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新古典主义对中央计划的敌视和无知

2023-11-26 01:01|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54637| 评论: 43|原作者: “红色人口研究员”

摘要: 所谓的市场社会主义者对“中央计划”进行了非常离谱的,几乎完全不符合事实或者逻辑的批评。从科尔奈到弗里德曼到诺斯,从林毅夫到张五常,所有人都有与此一致的观点。这种新古典主义对中央计划的敌视彻头彻尾都是错的。
编注:980135117网友在这个讨论贴中围绕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问题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欢迎各位网友就相关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红色人口研究员”(980135117网友):

在HAD网友发的文章里面,所谓的市场社会主义者对“中央计划”进行了非常离谱的,几乎完全不符合事实或者逻辑的批评。不过,这种批评并不是市场社会主义独有的。从科尔奈到弗里德曼到诺斯,从林毅夫到张五常,所有人都有与此一致的观点。我把这种观点总结为新古典主义对计划经济的敌视。下面我会以HAD网友发的分析作为范例,来说明为什么彻头彻尾都是错的。

原网址链接:http://redchinacn.org/forum.php? ... page%3D1&page=1

1,现代工业太过于复杂以至于不能计划?

事实上,尽管反直觉,但是正是因为现代工业越来越复杂,所以才必须要“计划”。

原文作者显然对工业体系和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技术的革命没有什么意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所谓的经济增长,所谓的技术进步,如果硬要追求核心,其实是重工业(这里指生产资料工业)的进步。例如说,前工业革命时代纺织业往往是家庭手工业,但是现代的纺织业生产意味着大规模的使用机器、使用极不相同的机器生产极不相同的过程(化纤、染料需要的是化工的设备,而传统的纺纱机则是单纯的物理的机械设备)、使用机器来生产原材料的原材料(例如说棉花种植业背后的化肥工业、化肥和化纤之后的石油工业等等)。再例如说电子产品,一个手机往往需要几千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元器件,然后到最后才组装到一起。相比之下,轻工业的”复杂化“可以说如果不是根本没有,那也是少得可怜。例如说,汽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操作更简单但速度更快的马车而已;现代更漂亮和多样性的服装和中世纪的贵族服饰也说不上任何值得一提的区别。可见,工业体系的复杂化,指的是重工业越来越复杂,工业生产流程越来越长,不同类型的中间品越来越多。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推论,那就是这个复杂化和市场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原文说”如果我们不是让消费者“用他们的钱来选择”,那就很难确定人们需要什么、需要的程度,以及所需东西的数量和质量“,”当生产数量相对说来还不多的商品的时候,当数量更重于质量的时候,信息问题还容易解决,当要求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的时候,信息问题就变得不好解决了“。就算这是对的,那也只是轻工业的情况,和真正的越来越复杂的重工业体系有什么关系呢?

或许是为了回答这个疑问,作者对于市场和重工业体系的关系做了非常简短且显然有重大错误的补充:”即使计划者能够克服决定生产什么的困难,那他们还必须决定如何生产它,而且要一项一项地决定。生产包括投入和产出,由于对一个企业的投入来自其他很多企业的产出,这些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也必须加以计划。然而,由于在技术确定之前投入是无法决定的,因而技术也必须加以确定。要制定一个最具连贯性的计划,计划中心必须把所有这些决定因素统统考虑进去。由于这些因素是相互依赖的,这种计算即使对最高级的计算机技术而言也还是太复杂。与它相比,星球大战不过是儿戏“。这个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对于重工业来说,计划经济是唯一的选择,即使是当下的资本主义体系。

逻辑是很简单的。重工业的大部分的产品具有极强的专用性。例如说一种电子元器件可能只能在某种型号的手机上面使用,例如说某种钢制零件只能用在某种机械上面,等等等等。对于重工业产品来说,只有极少数的产品能有市场,而且这些产品都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例如说钢材、铝材、成品油等等。而炼制成品油的催化剂、炼钢的高炉、还有我上面提到的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往往是不存在市场的。这些产品的生产都是由某个企业的中央计划所支配,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不管这个经济体是市场经济的还是计划经济的。

