明初“四大案“,还有一个空印案。这个案子影响很大,但真正最后被处决的只有数百人,与另外三个杀人过万的大案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5]原文见《大诰三编•指挥林贤胡党第九》:“昔者天下大乱,有志有德者,全民命全民居;无志无德者,焚民居而杀民命,所过荡然一空。天下群雄以十数为之,其不才无志者,诚有七八。惟姑苏张士诚,虽在乱,雄心本智,为德本施仁。奈何在下非人,兄弟不才,事不济于偃兵。然而相从者父母妻子。当归我之时,各各见存。其余从诸雄者……诸来从朕者……妻室为之已有,男女岁为之生产,祖宗后嗣已立。。”

 

 

二、反腐风暴

 

 

朱元璋这个人出身社会的最底层,他的父母就是被元朝末年的贪污和暴政害死的,自己又当了三年乞丐,亲眼目睹了底层官吏、骄兵悍将对人民的残害。所以,对文官武将的贪污腐败和仗势欺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痛恨。这种情绪,不是通过读书学习能够体验得到的。

 

据野史记载,他那个时候发过誓:我若是当了皇帝,必杀尽天下贪官!

 

朱元璋有没有发过这个誓恐怕是无法考证的。但像他这个很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这从他后来带兵对待手下和老百姓就能看得出来——对于贪官污吏的切齿痛恨是一定有的。这种心理不需要什么证据,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哥哥、弟弟都被贪官污吏迫害致死,正常人都必然有这种:“老子当了皇帝,一定把这些人斩尽杀绝”的想法。没有这种想法,反而不正常。

 

对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贫苦人民来说,这样的想法只是在泄愤。大多数人也就想想而已。实在受不了的,充其量不过一时兴起,杀掉身边几个贪官,跟他们同归于尽,对历史不会发生任何影响。

 

但朱元璋跟所有的这些人都不同:他竟然真的当了皇帝。

 

——青少年时候内心的誓言,终于可以变成现实了。

 

一个人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在成年以前就基本定型的。朱元璋的父母是他十五岁的时候去世的,他到了18岁才结束流浪生涯到庙里当和尚,25岁才参加农民起义军。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心智来体验家庭的幸福和家破人亡的痛苦。家庭和个人的苦难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可能抹去的、零星的、或者模糊的童年记忆,而必是刻骨铭心的伤痛。

 

当上皇帝以后,朱元璋在宫里设了父母的灵位。某一年各地大旱,至次年春仍未缓解,朱元璋和皇后一起减少膳食,在父母灵位前喃喃自语:“过去父母大人遭遇凶年用草夹在米中当饭吃,我哪里敢忘呢?现在老百姓又遇上了灾年,这都是我治国无能啊。”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他对于年少时家庭的悲惨遭遇,是一刻也不曾忘掉的。

 

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才能解释,为什么朱元璋会放过那些跟他争夺天下的枭雄及其后裔,而对手下的文臣武将们大开杀戒。

 

后来朱元璋杀了许多贪官,将这些案例编辑成册,起了个名字叫做《大诰》,要求全国人民每家每户都看,以起到宣传反腐败的效果。这个《大诰》用的是很通俗的明朝白话,是朱元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的,非常好懂。在专门收集武将们贪污腐败的《大诰》第四集《大诰武臣》的序言里面,朱元璋这样说道:

 

“这等官人,上坏朝廷的法度,下苦小军……那小军们苦楚,也不如猪狗。且如人家养个鸡狗及猪羊,也等长成然后用。未长成,怎么说道不喂食、不放?

 

……如今军官全家老小,吃着穿着的,都是军(军:这里指普通士兵,下同)身上来。这军便似他家里做饭的锅子一般,便似仓里米一般,又似庄家种的田一般。

 

这军官们,如今害军呵!他那心哪里是个人心?也赶不上禽兽的心。似他这般害军呵,却便似自家打破锅子要饭吃;却似露天地里放着米眼前吃一顿,别的都烂了,明日再要米吃,有也无?……

 

且如在京的管军官吏人等,我每日早朝晚朝,说了无限的劝戒言语。若文若武,于中听从者少,努目不然者多……及其犯法到官,多有怀恨,说朝廷不肯容,又加诽谤之言。为这般凌迟了这诽谤的人若干。

 

及自有一等不诽谤,甘心受贬,做军三二年、五七年、十数年,才可怜他,召回复职,到任都无两月,其害军尤甚前日。

 

似此等愚下之徒,我这般年纪大了,说得口干了,气不相接,也说他不醒。我将这备细缘故,做成一本书,各官家都与一本。

 

这话直直地说:军官有父母的,父母们教诫;有兄弟妻子的,便教都看了,自家心里寻思:把做自家做军,似这等过活,受得过去,也受不过去?

 

若是将心比心,情意度量到根前,果实过不去呵!

 

做父母妻子兄弟,怎么可怜小军,发些仁慈心,教那为官的休害小军。

 

我许大年纪,见了多,摆布发落了多,从小受了苦多。军马中,我曾做军来,与军同受苦来,这等艰难备细知道。……这文书各家见了呵,父母、妻子、兄弟、朋友,怎么劝诫,教休做这等恶人,合着天理仁心了行,却不好?”

