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宏良: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用两套标准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3:57: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用两套标准

——对全面肯定邓小平理论的点评

张宏良


  这篇所谓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文章,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它告诉你怎样在所谓理性分析讲道理的外衣掩盖下,去随心所欲地颠倒黑白,蛮不讲理。


  如果单纯从自身逻辑来看,这篇文章讲得似乎头头是道,没有问题,可是如果你跳出它的自身逻辑就会发现,这篇文章完全是在搞双重标准,这种双重标准恰恰是中国经常指责西方的流氓强盗逻辑。


  他们在评价其他历史人物和理论时,都是采用的所谓实践标准,而在评价邓小平理论时,却是用邓小平自己的讲话为依据为标准。如果评价历史人物可以用他自己的话作为判断标准,那么汪精卫、蒋介石等人的文章文集同样讲得十分冠冕堂皇,甚至比邓小平讲的更加冠冕堂皇。


  恩格斯早就讲过,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判断一个理论,判断一个集团,同样不能以他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况且除了毛主席那样的一代大佛之外,一般政治人物往往具有两套语言,一套语言是私下里讲的,是用来制定政策真要干的;另一套语言是用来糊弄老百姓的,只是说说而已。所以评价历史人物,绝不能用他自己的两套语言来互相印证。邓小平就是这两套语言的代表。


  比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前半部分是真的,后半部分则是用来忽悠的。道理很简单,人类有史以来之所以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造成的,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利用手中的资源去剥削和掠夺绝大多数人,所以才会形成贫富两极分化。可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恰恰是阻碍共同富裕的根源。作为跟随毛主席干革命几十年的邓小平,不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他这样讲完全是忽悠。


  在此我们需要顺便指出的是,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毛泽东时代是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比如城市),进而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这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是不可能会出现地区之间互相剥削和压迫的。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则会利用手中的资本,去剥削和掠夺其他人,从而堵塞其他人走上富裕道路,结果只能是导致绝大多数人越来越贫穷,与富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此我们只是随便举一个例子,其实邓小平整个理论都是由两套语言组成的。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要用两套语言,就是如同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他们不敢把真实的目的公之于众,所以才使用两套语言,一套用来制定政策,一套用来忽悠群众。没有忽悠群众的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会因为人们反对而落实不了。这就是两套语言的奥妙。可以掩盖理论和政策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


  不仅精英阶级的理论是用两套语言组成的,他们留下的历史同样是用两种方式书写的。如同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人类社会有两套历史,一套历史是用唾沫写的,一套历史是用血写的。用吐沫写的历史都是谎言,用血写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只是用血写的历史是被掩盖起来的,人们很难看到。鲁迅说他看了整整一宿,才从浩繁的历史书籍中看懂了两个字——吃人。由于是吃人的历史,所以才不敢让人看懂,才要用两套语言、两种方式来书写。


  过去我们常常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称为是显微镜、放大镜、手术刀,意思就是要用这些思想工具来剥掉忽悠语言的伪装,看清唾沫下面血写的历史,“把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恢复事物的本来面貌(毛主席语)”,砸碎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按照占人口百分之99以上的人民大众的观点和利益分析世界和解释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世界。


    张宏良微信公众号:zhanghongliang010

    2016/5/1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9 13:09 , Processed in 0.01571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