对此,曼德尔的评价不可谓不传神: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ernest-mandel/marxist.org-chinese-mandel-1986.htm

让我们首先把其中含糊不清的东西清除掉。诺夫的数字中包括大量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此外还有专用设备,而普通公民是不会遇到也永远不会消费这部分产品的;它还包含了同一种消费品的不同品种,在西方社会中,这可能意味着10种不同的清洁剂或20种面包,一般人只消费其中的一两种,而不是全部。了解这一点,对认识诺夫所面临的困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事实上,先进地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并不"分配"数以百万计的商品——无论消费品还是生产品,私人消费者在其一生中最多也只能购买几千种不同的商品(对于许多人来手这已经够夸张了)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费"数以百万"的、不同商品,或者根据"市场信号"来"选择"这些商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大量的中间产品根本不是通过市场来分配的,而是通过定货来生产的。很显然,这种情况同样适合于今天大多数的重型机器产品。当你去超级市场时,你所要买的绝不是涡论发电机,你是通过非常精确的规格来订购这些产品的(批注:也就是说,不是你在一个市场上购买资本品机械,而是以所谓订货的形式,直接下达具体的性能指标),即使它是由社会供给商调节的,但与"市场分配"绝非一回事。......由此我们便得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在当代大多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论消费品还是生产品绝对不是按"市场信号"来生产的,都不是年复一年的波动,更不是每天都在波动,当代生产的主流,符合现行的消费模式,以及预先确定的生产技术,而后者很大程度上(即使不是全部),是独立于市场的。这是怎样造成的呢?它恰恰是劳动的日益客观社会化(批注:即重工业的发展,工业体系的复杂化)所造成的。

考虑到这点,考虑到现代工业体系必然是计划的,”市场化“客观上其实起到了一个相当反动的作用。

这是因为,名义上的重工业体系的”市场化“,其实实际上是外包化。我在上面提到手机的电子元器件是不可市场化的,但是实际上却往往有市场化的形式。例如说,苹果公司根本不会自己安排电子元器件的流水线,而是从大量的对外采购。客观来说,这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苹果的管理成本,但是它的副作用要大得多。首先,这种安排仍然建立在零部件相当程度上不可通用的基础上,所以说苹果对代工厂仍然有相当的支配权,代工厂对苹果的依附性和一个车间对整个工厂的依附性完全没有区别——换言之,这种所谓的市场其实仍然是中央计划的。但是,一个车间的责任是总公司承担的,代工厂却并不。所以说代工厂可以不管员工的福利;苹果公司不需要准备这些零部件的库存,而只需要在库存不够的时候起诉”供货不及时“的代工厂等等等等。另一方面,考虑到代工厂往往是开在半外围国家,这种重工业体系的”市场化“还在国际不平等交换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这里举得苹果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自从新自由主义反革命以来,这种反动的重工业体系的外包还不只这一个例子。例如说最近热火的烂尾楼问题,其实背后就有房地产商的重工业体系市场化的例子。下面的描述引用自《房地产行业的终极宿命?——从狂飙突进、极速周转、超高杠杆到债务爆雷》,原链接是 https://jiliuwang.net/archives/96774

