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里约奥运之后各国女排发展趋势(专业持平之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09:34: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16-9-7 09:35 编辑

作者:248405128@qq.com   

随着里约奥运会落下帷幕,里约周期也告一段落。这个周期中,奥运会、世界杯花落中国,美国则夺得一枚世锦赛金牌。这个周期中,俄罗斯、意大利等传统强队实力下降,塞尔维亚、荷兰则强势崛起。以下,我就进行逐个分析:

     一、中国女排
       中国战胜诸强取得奥运会冠军,可喜可贺,但仍不能说明我们具备了夺冠的绝对实力。从比赛场面看,进攻过于依靠朱婷,离多点开花的要求还有差距。除朱婷外还缺少一名能下球的攻手。从年龄看,中国女排潜力巨大,未来几年肯定是往上走,但随着徐云丽和颜妮逐渐退出国家队,副攻位置上的劣势会进一步放大。现在郎平留任的可能较大,作为老女排五连冠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比任何人都希望重塑辉煌,现在,有了很好的人员基础和成绩基础,她没有理由半途而弃,未来就看张常宁、袁心玥、龚翔宇这几名年轻人的长球幅度了。至少在2018年,中国队仍然是世锦赛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之一。


      二、塞尔维亚女排
      塞尔维亚是这个周期中进步最快的球队,没有之一。凭借两门重炮米哈伊洛维奇和博斯科维奇的成长,塞尔维亚女排硬是从世界二流冲到世界一流甚至是顶尖水平。更重要的是,超级接应博斯科维奇今年只有19岁,假以时日,她的前途不可限量。另外,副攻拉西奇实力也很强,发球和拦网都很有特点。如果老二传“苦瓜姐”之后能有新星出现,将会补齐这支队伍的最后一块短板。当然,从队伍的整体磨合上,塞尔维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善打顺风球,不会打逆风球,发挥不稳定,在大赛中是要掉链子的,世界杯和奥运会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到2018年,我认为塞尔维亚的绝对实力将会超越美国队,成为中国队夺取世锦赛金牌的最大拦路虎。
     
      三、美国女排
       里约奥运以铜牌收尾,这肯定不是美国女排希望看到的结果。此次奥运会暴露出美国女排过于依赖副攻,而两侧边攻手的实力有所弱化的问题。尽管半决赛输给塞尔维亚,但我认为,美国队仍然是世界三支超一流队伍之一,他们的战术体系已经成型其已非常成熟,人员搭配非常合理,今年的整体实力仍然在塞尔维亚之上。2017年女排无大赛,格拉斯选择休息一年也可以理解(洛维要来中国联赛,很是期待啊)。到了2018年,几名主力如阿金拉德沃、格拉斯、洛维仍在当打之年,美国队仍然是中国队争夺世锦赛冠军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


     四、巴西女排
       里约之后,谢拉退役,法比亚娜退出国家队,巴西女排黄金一代带着两个奥运冠军谢幕。毫无疑问,巴西队的实力会下降一个档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巴西女排的骨架还在,只要吉马良斯留任,高快结合的打法也还在。人员配置上,主攻娜塔莉亚还是具有相当实力的。可以预见的是,巴西女排在今后两年左右包括到2018年世锦赛还会有一定的竞争力。真正的危机在于两年之后,到时,现在的一线主力都已经三十四、五岁,而从今年瑞士精英赛可以看出,巴西女排年轻一代还过于稚嫩,和她们的前辈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如果不及时调整,大刀阔斧启用新人,那么到2020年,巴西女排恐怕就会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值得一提的是,巴西国内排球氛围非常好(和其他国家不同,巴西是以沙排带动室内排球),联赛也比较成熟,只要新人不断涌现,巴西还会掀起一阵桑巴风暴。


      五、俄罗斯女排
      里约奥运会,俄罗斯女排彻底脱离世界超一流队伍之列。小组赛打巴西完败,淘汰赛被塞尔维亚毫无悬念击败,甚至在第一局只拿到9分,这是让不少俄罗斯球迷感到耻辱的比分,如果卡尔波夫教练在的话,估计会气晕过去。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进攻手段过于单一,过于依靠科舍列娃和冈察洛娃的二、四号位进攻。一旦遇到高拦网队伍,硬碰硬的强攻受阻,就影响队伍整体士气和发挥。另外,小球串联和一传不够稳定也是需要特点指出的。回国之后,马里切夫毫无悬念下课,有传言说老卡尔波夫会接手,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话,那将是俄罗斯女排的悲哀。俄罗斯之大,竟然找不出一个教练能超过现已年过80的老卡。但是话说回来,俄罗斯有很好的女排联赛(其实他们的男排联赛也不错,好几个美国男排的主力都在那里打球),新人还会不断涌现,现阶段的国家队人员配置也没有大的问题,科舍列娃和冈察洛娃还在当打之年,只要在防守和战术选择上下苦功夫,回到世界一流也只是时间问题。


