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政府就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发表声明(全文)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22:07: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政府就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发表声明(全文)



2016年07月12日 17:46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全文)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

为重申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与各国在南海的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一、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为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于1947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编写了《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和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以及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决定》等系列法律文件,进一步确认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三、基于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长期历史实践及历届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根据中国国内法以及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


(一)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二)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

(三)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四)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中国上述立场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


四、中国一向坚决反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非法侵占及在中国相关管辖海域的侵权行为。中国愿继续与直接有关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中国愿同有关直接当事国尽一切努力作出实际性的临时安排,包括在相关海域进行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五、中国尊重和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愿与其他沿岸国和国际社会合作,维护南海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和畅通。(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7-12 22:35:13 |只看该作者
外交部就像张宏良所说“外交部简直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6-7-13 01:29:20 |只看该作者
本人对外交部的发言,基本不感兴趣,且人认为多数是挺丢人的。对于这个声明,因为是大事,看了,也想了。就事论事,一二三点,应该没有异义。第三第四点是不是丢人,应该拿掉?还是根本就不该声明?

点评

z2z2  有道理。 第四点说:“根据国际法,...”,那人家可说: 海牙法院的仲裁不就是国际法吗?  发表于 2016-7-13 02:02:36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6-7-13 05:01: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望东方 于 2016-7-13 05:16 编辑

一、二、三条完全正确。尤其是第三条把南海主权的内容说得非常清楚,对外是个宣示,对内也是个确认,对于维护主权,维护的是什么有了明确的说明。第四、第五条也是必要的,中国要站稳道德和法律的高地!南海仲法庭的成立和裁决都是非法的,中国政府对此说得很清楚。外交部发言人可以公开的说中国的立场得到60多个国家的支持,并反问有几个国家公开表明反对中国立场!自己没有底气,保卫南海主权就是一句空话!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6-7-13 05:09:18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此时想的不是要如何维护南海主权而是利用一切时机打击现中国政府,这种思维方式必然扭曲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2 02:40 , Processed in 0.028884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