我们再看看,地产商是干什么的?我们可以想象地产商是什么人,他干的是什么活儿。对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我们举两个别的例子。比如说,大家可以看到深圳的包租公、包租婆,或者房东们,他们干的是什么?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房子,他需要干什么活呢?他自己要找一个人来设计,然后找一个建筑队,把房子建起来,然后再把房子租出去或者卖了。这是深圳的自建房的房东干的事。同样的,一个单位的基建办的三个人在干什么?这三个人无非就是找设计院设计一个方案,然后找一个建筑商把房子盖起来,然后再找人把这个房子分出去,或者卖出。所以我们看到住宅的产品或者商场产品的生产过程有这么几个阶段,一个是拿地的阶段,一个是设计的阶段,然后一个是建设的阶段。当然,如果你要把它卖掉,你还有一个销售的阶段。这是周转的过程。在周转过程当中,钱是不能闲的。一个地产商可以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它具有自己的施工队,也有自己的设计院,还有自己的销售团队。但是如果他手头只有一个项目,那么在他建设的时候,它的设计院就闲着了;在他销售的时候,它的建设团队也就他的建筑队和设计院都闲着了。在这个开发过程当中,总有两三个部门是闲着的。这对资本来讲是不可接受的。这时候他怎么办?他一定会把这些建筑设计院、建筑公司和销售公司剥离出去,让他们成为独立的机构,它既能够接A公司的活,也可以接B公司的活。A公司和B公司的工期如果不重叠,那么一个设计院就可以先接A公司的活,再接B公司的活,然后再去接C公司的活,等等。这时候一个地产商就成了一个购买服务的机构。它把服务从不同的服务商那里买进来,再以统一的形式向消费者卖出去。这时候地产行业就对外宣称,我们是资源整合型的产品供应商。其实无非是这样:一个地产商其实什么都没有干,他只不过在市场上买地,在市场上买设计,在市场上买建筑,然后再找个销售公司委托它把房子卖掉。仅此而已。所以,一个地产商最大的部门无非是它的财务部。它就是一坨钱,承担一个纯粹的买买买和卖出去的职能。相对于开发商来讲,其他原先的这些建筑队,原先的设计公司,就成了这个地产商的附庸,为地产商服务。

注意这里说的比较好听。实际上,建筑业的风险转移(不管是劳动事故风险,还是以先给货后付款的隐性的金融剥削)是非常明显的。

(说个题外话,反计划经济的人有时候会提到计划经济国家的汽车,说这些汽车由于是中央计划的,所以缺乏”自主性“,没什么创新。我评价是看看中国的合资汽车吧,看看他们相对于计划经济的车厂有什么所谓的自主性和创新。而计划经济下车厂就是合资车,创新本来就是最高的设计局才做的,就好像合资车的创新是德国总部做的一样。拿计划经济的车厂来说没有创新,多少沾点问体育老师为什么不会做数学。实际上,合资汽车就是我上面说到的外包体系里面的”承包商“,不仅仅相对于计划经济的车厂更加没有创新性,还加大了中国对核心国家的剩余输出)


由此可见,重工业的生产关系就归根结底来说,是必须搞中央计划的。现实中的所谓的市场化的重工业体系,实际上不仅没有市场化,外包商和承包商的关系和本来的工厂——车间关系没有任何区别,而且还导致了巨大的风险和财富的转移。这种市场化的唯一结果就是加剧剥削、进一步放松极少数垄断资产阶级的负担、加大他们的利润、并且增强了他们的寄生性(注意新自由主义革命以来核心国家投资率的不断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拿轻工业部门的市场化来打掩护的”现代工业太过于复杂以至于不能计划“,在意识形态上做了非常不光彩的”贡献“。

当然了,他们可能会说,就算重工业大部分是没有市场化的,那么,至少轻工业应该市场化啊。

如果上面体现了他们对现代工业技术和现代工业生产流程的无知,那么这就体现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无知。谁告诉他们的这些是没有市场化的?苏联的轻工业产品相当程度上是市场化的,甚至连粮食——除了集体化时代把粮食生产搞砸了和二战以外——都没有票证;70年代的时候苏联就有了超市(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b411274N/)。而中国的票证只局限于必需品,例如棉布、食用油和谷物(这些一旦陷入短缺,任何国家都会搞票证分配,去年美国就是这样;在相对充裕的地区,例如说上海,在文革的时候是没有肉票的),但是毛时代的收音机和手表难道不是市场化的分配的?轻工业在社会主义国家本来就是市场化分配的,讨论这些商品的市场化不就是在解决现实中没有的问题?