     六、荷兰女排
       如果不算“最佳进步奖”塞尔维亚,荷兰队可以说是进步最快的女排队伍,而且这种进步是以一种加速度在进行的。还记得今年的瑞士赛吗?荷兰队(缺少主力接应斯特洛耶斯)输给了中国二队,场面也占尽劣势。到了大奖赛上,荷兰队已经可以和中国一队掰一掰手腕了。里约奥运小组赛,荷兰甚至战胜了中国。虽然在半决赛输给了中国,但比分十分焦灼,每局的分差都在两分之内。如果以中国队作为参照物的话,荷兰队在这一年多的进步是相当神速的,这还不算中国队的实力其实也在不断提升。哦对了,他们还在小组赛中赢了塞尔维亚。她们可以和美国队一样吹牛逼:我们可是赢过奥运冠亚军的。这支荷兰队有点像十年前的意大利队,有强点,有小球串联,有防守,这在欧洲球队中比较少见。和塞尔维亚队一样,荷兰队里很多年轻队员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黑人主攻普拉克,现在看来技术粗糙了点,但经过几年主流联赛的锻炼应该会有立体的进步。绝对核心斯特洛耶斯在今后两年还会是世界上最好的接应之一,总之,这支队伍不可小觑,她还会在大赛中给各支志在夺冠的队伍带来不小冲击。


      七、日本女排
       日本队其实是一支精神属性很强的球队。队员的身体条件一直有限,却能长期保持在世界前八之列,非常不容易。真锅正义已经在战术层面尽可能地挖掘了潜力:针对强攻较弱的特点,用速度去抵消高度的劣势,用平拉开抵消强攻的不足。这一切的基础就是稳定的一传,而一传质量恰恰是日本队的传统强项。除此之外,日本女排的防守也不错,经常能看到一些“神防守”。所以,一旦日本队出现一个能下球的主攻,就能对各支强队发起冲击。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木村纱织打出人生巅峰,日本女排的成绩也就水涨船高,这次奥运会,日本的二传和防守相对稚嫩,强攻实力也不值一提,能进八强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落选赛时裁判也是超水平发挥)。奥运会之后,从最后一场众队员哭别木村纱织的情形看,saori应该是要告别国家队了。其他几个主攻石井优希和古贺纱里娜什么的现在还顶不上去,那个混血蓝梨恐怕还不行,能下球的只有长岗望悠,而主力副攻荒木绘里香年纪也不小了。所以,我对日本队的前景不是很看好,可能会退化成泰国队那样的水平,2018年世锦赛十有八九就是练兵之旅,2020年东京奥运会要夺牌,只能寄希望于出一位像样的攻手。但是话说回来,一旦日本队出现一位金延璟这个级别的攻手,就会立即满血复活,因为她们有好的群众基础在,国内职业联赛和大学联赛也是比较红火,这一点并不是不可能(具体例子可以参考渡嘉敷来梦之于日本女篮,渡嘉出现后,一直被中韩女篮吊打的日本女篮终于翻身)。


      八、意大利女排
       意大利女排自从她们的黄金一代解体后,就一直在世界一、二流之间徘徊。这次奥运会,她们也终于坐实世界二流的位置。其实,意大利女排的更新换代开始的并不晚,但在阿圭罗、科斯塔格兰德、森托尼、德尔科勒等大树的“荫护”下,年轻球员一直得不到像样的锻炼,阵容和重点培养目标也是不断反复。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迪乌夫,2014年世锦赛很是惊艳了一把,2016年连大名单都进不去。2014年世锦赛,意大利尚可以打进半决赛和中国女排激战四局,2016年奥运连小组都没出线。看着小组赛里年近40的德尔科勒还在挥臂如雨,我就知道,意大利女排的复兴之路还很漫长。意大利女排衰退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内联赛水平下降,在2010年以前,意大利女排联赛可以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一大批顶级球星在这里讨生活。随着意大利经济的低迷,各支队伍投资缩水,球星出走,联赛培养出的产品质量不及以往,“强攻不强,快攻不快”是意大利女排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这里我还是要老调重弹,因为有成熟的联赛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从14年世锦赛的现场氛围看,可能仅次于日本),意大利女排的东山再起也并不是遥远的童话,说不定,下一个德尔科勒和森托尼正在飞速成长中。


      九、韩国女排
       关于韩国女排,网上一直有一个论断:金延璟太强,队友太弱,所以成绩不行。但这次奥运会上副攻梁孝珍发挥极佳,多项数据排名前列,老接应金熙珍表现也不错,发球还是一如既往犀利。然而韩国女排的整体表现还是令人失望的,从四分之一决赛的过程看,她们和荷兰还是有明显差距。所以说,韩国队的问题不仅仅是队员个人能力的差距,更关键的是整体的差距,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教练的差距。手里一手好牌,打好了一次(伦敦奥运会),就不思进取,指着金延璟过日子了。从韩国女排近几年与日本女排的交锋战绩看,韩国队明显占优,但面对欧美队伍时还是一筹莫展。如果里约奥运会韩国队分到B组,出线恐怕都是问题。奥运结束后,金延璟能保持现在的状态多长时间是个疑问,结合之前金延璟和韩国排协闹出过矛盾这一情况,金应该不会在国家队打多久了。所以,韩国女排在未来几年内的实际问题恐怕是冲出亚洲了,没有金延璟的韩国队,别说打中国和日本,怕是连打泰国和中国台北都要如履薄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7 00:48 , Processed in 0.016214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