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6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无危机增长36年的金融机制?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09:52: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16-12-12 09:55 编辑

最近在看人大的视频公开课,有个金融的公开课
最后一集:中国经济增长金融机制
说中国的渐进的改革,就是逐渐减少公有制,苏联等激进改革是立刻消灭公有制
这种逐渐减少公有制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国有和私有共处的局面,这种局面让中国的金融剩余得以有效使用
所谓金融剩余就是所有私有部门(包括个人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存款减去贷款的剩余,这个剩余是巨大的,被国有部分用来投资。根据经济学原理,如果纯粹的商业银行其吸收存款的边界就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国有银行可以吸收两倍于私有商业银行的存款,然后国有银行可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贷出,就是其贷出的款项比私有商业银行根据市场贷出要多一倍,如果是私有垄断银行,那么他会更高的利率更少的贷出,而国有垄断恰恰相反。

还有一个改革开放前,毛时代的货币水平很低,在改革开放后,给当局通过注水带来了条件,就是通过大量发行货币,当局收集了9000亿元资本。但是该公开课说这远远不够改革开放的资金需求,最重要的是上面提到的金融剩余的有效利用机制,导致中国30多年的无危机增长,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无法解释,出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我按照主流经济学原理来说下:中国的国有银行是低效的,因为其不按照市场原理运作,比如低于市场利率贷款,带来的是浪费和不经济,或许几年以后会出现严重危机

但是主流经济学可信不可信,还待实践证明。不过我认为在市场经济下,现在的过剩产能问题可能也和这个金融机制有关,只是如果爆发的问题,但是该公开课说中国可能还有7%增长20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6-12-12 11:05:06 |只看该作者
按照早已经过时的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如果将金融交给市场自由调节,理论上利率调节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从而避免生产过剩。这恰恰就是大萧条前迂腐的新古典学派的观点

由市场自由调节金融,等于任由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严重危机而不加以挽救,就像当年美国总统胡佛一样愚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6-12-12 23:21:03 |只看该作者
人大公开课: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逻辑

http://open.163.com/movie/2014/3/9/J/M9MUGRR9R_M9QIIAF9J.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6-12-14 13:49:17 |只看该作者
“无危机增长36年”?什么是危机?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有过你所谓的“危机”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6-12-14 15:38:19 |只看该作者
曲项向天歌 发表于 2016-12-14 13:49
“无危机增长36年”?什么是危机?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有过你所谓的“危机”吗? ...

很多情况下危机没有爆发出来,共产党有效地拖延了危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8 10:12 , Processed in 0.017553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