3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980135117 2024-1-10 23:35
HAD 发表于 2024-1-10 21:36
混沌系统的规模变大,扰动项增加,初始值的变化带来的输出结果的波动程度变的更大以至于达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

我查了下,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管理。这和计划经济没啥关系啊。
HAD 2024-1-10 21:36
混沌系统的规模变大,扰动项增加,初始值的变化带来的输出结果的波动程度变的更大以至于达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ERP系统,苏联那一套跟现在的那些企业级ERP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做的东西本质上是一个路数,为啥苏联没了而思爱普甲骨文赛捷微软金蝶用友智邦浪潮这些都活的好好的?思爱普,德国的,72年成立的,甲骨文,老美的,77年成立的,你以为是独门绝技的东西实际上人家都会玩而且很早都在玩了
不知道980网友如何看待上面这句话
我经常看到有人说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是混沌系统很难被预测,什么是混沌系统呢?
还是公平 2023-11-26 13:41
君行早 发表于 2023-11-26 12:05
很精彩的文章!但是我有一个小疑问,我记得在讨论怎么防止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时候说是要让群众掌握权力,那 ...

不如说早期确实是这样的。

苏俄内战实行的军事共产主义制度,负责后勤运粮的同志完全可以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他们就是饿晕了,饿到要列宁给他们设专门食堂。

总之是这群理想主义者先保证左翼政权可以生存下来,之后的大民主再慢慢改出来吧。
君行早 2023-11-26 12:05
很精彩的文章!但是我有一个小疑问,我记得在讨论怎么防止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时候说是要让群众掌握权力,那么题主这个设计怎么防止新的官僚阶级出现呢?依赖于上层的纯洁性么?
还是公平 2023-11-26 11:55
没必要一开始就对计划经济设想到过于完美。

比起制度,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换人,现在的统治阶级太费拉不堪了。

未来革命民主政权就算是实行诸如俄罗斯现在的国家资本主义,保障劳动人民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福利,即使再追求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人民群众也是乐于答应的,只要比以前好、比以前轻松稳妥就行。

搞政治这种事情也跟搞各行各业一样,全看同行衬托;群众会货比三家的。

其实经过逐步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洗礼锻炼以及一两代人的更迭,很多事情都将是自然而然的自觉,达成了一种社会主义的本能。
980135117 2023-11-26 11:23
哈哈一一笑笑 发表于 2023-11-26 09:4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b411274N/)这个视频链接里的视频没了?

【上世纪70年代苏联的百货中心-哔哩哔哩】 https://b23.tv/kCDrltm,如果不行的话可以直接b站搜索,没被删除
哈哈一一笑笑 2023-11-26 09:4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b411274N/)这个视频链接里的视频没了?
激活 2023-11-26 08:15
HAD 发表于 2023-11-25 23:59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掌握了社会权力和经济权力,社会的利益也就无非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社 ...

共识和认同说得好,之前980同志讲的工人自治如果出问题就是降薪或加强劳动,这比厂长制下换厂长更能产生矛盾,但如果真的进行了工人自治,我们所期待的当然是工人们自己坐下来好好谈谈,现在企业出了什么问题,要怎么度过难关,毕竟现在厂子是大家的,如果工人们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自然会失败,在这其中,工人们得有共识和认同,这是自己的厂子
远航一号 2023-11-26 01:13
在这个讨论贴中,980135117网友和HAD网友都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有力地批判了对市场经济的迷信。