 

上面这些,都是朱元璋自己写的原话,是当时最好懂的口语,识字的人都能看明白。读起来就好像是家里一个唠叨的长辈在没完没了的劝诫年轻人:你们不要搞贪污腐败呀,会把下面搞得很苦,要有良心,不然要杀头的。

 

以皇帝的身份这样说话,我相信确实是良心话、真心话:他自己就是当兵出身,了解基层士兵的疾苦,晓得军官们是如何克扣军粮、收受贿赂、让士兵给自己家里的事当苦役……等一系列违法行径。对这些行为,自然特别痛恨,因此下手也很重,《大诰武备》后面列举了三十二个案例,大部分犯罪的军官都是被砍头抄家的。

 

另外几篇《大诰》主要是说贪官的,序言里面也都在反复强调一个意思:

 

贪官污吏把人民害得很苦,我从小就吃惯了这样的苦头,所以要坚决打击。编制这些案例集,把贪赃枉法的招数都公布出来,人民要晓得监督,官员们要晓得你们那些见不得光的行为是躲不过惩罚的。教育工作我也尽力了,每天上朝都要说,还编了那么多书来教育你们,摆事实讲道理,有人以后还要再犯的,就不要怪我下手重了。

 

有了这样的心理和逻辑,朱元璋因此也就成为历史上对贪官和权贵最为残暴无情的皇帝。

 

根据朱元璋主持制定的《大明律》,贪污八十贯铜钱就要处以死刑。大概相当于80两银子。但是后来他觉得这个标准还是太高,在具体实施中,不少官员被凌迟、阉割、剁手、挑筋,诸多汉代即遭废除的肉刑被再次起用。后来又另外颁布律令,改为贪污六十两就要处以“剥皮实草”:砍掉脑袋以后在地方衙门旁边专设的“皮场庙”剥皮,皮被剥下以后被填上稻草,摆在衙门的公座边上,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除了刑罚严峻以外,朱元璋还有两个方面做得很绝。

 

第一,是不避皇亲国戚、亲信朋友,一视同仁。

 

明朝开国功臣朱亮祖,被封到广东当永嘉侯。结果跟当地土豪勾结起来,欺行霸市,还诬告打击土豪的清官道同,导致道同被冤杀。朱元璋得知后下令把他和他的儿子押到京城,亲自鞭打致死。

 

还有就是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以为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的丈夫,怎么也不至于被杀头,至多也不过被罚点俸禄什么的。可是后来欧阳伦被一位小吏告发后,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并同时颁发通敕令,表扬告发欧阳伦的小吏。

 

为了培养和提拔人才,朱元璋专门成立了培养人才的国子监,为年轻读书人提供升迁机会。他对这些新科进士和监生厚爱有加,经常教育他们要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所动。然而洪武十九年,他派出大批进士和监生下基层查勘水灾,结果有141人接受宴请,收受银两、钞票和土特产品。朱元璋一边哀叹难过,一边下令将这141人全部斩杀。

 

第二,就是凡有贪污案件发生,必定顺藤摸瓜、斩尽杀绝。

 

这一招是最狠的,一旦诛连起来,就几乎无法停止。比如甲收了乙的贿赂被发现,就把甲和乙都抓起来审问,逼着他们再供出平时有无跟其他人行贿受贿的记录。这样跟这个案件本身毫无关系的丁,因为以前给甲送过钱,也会被查出来。然后再审问丁,可能丁又因为别的事情给官员丙收过钱,于是再审问丙……

 

明朝历史上——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历史上,杀人最多的贪污案——郭恒案,就是这么顺藤摸瓜摸出来的。刚开始只是有人揭发礼部侍郎郭恒窜通六部官员贪污江浙一带的税赋。结果一追查起来就没完没了,最后中央政府诛杀了数百名官员,地方上诛杀了上万人,除了官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参与窝赃、分赃的官员的亲戚朋友,最后查出来的贪污总额高达七百万石粮食,相当于全国一年税赋的四分之一。

 

这个数量是什么概念呢?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大概是12万亿,四分之一就是3万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长刘铁男(比郭恒的侍郎高一级)查出来贪污了三千多万。民间传说夸大十倍,说有3亿。就以民间传说来算,也需要抓1万个刘铁男这种级别的贪官才能凑够3万亿,而全中国副部级以上的官员总数也就三四千人,

 

这么大的贪污量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朱元璋念及自己起兵的地区在江南一带,这些地区的 老百姓遭受的战乱最严重,同时又是老革命根据地。所以经常下令减免这些地区的税赋。比如洪武十七年,就把所有民田的赋税全免,官田的赋税减半征收。但下面的官员根本不执行,而是继续照常征收,收上来之后一起私分了。这些地方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每年应交的粮食都有四五百万石,多年减免的部分累积起来,数量就很惊人,而且涉及面极广,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地方土豪都参与了“分肥”。

 

这个数字把朱元璋都吓到了,在《大诰》里面说:真正的数量我怕说出来大家不相信,所以我只说有查实的是七百万石。历朝历代贪污的人很多,但贪污数量这么大的,还真是罕见。

 

最后,他不得不颁布圣旨,说郭恒案到此为止,不再追查了。这才停止了诛杀,因为再追查下去政府就要无法正常运转了。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意识形态 2023-6-9 17:30
这就能把老朱和老毛共情了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7 03:18 , Processed in 0.03067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