在有些个别地方,我与这两位网友的看法稍有不同。今天还要赶另一篇文章。大家先讨论。有空时我再来谈谈拙见。
HAD 2023-11-25 23:59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3-11-26 00:12 编辑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23:24
"只要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了,就不会有局部的个人的利益阻碍社会整体的利益了。那么强制性的机构的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掌握了社会权力和经济权力,社会的利益也就无非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使绝大多数人民能够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压迫者和剥削者的利益而生产和劳动。从这个观点看,就调动绝大多数人追求经济合理性的积极性而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提供的激励要比资本主义制度或其它任何压迫制度所能提供的强大得多,这一点对应的并不是有关规则的内化问题,实际上是对应的搭便车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生产者都追求自己的私利。他们有足够的激励在彼此之间相互竞争、倾轧,却没有什么东西激励他们相互合作。市场所给予的激励因而是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逻辑相违背的。这个矛盾只有通过生产者直接为社会利益而不是为私人占有而生产来解决。
产生于集体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倒不如说是产生于压迫性的和剥削性的社会关系。在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状况下,劳动者对于追求经济合理性没有任何兴趣,而搭便车却是他们争取改善自身状况的一种合理的策略。
而资本主义条件下,为了应对搭便车问题,只有强调监督,强调服从,通过创造规则来维持社会化大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下,这与其说是权威,不如说是一种共识和认同,个体不是在心理上将集体看做神明,而是将自己看作是集体的一部分,如果需要某种权威当做内心警示灯的话,那只能得出人生来自私自利,搭便车不是社会关系问题,是人性问题,而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建立为这种自发性的认同的形成创造了基础,如果仅仅从权威入手,那是被动的,而不是自觉的

HAD 2023-11-25 23:41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23:24
"只要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了,就不会有局部的个人的利益阻碍社会整体的利益了。那么强制性的机构的 ...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并非马克思原先所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激进民族解放运动。
这种“社会主义”,其实质,不是列宁所说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因为在这种“社会主义”下,官僚特权集团独占社会剩余产品的控制权,实际上产生了新的阶级压迫和剥削。
历史已经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远没有被建立起来
980135117 2023-11-25 23:24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11-25 23:28 编辑
HAD 发表于 2023-11-25 22:14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可能以更优越的方式利用经济信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许多生产者之间相互合 ...

"只要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了,就不会有局部的个人的利益阻碍社会整体的利益了。那么强制性的机构的地位就更次要了,还会有整体要求个体吗?还会只强调服从吗?"

我觉得列宁时代的苏俄已经用比斯大林残酷无数倍的方式说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就理论来说,至少在早期,强制性的机构就是必须的,“可见,在共产主义下,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仅会保留资产阶级权利,甚至还会保留资产阶级国家,——但没有资产阶级!”。


而且列宁的解决方案也很有意思:“因为当所有的人都学会了管理,都来实际地独立地管理社会生产,对寄生虫、老爷、骗子等等“资本主义传统的保持者”独立地进行计算和监督的时候,逃避这种全民的计算和监督就必然会成为极难得逞的、极罕见的例外,可能还会受到极迅速极严厉的惩罚(因为武装工人是重实际的人,而不是重感情的知识分子;他们未必会让人跟自己开玩笑),以致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就会很快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了。” 国家与革命第五章的最后。

你仔细想想,这实际上是什么意思,究竟是不再要求个体服从于集体的权威,还是个体已经把集体的权威直接内化在内心了。我打个比方,这就好比由于犯罪率降低,所以警察数量极少,以至于“国家机器几乎消失了”。


激活 2023-11-25 22:25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21:38
这倒不是,我对企业办社会也是反对的。这也是一种单位主义或者说南斯拉夫模式。应该说所有生产单位都由中 ...

明白了,实际上也就跟现在大公司收购小公司之后的模式一样,大公司不会每个具体事情都进行指导(除非特殊),只会设立些指标这个时候就看小公司自己的自主性了
HAD 2023-11-25 22:14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3-11-25 22:44 编辑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21:46
我觉得要注意一点,计划经济其实不一定有计划,而是一个中央机构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指挥,首先是“central ...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可能以更优越的方式利用经济信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许多生产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中央需要进行协调与促进各级合作,那和参与式计划经济也没有什么不同啊,只不过参与式计划经济多了几次迭代和协商达到接近真实的机会和社会成本而已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跳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市场社会主义者的狭隘眼界,我们就会立刻发现,激励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无非是由于下面这个事实:由于废除了私有制和市场制度,社会主义社会也就废除了建立在私人占有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激励机制。但是,正是由于废除了这些东西,社会主义社会也就废除了对绝大多数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因而绝大多数人也就有了比在压迫制度下大得多的积极性来追求经济合理性。不仅如此,由于把生产交给社会来管理,并且由于直接为社会利益而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者就能够积极地相互合作,把增进全社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而最充分地利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巨大生产潜力。所以,一方面,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激励问题就不可能按照资本主义的或者任何其它一种压迫制度的方式来解决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这就使问题有可能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式来解决,按照与绝大多数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相一致的方式来解决。激励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在激励问题解决以后,信息问题就没有理由不能解决了。在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就没有理由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行不通了。只要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了,就不会有局部的个人的利益阻碍社会整体的利益了。那么强制性的机构的地位就更次要了,还会有整体要求个体吗?还会只强调服从吗?
如果正如下面所说:大公司收购小公司之后的模式一样,大公司不会每个具体事情都进行指导(除非特殊),只会设立些指标,那这些指标的制定更需要调查相关生产单位工人委员会和各地区消费者委员会的意愿依据自下而上的经济数据来制定了,最后就是取舍和迭代的过程了,中央也同样可以共享数据给地方来让地方合理提供决议和提案了

980135117 2023-11-25 21:46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11-25 21:48 编辑
HAD 发表于 2023-11-25 21:43
如果是这样的话,计划经济为什么解决不了信息问题呢?如果中央计划当局,或者说,最高的生产者联合体,不 ...

我觉得要注意一点,计划经济其实不一定有计划,而是一个中央机构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指挥,首先是“centrally commanded economy”,中央指令的经济, 然后才是“planned economy”,计划经济。一个完全没有计划,而是“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方式调整生产的中央机构也是计划经济。所以说“中央计划当局把每一件事情都纳入计划”本身是一个很扯淡的说法。因为根本不是这样,实际上也从没这么做过
HAD 2023-11-25 21:43
激活 发表于 2023-11-25 21:04
这不就是苏联模式吗?苏联当初一些企业不就是给自己的工人建房、提供教育、吃喝拉撒穿,某种意义上这些地 ...

如果是这样的话,计划经济为什么解决不了信息问题呢?如果中央计划当局,或者说,最高的生产者联合体,不能够处理所有有用的经济信息,它只须处理它能够收集和处理的信息就可以了,然后把其余信息交给下级生产者联合体去处理。不过在这样做时,要与降低协调层次所造成的不利的方面相权衡。至于下级生产者联合体,他们可以根据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来做出相应层次上的经济决策,而把他们处理不了的问题交给更下级的生产者联合体或基层生产者-劳动者集体。数以百万计的下级生产者联合体和劳动者集体,就象市场经济中数以百万计的企业一样,可以处理数量庞大的零碎的和分散的信息。这样,计划经济至少可以收集和处理与市场经济同样多的经济信息。

  不仅如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可能以更优越的方式利用经济信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许多生产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私人生产者各自独立地、分散地作出经济决策,不能够事先对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经济均衡只能在事后以经济危机的形式,通过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来实现。

  〔2〕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中,只要能够掌握相应的经济信息,就有可能通过统一的经济计划来协调许多生产者的经济活动,因而避免或减少由于没有事先协调而造成的对经济资源的浪费。这当然不是说,在计划经济中,中央计划当局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纳入计划,而是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尽可能地协调各种经济活动,只要这种协调的收益大于收集和处理相应信息所需要的成本。这就为极大地提高整个经济的合理化水平提供了可能。而这个可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本没有的。所以,计划经济不仅能够收集和处理与市场经济同样多的经济信息,而且还可以以比市场经济更合理的方式来利用这些信息。
我从主编的一篇老文里看到了完全相反的观点。。。
980135117 2023-11-25 21:42
激活 发表于 2023-11-25 21:12
你的中央计划经济能理解为,执行是集中的,下级服从上级命令,但是决策是民主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 ...

经理对工人的权威确实可以舍弃,但是最高中央计划机构的绝对权威是不行的。就好像资本主义的市场对一般的资本家是也绝对的权威——如果这权威没了,那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就会来反垄断。核心都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整体必须有对个体的权威。这个权威是不可能被绕过去的。

我的整体的制度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参考如何在保留这个权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巴黎公社原则。这里依靠的是一个循环,即“作为整体的工人决定政治家,政治家决定官僚,官僚再决定作为个体的工人”。显然不能忽视第一个环节“作为整体的工人决定政治家”。
980135117 2023-11-25 21:38
激活 发表于 2023-11-25 21:04
这不就是苏联模式吗?苏联当初一些企业不就是给自己的工人建房、提供教育、吃喝拉撒穿,某种意义上这些地 ...

这倒不是,我对企业办社会也是反对的。这也是一种单位主义或者说南斯拉夫模式。应该说所有生产单位都由中央控制的国有企业所有。然后住房制度的话,我认为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基金,而具体到某一个地方的使用,则可以由地方政府管理,资金转交给当地政府来决定具体怎么支配。

一切由中央计划不是说啥都是中央决定。实际上历史上的计划经济也根本没到这一步。你可以理解为在现有的企业头上再加了一个投资公司:现在的跨国公司等等还是保留,只不过之前的外包关系内部化了,他们还是像以往那样指挥下级的工厂车间。但是在这些大型企业的上游多了一个计划机构。

具体来说,可以把这些企业分成几种来管理。最终消费品企业就利润为核心,只设置利润的指标,允许自由发挥。建筑业的话,由于消费端(例如说某个投资项目)沉没成本太大,很容易被敲竹杠,所以计划机构要收集具体的技术,具体的施工办法等等,然后依据成本进行定价;要在企业之外成立独立的技术部门专门负责研发。绝大部分可以市场化的重工业,例如我之前说的钢材铝材等,也可以使用建筑业的管理办法。金融业全部并入银行业,而且也没必要搞贷款,全部买国债就行。
激活 2023-11-25 21:12
本帖最后由 激活 于 2023-11-25 21:12 编辑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19:42
如果我们把计划经济定义为一个中央机构,一般来说是政府最高机关,决定经济活动的体制,那么显然,这个体制 ...

你的中央计划经济能理解为,执行是集中的,下级服从上级命令,但是决策是民主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表达对于计划的看法?(类似于每个企业或统计局将计划书呈上代表大会,然后代表们集体来判断是否符合合理?)但这是不是太过繁琐了,如果一切都由中央计划,那么审议也得在中央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这得处理多少事情,每个省份有多少问题要解决啊?

最后再加上巴黎公社原则,各代表可以直接被替换,企业或统计局官僚也可以由内部工人进行投票实时替换
激活 2023-11-25 21:04
980135117 发表于 2023-11-25 20:28
我设想里面地方苏维埃只负责管理很少的事情,比如说治安、教育的管理,由当地的苏维埃负责。但是经济活动 ...

这不就是苏联模式吗?苏联当初一些企业不就是给自己的工人建房、提供教育、吃喝拉撒穿,某种意义上这些地方的工人就不被地方政府管辖,而是每个单独企业来负责管理。中国的东北部也如此,很多国有企业负责了一大部分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解体后当地政府的公共设施实际上无法满足所有人。

按照你的说法,每个地区的企业都由中央来控制,但中央政府显然不可能直接管辖所有省份吧,更别说每个省份内里的不同城市、农村等等,所以肯定会有子公司,那么这个地区的所有劳动力都会被这一个子公司(或者多个)吸进来,如果公司内部还有分房、读书、商店不就跟苏联的情况一样了嘛,地方政府在这里就实际上变成了公司和企业

查看全部评论(43)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8 08:51 , Processed in 0.028607 second(s), 17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